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污染源监测与治理方案
污染源监测与治理方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有效监测和治理污染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污染源监测与治理方案,以保护环境并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一、污染源监测方案1. 安装监测设备为了准确监测污染源,必须安装先进的监测设备。
例如,对于工业排放,可以使用废气监测仪器和废水监测仪器,以测量排放物的浓度和种类。
同时,还可以使用声音监测仪器和震动监测仪器,以监测噪音和振动水平。
2.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污染源监测网络是确保全面监测的关键。
监测点的选址应该基于污染源的特点和排放模式。
这些监测点可以覆盖工业区、城市区、农田和水域等不同地区,以便全面掌握污染源的分布情况。
3. 数据收集与分析监测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应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监测中心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软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了解污染源的变化趋势和排放情况。
同时,还应该建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监测数据,以便后续的治理和研究工作。
二、污染源治理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污染治理的基础。
政府应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对违法者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以起到震慑作用。
此外,还应鼓励企业实施自我监测,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以促使企业主动改善环境。
2. 推进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减少污染源的关键措施之一。
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
3. 实施排放标准建立统一的排放标准是有效治理污染源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制定严格的排放限值,设立排污许可制度,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
对于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应采取限产停产等措施,以迫使其改善排放状况。
4. 提升环保意识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污染治理的长久之计。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组织环保教育活动,引导公众正确对待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转发关于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监测方案
20XX年辽宁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对污染源监督管理,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掌握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特制定本方案。
一、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65%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测工作。
国控源新名单下发后的下一个季度开始按新名单执行,未发布前按照上一年度名单开展监测。
(一)国控废水、废气重点污染源监测1. 监测项目废水监测项目严格执行总站下发的《20XX年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讨论稿)》(见附件一),并参照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企业环评报告书及《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XX)确定。
废气监测项目严格执行总站下发的《20XX年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讨论稿)》,并参照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企业环评报告书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0]38号)确定。
2. 监测时间与频次国控废水、废气重点污染源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
季节性生产企业生产期间至少每月监测一次。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监测按照国家要求,已竣工验收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纳入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范围。
1. 监测项目出口监测项目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XX》要求确定,表1和表2的19项为必测项目,表3项目为选测项目。
进口监测项目至少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氨氮和流量(共5项)。
2. 监测时间与频次按月开展监测。
二、主要流域废水重点污染源监测继续开展沿江、沿河重点化工污染源及全省主要流域废水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日排废水100t以上或COD10kg以上企业)。
1. 监测项目废水监测项目以企业环评报告书规定为主,同时参照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确定。
2. 监测时间与频次主要流域重点污染源及重点化工污染源均于上半年3月~5月、下半年7月~9月各监测一次。
环保行业污染源监测与治理解决方案
环保行业污染源监测与治理解决方案第一章污染源监测概述 (2)1.1 监测对象与范围 (2)1.2 监测技术与方法 (3)第二章水污染源监测 (3)2.1 工业废水监测 (3)2.2 生活污水监测 (4)2.3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 (4)第三章大气污染源监测 (5)3.1 工业废气监测 (5)3.2 城市空气污染监测 (5)3.3 移动源排放监测 (5)第四章固废污染源监测 (6)4.1 工业固体废物监测 (6)4.2 生活垃圾监测 (6)4.3 危险废物监测 (7)第五章污染源监测技术 (7)5.1 在线监测技术 (7)5.2 现场监测技术 (7)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8)第六章污染源治理概述 (8)6.1 治理原则与目标 (8)6.1.1 治理原则 (8)6.1.2 治理目标 (9)6.2 治理策略与方法 (9)6.2.1 治理策略 (9)6.2.2 治理方法 (9)第七章水污染源治理 (9)7.1 工业废水治理 (9)7.1.1 废水分类与预处理 (10)7.1.2 物理处理方法 (10)7.1.3 化学处理方法 (10)7.1.4 生物处理方法 (10)7.1.5 综合利用与回收 (10)7.2 生活污水处理 (10)7.2.1 污水预处理 (10)7.2.2 生物处理 (10)7.2.3 深度处理 (10)7.2.4 污泥处理与处置 (11)7.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1)7.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1)7.3.2 农药、化肥减量使用 (11)7.3.3 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7.3.4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11)7.3.5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预警 (11)第八章大气污染源治理 (11)8.1 工业废气治理 (11)8.1.1 概述 (11)8.1.2 废气排放源头控制 (11)8.1.3 末端治理技术 (12)8.1.4 排放监测 (12)8.2 城市空气污染治理 (12)8.2.1 概述 (12)8.2.2 扬尘污染治理 (12)8.2.3 机动车尾气治理 (12)8.2.4 生活污染治理 (13)8.3 移动源排放治理 (13)8.3.1 概述 (13)8.3.2 机动车排放治理 (13)8.3.3 船舶排放治理 (13)8.3.4 飞机排放治理 (13)第九章固废污染源治理 (14)9.1 工业固体废物治理 (14)9.2 生活垃圾处理 (14)9.3 危险废物处理 (14)第十章环保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14)10.1 行业发展趋势 (15)10.2 政策法规建议 (15)10.3 技术创新与应用 (15)第一章污染源监测概述1.1 监测对象与范围污染源监测作为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监测对象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以及交通污染源等。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母仿佛在诉说着过去十年的故事。
此刻,我要用我的经验,来完成一份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我们要明确目标。
这次监测的重点是那些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些企业的监督性监测,确保他们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前期筹备1.1确定监测对象我们要对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梳理,根据企业的排放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确定监测对象。
1.2成立监测小组成立一个专门的监测小组,成员包括环境监测、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包括监测时间、地点、方法、频率等。
二、监测实施2.1采样监测监测小组要对监测对象进行采样监测,包括水样、气样、固废等。
采样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2数据分析采样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等。
同时,要与历史数据对比,判断污染源的变化趋势。
2.3监测报告三、问题整改3.1对监测结果异常的企业进行通报对于监测结果异常的企业,要及时进行通报,要求企业进行整改。
3.2制定整改措施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
措施要具体、可操作,确保企业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3.3整改效果评估整改完成后,要对企业的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浓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四、长效管理4.1建立监测数据库将监测数据纳入数据库管理,便于随时查阅和分析。
4.2定期监测对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3监测技术培训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监测能力。
4.4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污染源监测,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5政策宣传加大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是指通过企业自行建设监测设施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并按照相关要求上报监测数据,以便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
以下是一个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的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1.监测设备建设: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和排放物的特点,购置适合的在线监测设备,如气体分析仪、液相色谱仪、连续排放监测仪等。
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监测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认证。
2.监测点布设:根据企业生产工艺和排放物的特点,在排放口周围合理布设监测点,以保证有效监测。
监测点的位置应满足监测要求,并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方法和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监测标准和方法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指标、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等内容,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4.数据采集和上传:企业通过监测设备自动采集数据,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库中。
数据采集和上传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真实性。
5.数据处理和分析:相关部门对企业上传的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6.监测报告编制和上报:企业应按要求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结果和排放情况描述等,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监测报告要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排放情况。
7.监督管理和评估:相关部门对企业的自行监测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包括现场检查、数据的抽查和核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等。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法定措施进行处罚。
以上是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实施,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目录•引言•企业自行监测方案•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难点与问题•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保障措施目录•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引言目的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行为,明确监测范围、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和信息公开要求,提高企业自行监测能力和水平,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有效监管依据。
背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污染源企业需要进行自行监测,及时掌握自身排污情况,加强污染治理和减排。
背景和目的监测范围和重点监测范围本实施方案适用于重点污染源企业,包括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化工、造纸、印染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企业。
监测重点企业应重点关注废水、废气、噪声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监测,同时加强对工艺过程和生产环节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企业应设置监测点位,包括但不限于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厂界噪声监测点等。
企业应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监测频次,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一般而言,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月一次。
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点位和频次监测指标和方法企业应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排放类型,确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如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等;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监测方法企业应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监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监测数据及时报送给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报送内容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数据等。
监测数据报送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公开监测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内容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数据及解读等。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开展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监测数据公开监测数据报送与公开施难点与问题01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和人员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无法准确、有效地进行自行监测。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工作方案概述•工业污染源监测网络与体系建设•监督性监测工作实施•污染源监测结果评价与应用•工作方案保障措施01工作方案概述•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管理,需要开展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全面了解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案背景建立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排污行为,推动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方案目标•本工作方案适用于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包括但不限于钢铁、电力、化工、造纸、印染、建材等行业。
具体实施范围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
在实施过程中,将优先选择污染严重、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显著的污染源进行监测。
方案实施范围02工业污染源监测网络与体系建设网点布局策略根据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排放特点和环境影响,科学合理地布局监测网点,确保全面覆盖和重点关注。
网点优化措施定期对监测网点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污染源变化情况和监测数据质量,优化网点的位置和数量。
监测网点布局与优化监测技术选择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在线监测、遥感监测等。
技术更新机制建立监测技术更新机制,及时跟进国内外最新的监测技术趋势,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构建统一的工业污染源监测数据平台,整合各类监测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应用。
数据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监测数据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共享与应用,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和价值。
信息共享机制数据平台与信息共享03监督性监测工作实施监测项目与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进行监测。
大气污染物监测水污染物监测噪声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根据流域、水源地特点,选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运用标准方法进行监测。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国被广泛关注,特别是重工业领域的污染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本文就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方案的提出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保障公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在此背景下,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应运而生。
该方案的提出旨在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和管控,给相关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污染管理制度,从而保障公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方案还规定了严格的监测标准和惩罚机制,以此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敬畏心态,从而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
二、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措施1. 监测对象方案涵盖了各类重点污染源企业,包括燃煤电厂、钢铁冶炼、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生产、纺织印染、造纸等。
2. 监测指标和周期根据环保部发布的规定,方案确定了各类污染物的限值和标准,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氯化氢等,以及该行业具体特有的污染物,例如,颗粒物、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监测周期为一年。
3. 监测方式方案约束了监测设备的程度和监测频率,同时对监测人员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并且要求有专业人员进行监测和分析。
4. 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公开方案规定了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的成立和应对措施,同时也强调了监测机构应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还将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以便公众监督和参与。
三、方案的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方案实施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首先,各类企业的污染排放已经得到有效限制,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
其次,方案倡导建立企业的污染物监控系统和防治准备体系,增强了企业的环境责任感,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环境质量。
未来,应当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措施,例如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环境污染基地,引导企业采用更为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并且着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从而推进中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行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环保行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实施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实施原则 (2)第二章系统架构 (3)2.1 系统设计 (3)2.2 硬件设施 (3)2.3 软件平台 (3)第三章污染源监测设备选型 (4)3.1 监测参数 (4)3.2 设备选型标准 (4)3.3 设备采购 (5)第四章系统集成与安装 (5)4.1 系统集成流程 (5)4.2 现场安装 (6)4.3 系统调试 (6)第五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7)5.1 数据采集方式 (7)5.2 数据传输协议 (7)5.3 数据安全 (7)第六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8)6.1 数据处理方法 (8)6.2 数据分析模型 (8)6.3 报警与预警 (9)第七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9)7.1 系统运行管理 (9)7.1.1 运行管理原则 (9)7.1.2 运行管理内容 (10)7.2 系统维护保养 (10)7.2.1 维护保养原则 (10)7.2.2 维护保养内容 (10)7.3 故障处理 (10)7.3.1 故障分类 (10)7.3.2 故障处理流程 (10)第八章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1)8.1 培训内容 (11)8.2 培训方式 (11)8.3 培训效果评估 (12)第九章系统评价与改进 (12)9.1 系统评价指标 (12)9.2 改进措施 (12)9.3 持续优化 (1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验收 (13)10.1 项目实施计划 (13)10.2 项目验收标准 (14)10.3 项目总结与反思 (14)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污染源监测能力,我国提出了构建环保行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的实时监控,为环保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污染源监测方案
3.发现潜在的环境风险,为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4.指导污染源治理,提高环境治理效果。
三、监测范围与对象
1.监测范围:全国范围内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各类污染源。
2.监测对象:包括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土壤污染源等。
四、监测内容
1.大气污染源监测:
1.数据收集:
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全面收集。
2.数据处理与分析:
依据标准进行数据审核、处理与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数据存储与共享:
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跨部门共享。
八、监测能力提升
1.人才培养:
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定期向公众公开监测数据,提高污染源监管的透明度。
七、监测能力建设
1.人员培训:
加强监测人员培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2.设备配置:
根据监测任务需求,合理配置监测设备。
3.技术支持:
引进先进监测技术,提升监测能力。
八、组织保障与监督考核
1.组织保障: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3.为污染源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三、监测原则
1.科学性:依据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2.系统性:全面覆盖各类污染源,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
3.动态性:实时跟踪污染源变化,及时调整监测策略。
4.公开性:监测数据和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四、监测范围与对象
2.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监测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监测效果。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工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防控和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有必要开展全国范围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通过加强对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环境治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任务:a.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b.建立健全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体系,包括监测网络、监测设备和监测数据库等;c.制定监测方案和技术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比性;d.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形成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部门和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数据支持;e.完善监测数据共享和发布机制,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公众知情权;f.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其依法排放废气、废水等排放物。
三、工作内容1.建立监测网络:根据工业污染源的地理分布特点,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监测网络,确保对各地区和各行业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全覆盖。
2.配备监测设备:根据目标污染物的特点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并确保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制定监测方案和技术标准: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结合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方案和技术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数据分析和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形成监测报告,及时提供给环境管理部门和相关决策部门,为环境治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5.数据共享和发布:建立数据共享和发布机制,加强与环境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监测数据的利用和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6.监督管理: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监督管理,依法监督其排放行为,确保其废气、废水等排放物符合国家标准,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显现。
为了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保护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了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监测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推动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减排与治理,确保达到同类工艺的最佳排放水平。
二、主要内容1.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点网格,确保监测的全面覆盖。
-搭建统一的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监测结果的实时报送。
2.加强监测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在线监测设备和自动化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开展工业污染源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技术和方法研究,为污染源的减排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3.严格监测监管和法律责任-加强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技术审查,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合理和可靠性。
-对严重超标排放的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严厉的处罚和追责,保证监管措施的有效性。
4.推动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减排与治理-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和措施,对排放量较大的污染源进行限制和管理。
-鼓励重点工业污染源采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推动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
5.健全信息公开和参与机制-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结果的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对工业污染的认知和参与度。
-组织广泛的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工业污染行为,促进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
三、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计划。
2.建立统一的监测点设置标准和监测数据管理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落实监测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完善监测手段和方法。
4.加强对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5.制定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减排计划,开展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
6.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督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实施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让重点污染源企业自己动手,监测自家环境,让环保工作更上一层楼。
下面就是我为各位精心准备的方案,满满的实践经验,保证让你眼前一亮!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重点污染源企业,其排放的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污染源企业的监管,提高环保水平,我们提出了这个自行监测实施方案。
二、方案目标1.提高企业环保意识,让企业自觉承担起环保责任。
2.加强污染源企业的监管,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3.提升企业自行监测能力,为环保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
三、方案内容1.建立健全自行监测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自行监测制度,明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数据记录和报告等内容。
监测项目要涵盖水、气、声、渣等各种污染物,监测频率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
2.配备监测设备和人员企业要按照监测需求,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要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负责监测工作,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监测能力。
3.开展自行监测企业要按照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自行监测,监测数据要真实、准确。
监测数据要及时记录,建立监测档案,同时将监测数据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平台。
4.数据分析和处理企业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查找污染源排放异常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同时,企业要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5.监测设施运行维护企业要加强对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对监测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6.监测数据公开企业要将监测数据在厂区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企业要定期向环保部门报送监测数据,主动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管。
四、方案实施步骤1.制定监测方案: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等。
2.配备设备和人员:企业要按照监测方案,采购相应的监测设备,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污染源头督察工作计划范文
污染源头督察工作计划范文第一部分:工作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
为了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需要开展污染源头督察工作,发现并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源。
污染源头督察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类排污企业和个人行为的督察,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
第二部分:督察对象和范围1. 工业企业:包括各类生产型企业、加工企业、化工企业、矿山企业等,主要督察其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排放问题。
2. 农业企业:主要督察农村养殖以及农田施肥、农药使用等活动,确保农业生产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督察其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扬尘、噪音等污染源。
4. 个人行为:主要督察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如垃圾分类、废水排放等问题。
第三部分:工作目标和任务1. 发现环境问题:通过对污染源头的督察,发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源头,及时制止和纠正环境污染行为。
2. 查处违法行为: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促使其改正错误,杜绝环境污染行为。
3. 提出整改建议:针对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指导被督察对象改进环保设施和管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部分:督察工作流程1. 确定督察对象:根据环保部门的统一部署,确定需要进行督察的对象和范围。
2. 制定督察计划:确定督察时间、地点、督察内容等,制定详细的督察计划。
3. 实施督察工作:派遣专业的督察人员,按照计划对各类污染源头展开督察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4. 提交督察报告:对督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形成督察报告,并上报给环保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
第五部分:督察工作的意义和影响1. 改善环境质量:通过污染源头的督察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
2019年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规范性检查工作方案word精品文档19页
附件1:2019年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规范性检查工作方案为了提高污染源监测的规范性的规范化水平和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监测的全过程质控,根据《2019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环办[2019]22号)的要求,我站将于2019年7月~10月组织开展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规范性检查工作。
一、检查范围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广西、海南、贵州、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12个地区的省级及其辖区内2~4个地市级环境监测站。
二、检查内容及方式参照《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质量核查办法(试行)》(总站统字[2019]191号),重点核查污染源监测质控资料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现场监测操作的规范性。
1、污染源监测资料及实验室质控以查阅室内资料和实验室情况的方式开展,包括:污染源监测质控管理计划的制订、落实情况,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实验室质控情况(特别是仪器设备的管理及校准/校验情况),监测报告及原始记录,污染源基本信息核准和监测数据审核情况(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软件的使用)。
2、现场监测操作规范性以抽取国控企业进行现场监测的方式开展(每个被检查站至少抽取1家废水国控企业和1家废气国控企业进行现场监测),查看被检查站现场监测全过程操作的规范性,包括:监测方案制定、仪器设备选用、企业情况调查记录、布点采样和现场操作过程、质控措施、监测结果记录等。
三、工作组织与时间安排总站负责协调调度本项工作。
由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分管污染源监测的站领导和室主任组成3个检查组,各组第一个单位为组长单位,组长单位分管污染源监测的站领导为相应检查组的组长;组长单位负责具体联系、确定检查具体时间和路线并报我站环境统计与污染源监测室,所有现场检查须在10月底前完成。
工作分组与时间安排:将12个被检查单位按照表1分成三组;第1检查组负责对第2组省份的检查,现场检查大体时间为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第2检查组负责对第3组省份的检查,现场检查大体时间为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第3检查组负责对第1组省份的检查,现场检查大体时间为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
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业污染源监测是污染源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掌握区域排污状况和排污趋势的手段,其监测结果和资料是执行环保法规、标准、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工业污染源监测包括排污监测、污染处理设施运转效果监测、“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纠纷仲裁监测等。
第四条工业污染源监测按统一技术规范,采取以工业部门监测、排污企业的申报监测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监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机构、职责第五条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和领导所辖区域内的工业污染源监测工作。
第六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是对所辖区域内工业污染源实施监督性监测和监测技术管理的机构,行使环保部门所赋予的监督权力,其监测结果是执法、监督管理和排污收费的依据。
第七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应设置具体负责工业污染源监测和监测业务管理工作的科室或岗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应有分管该项工作的科室,直辖市和省辖市环境监测站设置工业污染源监督监测室,县(区)或县级市环境监测站设置工业污染源监督监测组(或岗位)。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所辖区域内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状况和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性监测,掌握所辖区域内的排污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工业污染源档案和动态数据库,负责对各部门、企业环境监测站(化验室)进行技术指导、专业培训和业务考核。
第八条工业交通部门所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是对本部门工业污染源实施监测和监测业务管理的机构,行使本部门所赋予的监督权利。
负责对本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的排污和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掌握本系统的排污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工业污染源档案;参加本系统重大污染事故调查;负责对本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监测站(化验室)的技术指导、专业培训,会同环保部门监测站组织对本系统监测站(化验室)的业务考核,为本部门所属单位执行环保法规、标准,加强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
为落实国发[2007]36号文中《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等三个办法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要求,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统计、污染监督等环境管理重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本方案根据国家环保部“2008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监测范围
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65%的国控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名单见环保部文件(环办函[2007]152号),新名单下发后的下一个季度开始按新名单执行],列入各市、州、直管市重点管理的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
2.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环境管理需求确定的地级重点监管的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
3、对已通过环保部门验收并正常运行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要开展比对监测。
二、监测内容
1、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包括手工监测和实验室比对监测,主要是掌握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数量。
对已经安装自动监测设
备的企业,监督性监测的目的是与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按相关要求进行监测;对于没有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手工监测数据作为监督性管理的依据。
2、按照国务院36号文要求,监督性监测不仅需要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还必须计算出污染物的排放量,详见(总站源字[2007]181号)。
三、监测项目
1、废水
执行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的,监测项目按照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规定的项目确定;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确定。
废水监测项目可参照附表1执行。
废水监测项目均包括废水流量。
对污水处理厂与COD重点减排环保工程,要同时监测COD等的去除效率。
2、废气
执行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的,监测项目按照行业或地方排放标准规定的项目确定;执行综合排放标准的,参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确定。
废气监测项目参照附表2执行。
废气监测项目均包括废气流量。
对重点SO2总量减排环保工程设施,要同时监测SO2等的去除效率。
四、监测频次
废水和废气均为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
五、监测布点与采样
1、废水污染源:一类污染物的监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的设施排放口采样;其它污染物的监测,在厂区外排口或厂区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所有排放口均须分别布点采样、分析。
对于本地区重点COD总量减排环保工程设施的进出口均需布点监测。
2、废气污染源:每个废气排放设施均须布点监测,一个排放设施有多个排气通道的,要分别布点监测;脱硫设施的进、出口均须布点监测。
3、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均须监测污染物浓度和废水流量,并计算污染物去除效率。
4、对于所有的废水或废气监测点(包括进口和出口),在采样监测污染物浓度时,均须同步监测废水或废气流量。
5、对自动监测设备的比对监测。
要和自动监测设备同步采样。
六、质量保证
1、严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规范》(HJ/T 373-2007)的要求,对污染源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等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
2、监测工作应该在稳定的生产状况下进行,监测期间应有专人
负责监督工况,并记录监测期间的生产时间和工况负荷等参数。
3、每次监测时,每个测点监测一天,废水监测4到6次,获得各监测项目的日均浓度和日累计废水排放量;废气监测3次,获得各监测项目的小时平均浓度和小时废气排放量。
结合工况负荷、生产时间等以及季度和年度的平均工况负荷计算主要排放量(见总站源字〔2007〕181号文)、减排工程设施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等。
4、原则上要选用国家和环境保护行业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5、各省级监测站要加强对辖区内各地市污染源监测的技术指导,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定期巡检和抽测,保证数据质量。
七、监测任务分工
1、承担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的各级环境监测站均应按照国务院《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认真开展监测工作,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污染源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
2、地市级城市开展排入城镇排水系统的工业废水水质监测,编写专题监测报告,并经各省汇总后报总站。
3、以沿江、沿河的化工企业为重点,对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染源按季度开展水质监测,以省为单位编写专题监测报告,并报送总站。
4、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继续开展验收监测管理检查和技术培训工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八、数据报告
1、各级监测站按季度收集、汇总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并于每个季度第三个月的20日前报送省站综合室,电子信箱520zhangming@。
数据录入、上报要求采用总站开发的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软件。
2、各级环境监测站应定期编写辖区内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情况等进行分析,并及时报送当地环保局和上级环境监测站。
3、各级环境监测站要建立完整的污染源基础信息档案,建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库。
附表1 废水监测项目
表2 废气监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