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摘要: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方法的进步,因此社会科学的学者都非常重视研究方法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跟自然科学研究在方法上既有想通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些被称之为社会科学与那些传统的、公认的即通常所说的自然科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社会科学是否也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某些为所有研究者普遍认可、共同使用的方法进行研究?这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研究;研究方法一、什么是科学和科学研究科学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这个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就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
科学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系统性:科学通常表现为一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3.普遍性:科学揭示的是规律性的联系,这种规律性的联系就表现在它的普遍性上,即表现为: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4.实证性:科学是从观察自然现象开始的,它的所有发现、所有结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验证。
5.科学具有开放性。
科学上的所有发现都要经过实践或实验来验证。
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手段,去探讨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一系列活动,旨在获取系统化的知识,并把科学知识运用于解决某些问题。
二、社会科学是可能的吗?社会学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发现社会现象不同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现象。
既然与这些自然现象相对应的各类自然科学都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么,与社会现象相对应的社会科学(孔德称之为社会物理学)也应该能够建立起来。
概括地说,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1.复杂程度不同。
虽然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服从着统一的运动规律,但是,在目前被普遍承认的五大类运动,即天文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人类社会运动中,人类社会运动是非常复杂的。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对象、手段和技术,并对社会科学方法的规范性进行研究与总结。
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指导,对于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上,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社会科学的特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其研究对象是复杂、变化多样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人的思想、行为、文化等方面。
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需要针对社会科学的特点来进行研究,不能简单地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搬到社会科学中。
第二,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社会科学研究通常需要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相结合,既要关注人的主观意识和行为的深层原因,又要关注人群和现象的普遍规律和统计现象。
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主观意识和行为原因,定量方法则通过问卷、统计数据等方式获取人群和现象的普遍规律和统计现象。
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第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需要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同时,社会科学研究也需要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如实验、模型建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四,历史和比较研究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关注历史和比较的维度,通过历史对比和跨国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历史和比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规律、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第五,科学精神和伦理意识: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遵循科学精神和伦理意识,坚持客观、公正、可验证的原则。
科学精神要求研究者具有开放的思维和批判的精神,不断质疑和改进研究方法,追求真理和科学的价值。
伦理意识要求研究者尊重研究对象的权益,保护隐私和保密,遵守伦理准则和研究伦理规范。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若要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我们首先得先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
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的报,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一般而言,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则指有目的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
社会研究方法的类型一般有怀疑方法,观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统计方法,信息方法,预测方法,理解方法等。
而具体研究方法则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等。
下面我将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谈谈我的看法。
何谓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
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指从质的方面分析事物。
要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就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义作实际的材料,然后用正确的观点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全面分析和综合,才能从现象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规律性。
即本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描述一个事物.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分析对人们鉴定和判别事物属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评估使用。
但它只能分辨出事物指标的高与低、长与短、大与小等概念标准。
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定性研究总是强调要对所研究的对象在整体上进行把握,这与现象学重视对意识要做整体性的把握直接相关。
在对客体的认知形式上,感觉与意识所表现出的性质是不同的。
感觉只能把握对象的部分,而意识则是一个完形的整体。
例如,感知一间房子,人们总有对房子的不同感觉,如大小,颜色等,但这些感觉都是分散的。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摘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然后,文章总结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指出它对于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展望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强调未来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研究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社会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混合研究、案例研究、研究意义、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概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研究者进行科学性研究、获取有效数据、分析现象规律并综合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更加准确地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完善和创新,直接影响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工具,更是研究者在实践中发挥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的途径。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多元化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今社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问题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为客观和全面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者的研究水平,也将为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2 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将概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含义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自己观点的表述。
哈丁(Harding)认为:“方法论是如何从事科学研究或是应该如何处理研究的一种理论和分析:它包含了对如何把一般理论结构应用于特定科学学科的说明。
”我国学者的研究角度一般从社会科学的基本假设、规则、逻辑和程序等方面进行,将社会科学方法论定义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或者说是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
以我所学的知识来看,我觉得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科学,才能进一步定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所查阅的资料来看,社会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的来说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比如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
马克思的哲学中定义,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因此,我认为马克思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为我们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而服务的。
具体说来,马克思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等。
统计分析法不满足于对社会现象的一般观察以及定性认识,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定量的研究社会现象,专门的有计划的进行社会统计调查以及统计分析。
而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调查研究法实际上是统计分析法的基础,主要采用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也是社科类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研究技能。
系统分析法融合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学过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同学都知道,所谓系统是指连个以上的要素组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根据本科四年积累的相关社科研究方面的经验以及本学期课程上学到的知识,,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想法。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平时学习的实践与感悟,分析了本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从人类对社会科学的认识过程、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历史主体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做了重要阐述。
一、人类对社会科学的认识过程人类自从猿类进化而成的高级动物,在早期的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通过自身与自然作斗争,与其他群体、个人交流逐渐形成自身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并且通过代代相传积累,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创新完善自己认识,指引自己的行为规范,尤其到资本主义社会理论发展尤为突出。
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机器生产为动力,从工业革命开始,人们从农业为主体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步走上了实证化的道路,自然科学的实用性研究方法也扩展到人文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认识走上了追求客观性的道路,实证性理论与方法主导了社会认识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学主义成为当代社会认识的一种重要理论。
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和客观真理为目标。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社会要素、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它的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加上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人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更加灵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涉及三大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使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绎方法论是关于方法本身的理论,是一系列有关方法与理论的学说是方法的哲学,或者说是与一定哲学观点相联系的,主要探讨研究基本假设、逻辑、原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探索过程。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我了解到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得出真正可信的结论。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水平。
其次,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它能够指导我们进行实证分析,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定性研究注重对现象和行为的观察和描述,通过深入理解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来揭示问题的本质。
定量研究注重对现象和行为的测量和分析,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或推断问题的解释。
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定性研究的采访、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也掌握了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能够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和研究目的的要求,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效度。
再次,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众多的变量和因果关系,研究对象也常常是动态和多样的。
因此,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注重问题的深入和问题的解释,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断提出研究假设和论证研究结论。
同时,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正确和有效,要注意避免研究误差和研究偏差,尽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姓名:学院:专业:学号: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上半学期课堂所学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本文主要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联系矛盾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对于认识有着决定作用,认识也能反作用于实践。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例如: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显微镜、望远镜、雷达和人造卫星等先进的设备,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我们探索世界的深度,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这个过程中,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我们从结绳记事发展为珠算记账,最后到电子账簿。
实践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是大众的意见吗?根据《圣经》,人是由上帝所造。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人们也都相信人是上帝造物。
但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一系列考古、生物研究目前的研究发现,人类可能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那么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权威吗?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重者下落快,轻者慢。
但是经过伽利略的科学试验发现:100磅和1磅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同时落地。
那么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底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
学院:
专业:
学号:
容摘要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上半学期课堂所学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本文主要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联系矛盾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对于认识有着决定作用,认识也能反作用于实践。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例如: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显微镜、望远镜、雷达和人造卫星等先进的设备,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我们探索世界的深度,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这个过程中,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我们从结绳记事发展为珠算记账,最后到电子账簿。
实践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是大众的意见吗?根据《圣经》,人是由上帝所造。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人们也都相信人是上帝造物。
但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一系列考古、生物研究目前的研究发现,人类可能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那么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权威吗?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重者下落快,轻者慢。
但是经过伽利略的科学试验发现:100磅和1磅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同时落地。
那么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底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管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知道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认识也能够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理论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例如:原子
物理学、核物理学推动了核动力的发展,物质化学结构理论推动化学合成工业等。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尊重实践也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认识和学习符合科学的客观规律。
(二)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同时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从实际出发,实事,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再以认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社会科学,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知识,并不断创新。
二、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一)矛盾的含义
《非子·难一》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矛盾是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即“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部的矛盾性。
事物的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因。
因即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社会科学使得我们从本质上认识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并运用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矛盾分析法
首先,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其次,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性总是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是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
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
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分析事物部的矛盾及其运动状况,达到认识客观事物、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获得正确认识的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在观察和认识问题时, 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是: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三、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和变化的,也就是说所有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
这是将辩证法与其他方法区别开来重要的一点,也是马克思认识和把握世界方式的重大变革。
其一,社会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包括人类社会在的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一个发展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它们在历史中产生、发展,也将最终走向灭亡。
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认识到人和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是不可取的。
潜意识中就应该认识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因此,要拥有发展变化的思想意识。
其二,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那么,上一个过程和下一个过程之间、这些无数的过程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社会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是对上一个社会阶段的继承并对上一个社会阶段进行改进发展。
人类历史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它不会一帆风顺的发展,更不是在无限循环。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用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
四、结论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分析得出: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尊重实践也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认识和学习符合科学的客观规律;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用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观察和认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