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
福师12秋《广义修辞学简纲》练习题
一、比较下面的表述,回答问题:
(1)婚姻是因结婚而产生的婚姻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
(2)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3)婚姻是围城。

(4)婚姻是套牢。

问题1.人是语言的动物
2.人是修辞的动物
3.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
你赞成以上三种说法中的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参见教材P42—
54.
二、运用“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的道理,分析修辞话语“好死不如赖活”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修辞话语的行为导向参看教材P62—64
三、从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的角度分析修辞活动中的“零交际”。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参见教材P340-350.
四、联系“家训”、“家规”等词语,分析“家”在中国人价值信仰中的修辞原型意义。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修辞原型,参见教材P202.
五、观察下列"女"旁字,分析汉语有关女性形象的"玉/瓦"喻象。

A组:妙姝婵娥娟媛委娓婉妍
B组:奸婊娼嫉妒嫌妨嫖妄婪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男性话语对女性的修辞命名,参见教材P119.
六、为什么说“女公子”的修辞命名以表面上的“女尊”遮盖着实质上的“女卑”。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预设:从表达到接受,参见教材P353.
单元复习之一
第一、二两讲从总体上介绍广义修辞学和狭义修辞学的区别
复习重点
广义修辞学的三个层面和两个主体
“三个层面”中重点理解两点:
1.狭义修辞学解释不够充分的“修辞作为文本建构方式”。

修辞从话语建构向文本建构延伸的两大类型:从句到篇和从篇到句。

2.狭义修辞学不予解释的“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因此,通常所说的语法管“通不通”,修辞管“好不好”只是狭义修辞学的自我定位。

“两个主体”指的是修辞活动由表达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

1.表达和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表达者提供获取言语交际最佳效果的可能性,接受者完成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研究以争取“最佳交际效果”为目的的修辞活动,如果冷落实现这一效果的修辞接受者,等于越过未完成的交际过程去谈尚未实现的交际效果。

2.两个主体的互动行为贯穿于修辞功能的三个层面。

即不仅双向建构着话语、文本,也双向建构着表达者和接受者自身。

修辞表达影响接受者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文化态度,并在接受者身上唤起期待的言语行为,建构主体的价值系统。

被修辞话语激活的主体思考,在双向交流中更具有价值,也更能体现修辞参与主体精神建构的功能。

3.辞学研究重表达、轻接受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五讲分别讨论修辞话语建构的三个重要问题,它们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由于现有理论对此的解释往往顾此失彼,为此有必要进行再认识。

复习重点
1.修辞话语建构包括自觉行为和不自觉的行为,前者更理想,后者更常见。

表达者不自觉的修辞话语建构,可能通过接受者的修辞分析,体现为接受者的理论自觉。

2.修辞话语建构的陌生化和熟知化分别从审美和认知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理解时应结合修辞认知(修辞哲学)来把握。

3.修辞话语建构的“合理”和“不合理”,是两把不同的尺子,出自两种不同的评价系统,理解并学习运用:修辞话语建构如何越过一个评价系统的“不合理”,重建另一个评价系统的“合理”。

第六讲中国修辞学和诗学:理论资源共享和研究方法互补
复习重点
1.资源共享
2.方法互补
资源共享,说明修辞学和诗学有着共同的理论资源,但是不同学科在开发共同的资源时,都只看到自己视野之内的东西,而广义修辞学又强调把修辞学和诗学结合起来研究,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客观上共享的资源和主观上分享的资源。

如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实际上也就是说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理论资源。

方法互补,是强调发挥不同学科的研究优势,整合成一种更句包容性和解释力的把握对象的方式。

第七讲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
复习重点
1.修辞化的认知比概念化的认知对人的影响更大。

2.以修辞的方式“反修辞”,说明了什么?
人以修辞的方式进入关于这个世界的表达,也以修辞的方式进入关于这个世界的审美化理解,当人把世界的结构修辞化的时候,这个世界才能成为人的世界。

重点理解:概念化的世界怎样转化成了修辞化的世界(10个例证分析)
例证1:《谈读书的三种姿势》: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

例证2:“婚姻是什么”
(1)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2)婚姻是围城。

(3)婚姻是一种零和对策。

(4)婚姻是套牢。

(5)婚姻是一种资产重组。

(6)婚姻是左手握右手。

例(1)和例(2)已经成为一些“过来人”的流行话语,例(3)“零和对策”是博弈论中的一个对策,用作比喻婚姻所实现的两性伙伴关系:即一方受益,以另一方受损为代价。

例(4)“套牢”是股市行话,比喻婚姻双方的相互制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幽默。

例(5)的“资产重组”对婚姻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更是作了修辞化的语义重构。

例(6)也是近年的流行话语,它本自一句顺口溜:“握着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握右手”,一位女士这样解释说:
1.左右手之间互相帮助,彼此最忠诚。

2.左右手是真正一体的,彼此不分离。

3.自己的右手不会握了以后想甩就甩,否则自己不就残废了?
一男士辩驳说,心脏都可以移植,换个右手有什么不可以?
这位女士坚持说,那不是原装的,换了以后不“兼容”,后悔来不及。

例证3:“历史是什么”历史教科书和大百科全书提供的知识,从影响人对“历史”的认知来说,也许不如下面的修辞化表述:
(1)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2)历史是吃人和被吃的循环。

例(1)出自一位名人之口,也是一句引用率比较高的隐喻,从修辞哲学的角度读解,这句隐喻的生成,是随着“历史”本义的丢失而完成的。

当“历史”被纳入“任人打扮的小女孩”这个喻象结构时,“历史”的意义已经偏离了客观存在的历史,成为主体转述的“历史话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对尊重历史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因为被尊重的历史是在语言中复现的。

这里,话语主体颠覆了本真的历史,还原出历史被修辞化(任人打扮)的非历史性。

例(2)出自另一位名人对历史的文学书写。

“吃人”和“被吃”的隐喻,撕开了历史残酷的一面,使“历史”作为文化批判的对象进入修辞话语。

在上两组例子中,修辞超越有关“婚姻”和“历史”的现成语义,重建新的意义,它提供的是“婚姻”和“历史”的修辞化真实,而不是概念真实。

但它介入人对“婚姻”和“历史”的认知,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真实的概念所不具有的减少“语言遗忘”的功能。

例证4:“包装”的修辞化
当人们使用或者接受一个语词的时候,往往通过对这个语词现成语义的修辞化重建来旧瓶装新酒。

“包装”是当代人用得很滥的一个词,但是如果对含有“包装”的用例作一个统计,我们会发现,最频繁地进入话语的,不是“包装”的词典义,而是“包装”的修辞化用法。

在南帆的散文《包装的神话》中,人们读不到“包装”的词典义,却能读到这样的句子:衣服是裸体的包装,……节日是放纵的包装,皇恩浩荡是封建统治术的包装。

“包装”的修辞义部分地遮蔽了词典义,但却比词典义更有效地进入话语交流。

例证4:“包装”的修辞化
衣服是裸体的包装,……节日是放纵的包装,皇恩浩荡是封建统治术的包装。

“包装”的修辞义部分地遮蔽了词典义,但却比词典义更有效地进入话语交流。

例证5:一个悖论——以修辞的方式批评修辞
例证6:儿童以修辞的方式认识世界
例证7:修辞提供失真的世界
例证8:意义承载入修辞化的词汇形式
例证9:同一词汇形式以修辞化形式自我扩张
例证10:非修辞表达和修辞表达比较
第八讲中国古代时空秩序建构及其理据
复习重点
1.时空秩序建构模式:时空合一。

2.三点理据:
首先,不同维面的时空之所以能够合一,与中国古人选择了太阳作为客观参照物有关。

从史籍看,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根据日照下物体的投影长度和方向变化,来推断时空。

民间催人起床,常长说“太阳都多高了,你还睡觉”,说时间不早了,也常常说“太阳都快落山了”。

其次,从思维方式说,中国古人建构的时空秩序体现了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等价认同”原则:也就是在不同对象、不同系统之间建立同态关系,在不同平面上的诸意义的对比关系之间确立等价法则。

这种等价认同在建立时间和空间的同态关系上,建构出“四时——四方”模式,即时空合一的秩序。

再次,从学理层面分析,太阳运行的方位与四季的划分存在着科学关联。

一般来说:
从春分正午开始,太阳由地球赤道正上方位置,每天向北移动。

从夏至正午开始,太阳由北回归线正上方位置,每天自北向南移动。

从秋分正午开始,太阳返回赤道正上方位置。

到冬至正午,太阳处在南回归线正上方位置。

此后,太阳重新自南而北运行,如此循环往复。

可见,太阳的空间位置,与春夏秋冬时令变化的关系是有序的。

古人可能凭着长期的观察,感觉到了这一点。

第九讲方位词尊卑秩序的修辞建构及其理据
复习重点
1.中国古代“左”、“右”尊卑秩序的修辞建构及其理据
2.中国古代“东”、“西”尊卑秩序的修辞建构及其理据
具体地说:
在阴阳系统中,尊左卑右
在权力系统中,尊右卑左
从太阳崇拜出发,尊东卑西
从神秘崇拜出发,尊西卑东
它表明——
中国古人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时候,不囿于固定视点,而常常是变换自如,能进能退,可此可彼。

它以表面现象的“纷乱”或“费解”,表明古人认识的清醒:
1.世界上没有孤立的存在物。

一事物总是在与他事物相对待的情况下而存在,并与他事物相对待的情况下被规定;
2.世界上也没有静止的存在物。

宇宙在运动中存在,运动中的事物经常处于可此可彼,亦此亦彼,一方面被肯定,另一方面被否定的状态。

3.“左、右/东、西”所反映的尊卑秩序,都是在与其背后的文化观念相对待的情况下被规定的,但规定不等于限定,不是静止的观照,而是动态的把握,因此,“左、右/ 东、西”既可以作为“尊”的观念显现而被肯定,又可以作为“卑”的观念显现而被否定。

这里体现的,是中国古人变绝对事物为相对状态的大智慧。

第十讲角色置换和修辞对话
复习重点
理解角色话语和角色身份的关系。

一个人兼有复杂的角色身份,通过角色置换调整自己的角色话语,进行修辞对话。

1.角色的自我置换
人的心态不是一个单极的世界,而是非常复杂的:他理智,但又情绪化;他超然,但又有沉重感;他宽容,但又狭隘;他厌恶周围的不良习气,但又不得不面对不理想的生存……,这一切,合成了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人的每一个具体的、局部的自己,都在与外部世界进行着对话,即使在同一次对话中,心态也有可能转化,它常常伴随着角色的自我置换而进入对话。

2.角色的他性置换
男性角色的女性化置换
女性角色的男性化置换
从男性自喻为女性,到女性装扮成男性,作为角色他性置换的两种形式,是出自同一深度模式的两个表层结构,二者在互补中体现着同一的文化涵义:当男人的价值尚未实现、而又期待实现时,男性自喻为求宠的女性;当女子挣脱男外女内的文化限定,冲破“女不言外”的文化禁忌,希望为社会所接纳时,女性便装扮成男性。

前者显示男性的文化贬值;后者显示女性的文化升格。

贬值即男性角色置换为女身;升格则女性角色置换为男身,文化手段异,而文化意义同:都是以男性为主、为尊、为上的文化土壤里长出的两株变形树。

单元复习之二
第十二讲修辞命名之一:“玉”和“瓦”
复习重点
理解:男性话语对女性的双重修辞命名:亦“玉”亦“瓦”
思考:
《长恨歌》中杨玉环受宠和赐死与亦“玉”亦“瓦”的女性形象的关系
“玉/瓦”喻象系统和汉字“女”旁字系统的关系
第十三讲修辞命名之二:“女公子”/“女强人”
复习重点
理解:修辞命名“女公子”在“尊女”的表象下遮盖着“卑女”的实质,“女强人”用“女强”的修辞命名对“女弱”进行不成功的文化突围,二者的表达策略包含了什么样的文化内容。

思考:
为什么说“女强人”这个修辞命名本身构成了对男性文化的反讽?
“公子”的语义如何介入了“女公子”的语义生成?
第十四讲表达策略和修辞话语的价值重建
复习重点
理解:一种表达策略的变换,从表面上看,是话语形式的变化,但在深层,反映的是修辞话语的价值重建问题。

同是在家仇国恨的双重书写中突现“抗日英雄”,《小兵张嘎》和《红高粱》分别是如何处理的?
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王朔部分地弥合了纯文学与俗民大众之间的鸿沟,也重建了修辞话语的价值尺度”。

你怎样理解《一点正经没有》的颁奖仪式场面?
第十五讲修辞幻象的魔力
复习重点
理解:语言提供的是一个对真实世界进行选择、分割、重组、包装后的修辞世界,这个重新编码的世界,是语言制造的幻觉——修辞幻象。

它可能让语言描述的现实以非现实的幻象形式投射于人们的意识中。

思考:
为什么说“太阳——六龙/金鸟”是出自同一深层结构的两种修辞幻象?
自选一则广告,分析其中的修辞幻象成分。

第十六讲修辞原型之一:数字“三”和“五”
复习重点
理解:用以解释宇宙秩序的“三”和“五”,不是任意的自然数,而是体现审美化集体无意识的修辞原型。

这两个原型数字如何广泛地参与了汉语修辞话语的建构?
思考:
“三”、“五”如何从神灵数字演变成了模式数字。

任选“四”、“七”、“九”中的一个数字,分析其修辞原型意义。

第十七讲修辞原型之二:汉字“家”
复习重点
理解:汉字不仅是一个书写单位,而且也是一个最小的修辞单位。

汉字“家”如何参与汉语修辞话语建构和中国人的精神建构。

思考:“家”的字形字义和“家”的修辞原型意味。

第十八讲解释的隐形权威和解释的自主性
理解:如何既尊重解释的隐形权威,又超越解释的隐形权威。

思考:
解释的自主性和逆向思维、放射性思维的关系。

语言哲学中有大量关于“人是语言的动物”的精辟论证,它是否对你构成了解释的隐形权威?
你能否从“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这个命题中,得到“尊重解释的隐形权威和超越解释的隐形权威”的某种启示?
第十九讲解梦:话语模式及其解释权
复习重点
理解:按照精神分析理论,梦以象征性的方式建构了一个世界,解梦是对被建构的象征化世界进行修辞化解说。

中国古人解梦有两条线路:面向过去和面向将来,后者解析梦象的基本话语模式是“吉/凶”。

思考:汉字“梦魇”的“魇”以“鬼”参与造字,说明了什么?它与解梦的隐形权威有什么关系?第二十讲修辞接受特征之一:开放性
复习重点
理解:理解修辞信息的有限性和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的关系。

秘响旁通的接受方式使修辞接受成为相关信息的聚合场,接受者的自我调整在不断的否定旧我中,获取新的生命。

思考:以本节教学内容对于爱国话语的修辞接受为例进行分析,你认为秘响旁通的接受方式有无规律可寻?
第二十一讲修辞接受特征之二:选择性
复习重点
理解:修辞活动中成为接受者接受对象的话语材料,本身已经是选择的产物,它以接受者的意义发现为契机,以接受者的接受能力为限度。

当接受者对给定修辞话语作出修辞分析时,已是经过接受者选择后的修辞分析。

一种修辞分析的出现,意味着接受者在众多的话语材料中,选择到了属于自己经验范围的分析对象,而一种接受角度或接受层次的选择,也证明了,它在相对的意义上体现了接受者的解码能力。

因此,包括本节在内的修辞分析,实际上都是选择后的接受。

思考: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叙事作品是一个大句子,如同凡是陈述句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小叙事作品的开始一样。

”你能根据这种理论,选择接受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修辞分析吗?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三国演义》)
《广义修辞学》把《俄狄浦斯王》中的“杀父”和“弃婴”行为看作两代人生存竞争的隐喻,你能选择其他的接受角度吗?
自选接受角度,分析民间俗语“随大流”。

第二十二讲修辞接受特征之三:个体性
复习重点
理解:修辞接受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精神的丰富性和不可重复性,使修辞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因人而异的活动。

这种因人而异的接受,主要取决于接受者的主体经验,即:言语经验、审美经验和文化经验,它使修辞接受带有明显的个体性特征。

思考:
文化经验如何介入修辞接受?
文化经验如何影响修辞接受的语感生成?
第二十三讲修辞接受特征之四:社会性
复习重点
理解:修辞接受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统一。

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修辞接受活动的开放性、选择性和个体性表现出来;确定性则主要通过修辞接受活动中的社会性表现出来。

思考:
以欧化句式的中国化为例,分析修辞话语的社会化。

以对委婉修辞的理解为例,分析修辞接受的社会化。

第二十四讲在意义阐释中走近表达者
复习重点
理解:表达者的编码行为在广义上密切联系着服务于某种精神需要的心理定向,从修辞发生的角度说,有其必然性。

修辞接受需要解释这种必然性,即从外在的话语形态,透视表达者内在的精神“黑箱”。

思考:运用本节的理论和相关知识,解释李白的《静夜思》。

第二十五讲话语交际:角色预设·经验预设·价值预设
复习重点
理解:预设是话语交际中不参与字面信息交流的认识前提。

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也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

思考:就角色预设、经验预设、价值预设各举一例,进行修辞分析。

第二十六——二十八讲多重预设
复习重点
理解:
隐藏在话语背后的预设,作为语义成立的认知前提可以从多重角度、多重层面介入修辞话语的表达和接受,借此把话语交际双方规定在同一种思路中。

预设可能引导接受,也可能压抑接受,当接受者认同一种预设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把自己的解释权交给了这种预设,因此,要使自主性接受不受压抑,需要走出既定的预设,重建一个认知前提。

事物本身的两面性决定了认知的两面性,进而决定了支持认知的预设可能同时包含正题和反题。

思考:
分析修辞话语“月是故乡明”的情感预设。

为什么说,在“穷家难舍,熟地难离”的话语构成中,“穷”和“熟”,是可分析性最强的语码?
你是否认为“我手写吾口”这句修辞诗学口号背后存在预设的疏漏?以“三个和尚没水吃”
为例,分析预设的正题和反题。

第二十九讲隐喻和隐喻义:从表达到接受
复习重点
理解:隐喻和隐喻义生成重要原则之一的相似性,作用于修辞交流活动中的双向认知。

包括:对相似性的双向认同、对相似性的双向限定、对相似性模糊值的双向认定。

思考:阅读《结婚人盟誓》,对照舒婷《致橡树》,谈谈你对隐喻修辞效果的看法。

《结婚人盟誓》:
新郎:╳╳╳
新娘:╳╳╳
我们二人谨定于╳年╳月╳日(农历╳年╳月╳日)╳午╳时,在地举行结婚典礼,写下海誓山盟,终身遵守,在婚姻路上,共同经营,灾难病痛,互相扶持,永不分离。

并就下列事项,立下承诺,即令沧海化为桑田,桑田再经为沧海,也要携手共进,相关相爱,直到白头。

一、我们宣誓从结婚这一天开始,不但成为夫妻,互相敬爱,分担对方的快乐和忧愁,也同时成为朋友,而且是诤友,互相勉励、互相规劝、互相批评。

二、我们领悟愉快的共同生活,全靠心灵沟通,所以,我们一定善用言语,不仅表达爱心、关心,也使彼此藉语言加深了解,一起成长。

绝不粗声叱责,绝不用肢体代表言词,绝不允许发生婚姻暴力。

三、我们认知家庭与事业是夫妻共同经营的果实,夫妻对家庭的贡献等值,在家庭内或社会上,价值完全相同,社会工作薪俸无论多少,家务工作的薪俸都与其相同。

四、我们同意将来我们有子女,管理上如果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有尖锐对立的意见,一定要克制自己,去请教专家,绝不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希望的工具,也绝不用孩子来炫耀自己。

五、我们认为一夫一妻制,是社会安定的磐石,孩子们成长最安全的温床,我们喜爱并尊重这种制度,并用事实和行动,维护它的尊严。

六、我们警惕婚姻生活并不多彩多姿,它不但平凡,而且琐碎,如果不滋养珍惜,容易使生命憔悴,心灵粗俗,所以,生活之中,我们一定保持适度的假期,与孩子们一起长大。

七、我们谨记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孝敬对方的父母,不仅是回报养育之恩,也是培养自己人格的完整,为我们的下一代立下榜样。

八、我们了解我们将来会老,所以,我们从结婚这一天,就培养专业之外的其他兴趣,如书、如画、如音乐,使我们的生命永远充实灿烂。

总结以上八点,我们虽不能马上做得完美,但我们会耐心追求,永不沮丧,永不停止。

综合测试(一)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15分)
哥伦比亚每年春天举行女囚选美比赛,优胜者获“监狱之花”称号,警方解释此举意在引导女犯人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她们弃恶从善、走向新岸的自信。

调查表明获“监狱之花”称号的女囚大多减刑或提前释放。

问题:
运用“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的道理,解释“监狱之花”转变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