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修辞学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汉语修辞学第一章:概说一.修辞的性质和任务1.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2.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是由语言本体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并贯穿语言运用的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3.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应用这些知识。

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很有好处。

4.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

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经过综合作用后所能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

5.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更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一切逻辑学和风格学。

二.修辞和语言规范1.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

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规范。

2.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

3.修辞和语言规范的关系:从整体来说修辞也应当遵循语言规范的制约。

文从字顺,应当是修辞的基础。

当然这也不排斥在特定的场合,由于某种特殊表达需要,故意突破规范,临时作一些创新。

但这跟无视约定俗成的原则,任意破坏语言规范,或者限于表达能力而出现错误,违反了规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三.修辞和语言要素1.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是什么?1.事理,逻辑。

就是说要看他的内容合不合情理,合不合思维规律。

2.规矩,习惯。

就是看他合不合词汇语法的规范,合不合大家说话的习惯。

3.情味,色彩。

看他的玉体风格合适不合适,感情色彩对头不对头。

4.声音,语气。

就是看他读起来顺口不顺口,听起来悦耳不悦耳,口气合适不合适。

2.修辞研究的重要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来完美的表情达意。

3.修辞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的关系。

1.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帐押运的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很强的音乐感。

《实用汉语修辞》知识要点

《实用汉语修辞》知识要点

《实用汉语修辞》知识要点“实用汉语修辞”课程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说第一节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汉语修辞的简要历史先秦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时期。

第二节修辞的性质修辞的基本概念以及修辞和语言其他要素的联系。

一、修辞:依据题旨情景,运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修辞学: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

二、修辞与语言三要素修辞研究的是如何根据语言各个要素的构成、特点、规律、规则等,来提高表达的效果。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是学习修辞的基础三、修辞与逻辑:修辞学与逻辑学属不同学科,但语言为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为语言的思想内容,修辞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应遵循逻辑的几本规律,运用逻辑的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但有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也突破逻辑的制约构成超越常规的用法,从而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第三节社会生活需要修辞知识社会生活中的修辞现象。

第四节修辞与语境什么是语境?:语言的环境。

修辞的基本原则(适应语境),语境的基本知识。

一、社会、时代二、题旨、情景三、对象四、场合五、时间六、话语的具体环境第五节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修辞应具有创造性。

第六节修辞主体的修养一、思想品德二、生活积累三、知识素养第七节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修辞的基本方法。

一、不忘学习二、评论不足三、比较分析第二章词语的锤炼第一节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一、准确朴实二、简洁有力三、新鲜活泼四、生动形象第二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一、精心挑选二、修饰点染三、巧妙配合第三章句式的选择第一节整句和散句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整句: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起的句子。

散句: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一、对偶: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二、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的连。

三、叠用: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词组。

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

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

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福师12秋《广义修辞学简纲》练习题一、比较下面的表述,回答问题:(1)婚姻是因结婚而产生的婚姻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2)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3)婚姻是围城。

(4)婚姻是套牢。

问题1.人是语言的动物2.人是修辞的动物3.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你赞成以上三种说法中的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参见教材P42—54.二、运用“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的道理,分析修辞话语“好死不如赖活”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修辞话语的行为导向参看教材P62—64三、从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的角度分析修辞活动中的“零交际”。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参见教材P340-350.四、联系“家训”、“家规”等词语,分析“家”在中国人价值信仰中的修辞原型意义。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修辞原型,参见教材P202.五、观察下列"女"旁字,分析汉语有关女性形象的"玉/瓦"喻象。

A组:妙姝婵娥娟媛委娓婉妍B组:奸婊娼嫉妒嫌妨嫖妄婪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男性话语对女性的修辞命名,参见教材P119.六、为什么说“女公子”的修辞命名以表面上的“女尊”遮盖着实质上的“女卑”。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预设:从表达到接受,参见教材P353.单元复习之一第一、二两讲从总体上介绍广义修辞学和狭义修辞学的区别复习重点广义修辞学的三个层面和两个主体“三个层面”中重点理解两点:1.狭义修辞学解释不够充分的“修辞作为文本建构方式”。

修辞从话语建构向文本建构延伸的两大类型:从句到篇和从篇到句。

2.狭义修辞学不予解释的“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因此,通常所说的语法管“通不通”,修辞管“好不好”只是狭义修辞学的自我定位。

“两个主体”指的是修辞活动由表达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

1.表达和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表达者提供获取言语交际最佳效果的可能性,接受者完成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2016秋北大《实用汉语修辞》期末复习提纲及对应答案

2016秋北大《实用汉语修辞》期末复习提纲及对应答案

2016年秋季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汉语修辞》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说第一节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1-2页汉语修辞研究简史(了解)几本重要的修辞学著作,如《文赋》、《文心雕龙》、《文则》、《修辞学发凡》、《修辞格》等(识记)第二节修辞的性质修辞和修辞学的含义(识记,第二节第一部分,视频课件01)修辞学:研究这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修辞: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4页、逻辑之间的关系(掌握,6页)(1)修辞和逻辑一个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一个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有关,二者属于不同的学科内容。

(2)修辞和逻辑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辞必须遵循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逻辑的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为了表达需要,修辞有时也可以突破逻辑的约束。

第三节社会生活需要修辞知识(了解)9页第四节修辞与语境15语境的含义(次重点,教材本节开头,视频课件02)不同语境下的修辞策略(了解)第五节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修辞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表现(重点,教材本节,视频课件03)21第六节修辞主体的修养29(熟悉)思想品德、生活积累、知识素养,语言功力。

第七节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30(了解)不忘学习、评论不足、比较分析第二章词语的锤炼第一节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重点,教材本节小标题,视频课件05-10)1. 准确朴实(政治性活动、法律条文、文艺作品)2. 简洁有力(新闻标题)3. 新鲜活泼4. 生动形象(拟声词、修辞手法……)第二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重点,能够运用,教材第二节,56)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第三节成语和成语的活用成语的含义、成语和成语活用中注意的问题(掌握)成语:在社会演进和语言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成语活用的方式:易字、谐音、拆用、易色、易序、别指1、易字:即更换原形中的成分,这一种变体较多。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

2.“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

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3.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陈望道的《》。

4.修辞是依据,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5.我们要学好修辞,一定要学好、、等有关知识,这样才有牢固的基础。

6.人们如果巧妙地利用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7.语境即。

宏观的语境指特定的;微观的语境指,即说话写文章时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一定的题旨。

8.“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出自刘勰的《》。

9.“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的诗中。

10.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11.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

12.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某一事物,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

13.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

14.有一则新闻《珠漂队骑“虎”难下》,报道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作者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

15.串对又称。

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16.“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

”作者是宋代的。

17.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以说它是的扩大和发展。

18.“水质污染,鱼虾绝产,生物植物罕见——昔日白洋淀今安在?”这个反问句表示。

19.“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这句运用了的句式。

20.设问句是,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

21.整句和散句是从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22.四句一组的诗,第一、第三句一韵,第二、第四句一韵,这种押韵方式叫。

23.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现代汉语修辞学考试复习参考题

现代汉语修辞学考试复习参考题

现代汉语修辞学考试复习参考题第一章修辞概说1.什么叫修辞、修辞活动以及修辞学?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指的是什么?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具有主观性。

修辞:是在交际活动中那些同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现象,具有客观性;修辞学研究对象:凡是出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动机,而有效地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调整的一切现象。

2.修辞学与语法学、语用学有什么联系?语法学与修辞学的联系:研究对象上: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修辞学研究如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任务上:任何话语都是按照语法的规则生成的,语法是修辞的基础。

语法学分析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特点;修辞学反映语言诸要素的综合运用。

语用学与修辞学的区别:语用学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和理解语言的问题;研究话语理解,即接受结果;研究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注重规则阐释;修辞学一般只研究话语表达,主要从说(写)者的角度出发,研究表达效果;研究影响语言使用的条件,注重选择。

3.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理论、语体风格?修辞学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且在完成任务时如何贯彻这三方面的内容?(1)修辞手法:包括如何选词,如何炼句,如何使用特殊的修辞方式(2)修辞理论:重在探讨修辞学的对象、范围、性质、任务、原则和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语体风格:一方面需要探讨各类语体的形成、特点、分类、功用,解决语体运用方面的不得体现象,并且研究语体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探讨风格同话语的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做到风格多样化,如何创造新的独特的风格。

(4)修辞学的任务,是在大量收集修辞现象的基础上,从修辞手法、修辞理论、语体风格三方面去探索规律。

4.举例说明修辞的原则是什么?答:①明确目标、看清对象②适用环境,注意场合③前后连贯,关照上下文④准确无误,清楚明白⑤生动形象,妥帖鲜明。

5.在锤炼词语、选择句式、及采用特殊的修辞手段等方面,如何增强表达的形象生动性,请举例说明。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教程文件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教程文件

修辞学期末考点整理《修辞学》期末考点三种境界:P3辞趣:P182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单句互文: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对句互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刚健:对文体或辞体表现上的分类,是现代汉语言语的表现风格类型之一。

P206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

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

语体:是人们受交际因素的制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运用民族语言所形成的具有某些基本的、共同的言语表达特点的言语类型。

(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不仅涉及内容,而且也涉及语言的本身,涉及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等的准确选择。

因此,语体学可以说是现代语言学中紧密联系社会交际环境来研究语言可变性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其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分为法律语体、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七种。

)修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

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

”)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

初中修辞知识要点复习文档

初中修辞知识要点复习文档

初中修辞知识要点复习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双关、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如比喻修辞的定义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

理解比喻的要点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同类性质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其次要把握各种辞格的特征,如排比的特征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且这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

再次要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指出这些修辞格,并能说明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如夸张的主要作用是: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共鸣;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渲染,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同时还要注意辨析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借喻与借代等几组易混的修辞格。

如对偶与排比: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

对偶与排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两个……”,一个是“三项或三项以上……”。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是:设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处,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但没有明显的区别。

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是喻中有代;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修辞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学习修辞、运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命题思路导航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也常将辨析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今后,对修辞的考查将会更多地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把它当作一种语言运用的实际演练。

汉语修辞学全套复习全资料2016

汉语修辞学全套复习全资料2016
2.修辞研究的重要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来完美的表情达意。
3.修辞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的关系。
1.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帐押运的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很强的音乐感。
2.修辞同词汇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需要研究词汇多方面的表达作用,如:词语同义形式,反义形式的选择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采,词语借用和活用的修辞等等。
3.修辞同语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充分研究同义句法形式以及各种不同句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应当是修辞的重要任务。比如,一般叙述和论说采用述句和判断句必较多,但也可以夹杂一些疑问句或者反诘句。比如,词序是汉语的一种重要形式,改变瓷壶往往就改变了意义,但是有的句子成分语法也允许他们在句子中有比较灵活的位置,强调语气产生某种特殊的情况。
3.同一种思维容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同一种语言形式有时候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思维容。如今天天气真好和今天天气不赖。
4.有时候,同一个意思设置可以用互相对立的方法来表达。如,差一点摔跤和差一点没摔跤。
5.也有特殊的情况,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修辞上的某种需要语言表达也可以在形式上突破思维规律的某些限制,但不能引起误会,不造成思维混乱。如“我的鞋子比你的鞋子大”可以缩写成“我的鞋子比你大”。
四.修辞和逻辑
1.修辞和逻辑的关系: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逻辑学则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和规律的,两者分属不同的学科。语言是思维的表现者,两者是容和形式的关系。修辞应当以合乎逻辑为前提,如果表达的容连事理都不合,文辞再美,也站不住,逻辑和语言表达的关系比较复杂。
1.不合乎语言习惯的话多数也是不合乎逻辑的,如“弟弟月饼吃”等。

修辞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修辞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修辞学一、两大分野:书中P35-37,P39-40(自己画线)二、辞格:书中P58-59在符合语言表达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在词语、句子组合及语义实现上有所“违规”的表达手段,来取得特定的修辞效果,这种言语行为中对语言规则或语言运用规则进行有效偏离形成的具有特定表达价值的固定模式,就是辞格。

(辞格是有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辞格得以传载的表层结构体,可以将它称作辞面或辞体;另一个部分是通过辞面所指称的对象或能实现的修辞功能或深层意义等,可以将它称为辞里。

)(又叫修辞格,是具有特定的构成方式和相应的表达效果的格式,是具有生动性和高度形式化的积极修辞方式。

辞格的修辞效果能使表达的内容富有可体验性、具体性,利用语辞的形、音、义,使形式呈现出动人的魅力。

)三、风格:一个时代、民族、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及艺术特点,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具有开放性、总体性、全局性、系统性和多样性。

四、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五、伯克:肯尼思·伯克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修辞学家,他在修辞学的地位被认为仅次于亚里士多德,因此也被称为“‘亚里士多德’伯克”。

其修辞学代表作有:《动机修辞学》、《动机语法》、《宗教修辞学》、《作为象征行动的语言》。

其学术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修辞是人使用符号互相交流的能力;二是凡种修辞哲学思想,也即社会活动固有的等级性、分歧性、认同性、抽象性、否定性及动机性,他认为语言修辞无处不在。

他能够突破传统,在修辞学上进行概念性创新,探索“新”修辞学,有一套深刻的修辞哲学,对现代英语修辞学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伯克强调的是其应用的社会性。

他的修辞学理论的一个特点:1,重视语言的力量:语言即符号行为,修辞使人们活动由分到合;2,将演讲视为修辞活动的重要形式,不断丰富发展,西方修辞学由此建立了交际学的学术倾向,极大地扩充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打破了演讲模式的局限;3,修辞活动具有极强的方法论色彩,修辞活动重在研究如何把读者吸引过来的技巧,这个思路的深入探讨,出现了“叙述角度”、“审美距离”等跨越修辞学与文艺学的研究视野;4,修辞活动与伦理有关联;5,修辞能力可以锻炼。

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doc

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doc

广义修辞学简纲复习资料福师12秋《广义修辞学简纲》练习题一、比较下面的表述,回答问题:(1)婚姻是因结婚而产生的婚姻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2)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3)婚姻是围城。

(4)婚姻是套牢。

问题1.人是语言的动物2.人是修辞的动物3.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你赞成以上三种说法中的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参见教材P42—54.二、运用“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的道理,分析修辞话语“好死不如赖活”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修辞话语的行为导向参看教材P62-64三、从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的角度分析修辞活动中的“零交际”。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参见教材P340-350.四、联系“家训”、“家规”等词语,分析“家”在中国人价值信仰中的修辞原型意义。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修辞原型,参见教材P202.五、观察下列〃女〃旁字,分析汉语有关女性形象的〃玉/瓦〃喻象。

A组:妙姝婵娥娟媛委娓婉妍B组:奸婕娼嫉妒嫌妨嫖妄婪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男性话语对女性的修辞命名,参见教材PH9.六、为什么说“女公子”的修辞命名以表面上的“女尊”遮盖着实质上的“女卑"。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预设:从表达到接受,参见教材P353.单元复习之一第一、二两讲从总体上介绍广义修辞学和狭义修辞学的区别复习重点广义修辞学的三个层面和两个主体“三个层面”中重点理解两点:1.狭义修辞学解释不够充分的“修辞作为文本建构方式"。

修辞从话语建构向文本建构延伸的两大类型:从句到篇和从篇到旬。

2.狭义修辞学不予解释的“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因此,通常所说的语法管“通不通”,修辞管“好不好”只是狭义修辞学的自我定位。

“两个主体”指的是修辞活动由表达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

1.表达和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表达者提供获取言语交际最佳效果的可能性,接受者完成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福师(2021-2022)《广义修辞学简纲》在线作业二(3)-辅导资料(答案)

福师(2021-2022)《广义修辞学简纲》在线作业二(3)-辅导资料(答案)

福师[2021-2022]《广义修辞学简纲》在线作业二注:本科目作业有多套随机试卷,请核实是否与您的试卷顺序相一致!!!
一、单选题(共5题,10分)
1、()既是主体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又是对现实世界的偏离。

[A]角色预设
[B]修辞技巧
[C]修辞话语
[D]修辞幻象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正确答案是]:[C]
2、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____
[A]《文则》
[B]《毛诗序》
[C]《中国修辞学史稿》
[D]《周易》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正确答案是]:[A]
3、()是特定的表达内容在篇章层面如何向特定的表达形式转换的审美设计。

[A]修辞技巧
[B]文本建构
[C]修辞化
[D]修辞结构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正确答案是]:[B]
4、下列哪个()是弗洛伊德解梦的话语模式。

[A]“改装——凝缩——移置”
[B]“隐喻/转喻”
[C]“凝缩/移置”
[D]“吉/凶”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正确答案是]:[A]
5、()是话语交际中不参与字面信息交流的认识前提。

[A]隐喻
[B]预设
[C]表达
[D]接受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正确答案是]:[B]。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大纲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大纲

《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大纲(2008年秋)一、考试课程名称与考试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选修课《汉语修辞学》课程考试大纲,本课程闭卷考试,采用笔试方式。

二、本课程考试内容、基本要求与复习方法建议《汉语修辞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基础课"现代汉语"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现代汉语修辞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汉语修辞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语言的水平。

本课程基本要求:(一)了解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上注意做好与"现代汉语课"的衔接。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二)理解汉语修辞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进行基本知识理论的学习时,要注意通过分析实例来学习,注意与修辞实践的联系。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三)应用方面指教学的目的重在实践练习,讲求适用,做到学以致用。

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本课程突出当前社会生活的修辞实践,通过引用当前口语、报刊、影视剧的修辞用例,突出修辞的时代感。

使学生通过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有切实的收获。

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三、考试试题的基本题型和所占分数比例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3、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格(每题2分,共36分)4、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四、本课程期末复习的范围或各章节复习要点第一章修辞概说复习要点:本章着重说明修辞的一些基本问题,阐明修辞的性质,修辞同语境的密切关系。

重点掌握:修辞的性质、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一般掌握:修辞学的历史、修辞与语言三要素的关系、修辞与逻辑的关系。

一般了解:第三节社会生活需要修辞知识、第五节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第六节修辞主体的修养、第七节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修辞学复习资料2007-07-21 一、怎样理解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常常把抽象化概念转换成修辞化表述? (2)二、以“监狱之花”为例,说明“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 3三、观察下列“女”旁字,分析汉语有关女性形象的“玉/瓦”喻象。

(3)四、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4)五、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5)六、以广告语“随心所浴”、“骑乐无穷”、“食全食美”为例,分析修辞话语建构的合理和不合理 (6)七、从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的角度分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交际失败 (6)八、联系“家训”、“家规”等词语,分析“家”在中国人价值信仰中的修辞原型意义。

(7)九、以“救生=救死”为例,体会修辞接受的选择 (8)十、以“悲秋”和“颂秋”修辞话语为例,体会修辞接受的个体性。

(9)十一、以“这人是猪”为例,分析表达者和接受者对隐喻相似性的双向认同。

(9)十二、举例分析表达者和接受者对隐喻相似性的双向限定。

(9)十三、从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的角度分析“对牛弹琴”的交际失败 (11)十四、为什么说,在“穷家难舍,熟地难离”的话语构成中,“穷”和“熟”是可分析性最强的语码? (11)一、怎样理解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常常把抽象化概念转换成修辞化表述?答:(1)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识。

人的语言世界的外延就是人的认识世界的外延。

语言之外的存在不能进入人的认识视野,人不可能存在于自己的语言世界之外。

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事实上,人对世界的把握,一旦进入审美境界,主体对世界的表述和理解,都是修辞化的。

修辞实现石山叙中成为审美化的世界,是指更深地植入人的意识,成为主体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并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人存在的标志。

(2)修辞学家认为,修辞不是运用语言提高交际效果,而是运用符号手段来达到争取自己或他人信奉某事物的目的,而这对于认知过程本身是必不可少的。

修辞不是只是使真理更有效,而是具有认知功能的,是创造真理。

在我们看来,修辞创造真理的表述的同时,以语言的方式参与了抵达真理的认知过程(这个真理是相对的)。

(3)修辞是人类自觉的行为,也是不自觉的行为。

在日常的交际中,如果我们对别人说话转弯抹角表示不满,那是因为我们觉得在登市的交际语境中,“说话应该直来直去”,然而,“说话应该直来直去”半身恰恰是一种修辞化的“反转弯抹角”,修辞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介入了我们的任职,包括介入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种“不自觉的修辞”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大量的存在,它把抽象化概念转换成修辞化表述。

如果把修辞化的意义二、以“监狱之花”为例,说明“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答: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人们参与修辞活动的时候,同时在建立着价值观、伦理观、生命观。

一种修辞命名后,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某种命名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而在于这种命名对主体的精神建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命名者来说,命名形式寄托了某种生命关怀;上文中参赛的女囚,在获得“监狱之花”美称后,原先存在于她们心中和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些对女犯人的看法中的“丑”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化解。

她们以“监狱之花”的角色身份重建与外界的对话关系,从而使她们按照“美”的方式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因而渐渐完成从“丑”到“美”的转化过程。

三、观察下列“女”旁字,分析汉语有关女性形象的“玉/瓦”喻象。

A组:妙姝婵娥娟媛委娓婉妍B组:奸婊娼嫉妒嫌妨嫖妄婪其一,这类叙述话语具有某种规定性通则。

考察一下异类相恋的双方,“人”多为男人,男人的爱恋对象,多是变形的神鬼妖狐,显然,这是站在男性立场上所作的角色安排,是以男性为本体的艺术设计。

它意味着:只有当女子被喻为“玉”的一面突现出来,当女子以美丽的姿色满足男人对异性的审美渴求时,“人──神鬼妖狐”之恋便获得男人和女人(神鬼妖狐所化美女)相爱的形式;当女人被喻为“瓦”的一面突现出来,当美女出现神鬼妖狐的原形,使男人产生疑惧、厌恶心理时,原先男女相悦中的异性相吸,便转化为异类相斥。

异性和异类,作为现实世界中女性形象的不同侧影,按照男性话语的叙事策略被编码。

女子越能唤起男人的审美注意,越能博得爱心;而这类美女的异类原形,与人类距离越大,越使人类产生拒斥心理。

面对这样的女性,男人可以进可以退、可以爱可以疑、可以近玩可以远弃,女人则被男性话语随意编排──男人喜“玉”,便与神鬼妖狐所化美女如胶似漆,恩恩爱爱,全然不知或不见对方的妖魅气息;男人厌“瓦”,则视女子为外在于自身的异己力量,作为一种“异化”的存在,神鬼妖狐所化之女最终现出原形,必被男人弃如瓦砾。

《太平广记》引《传奇》故事,记述猿精袁氏,嫁给落第秀才孙氏,理家生子。

孙受表兄挑唆,以妻为异类。

袁氏最终现出原形而归深山,临行抚二子咽泣,再三返顾,这一境像画面,可以看作女子命运在“瓦”意义上的隐喻。

四、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1.修辞命名“女公子”是对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挑战2.修辞命名“女公子”把“女卑”改造成了“女尊”3.修辞命名“女公子”以表面上的“女尊”遮盖着实质上的“女卑”修辞命名“女公子”在“尊女”的表象下遮盖着“卑女”的实质(1)“女公子”是相对于“女卑”的一种修辞命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同的性别角色实在的生存位臵处于不同的等级秩序之中,男人处在尊贵的地位,女人处在卑下的地位,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实,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观念意识。

男尊女卑,使女子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也许是为了重建一种平衡,人们设法对遭受着男性文化压力的女人进行重新命名,于是,“女公子”成为提升女性地位的一种修辞表达。

(2)“女公子”命名的表象和实质。

在这个命名中,“女公子”的“女”,意味着一种性别角色限定,男性符号──“公子”才是“女公子”称谓的语义重心,修辞表达完成了“女儿”和“公子”这两个称谓的语义整合,借以遮掩中国文化对女子的性别歧视,掩盖“尊女”背后的“卑女”:表达者用“女公子”尊称他人的女儿,在表达策略上是让生理意义上女性,向文化意义上的男性臵换,因此,修辞表达上对女性的“尊”,其实是文化上对女“卑”的遮掩,在本质上,它不过是把“女卑”象征性地臵换为“男尊”,“女卑”的实质并没有在“女公子”的幻象中改变,说穿了,“女公子”的命名,不过是以表面上的“尊”女,掩盖着本质上的“卑”女。

五、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1.修辞是自觉的言语行为2.修辞是不自觉的言语行为3.修辞可以是自觉的言语行为,也可以是不自觉的言语行为答:狭义修辞学以自觉的言语行为和不自觉的言语行为来区分修辞“反复”和“语病重复”这看起来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却经不起推敲。

因为,一个说话拖沓的人,常常伴有话语重复;一个说话艺术的人,也常常伴有话语重复。

不能仅仅用自觉和不自觉来对这两种重复进行价值评判。

这里的关键是:语病中的“重复”,话语建构已经处于完成态,重复的部分属冗余信息;修辞上的“反复”,话语建构处于非完成态,重复的部分属于必要信息。

前者是对已完成的话语的二次表达,后者是对未完成的话语的审美延升。

这两种表达,与自觉的言语行为和不自觉的言语行为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也可能是不自觉的言语行为。

准确地说,修辞同时包含自觉的和不自觉的两种行为。

六、以广告语“随心所浴”、“骑乐无穷”、“食全食美”为例,分析修辞话语建构的合理和不合理七、从表达和接受双向交流的角度分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交际失败答:答:“话不投机半句多”为什么会交际失败:我个人剖析如下 1、表达者的话语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或者自己想要表达的没能让对方明白。

2、接受者根本不知道表达者所谈云云,或者根本对他话题不兴趣。

3、表达者想追求最佳的交际效果愿望,但他的目的没达到,缺少了接受者的有效合作,才产生“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交际失败。

以上说明了要想达到交际双方共同初中最佳交际效果,意味着双方的职能既分又合。

表达者对言语的选择、加工和调整,固然是为了争取言语交际的优化效果,但表达者的言语行为只存在于编码活动中,它的修辞效应,产生于编码活动中。

从编码到解码,才构成完整的修辞活动。

在修辞活动中,表达者希望实现表达预期,并把这种希望消融在他的编码行为中;接受者希望实现自己的接受潜能,并把这种希望消融在他的解码行为中。

然而,编码和解码之间,常常存在各种各样的距离。

当表达者的经验系统至少有一部分与接受者的经验相同对接时才不会产生“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交际失败。

八、联系“家训”、“家规”等词语,分析“家”在中国人价值信仰中的修辞原型意义。

家,作为一个血缘群体的栖息之所,可以引申出相关的语义系列:定居→安家→自己家的住房,在价值信仰中,个体人格修炼与“家训”、“家规”、“家约”、“家教”、“家风”、“家俗”、“家范”等关系甚密。

一个孩子来到世上,最初知道的道德场所,便是家。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很重视家教,中华民族更是有着特别丰厚的家教文化积累,从周公戒伯禽,到曾国藩家书;从诸葛亮戒子书,到陆游示儿诗;从《颜氏家训》,到《袁氏世范》,家教文化对家庭成员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训”把外在于家庭成员的价值信仰,内化为家庭成员的行为自觉,把他律的个体提升为道德自律的主体,使得家庭成员由亲缘意义上的存在变为文化意义上的存在。

在中国,家是温情、安逸的象征;养家、顾家是一种道德规范;分家是亲情的人为割裂;无家可归意味着灵魂无着的生存悲哀;离家出走更是一种自我放逐。

而被逐出家门的痛苦,甚至不啻于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悲哀。

如果不仅仅从语义、而且也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家”的修辞原型,我们觉得汉语用“出家”表示断了亲缘和尘缘,实在耐人寻味。

的确,个体成员从家庭背景中疏离,在完全丢失亲缘依托的一个陌生的“场”中确立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十分艰难的,在行为方式上,也常常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家庭亲情的凝聚力,给每一个试图挣脱、甚或彻底走出这个文化场的家庭成员带来阻隔。

虽然,从表象上看,子女可以离开父母、妻子可以离开丈夫,但这种离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外在的挣脱,从深层看,离家的成员,能够真正走出这个家的固有生存模式吗?家庭成员的个人价值常常被放臵到相应的家庭关系和伦理关系中来设定,这种设定是先天的、外在的,它依据的是该成员在家庭中的位臵,因此,个体成员的生存能力、以及他们在现实世界安身立命的可能性,很难超越家而存在。

九、以“救生=救死”为例,体会修辞接受的选择答:修辞接受的选择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辞活动中成为接受者接受对象的话语材料,本身已经是选择的产物,它以接受者的意义发现为契机,以接受者的接受能力为限度。

当接受者对给定修辞话语作出成功的修辞分析时,人们往往无意去深究:这是经过接受者选择后的修辞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