也谈节目改版问题-黄升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节目改版问题黄升民
对于“媒介形象”,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形象可以说是一种外包装,一层表皮而已,也可以说是表里一致的,是其文化、理念的表象。对于这个形象不同的理解,自然就有了不同
的改版包装策略。以媒介作例有点容易得罪人,还是以城市为例吧。最近,也很强调所谓的
城市形象。那么,不同的形象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包装改造策略。比如说广州,有一个“加
帽子工程”,高速路沿线,旧的建筑不好看,拆又花钱,领导想出了一个主意,旧房子表墙刷油漆,顶上加帽子。难怪有朋友写信告诉我,说广州突然冒出了很多“欧式建筑”,晚上很美,白天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当然,也有北京的做法,新时代盖新城,老胡同,拆了,老城墙,拆了。近来事多,我对人对事都有点麻木,可是有一天看到这样的记载:当年北京旧城墙拆除,梁思成夫妻抱头痛哭一夜!看到这,我也落泪了,现在上街看到那些现代的高
楼大厦,只感觉到一个堵字。可能是由于一种歉疚吧,最近,北京落成了一个“皇城根公园”,恢复一段城墙,开辟一片绿地,外加一点人文雕塑。可是,有个雕塑又露怯了,一个老旧的帐房先生在看一个敲手提电脑的女孩。咳,这是什么包装观念呢?要旧就旧到底,要新,就新到天上人间。从这一点来看媒介形象包装改版也是一个道理。我们谈形象,是一种观光表
皮还是涉及到文化理念的内核?前者的话,那就是刷刷漆,盖盖帽的事情,如果是属于后者,
问题就严重了,要好好讨论,认真研究,我这个媒介的内核是什么?我文化的根底到底在哪里?确定了,才能够大干快上。当然,说到这里也有不同的策略选向,要么就整旧如旧,凸现当地人文资源,要么,天翻地覆,闹出崭新的频道。不中不西,不土不洋,最后只有老百姓关机转台了事。
媒介形象的实施工程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包装改版”。近年来,各个电视台都在忙于频道
改版、整体包装之类。至于改版包装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是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例如收视率下降了,广告收入不好,所以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版,也有的是因为新班子上任,于是就来一个人事新、面貌新,有点像我们宿舍楼里的装修,以前,有房子就不错,顶多刷刷白灰,现在,钥匙一拿,第一件事情就是装修。无论原来是如何整洁豪华,一个拆字了得。随着时间推移,卫视承载的任务越来越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只能通过改版获取
一种新的印象,从而得到新的观众。当然,动因也不只是市场压力,应该说还有地方政府的压力。地方的经济要发展,要做大,电视怎么办?改版包装就是一种态度。我是这样理解媒
体老总的劳碌的。但是,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点,包装改版,事关媒介形象大事,事前应该想通想透再动作。
应当说,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种改版包装已经是媒介经营当中一种带有习惯性的行为。有些改版包装动静比较大,闹得沸沸扬扬,有些改版包装动静比较小,不声不响就弄完了。对于改版包装,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市场变化了,竞争激烈了,自己的收视率下降或者整体形象不突出,包装改版就成为自然。所以,我理解包装改版是一个涉及媒介形象的适应市
场环境变化的行为。不过,是不是每一次的改版都要大动作呢?我觉得应当慎重,大动作的改版是不得已而为之,伤筋动骨的改版,休克疗法,不到万不得已,尽可能少做。为什么,经营资源也罢、整体形象也罢,历年的积蓄是相当重要的。在电视收看方面,一种习惯性
收视行为和主持人之间长年建立的默契交流是很难得的财富,不应该随便扔掉。我观察了不
少电视台的改版,都有一种激烈的又是急躁的变革冲动,当然,我承认,主持人和栏目的变动,会带来新的观众群,但是,这与失掉的观众群相比,我们其实所得无几。所以,我是赞成“加减法”原则,而且,这种加加减减的改版,应当成为一种例行做法,使频道在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保持平滑的状态,保持整体风格。记得在家电行业中有名的“容声”冰
箱,90年代初期也开始进行种种形象改革,业内称之为“导入 CI (企业整体形象工程)”。
设计者给它更名为“科龙”,设计了新的标志,并在各大媒体广为传播。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企业发现这种变动把消费者搞糊涂了,都以为“科龙”是与“容声”并行的新诞生的企
业。这样一来,多年培植的“容声”品牌资产就被新的“科龙”消蚀掉了,当然,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企业不得不马上调整政策,改用“双品牌”策略,同时,宣传上强调“容声、科龙是一家”并以此来作补救。针对这件事情,我在《国际广告》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就是《容声冰箱一科龙空调》,说的是形象包装改革,不能急躁、随意,要小心谨慎。现在,很多的媒体都在进行“改版”,我常常建议他们不妨参考一下工商企业的经验教
训,珍惜多年积累的无形财富。
为什么要强调在改版过程中的尽量考虑频道和栏目的相对稳定呢?我觉得首先是要尊重观
众的习惯和爱好,任何的改版,都必须依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否则,你的台风是粗暴的,你的形象是生硬的。在一个频道稀缺的时代,媒体就是大爷,一切都无所谓,不想看也得看,现在是一个频道洪水时代,打开电视至少也有十多二十个频道,观众用手上的遥控器点击各
种频道,任何不经意的变化,可能会吸引观众,也可能会失掉观众。反映在收视率上就是曲线的剧烈起伏。投放广告的工商企业,其心态和一般观众是相同的,当一个频道改得面目全
非找不到北的时候,他就会暂缓投放,观察观察。等到他观察完了,形成习惯了,时间也就过半了。
说到改版中的尊重观众,以人为本思想、我还想多说几句。我们很多电视台的包装改版很
多时候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一个频道或者栏目,确定什么样的主体内容风格,常常依循的不是大多数观众的需求而是个别管理者的好恶,其中,不少是想当然的成分。不了解市场的
变化动向,没有把握观众需求的脉搏进行改版,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事情。所以,电视节目的改版和新栏目的推出,我认为必须要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是考虑一下对象市场。观众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应该有一个摸底,从中制定改版方针。说到这里,有些电视台的编导对我说,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呀,进行栏目调整和节目改版也做过调查,我们就是根据多数观众的需求进行了改版,但是,发现改版的效果还是不理想,要么就是很媚俗,要
么就是很雷同,缺少创新性。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目前许多电视台的节目改版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单凭自己的主观意志、知识经验进行整体的节目改版,可以说是一种精英式的改版。反过来,依据观众群的口味和市场需求所进行的改版,往往摆脱不了媚俗的老套。所以改版者总是在两者之间彷徨。我认为,电视栏目和频道的改版,首先从大多数的观众需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