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人性善辩论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问题——人性善与人性恶。
自古以来,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
有人认为人性本善,有人则认为人性本恶。
那么,究竟人性是善还是恶呢?下面,我将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这个千古难题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一、正方:人性本善1. 儒家观点儒家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人出生时,内心充满了善良、仁爱、诚信等美德。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人才会逐渐表现出恶的一面。
因此,人性本善,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和修养。
2. 现代心理学观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善良、同情、关爱等积极情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都与人的善良、关爱他人密切相关。
因此,人性本善,是人的内在需求所决定的。
3. 社会实践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充满了善良、助人为乐的故事。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陌生人,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展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这些事迹充分证明了人性本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传递,就能让善良成为社会的基石。
二、反方:人性本恶1. 道家观点道家认为,人性本恶。
老子曰:“人之初,性本恶。
”他认为,人出生时,内心充满了欲望、贪婪、自私等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会导致人们追求物质利益,从而引发纷争、矛盾和痛苦。
2. 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类似于生物进化,适者生存,弱者淘汰。
在这种观念下,人性被视为自私、贪婪、冷酷的。
人们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从而表现出人性恶的一面。
3. 个体心理观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其中,“本我”代表着人的原始欲望,如食欲、性欲等,是人性恶的根源。
而“超我”则代表着道德、伦理等社会规范,试图抑制“本我”的欲望。
《孟子》之人性善恶之辩
《孟子》之人性善恶之辩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告子上》)【鉴赏】孟子与公都子的对话涉及当时对人性善恶的几种看法,是孟子提出性善观点的大背景。
对人性本质的规定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并没有对人性的本质作出细致的判断。
之后孔子后学作的《性自命出》继承其观点:“四海之内,其性一也。
其用心各异,教使之然也。
”持论与孔子一致。
但孔孟之间的哲人们,在“生之谓性”(《告子上》)这一传统观念基础上,对何为“性”已有了较多的讨论,对性的本质形成了三种较为流行的看法。
从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可知这三种观点是:“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
第一种看法“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人性本身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分,也无善与不善的表现,善是一种价值判断,完全是后人的一种主观评价。
第二种看法“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说人性没有先天固定的发展趋势,没有潜伏着善或者不善的端绪,就如同一张白纸,后人给它涂上什么颜色,它就变为那种颜色。
所以说“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这种看法判断人性善与不善是依据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它认为有文王、武王这样的圣君兴起,则老百姓就趋于好善,其人性也就表现为善;有幽王、厉王这样的暴君兴起,则老百姓就趋于好恶,其人性也就表现为不善。
性本善辩论
或上智”了。同样,对于极少数人而言,他们的质性决定了无法被善所濡染而极易被恶所濡染,这就是“恶人或下愚” 了。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绝对正确。对于绝大多大多数人(中人)而言,他们对善恶的沾染都有一定的接 受度,所以他们的善恶基本取决于后天的影响。当然,“中人” 对善恶沾染接受度是有差别的。这样就可以解释告子 的人性无善恶论所难以回答的问题了。
所谓善恶,是一种的道德评价。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何谓善? 何谓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道德标准。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里,善恶评价不一样,甚至相 反。譬如被好多假洋鬼子奉为民主楷模的西方国家,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评价体系里不过是魔鬼而已。强盗似的 哥伦布、麦哲伦之流,被西方人和被西方文化奴化了的中国人奉为英雄,而下西洋的郑和完全有能力做强盗却没有抢掠 和殖民,至今还被号称精英的中国人所讥笑和诟病。英法等西方国家大肆贩卖黑奴的罪行,向其它国家武力倾销鸦片、 杀戮掠夺和殖民的罪行,至今未见西方人反省认罪,而假洋鬼子们却甚而歌颂其功德!当年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流氓、强 盗、冒险家等侵入美洲大陆,喊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印第安人等土著居民进行欺骗、掠夺,甚至进行种族灭 绝式的排斥、屠杀,最后鸠占鹊巢,建立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何曾见过把这些口号喊得更响的现代西方人(包括美国 人)忏悔过?!何曾见过假洋鬼子们谴责过?!美国白人们倒是年年过所谓的“感恩节”,可他们感谢的不是原来曾帮 助接纳他们的印第安人,而是他们所谓的“上帝”!为什么?因为在西方文化体系下的道德标准跟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 的道德标准不一样。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以抢掠他人财物为荣,其道德评价标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的道德 标准相反。可见,我认为是善的,也许别人认为是恶的。我认为是恶的,别人却不认为是恶的。
比较分析告子的仁内义外与孟子的仁义内在
如何理解告子的仁内义外和孟子的仁义内在?在人性论的论域里,告子和孟子针对“仁内义外”的说法进行了辩论,从中可以看出告子与孟子二人对仁、义的看法并不相同。
告子所认同的“仁内义外”,他在说“仁”时,将仁理解为主观的爱悦之情,这是一种自然的内在的情感,而“爱”中最近的则是“爱亲”,即对亲人的爱这种情感。
告子以“爱”来理解“仁”,我的弟弟我爱,秦人的弟弟就不爱,这两种就是一个近一个远,告子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就没什么亲爱,这种爱和不爱是“以我为悦者也”,根据“我”与对象的关系而决定的,所以“仁”在“内”,即人的爱的情感是内在的。
告子理解“义”为“敬长”,长人、长马之长,这是外在的属性,因为“长”这个属性,于是敬长,这种敬长之心和行为是由外在的“长”这一事实判断而引起的,而不是“我”,义是一个事物宜不宜的判断,其依据在“我”之外,告子想说的是,在这个“义”的行为中,我完全是被动的,并不是这个行为的积极的依据。
而孟子主张仁义都在内,将仁义都看作是普遍的道德准则。
孟子对仁是内在的这一点并没有异议,但他对“仁”的看法与告子不同,他认为仁的内涵并非只有“亲亲”的自然情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即仁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其根源于恻隐之心,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由己推及他人,“爱有差等,施由亲始”。
而对于“义”,孟子与告子的理解有根本差异,敬长之情固然与“长”这个事实判断有关,但“义”的内涵却在于“敬长”之心而非“长”,义不是由外在客体引起的,义同样出自于内心,敬的情感并非是毫无内在依据的,而是由于人的内在道德准则的作用,“义”既是普遍客观之宜,又发端于人内在的情感生活,所以是“内”。
因此,仁义都属于内在的普遍的道德原则,仁义内在于人性。
由此可以看出,告子很简单地用范围来机械区别内外,仁的依据在“我”,所以仁在内,义的依据在“我”之外,所以义在外。
告子将人的情感(仁)与道德原则(义)区分开来,这与他对人性地看法相关。
人性的顺成与转逆——论孟子与告子“杞柳与杯棬”之辩的意蕴
人性的顺成与转逆——论孟子与告子“杞柳与杯棬”之辩的意蕴人性的顺成与转逆——论孟子与告子“杞柳与杯棬”之辩的意蕴郭美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孟子论人性,一方面是“道性善”(《孟子·滕文公上》),一方面是“好辩”而善言性(《孟子·滕文公下》)。
简言之,孟子善言性善。
这突出地体现在《孟子·告子上》对性的集中讨论。
因此,对于《孟子·告子上》的研究,是理解孟子人性论思想的重中之重。
整个《孟子·告子上》共二十章,开篇是“杞柳与杯棬之辩”,其次是“湍水之辩”,第三章是“生之谓性辩”,四、五两章讨论仁义内外问题,第六章是对几种性善性恶观念的总结性分析与讨论,并由此展开后续十几章的讨论。
从整体上看,《告子上》共二十章,其展开具有较为密切的内在义理秩序,对此我们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
本文以其第一章“杞柳杯棬之辩”为切入点,力图揭示传统诠释中忽略了的重要方面。
在对“杞柳杯棬之辩”的既有主流诠释中,有两个倾向,即一方面,将第三章“生之谓性辩”作为理解整个孟子与告子争论,包括“杞柳杯棬之辩”的基础和前提①;另一方面,认为孟子反对以杞柳杯棬比喻人性与仁义,对杞柳与杯棬的关系上只看到“戕贼”或“转逆”的一面,而对人性与仁义的关系则只看到“自然”或“顺成”的一面②。
本文通过分析讨论这两方面的倾向,认为“杞柳杯棬之辩”作为《孟子·告子上》论人性的开端之辩,阐明了人性与道德(仁义)之间复杂的辩证关联,即仁义或道德是通过对人性的“转逆”(否定)而完成或实现(肯定)人自身的。
一、自私用智的认知主义解释错失了孟子的本意 将“生之谓性辩”章作为基础和前提所作的诠释,就其实际而言,背离了《孟子》本文自身的秩序安排,脱离《孟子》本文的义理关联,外在地添加乃至强加了多余的观念来进行解释。
这是自私用智脱离实情的穿凿之思,恰好合于孟子“所恶于智者”之所为:“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
谈告子与孟子的四辩
谈告子与孟子的四辩[摘要]告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与孟子有过交往,但其著作不曾流传下来。
他的一些观点散见于先秦古籍,其中《孟子》一书里就记录了告子与孟子的四次讨论。
通过对这四次讨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孟子与告子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的异同。
[关键词]告子;孟子;性;善关于人性的善恶以及仁与义的关系问题,告子与孟子有着不同的看法。
《孟子?告子》里记录了告子与孟子的四次讨论,这四次讨论表面上看来是孟子驳倒了告子,但现在的学者普遍不这么认为_现在我们可以先撇开二位先哲的是非,通过《孟子》书里的“片面之词”来分析归纳他们二人各自的观点以及各自的立论依据。
一,杞柳杯棬之喻:告子日:“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
”孟子日:“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赋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这一章里告子分别对性和义作了比方,朱熹《集注》说:“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
”在告于看来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资质,而仁义是受社会规范的结果,所以他把性比作自然生长的杞柳,而把仁义比作加工杞柳而成的杯棬。
孟子显然不赞成这个比方,提了三个反问,最后指出告子言论的危害。
笔者以为这里不存在辩论的问题,只能说他们二人对性与仁义的理解不同,所以各自有各自的比方而已,告子以为性与仁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人可以行仁义,那是社会对性进行了加工,好比把杞柳加工成了杯棬。
孟子则以为人性固善,那么顺着性的发展,就自然会符合仁义,所以人们做善事不是对天生的性进行了加工改造的结果,只是顺应了性的生长没有危害它而已,以致他不愿意把性与仁义的关系比喻作杞柳与杯椿的关系。
二、湍水之喻: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存在恶的一面,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才能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本文将围绕孟子对人性的善恶之辩展开讨论。
一、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天生具备善良之心。
人性本善基于他对儿童天性的观察,他认为孩子天性纯真善良,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坏。
他通过许多例子证明了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善良心和良知等优点。
他的观点在当时的儒家学派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二、恶的产生与修养然而,孟子也坦承人性中存在恶的一面。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外界诱惑和自身欲望的滋生而产生的。
当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时,就会展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去克服自己内心的恶,并追求善的境界。
三、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恶之辩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实践来实现善的发展与修正。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孟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的德性,即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并通过修养自己的爱心和善良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四、善与恶的辩证统一孟子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而是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应该以善为主导,但不能完全否定恶的存在。
善与恶的辩证统一促使人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孟子强调,人应该努力发扬善的一面,逐渐减弱和克服恶的倾向。
五、教育改善社会对于孟子而言,他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修炼德行,改善社会,实现人性的善良。
他提倡“以天地之理,就养五常”,强调培养人们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格和行为准则,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孟子在人性的善恶之辩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坚信人性本善,但也坦承存在恶的一面,因此强调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人性论(文字稿)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之人性论(文字稿)儒家思想:人性是向善的。
真诚带来力量。
善人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仁者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做好事。
善人不会为做好事而牺牲生命;仁者可以杀身成仁,行善不是牺牲,而是最后的一种成全。
从哲学的理论上讲,人性就是作为人,生而具有的本性,也就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人性论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有性善论,有性恶论,也有不善不恶论,还有人说“食色性也”。
大家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傅佩荣教授告诉我们,性本善并不是孟子的观点,因为本质是不变的,而一个人的善恶是会改变的。
所以性本善从哲学理论上说不通。
那么孟子的人性论到底是什么?而弄清楚人的本性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孟子对于人性,他的出发点是非常精致非常准确的。
他说人跟禽兽的差别了只有很少一点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
我们也知道我们跟禽兽的差异从身体来看,是差得不多。
禽兽有身体,我们也有身体,但是为什么人类成为万物之灵,可以建构整个人类的文化的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成果呢,并且还一直往前在开展之中。
人类为什么跟动物看起来差别一点点,后面的效果影响却是千差万别呢?如果说从《论语》里面找材料的话呢,很可惜,材料太少。
孔子只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并没有告诉我们性是善还是恶,只是说人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惯和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差异。
这可以说是非常客观的经验。
那么到底孔子说的人性是善还是恶呢?孟子后来把它说成性善。
那荀子呢,荀子的年代比孟子稍微晚一点,有一段重叠的时间。
那荀子跟孟子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荀子书中有一篇叫做《性恶》,专门对着孟子来批判。
首先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性本善,然后加以严厉批判的是谁?是荀子。
是荀子故意把孟子讲成性本善,然后加以嘲笑,加以批判的。
荀子的思想为什么有问题呢?因为他时代比较晚,他接受道家的思想,他的天概念跟孔孟不一样。
你要判断一个哲学家,他的核心概念两个:第一个什么是人性,第二个什么是天。
为孟子一辩——关于“性善”问题的争论
为孟子一辩——关于“性善”问题的争论为孟子一辩——关于“性善”问题的争论长期来,有些人写文章引用“食色性也”一语,说这是孟子的话。
其实,这句话虽出在《孟子》书中,却不是孟子所说。
恰恰相反,孟子是不赞成“食色性也”的人性观的。
在《孟子·告子上》,记着孟子和告子(名不害)关于人性观的一场辩论。
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性)和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而以社会属性为主导的方面。
告子却执其一端,独尊自然属性,反对孟子的“性善”论。
他说:“性犹杞柳也,义扰杯盘也。
”儒者教人以仁义,就像把杞柳斫斫削削做成杯盘一样,这是对人性的“戕贼”(残害),使人性丧失和变形了。
那么,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告子一言以蔽之:“生之为性。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生命力,生命意识,生之本能,就是人的本性。
孟子诘问他说:“生之为性也,犹白之为白欤?……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如此说来,狗的本性就是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吗?”因为,生命力,生之本能,是狗和牛都有的。
而且,狗、牛的生命力和生之本能,决不比人差。
依照“生之为性”的人性理论,岂不是狗性即牛性、牛性即人性了?对孟子的诘难,告子无言以对,但不肯服输。
他把“生之为性”偷换了个更具象的说法:“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
义,外也,非内也。
”(先儒于此下注解说:“告子以人之知觉运动者为性,故言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性。
故仁爱之心生于内。
”)告子的意思是,肚子饿了要吃东西,性成熟了要行男女之事,这就是人的生性。
喜欢好吃的东西和美貌的女子,这是人内在的“仁”。
至于儒家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那一套,都是外在于人性的,是对人性的束缚和戕害,是违反人性的。
或许孟子觉得前面已把告子的“生之为性”驳倒,没有必要再去批驳他的“食色性也”论了,所以迳自转入了对告子所谓的“仁内义外”论的辩论,并且从而充分阐述了他的“性善”观。
人性之辩
第二回合(2)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
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 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 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 性亦犹是也。”
核心论点:
1.对方辩友忽略一个客观常识:水往低处流;(无
分于上下乎) 2.然后,指出水可以高过额头,可以引而上山,但 那不是水的本性(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 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转而来证明其
“湍者圜也”
“湍者圜也,谓湍水湍萦水也。告子以喻人 性若是水也,善恶随物而化,无本善不善之 性也。”东汉赵岐注 朱熹:湍,他端反。湍,波流潆回之貌也。 告子因前说而小变之,近於扬子善恶混之说。
核心论点:在这里,告子把人性比作急流, 不分东西,哪里有口子就往哪里流,因而 人性无所谓的善恶之定性,就像流水无所 谓的东西定向
核心观点:
1.在这里,告子用的是事实判断(彼长而我长之、 彼白而我白之),意指事物性质如此故我的认识亦 应如此,这才是“义”,所以是外在的; 2.而孟子理解的“义”是价值判断的(无以异于长 人之长与)所以是内在的。这里可以结合《孟子》 前后文的理解,孟子之“义”多是其“四端”说之 一的“羞恶之心”。 3.孟子最后的发问是很高明的,抓住了“食色性也” 的命题,如果食色是本性,那就是内在的,非外在 的。整个逻辑就完整了
之谓白与?) 2.然后,那你是否认同“白羽”、“白雪”和“白 玉”之“白”是同一之白呢?(白羽之白也,犹白雪 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那辩友你觉得犬
之性和牛之性一样都是畜生之性,那人之性也是一 样的吗?(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
《孟子告子上》性善论四次辩论原文
《孟子告子上》性善论四次辩论原文
一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二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三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四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人见其为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
其惟心之谓与!”。
《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
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何必曰利?”【解释】①宋牼(ke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②石丘:地名,其址不详。
③构兵:交战。
④说(shui):劝说。
⑤遇:说而相合。
(6)指:同“旨”,大概,大意。
(7)号:提法。
【译文】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
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兵。
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
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宋牼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
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
孟子告子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原文及翻译孟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孟子告子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告子章句上作者:孟子及其学生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
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
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全篇原文共20章,本书选15章。
篇一:人性向善,犹水就下【原文】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无分于东西。
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4)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①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于年长。
②湍(tuan)水:急流的水。
③信:诚,真。
④就:趋向。
⑤颡(sang):额头。
【译文】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
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
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
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读解】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
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而加以发挥,以水为喻就以水为喻。
就好比我们格斗时说,你用刀咱们就用刀,你用枪咱们就用枪。
欲擒故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平?”一语杀入穴道,只需要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读者读来,不得不束手就擒。
于是,我们便都是性善论者了。
只不过,当我们放下书本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邪恶时,的确又会发出疑问: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纯洁得一尘不染吗?这种时候,我们即便不会成为苟子“性恶论”的信徒,多半也会同意告子的观点了罢:“人性之无分于善不时,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作者:王海燕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摘要:告子以杞柳与桮棬的关系论证人性不是仁义,孟子认为这是对仁义的损害;告子以水可以向东或西流论证人性无善无不善,孟子以水向下流论证人性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孟子批评其来抓住人性的特殊性;告子以食色为人性内容,孟子则持反对观点。
关键词:孟子;告子;人性在百家争鸣中,孟子作为继儒家孔子之后的圣人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至此两人就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辩论。
一、杞柳和桮棬“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对告子的驳斥在逻辑上其实并不严密,但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类比、比喻等手法所导致的理解上的困难掩饰了这一点。
告子以杞柳来比喻人性,都是在强调一点,即人性应该自然发展。
人性所具有的内在的、自然发挥作用的特征,就如同人性像杞柳般生长一样应该自然而然。
对于杞柳,强迫的结果都是不合乎人性的自然特性的。
这是告子的思想的一个方面。
告子将”仁”、“义”进行了内外的区分,这种分类不与他强调的自然的人性说法相矛盾。
告子要讲的话这就是将来荀子的结论,但是他没讲人性恶,人原本就有个人性,就相当于树有个木性,这个性也不能说善也不能说恶。
而孟子的反驳只是站在自己思想“人性善”的前提下,对告子人性自然发展做出批评,由于出发点不同,两人的争论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水流和人性“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孟子与荀子的辩论性善还是性恶
孟子与荀子的辩论性善还是性恶孟子与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们对待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争议。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本文将分别从孟子和荀子的观点出发,阐述他们关于人性的辩论。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基本本性。
孟子认为人们内心都有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使得人们去追求道德和公德,使得人们能够与周围社会和谐相处。
孟子强调人的本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加以发展和提升的,通过自我修养的努力,人们可以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良好品质。
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认为人最初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人性本恶是因为人具有一种固有的自私和贪婪的本性。
荀子认为,如果没有外界的制约和教导,人们会沉溺于自己的欲望中,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无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孟子与荀子对于人性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实际上,他们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相悖的。
孟子承认人性本善,但也承认人的善性是需要后天教育和自我修炼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培养和提升的。
孟子强调“人之初,性本善”,但同时他也指出“善恶之分,出于后天的修养。
”荀子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并不是对人性的否定,而是对人性中的贪婪、自私等负面品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仁”,即善良和仁爱的品质。
孟子与荀子对于“仁”的定义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
孟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一种积极向善的力量,是以仁心为出发点的行为。
而荀子认为“仁”是一种通过外在教导和后天修养来达到的境界,是一种对道德和公共利益的追求。
两位先秦儒家思想家在解释“仁”的内涵时都有各自的观点,但都认为“仁”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去培养和达到的。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中,孟子和荀子的观点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体的道德素养和修养,倡导“仁爱”和“仁义”的实践。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读完《孟子•告子上》,仿佛听完一场激烈的辩论.这是一场两个人关于人性的辩论,告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无分善恶”,而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
一开场,告子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人性就像柳条一样,把柳条做成杯盘,它就是杯盘;把柳条编成箩筐,那它就是箩筐。
人性也一样,本来无所谓善恶,后天环境引导的不同,才造成的善恶的不同。
孟子反驳说:“你说把柳条做成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你能不改变柳条的性状把它变成杯盘或箩筐吗?把它做成别的样子,它本来的性状就没有了,它也就不是柳条了.照你这样说人的天性被引导成了善和恶,不就破坏了人的天性了吗?"于是告子又换了一种说法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他又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
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马上又反驳他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不管你再哪边开个口子,水总是往下流的。
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至于偶尔会出现人性不善的现象,也是形势逼迫所致,就像拿个桶往上泼水,水也会往上流,但这是形势索迫,而非水的天性可以往上流。
”告子被反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他说,咱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个问题,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天性,我认为天生的就是天性。
孟子说你这样说,天生的就叫天性,那么白的就叫做白是吗?告子说是,于是孟子举例说,白雪的白,白羽毛的白,白玉的白,都是同一个白是吗?告子仍硬着头皮说是。
孟子继续举例说,那狗的天性、牛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一样都是一种天性吗?告子抛出了最后一个观点“我认为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是生自内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
”请问孟子先生对这个观点是否认同?孟子当然还是不认同,“你凭什么说仁是生自内心而义是外因引起的呢,把证据拿来!”告子既然敢这么说当然是有准备的,“比如说有个人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但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里的;再比如有个人皮肤比我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并不是我觉得他白他才白的,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从告孟之辩看告子的人性思想
Junlo C ogigU i rt o c nead Tcnl ySc c ne di ) N . 0 ora f hnq n e i fSi c n eho g(oi Si csE i n o6 2 1 n v sy e o l a e t o 1
无 分 于上 下乎 ? 性之 善 也 . 水 之就 下也 无有 不 人 犹 人 善, 水无 有 不 下 。 今夫 水 , 搏而 跃 之 , 使过 颡 ; 而行 可 激
孟子 抓住 水 的另一 特 性— — “ 之就 下 ”将 告子 水 驳 倒 。在 这一 回合 的辩 论 中 . 子悄 然偷 换辩 论 的概 孟
时事 的需要 . 善意地 站在批判现实 的角度指引迷茫痛 苦
的人 们而绘 制 出一 幅兼具 独立精 神和赎 世精 神 的理 想 人格和性善论 。相 比之下 , 笔者认 为告 子的人性论更具
与恶 的 区别 。 就是 说 。 也 人性 会有 变 成善 的 可能 , 也有 变 成 恶 的可 能 。“ 性犹 湍 水也 . 诸东 方则 东 流 。 决 决诸 西 方 则 西 流 . 性 之无 分 于 善 不 善 也 . 水 之 无分 于 人 犹 东 西 也 。” 《 ( 孟子 . 子 章 句上》 人性 没有 善 恶之 分 . 告 )
上 面没有 任 何记 号 , 没有 任何 观 念 ” ] ; 二 , 种 与 [6 其 I6 3 这
生俱 来 的人性 , 受 到外 界 的影 响 之 后 . 表 现 出善 在 会
却 否认 人 的 自然本 能是 人性 的一 部分 . 把人 之 为人 的
本性 即人性 本 善 的道德 根 源建 立在 人与 生俱 来 的 内 心 之上 , 这便 使 性善 论获 得 了先 天 的当然 的成 立 。 在 上 古 时代 . 生 ” 本 与 “ ” “ 字 性 字通 用 . 子认 为 告 “ 生之 谓 性 ” 是 指 自然 之性 . 是说 人 与 生 俱来 的一 . 即 切 禀赋 。 包括 自然欲 望 。 都是 “ ” 内容 . 人 生来 就 性 的 把 具备 的本始 属性 称 为“ 性 ” 强 调人 所具 有 的声 色之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读完《孟子•告子上》,仿佛听完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是一场两个人关于人性的辩论,告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无分善恶”,而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
一开场,告子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人性就像柳条一样,把柳条做
成杯盘,它就是杯盘;把柳条编成箩筐,那它就是箩筐。
人性也一样,本来无
所谓善恶,后天环境引导的不同,才造成的善恶的不同。
孟子反驳说:“你说
把柳条做成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你能不改变柳条的性状把它变成杯盘或箩筐吗?把它做成别的样子,它本来的性状就没有了,它也就不是柳条了。
照你这
样说人的天性被引导成了善和恶,不就破坏了人的天性了吗?”
于是告子又换了一种说法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他又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
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马上又反驳他说:“水流确实是
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不管你再哪边开个口子,水总
是往下流的。
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至于偶尔会出现人性不善的现象,也是形势逼迫所致,就像拿个桶往上泼水,
水也会往上流,但这是形势索迫,而非水的天性可以往上流。
”
告子被反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他说,咱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个问题,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天性,我认为天生的就是天性。
孟子说你这样说,天生的
就叫天性,那么白的就叫做白是吗?告子说是,于是孟子举例说,白雪的白,
白羽毛的白,白玉的白,都是同一个白是吗?告子仍硬着头皮说是。
孟子继续
举例说,那狗的天性、牛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一样都是一种天性吗?
告子抛出了最后一个观点“我认为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是生自内
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
”请问孟子先生
对这个观点是否认同?孟子当然还是不认同,“你凭什么说仁是生自内心而义
是外因引起的呢,把证据拿来!”告子既然敢这么说当然是有准备的,“比
如说有个人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但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
里的;再比如有个人皮肤比我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并
不是我觉得他白他才白的,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我爱我弟弟,是因为我心
里先知道他是我弟弟我才爱他的,如果他是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这是
由我决定爱谁的,所以说仁是生自内心的。
”对于这个观点孟子是这样反驳的:“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
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对于这一段我却不是很明白,孟
子说白马的白和人的白不同,不尊敬老马和不尊敬人中的长者不同,而不管是
秦国人烧的肉还是自己烧的肉都一样爱吃,我觉得这个观点跟告子的观点实际
上是一致的,为什么孟子把这个作为反驳告子的论点呢?
怪不得世人都说孟子好辩,这样看来孟子不但好辩,而且能辩,轻而易举
就把告子的观点给驳倒,而且是不管告子说什么立刻便将其反驳掉,甚至不管
自己是否认同,都先驳了再说。
其实,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或
者如告子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
即便是哲
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对于这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所以,孟子的看法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