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管宁割席①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③出看。
宁割席④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②轩冕:轩,车子。
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冕,帽子。
古代大夫以上的官乘轩服冕,此处指贵官。
③废书:放下书。
④席:坐席。
古人席地而坐。
1. 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华捉而掷去.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请你结合原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4. 《管宁割席》中,管宁身上具有什么优秀的品质?(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答案】1. (1)期:约定(2)去:离开2. (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舍弃我)离开了。
(2)管宁像往常一样的读书,华歆丢下书出去看。
3. “方正”一词指的是品格、性情好,文章这里指的是有礼貌,守信用的好品格。
文章当中陈元方面对父亲友人失礼失信后,依然礼貌地用“君”这一敬词来称呼对方,指出对方的错误可以看出元方是个有礼方正之人。
第一,元方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4. 不慕名利(不慕荣华、专注读书、热爱学习均可以给分,但品质高尚不给。
)【乙文翻译】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吴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上专项上上文言文对比阅读《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句末语气词。
7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故人来,方与之.食(代词,指代三军)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D.恐.其自食其言也(担心)77.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这篇文章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的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B.【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故人至/暮不来”。
C.【甲】文中“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D.【甲】文“待君久不至,已去。
”是省略句。
【乙】文画线句子“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是判断句。
7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B.【甲】文中“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C.【乙】文从吴起等老朋友吃饭这件小事,体现了他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D.【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做人要言而有信。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6篇)(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注】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戏.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③谏.父曰______④是.负义也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B.下车引之欲捐之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何以收此凶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最新部编版七上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有答案)
七上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①虞人:侍卫。
1.解释加点词语解释(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去后乃.至天又雨.,公将焉之是.日,饮酒乐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1.解释下列词语。
(4分)过中不至.尊君..在不?孤往者尝为.邺令孔子亦不师.周公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郭伋传》对比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郭伋传》对比阅读答案〔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3.文段理解。
(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乙文侧重叙述。
(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参考答案:10.A11.C12.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陈太丘与友期》《郭伋传》中考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4-7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4、解释加点词语(2分)太丘舍去及事讫5、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D.各骑/竹马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7、文段理解。
(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答案:4、离开完结,终了。
5、D6、(1)友人感到很惭愧,坐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乙)昔吴起出 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尊君在不()(2)诺,期返而食()2.选出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歆辄难之前时之闻B.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C.相委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D.择善而从从先人还家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fǒu;(2)sh2.C3.C4.(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2)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5.可以继续等待,友人到后向他讲道理;也可以留个纸条说明先走的原因等。
(答案合理即可)。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卷
《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文言文对比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③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⑤母,请设馔⑥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⑦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
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③告:告假。
④过:拜访。
⑥白:告诉。
⑦馔(zhuàn):饭食。
⑧升堂:登上大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_____2.太丘舍.去。
舍:_______3.式谓.元伯曰谓:____________4.乃共克.期日。
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元方眼中,友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文言文对比阅读《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郭伋传》中考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4-7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乙〕郭汲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汲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汲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汲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汲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汲(jí)始至行部〕郭汲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4、解释加点词语(2分)太丘舍去及事讫5、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各骑/竹马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7、文段理解。
(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答案:4、离开完结,终了。
5、D6、(1)友人感到很惭愧,坐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
期行比较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8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 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D 足日,饮酒乐,天雨(这)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9.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分)B9.(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世说新语两则历年中考对比阅读及答案
• • • • • • • • • • •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A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 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 君其许寡人 C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 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 19.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 别指出于下: • 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 • 错:入门不顾。 • 20.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 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 “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 么做? • 言之有理即可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 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 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 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 “好啊。”吴起说:“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 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 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 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 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 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 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 ①尊君在不? ②诺,期返而食。 • ① fǒu ② shí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 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 • 19.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 C •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 人而止之食。 • 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 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精编】部编语文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在最后)1
部编语文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在最后)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王冕读书》完成下面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②复如初。
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注释】①已:止,罢。
②已而:过后。
③曷:何,怎么,为什么。
④依:投靠。
⑤恬:安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相委而去() (2)辄默记()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冕因去 B.元方入门不顾窃入学舍C.未若柳絮因风起冕因去 D.下车引之父怒挞之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甲】文主要表现元方的特点。
【乙】文主要表现王冕的品质。
5.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二、阅读《诫子书》和《诫兄子严敦书》完成下面问题。
【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诫兄子严敦书》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陈太丘与友期》《郭伋传》中考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4-7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乙〕郭汲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汲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汲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汲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汲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汲(jí)始至行部〕郭汲?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4、解释加点词语(2分)太丘舍去?????????????????????????????及事讫?????????????????????????????????5、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各骑/竹马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7、文段理解。
(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05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5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①。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②,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草,饭今成麋④。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注释】①元方、季方是陈太丘的两个儿子。
②著萆(bì):放竹萆。
萆,同“箅”,蒸饭器具,使米不漏至锅底水中。
③馏:蒸饭。
④糜:粥。
⑤易夺:改正补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元方入门不顾.( )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甲】文用“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侧面表现了元方的“方正”。
【乙】文从陈太丘两个儿子的角度看,对元方、季方的描写是,表现了他们的好学;从陈太丘的角度看,对元方、季方的描写,如“乃俱窃听,炊忘著萆”是侧面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与宾客。
【答案】1.约定才不,同“否” 回头看 2.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3.您和我父亲约定中午见面。
中午您没来,这就是没有信誉。
4.惭愧后悔,知错能改俱委而窃听论议内容的精妙,学识的高深【解析】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梁国杨氏子)》)【注】①惠:通“慧”。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东晋时人。
③诣:造访。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________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③九岁,甚聪惠。
甚: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停顿,每句一处。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②乃呼儿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②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根据两篇短文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这两则小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儿童的聪明机智。
【甲】文中的陈元方针对友人的怒骂针锋相对,直接指出友人的两点错误“________”和“________”(用【甲】文中的词语回答),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乙】文中的杨氏子顺着孔君平说话的思路,能迅速想到孔雀的“孔”和“夫子”的________相同,应答幽默风趣。
范文正公传范文正公,苏人也。
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①常稔之田②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③有余而无穷。
屏④而家居俟代⑤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奠给。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⑥者二十年。
中考《陈太丘与友人期》原文翻译及比较阅读含解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南北朝: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
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孤:幼年丧父。
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⑤闾(lǘ)里:乡里。
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务:致力,从事。
⑧文字:文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尊君在不.(2)相委.而去(3)及其.稍长(4)家贫无资.2.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3_陈太丘与友期行
专题03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2023·广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与人期.行期.返而食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C.君与.家君期日中方与.之食D.宜其能服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欤三军2.下面是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出自《世说新语》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十五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十五篇)《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4分)1)期日中期 __________ 2)去后乃至乃 __________3)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小题4: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小题1:期:约定乃:才不:通“否”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小题2:略小题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小题4:做人要重礼守信,围绕这一点谈小题1:试题分析:“期”在古文中有“相约”“时期”“期望”的意思,“乃”在古文中有“于是就”“才”“却”“你”等含义,“不”通“否”,表疑问,“家君”,是自称其父,“令尊”是敬称别人父,要注意区别。
陈太丘与友期比较阅读三篇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
为并州守,素结恩德。
后行部①至西河。
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
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
既还,先期一日。
伋恐违信,遂止于野亭,候期乃入。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
乃以不肯失信于童儿,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
可谓信之至矣。
(选自《古文观止》)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素.结恩德(2)先期.一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B. 计日告之.观之.,性正浓C.遂止于.野亭又留蚊于.素帐中D. 候期乃.入乃.以不肯失信于童儿3、翻译句子(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
可谓信之至矣。
4、文段理解(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叙述和议论。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1.解释加点词语解释(4分)(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B 去后乃至乃——C 天又雨,公将焉之雨——D是日,饮酒乐是——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一.1.约定才下雨 1.2.(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2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3.(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2分) 谈感受(2分。
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1.解释下列词语过中不至至——尊君在不? 不——孤④往者尝为邺令尝——孔子亦不师周公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待君久不至,已去。
弱者抚之以仁,3.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二)1.尝曾经亦也2 。
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3.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三、(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②相委而去委——③故人来,方与之食方——④恐其自食其言也恐——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4分)[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1.①约定②丢下,舍弃③才④害怕,担心(4分,各1分)2.C (2分)3.(4分,各2分)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4.(4分)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
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
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补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
//若出现: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五)(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③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④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⑤动静⑥,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绥:安抚。
②恣:任凭。
③孤:王侯自称。
④法:政法⑤周旋:谋划⑥动静:举止。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陈太丘与友期行2、指出乙文中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5、通过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五)答案1 陈太丘/ 与友期行2 第二次的巧妙之处在于引用典故,既夸赞袁公,又表明父亲的功劳,两项不得罪,把自己从困境中走出3你的父亲在太丘任职,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做到这点的?4 识礼节,聪明,能言善辩六.(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六、参考答案:1.答案:①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
2.答案: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评分:共4分。
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评分:共4分。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七、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3.文段理解。
(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七、参考答案:1.A 2.C 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