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儿童游戏的价值与组织指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游戏是“假想”的与日常生 活相“隔离”的活动。儿童清 楚地知道游戏“只是一种假 装”,但他们却以“最大的严
5.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无 果5而终” 的非生产性活动。游戏 是“方法重于结果”的活动。
6.游戏常常伴随着快乐、愉悦的 情绪。即使并非如此,儿童也依然 喜好之。例如,当儿童从陡峭的滑 梯滑下来时,尽管会感到紧张或恐 惧,但是,他们还是乐此不疲。
前苏联学前教育学根据游戏 的“教育功能”把幼儿园的 游戏分为幼儿的“创造性游 戏”(主要包括主题角色游 戏、建筑造型游戏、表演游 戏等)和教师的“教学游戏” (主要包括语言游戏、体育 游戏、音乐游戏等)。
我国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方式深 受前苏联的影响,一般将幼儿 园的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 和“规则性游戏”两大类。
另外,在美国、瑞典等国,有的 幼教机构还以“玩具图书馆”来 命名。 【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 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 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 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 样一个命题。
此后,随着我国儿童心理学的 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 活动的提法又演变为“游戏是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
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维视野,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年 】
由于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 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普 遍重视游戏活动。这具体表 现在以下两点:
1.在一日活动中,游戏活 动时间占有较大的比例。
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儿 童每天室内外游戏活动时 间占总保育时间的1/3以上。
我国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 作规程》与2001年正式颁布的《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地指 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所谓基本活动,是指对个体来说最 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
克拉哥曼和斯米兰斯基(Klugman & Smilansky,1990)曾指出: “目前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把游戏 纳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尚缺乏有力的 支持。例如在师资训练中缺乏关于 游戏的有深度的材料……等等。”
(二)儿童游戏的特征
儿童游戏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游戏是自发、自愿的活动。 遵照成人指令的游戏已经不是 “儿童游戏”,而是“游戏儿 童”。
2.游戏是自由的活动。游戏是 儿童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在 自由意志支配下进行的一种主
3.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一切 游戏皆有其规则。如果游戏规 则遭到破坏,整个游戏世界就 会坍塌。
游戏构成了儿童心理发生、发 展的最佳状态。游戏统整了儿 童的各种活动。
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的活动, 儿童总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 对待它,就连吃饭、睡眠也都 富有游戏的韵味。
一般来说,个体心理机能越不 成熟,行为的游戏性越鲜明, 生活中游戏的比例也越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游 戏属于儿童,儿童生活于游戏 之中。【曹中平:《儿童游戏论》——文化
福禄贝尔赞美儿童的游戏是儿 童心灵最美丽的花朵,是童年 时代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
他大声疾呼:“母亲啊,培养 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 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 一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 明确规定:儿童不仅有发展 权、受教育权,而且有享受 游戏的权利。
儿童游戏的价值 与组织指导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王小英
一、儿童游戏的什么?
(有何价值?)
【我的游戏情结:没有接受正规学前教育在 游戏中疯玩长大的我,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 做的都是有关“儿童游戏的研究”】
人类活动可以分为游戏、学习、劳 动和休闲四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
(三)儿童游戏的类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参照系, 可以将游戏划分为不同的种 类。
如皮亚杰以儿童认知发展阶 段为依据,将游戏分为机能 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 性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帕顿 (M.B.Patten)以儿童在游 戏中结成的人际关系的不同 类型为依据,将游戏分为独 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 戏和合作游戏;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 社会出版社,1999年】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最 大的心理需求。
儿童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 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 真实的成长。
黄全愈在《玩教育在美国——玩— 素质教育的摇篮》(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一书中全面地揭示了“玩” 在儿童的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在日本,儿童每天 室内外游戏活动时间占总 保育时间的1/2左右。【日本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第3个《幼儿园教育 纲要》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期的 生活,几乎被游戏活动所占满”。】
2.一些幼教机构以“游戏小组” 来命名。如在德国、英国、荷兰、 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等许多国家,有的幼教机构就是 以“游戏小组”来命名的。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 (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3种;
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 游戏和音乐游戏3种。
是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的主导
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学习是学习期间的儿童和青少年的
主导活动,劳动是成年人的主导活 动,休闲则是老年人的主导活动。
(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 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 出版社,1998年)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主导活动是指“最适合”儿 童发展水平,并最能满足儿 童需要的活动,推动儿童实 现最佳发展的活动。
他认为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 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是孩 子走进社会的摹拟训练场;是孩子 道德养成的摇篮。
玩具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 “玩”是孩子的文化。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是人类 对自我解放的追求经过了漫长 的历史之后而得到的结论。
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儿童 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 还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 不能只为将来活着,他们也为 现在而活,他们应当拥有快乐 的童年。
5.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无 果5而终” 的非生产性活动。游戏 是“方法重于结果”的活动。
6.游戏常常伴随着快乐、愉悦的 情绪。即使并非如此,儿童也依然 喜好之。例如,当儿童从陡峭的滑 梯滑下来时,尽管会感到紧张或恐 惧,但是,他们还是乐此不疲。
前苏联学前教育学根据游戏 的“教育功能”把幼儿园的 游戏分为幼儿的“创造性游 戏”(主要包括主题角色游 戏、建筑造型游戏、表演游 戏等)和教师的“教学游戏” (主要包括语言游戏、体育 游戏、音乐游戏等)。
我国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方式深 受前苏联的影响,一般将幼儿 园的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 和“规则性游戏”两大类。
另外,在美国、瑞典等国,有的 幼教机构还以“玩具图书馆”来 命名。 【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 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 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 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 样一个命题。
此后,随着我国儿童心理学的 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 活动的提法又演变为“游戏是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
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维视野,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年 】
由于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 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普 遍重视游戏活动。这具体表 现在以下两点:
1.在一日活动中,游戏活 动时间占有较大的比例。
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儿 童每天室内外游戏活动时 间占总保育时间的1/3以上。
我国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 作规程》与2001年正式颁布的《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地指 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所谓基本活动,是指对个体来说最 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
克拉哥曼和斯米兰斯基(Klugman & Smilansky,1990)曾指出: “目前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把游戏 纳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尚缺乏有力的 支持。例如在师资训练中缺乏关于 游戏的有深度的材料……等等。”
(二)儿童游戏的特征
儿童游戏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游戏是自发、自愿的活动。 遵照成人指令的游戏已经不是 “儿童游戏”,而是“游戏儿 童”。
2.游戏是自由的活动。游戏是 儿童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在 自由意志支配下进行的一种主
3.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一切 游戏皆有其规则。如果游戏规 则遭到破坏,整个游戏世界就 会坍塌。
游戏构成了儿童心理发生、发 展的最佳状态。游戏统整了儿 童的各种活动。
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的活动, 儿童总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 对待它,就连吃饭、睡眠也都 富有游戏的韵味。
一般来说,个体心理机能越不 成熟,行为的游戏性越鲜明, 生活中游戏的比例也越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游 戏属于儿童,儿童生活于游戏 之中。【曹中平:《儿童游戏论》——文化
福禄贝尔赞美儿童的游戏是儿 童心灵最美丽的花朵,是童年 时代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
他大声疾呼:“母亲啊,培养 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 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 一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 明确规定:儿童不仅有发展 权、受教育权,而且有享受 游戏的权利。
儿童游戏的价值 与组织指导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王小英
一、儿童游戏的什么?
(有何价值?)
【我的游戏情结:没有接受正规学前教育在 游戏中疯玩长大的我,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 做的都是有关“儿童游戏的研究”】
人类活动可以分为游戏、学习、劳 动和休闲四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
(三)儿童游戏的类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参照系, 可以将游戏划分为不同的种 类。
如皮亚杰以儿童认知发展阶 段为依据,将游戏分为机能 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 性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帕顿 (M.B.Patten)以儿童在游 戏中结成的人际关系的不同 类型为依据,将游戏分为独 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 戏和合作游戏;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 社会出版社,1999年】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最 大的心理需求。
儿童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 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 真实的成长。
黄全愈在《玩教育在美国——玩— 素质教育的摇篮》(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一书中全面地揭示了“玩” 在儿童的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在日本,儿童每天 室内外游戏活动时间占总 保育时间的1/2左右。【日本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第3个《幼儿园教育 纲要》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期的 生活,几乎被游戏活动所占满”。】
2.一些幼教机构以“游戏小组” 来命名。如在德国、英国、荷兰、 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等许多国家,有的幼教机构就是 以“游戏小组”来命名的。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 (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3种;
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 游戏和音乐游戏3种。
是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的主导
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学习是学习期间的儿童和青少年的
主导活动,劳动是成年人的主导活 动,休闲则是老年人的主导活动。
(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 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 出版社,1998年)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主导活动是指“最适合”儿 童发展水平,并最能满足儿 童需要的活动,推动儿童实 现最佳发展的活动。
他认为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 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是孩 子走进社会的摹拟训练场;是孩子 道德养成的摇篮。
玩具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 “玩”是孩子的文化。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是人类 对自我解放的追求经过了漫长 的历史之后而得到的结论。
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儿童 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 还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 不能只为将来活着,他们也为 现在而活,他们应当拥有快乐 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