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修辞与修辞学?
(一)修辞
调整语言——在考虑内容剪裁的同时,推敲词语和句子,斟酌篇章等。

修辞的三个方面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修辞学和修辞著作
从不同角度理解
交际手段(交际角度)
获得最佳效益的信息传递方法(信息传递)
为达到某种审美目的采用的美得艺术(审美角度)
修辞——高层次的语言活动,是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修辞的两个层次(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
基本层次:语言文字具备信息功能,准确、清晰
最高境界:语言文字具有审美功能,审美快乐,美得享受
修辞力求探讨的三个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材料
选择什么样的修辞方式
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如何运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最理想的表达效果(核心)——突破常规的表达形式——修辞(二)修辞学:对修辞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理论修辞学
描述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的特点
1.修辞学是古老(起源早)而年轻(发展缓慢,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的语言学分科
2.综合性:综合运用语言各要素来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学要对语言进行综合的研究
3.多科性:处于语言学边缘具有多科性的特点
(三)汉语修辞学的性质
1.言语性——使用中的语言(本质属性之一):修辞活动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艺术。

2.语境性(本质属性之一):修辞活动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境
3.动力、目的性:修辞活动是语言表达中带有某种目的动机的积极行为
4.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特点在语言运用中都有体现
5.社会性: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风格可以反应社会的面貌
6.民族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修辞现象常常有本民族的特点
7.规律性: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修辞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
语言环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
情景语境构成因素
主观因素: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说话人各个方面的因素)w
作用:制约个人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
客观因素:对象(交际对象)、时间、地点、场合
主客观因素给言语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语境意义:语境中产生,不完全是词语本身的意义。

联想意义、情感意义、意境意义、风格意义(言外之意)
(二)修辞的语境性质
1.具体性:离开具体的语境,有些修辞现象就无法理解
2.一次性:在修辞活动中,每个例句都是特定在语境中唯一的,具有一次性的特点
3.得体性:修辞现象在特点的语境中要适合、得体
(三)修辞和语境的关系
语境既是进行言语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
修辞就是“各有所宜”
三、修辞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修辞
语言运用的学科
语音、词汇、语法
基础与手段
修辞
从表达方法角度: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
从动态角度:研究综合运用语言要素达到表达效果
(一)修辞和语音的关系
语音研究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等
修辞运用语音规律提高表达效果
押韵,平仄,谐音,叠音,叠韵等
修辞格:对偶,双关,摹声等
(二)修辞和词汇的关系
词汇研究词意,词的构成,词汇的组成等
修辞研究如何调遣词语来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格——反复、拈连、顶针、回环等
(三)修辞和语法的关系
语法: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通不通)
修辞:从同义形式的选择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好不好)
(四)修辞和逻辑的关系
逻辑: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对不对)
修辞:以逻辑为基础,但为了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可以不受逻辑规律的束缚
修辞格:夸张、拟人、拈连、借代、通感等
注意:
修辞绝不是单纯的美化语言,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修辞并不神秘,我们说话写作中都有修辞活动
第二章汉语修辞的基础(主观基础、客观基础)
一、汉语修辞学的主观基础(社会基础,心理基础,审美基础)
人们按照自己的社会属性、审美意识、心理特点去积极地创造和使用语言,这就是修辞的主管基础
(一)修辞的社会基础
1.语言风格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产物
2.语言修辞有着显著的民族特点
3.语言修辞的作用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4.社会地位不同使用语言的特点也不同
5.社会分工不同作用语言的特点也不同
6.社会文化程度的差异也会影响语言的运用
7.语言使用者自身的情况对他们的语言运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美学基础
修辞活动是按照美得规律调整语言,修辞就是为了追求语言的美。

1.语言美的基本原则
语言应以准确、清楚为美,即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最合适的基础
2个人的审美意识对语言修辞风格的影响
人们不仅按照美得基本规律使用语言,而且也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使用语言。

注意问题:
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使用语言
要自然流露,给人很自然的感觉
美是自然不是造作,是表现不是卖弄
(三)修辞的心理基础
1.修辞和想象的关系
想象是一种积极努力的创造
想象是创造艺术修辞手法的重要基础。

(1)想象来自人的感知、记忆
人的感知有三种形式:五官的、精神的、实践的
五官的感知(感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精神的感知:精神感知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
实践的感知:实践感知来自于我们实际生活的感受
(2)想象还是一种积极努力的创造
想象不只是感知记忆这些经验的直接的反映,而是经验的变化,扩大和创造
2.修辞同情绪、个性的关系
(1)情绪对语言修辞的影响
人们的心理特征、情绪,必然要影响人们的语言运用。

(2)个性对语言修辞的影响
个性是人的精神的体现,是人类心灵的总和
语言必然要受人个性的影响
语言修辞的特点,归根结底是人个性的反映,心理特征的反映。

风格就是人
人的精神个性决定了每个人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汉语修辞的客观基础(语言学基础、逻辑基础、自然条件、对应语言环境)
主观基础是人为的主观能动创造;客观基础是修辞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

(一)修辞的语言学基础
修辞的最基本的要求:
语言运用合乎语言学规则,保证语言运用正确无误
遵守语言学基础,是修辞存在的客观基础
语言学规则包括:语音的、语义的、语法的三个方面
语音方面:声调平仄相间,符合平仄规律
语义方面:词与词的组合有一定的限制,要符合词语搭配的习惯等,造句时,要考虑语义上的细微差别
语法方面:用词造句符合语法规则
修辞要建立在合乎语法规则的基础上,但又不能完全受到语言规则的限制
修辞要在遵守语言学规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语言不仅能够正确表达思想,还能在艺术上达到完美境地
如何创新:突破语言学常规的限制
注意问题:修辞创新不是随便任意的组合,修辞现象虽然表面上看似不符合常规,但是它的结构内部仍然是合乎语言学规律的。

修辞就是在遵循语言学规则的基础上,语法手段和其他语言手段的灵活变通的运用
(二)修辞的逻辑基础
遵守逻辑规律,就要做到不互相矛盾,不偷换概念,正误取舍分明,论据理论充分,概念正确,判断恰当,推理严密。

修辞首先要建立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但不能完全受逻辑规律束缚
注意问题:修辞并不是完全脱离逻辑,还是有逻辑规律可循的,只不过是辞里辞面的区别辞面:有些语言现象表面看起来脱离了逻辑,违背了事理,无理可循
辞里: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科学道理
辩证统一的修辞模式:
1.矛盾修辞: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制造矛盾,把相互对立的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这种修辞方式叫做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的表达效果:能够表达意味深长的哲理或者复杂的感情。

给人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可以增加语言的含义、激发读者的想象。

矛盾修辞的类型:1.语义矛盾的主谓结构:矛盾的词语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上
2.语义矛盾的偏正结构:矛盾的词语出现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上
3.语义矛盾的并列结构:矛盾词语出现在并列成分的关系上
4.语义矛盾的上下句:矛盾的词语出现在上句和下句中
矛盾修辞的运用:
用于议论说理
用于叙述描写
用于抒情
2.对比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表达效果:使各自特点突出
对比类型:
1.两体对比:把两种事物或者现象放在一起对比,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2. 一体两面对比: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比较,把事理说的全面清晰透彻
3.同异(同字)
把字数相等,字面同中有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放在同一语境中互相对比。

使前后几个词的开头或结尾的字都相同
表达效果:词语同异对比,前后映照,顺口易记,生动风趣,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哲理性,显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
(三)修辞的自然基础
修辞手段的来源必须依靠一定的自然条件,合乎自然事理
比喻的自然基础:本体喻体两种不同性质,但是有着某些相似点
借代的自然基础:就是甲乙两个事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四)修辞的语境基础
说话写文章,既要注意语言本身的各种关系。

又要效益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从修辞角度看,没有绝对的好,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决定
语境:语言本身的上下文语境和社会背景
第三章汉语修辞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
汉语修辞传统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修辞观念:对修辞的理解认知,具有一定的人文范畴
二是修辞方法:具有
一、汉语修辞观念的人文范畴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都必须伴随着使用语言的人对这语言的认知和运用,也就会形成某种独特的修辞观念。

在中国,“修辞”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修辞被古人认为表达的是一种语言活动。

“修辞立其诚”
中国修辞传统的灵魂——基本命题
核心——“修辞”与“立诚”连在一起
(一)“人言合一”的认识观
修辞是人对语言的一种运用
“修辞立其诚”中
“辞”是客体的语言,“诚”是主体的人
人言合一——天人合一
这一基本命题强调的正是修辞活动中
主体与修辞的“人言合一”
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天人合一”是一致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一种先天的和谐,认为“人”与“言”之间存在一种先天的和谐。

总结:
天人合一,先天和谐
修辞立其诚
辞(外)诚(内)
语言—客体人—主体

修辞——寻找和谐,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二)“道器合一”的技术观
修辞是一种比较讲究技术的语言运用,其修辞效果也常常给人以美的感受
修辞讲究技术——效果——美得享受
统一器——形式美、技术性
道——艺术境界、精神体现
修辞艺术就是一种内涵充沛,境界高尚的人生追求与文化表现
古代作家诗人都是用语言来表现人的精神和品格情操
“语不惊人死不休”中国文人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着强烈而明确修辞意识
1.古人特别注意炼字、炼句以炼字炼句为中心的修辞方式带动了音律、语义、句式、字形各修辞方面的发展
2. 注意对修辞手法的研究和作用汉语修辞的许多手法得到了注意与研究,并在诗文中广泛地运用,如比喻、对偶、排比、婉曲、双关、顶真、回文等
修辞艺术的形式是一种对艺术境界的探寻,是一种高尚而博大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二、汉语修辞方法的民族内涵
(一)直观感受的整体把握
1.汉民族思维的基本特征
直觉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色
凭借直觉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选择与判断
重视直观感悟和整体把握
以经验为根据来对相似事物进行类比
2.汉语修辞注重直观感受的整体把握
汉语修辞中,习惯把认知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强调其整体性的功能与活动
汉语修辞传统主要以意象与比喻为工具,给人以形象化、感受性的效果
(1)修辞要符合题旨情景
就是修辞要符合全文的主题和语境适应题旨情景——修辞的重要准则
(2)汉语修辞格讲求形象、生动
汉语修辞表现出明显的重形象轻抽象的语言特征
汉语的比喻、比拟、象征、借代、通感等修辞方式的产生,就是受这种直觉思维方式的影响(二)辩证统一的修辞模式
1.辩证统一的思维特征
中国人讲求对立与和谐的统一
中国人具有辩证统一的思维特征
“物极必反”是中国人重要的思维原则
2.汉语修辞的辩证统一模式
在辩证统一思维的影响下,汉语修辞体现出独特的民族内涵
语音修辞: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韵律和谐
单音节与双音节的搭配使用
词语修辞:词语褒贬色彩,升降使用
古语词与白话词、普通话词与方言词语的选用等;
句式修辞:句型的长短,结构的整散等;
修辞格:对比、反衬、同异、矛盾修辞等
篇章修辞:先抑后扬法、虚实搭配法、曲直表达法、对比法等。

表现风格:豪放与柔婉、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藻丽与朴实、幽默与庄重
这些都正是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
(三)观念心态文化的导引
汉民族观念心态文化:
重和谐——情感心理
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艺术创作
美学要求
精神文化:稳定性、传承性、也有一定的变化
语言风格:和谐美、对称美、均衡美、整齐美
第四章汉语修辞的文化内涵
一、执着的人文追求——“炼字”
炼字——词语的锤炼
在汉语修辞中有极高的地位
炼字追求的境界——要达到一字传情的境界,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意境深远,令人回味,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炼字时应注意要看清对象,适应具体的语言环境
二、汉语修辞的意象性
“意象”就是一种以词语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
意象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
是说写者经过审美经验的选择,融入特定的“情感”,用语言呈现出来的,并能引起听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
(一)汉语修辞的意象特征
1.具象性:直接运用具体的形象去表达,也是一种“象征”。

2.可视性:一个意象常常就是一个画面,一个意境
语言意象可以表现时间中持续流动的画面,可以表现出画面景物与事物的动态,还可以展现出无视觉对象的画面
3.情感性:意象经过文人长期锤炼,意蕴深厚,情感丰富,表现力极强
(二)汉语修辞的意象方法
句子词语间的句法关系减弱,可以增强词语间的空间概念,增强意象性
名词性词语并列句(列锦修辞格)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殊句式
全句没有动词,也不需要虚词的帮助
从表达角度看,名词性词语并列,增加了语言的表达力,能够突出意象性,可以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从接受角度看,可给读者更多的自由想象或联想的空间,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
三、汉语修辞的含蓄美
中国人具有一种含蓄的文化心理
深沉含蓄成为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要特点
中国人在心理观念上注重含蓄和谐,在语言艺术上推崇含蓄美
受深沉含蓄文化心理影响的汉语修辞格主要有双关、婉曲,映衬,反语等。

(一)双关:利用语音和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有表面和内在的两种意思
特点: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的表达效果:风趣幽默,使表达含蓄、曲折
双关的基本类型:1.谐音双关最大特点:创造一种“巧合”的语境和意境,能够增强语言的美感和情趣
谐音双关作为一种传统修辞手法在诗歌中常用来含蓄地表达感情、爱情等
2.语义双关
(二)婉曲有话不直接说,意在言外
婉曲的表达效果:含蓄婉转或平和生动
基本类型:1.婉言:换种说法
2.曲语:通过描述烘托本义
(三)映衬
特点: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或相反或相异的事物做陪衬,叫做衬托
表达效果:恰当运用映衬,可使主次分明,用衬体衬托主体,可使主体显得更突出鲜明
基本类型:1正衬——烘云托月
2.反衬——衬体与主体相反或相异,以动写静
(四)反语
特点: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和句子表达本义,表里不一
表达效果:含蓄,幽默,风趣,可表达深沉微妙的思想感情
基本类型:反话正说——用正面语句表达反面意思
正话反说——用反面语句表达正面意思
映衬和对比的关系
产生基础:借助对比,心里联想
表达:对比——表达者想突出两者的特点,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各自的特点更突出映衬——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景来衬托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