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5、滚动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
☆特点:深陡浅缓、近陡 远缓。轴线基本平行断层面 ,常沿断层成串珠状成带分 布。 分布:快速沉积的三角洲, 盆倾同生断层下降盘,背斜 高点顺断层有迁移,其偏移 的轨迹大体与断层面平行。
17
二、断层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方向被断层遮挡形成断层圈闭,其中聚 集了油气。
5
潜山油气藏 地 层 油 气 藏
地层不整合 遮挡油气藏 地层超覆 油气藏 岩性上倾尖 灭油气藏 砂岩透镜体 油气藏
断块油气藏
岩 性 油 气 藏
物性封闭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水 动 力 油 气 藏
构造鼻型水 动力油气藏
单斜型水动 力油气藏
复 合 油 气 藏
构造—地层油气藏
构造—岩性油气藏
6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②两侧储层对置时,上倾地 层的排替压力大,则封闭; 否则不封闭。
21
断层的封闭机理:
(2)泥岩涂抹封闭:塑性 泥岩层沿断裂带涂抹,使断 裂带本身具有高排替压力, 封闭。
22
断层封闭机理: (3)颗粒碎裂封闭:碎裂作用使断裂带中颗 粒颗级和渗透率降低,如砂质颗粒破碎形成细 粒的断层泥。 (4)成岩封闭:胶结作用使断裂带渗透性降 低。
18
1.断层圈闭的形成机理
前提条件:断层封闭;断层与储层构成闭合的空间, 断层线与构造等高线闭合。
19
断层的封闭机理:对置封闭、泥岩涂抹封闭、颗 粒破碎封闭、成岩封闭。 (1)对置封闭:储层上倾方向与非渗透层对接, “砂岩不见面”。
20
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与 断层另一盘的非渗透性 层接触:封闭。
定义: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 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7
构造油气藏的类型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8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 地层发生弯曲变形, 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 斜,称背斜圈闭。 油气在背斜圈闭中 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称为背斜油气藏。
9
一、背斜油气藏 19世纪末“背斜学说”。背斜油气藏占世界大 油气田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10
按背斜构造的成因分为: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11
1、 挤压背斜油气藏(与褶皱作用有关)
☆褶皱区的山前、山间坳陷内,侧向挤压应力作用所致。 特点:两翼地层陡,一般不对称, H 闭大、 S 闭小,常伴有 逆断层,常成排出带出现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含油气区。
原始 气油比(m3/t)
重度重质油藏
基本无气
液相百度文库
气液
黑色
>1.0
>400
沥青质油矿
无气无液
固相
固相
黑色
>1.0
>90
1.分类原则: 科学性---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 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实用性---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 发工作,简便实用。
2.分类方案: 按圈闭成因分类:构造、地层、岩性、 水动力、复合
14
4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
底辟拱升背斜 油气藏 刺穿接触 油气藏
☆盐、膏、欠压实泥岩, 密度比上覆地层低,受不均衡压力作用,上拱形成背斜
15
5、滚动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
☆同生断层:边沉积边断裂。常伴逆牵引(滚动背斜)。 在断块活动及重力滑动作用下,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 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形成了“滚 动背斜”圈闭。
第一节
概述
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分 类方案众多。 主要分类依据: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态、遮挡 类型、储集层类型、储量及产量的大小、烃类相态 及流体性质。
1
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以下两种:
(1) 圈闭成因分类:构造、地层、混合三大类型。
(2) 按油气藏形态分类:层状、块状、不规则状等 类型。
23
2.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①遮挡物——封闭作用 ②油气运移的通道——开启性
油砂山油田构造图(a)及剖面图(b) (据青海石油勘探局)
24
3、断层带的封闭性取决于:
(1)断层性质: ——压性、压扭性封闭好,张性差。 (2)断面产状: ——缓:封闭;陡:开启性大。
25
断层带的封闭性取决于:
2
构造圈闭:构造成因 非构造圈闭:非构造成因
隐蔽圈闭:常规勘探技术难以发现的各类圈闭。 主体是岩性、地层油气藏。
3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据孙志道简化,1996)
油气藏 相态类型 大类 细分类 干气藏 气藏 湿气藏 凝析气藏 近临界态凝析气藏 临界 态油 气藏 临界态油气藏 近临界态油藏(高 挥发性) 轻质油藏 常规油藏 轻度重质油藏 油藏 中度重质油藏 无油 >1500 >1000 600~1000 526 350~650 10~350 35~ 250 <35 微量气 相态 储层 气相 气相 气相 气相 气液 液相 液相 液相 液相 液相 地面 气相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颜色 无油 透明 透明-淡黄 黄-桔黄 黄-桔黄 桔黄-浅绿 浅绿-褐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地面原油特征 相对密度 无油 0.6 0.6~0.8 0.76~0.81 0.76~0.82 0.76~0.82 0.76~0.83 0.83~0.87 >0.87 0.9~1.0 粘度(mPa.s) 无油 <1.0 <1.0 1.0~2.0 1.0~4.0 1.0~1.0 5~10 10~30 30~100 100~4000 典型的烃组成 (mol,%) C1 96 91.6 87 70.4 59.7 64 35 49 20 C5 0.0 0.94 4.6 11 14.5 19.7 38.3 44.7 71
(3)断开地层岩性: ——软地层(泥等)多时:封闭; 脆性地层多:开启。 (4)断层带内流体活动: ——流体中溶解物沉淀→封闭; 沿断层带运移油气被氧化、沥青化→封闭。
12
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与基底活动有关)
☆特点:两翼缓、倾角小,H闭较小,S闭较大,多分布在 裂谷型含油气盆地中,常成组、成带分布,组成长垣或隆起 带。背斜的形成具有继承性。
13
3 、披覆背斜油气藏(与潜山和差异压实有关)
☆潜山上覆地层薄,翼部地层厚,差异压实,形成平缓 背斜。继承古凸起或者沿沉积基底的隆起形态而发育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