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6课 散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散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

2.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是我们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莫怀戚的美文《散步》,一起去感受一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详见“课前导学”中的“作家作品”)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2、字词

3、背景介绍、文体知识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①散步的时间:初春

②散步的地点:田野

③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④散步中发生了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⑤谁来解决分歧:我

⑥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⑦我要如何解决: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⑧最后是如何选择的: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⑨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2、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初春在田野散步,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课文解读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儿子、“我”

是什么样的人?

我:孝顺善良;母亲: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妻子:贤惠;儿子;聪明懂事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①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

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

亲老迈、顺从、儿子诚恳、孝敬,并且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了伏笔。)

②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

时那样……我说:“走大路。”(细节描写: 散步时发生分歧,“我”最终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妻子温柔贤惠,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备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高尚情操;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明确: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齐读最后一段:“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明确: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动作描写:“慢慢地”“稳稳地”表现了“我”和妻子尊老爱幼,生怕稍有闪失会给自己所背的亲人带来惊恐、不安甚至害怕的心理。

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我”和妻子人到中年,站在人生的中点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地表明了“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先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第二课时

四、深入探究

1.这篇短文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你能说说美在哪里吗?

明确:人性美(文章只是选取一件.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儿子敬爱母亲、母亲尊重儿子、家庭融洽祥和;“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母亲疼爱孙子,满足孙子的愿望。在一波三折中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

诗意美(文中的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但在这轻描淡写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如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是生机,是生命,是希望。)

语言美(本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在平实中见灵气,于浅易中见哲理。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慈母与孝子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如一溪碧水,缓缓的流入读者的心里。)

2、一家四口在田野中散步,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简单平凡的小事,作者却把它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省。请具体说说本文在布局行文时的特点。

明确:作者采用了一波三折的写法。

波折一: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去散步,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这是一波,在“我”的“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的劝说下,“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母慈儿孝。

波折二:在散步遇到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当然取决于“我”了,“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又于心不忍。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个选择应该说是入情入理,体现了“我”爱幼更尊老的情感。

波折三:当“我”做出“走大路”的决定后,结果竟出人意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又兴一波,“还是走小路吧”。如果说“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则有悖常情了。可正是这不合情理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祖母对孙儿的呵护。这样,在一波三折中,作者把一家三代人的温和、谦让与体贴写得风生水起,摇曳生姿。

结构梳理

总起:交代事件、地点、人物

叙述:散步原因

田野春色及散步乐趣尊老爱幼,互敬互爱

解决分歧

结尾:深化主题

五、艺术特色

1.选取平凡小事,以小见大立意。

选取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题材,来表现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立意法。《散步》写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表现那种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文章不长,但是写得情趣盎然,很有波澜。儿子“叫起来”是一波,一波初平,行路分歧又起,最后走小路遇水塘阻挡是余波,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突出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使散步过程饶有意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