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标要求
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知道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以唯物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
关系。
2.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3.理解鸦片战争后,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过程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
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
学习难点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新
播放《荷兰东印度公司》视频导入。
板块二自主学习互学探究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1.根据教书第41页梳理“世界市场的形成”,并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
2.问题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
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
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
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
重大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图1:新航路开辟
思考1:据材料一及图1并结合所学,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欧洲市场的
发展?
发展:(1)商业资本革命;(2)世界市场扩大;(3)商品种类增多;(4)殖民制
度开展;(5)资本主义发展等。
材料二
图2: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图3: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世界形势与贸易思考2:比对图2、图3,与古代商业贸易相比,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商业贸
易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1)变化:贸易航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原因:①新航路开辟;②殖民掠夺;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材料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四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
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
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
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思考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工业革命是怎样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
(1)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在全球寻找市场和原料,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
(2)材料四说明:铁路密切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联系,加速了商贸的发展,拓宽了市场。
这样,以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材料五
图4: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示意图
思考4:提取图4中的信息,说明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
(1)信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遍及全世界。
(2)现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强力推动;②新型交通通讯工具发明和使用等。
知识补充:
材料六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工业产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思考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材料七世界市场形成的每一个阶段都跟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思考6: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特点:
材料八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
”
思考7: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1)对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联系。
(2)对欧美:①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对殖民地:①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②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名词解释:
世界市场:在世界范围内通过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是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外延指它的地理范围,内涵指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5 世纪—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各地由原来相对隔绝的区域性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世界性市场。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根据教书第42-44页梳理“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2.问题探究:世界市场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材料一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转移:(1)从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
(2)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3)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
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中国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
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
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材料二
思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东印度公司是一种新型的股份制贸易公司?指出“东印度公司”在殖民扩张时期的特点及性质。
(1)原因:①享有国家授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②垄断贸易;③殖民扩张。
(2)特点:①股份制公司(商业性);②对外殖民扩张机构(殖民性、掠夺性);③贸易垄断权;④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
(3)性质:商业性垄断贸易机构,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的双重性质。
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巩固:资本原始积累
(1)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把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使之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2)主要方式: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典型为圈地运动;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价格革命;商业战争。
材料三19世纪初,英国很多棉纺织品都是来自印度,垄断的东印度公司成了英国国内大多数利益者的绊脚石。
1858年,英国政府通过《印度统治法》,取缔了东印度公司,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
250多年历史的东印度公司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周明学《一个空前绝后的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消亡史》思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解散东印度公司的原因。
原因:(1)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竞争;(2)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不利于英国对外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3)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材料四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思考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特点:(1)由英国独霸世界贸易到形成多中心格局;(2)国际贸易总量增长。
思考5:概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
④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2)消极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
初)开始资本输出与股票市场、百货公司
陆续出现
板块三提纲挈领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
“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理清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两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背景,是促成近代商业贸易发生变化的条件,即“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因,“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是果;认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板块四达标检测,固本养能(《同步解析与测评》课时练及课后评价——略)
板块五学习评价,培育素养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介于本节课是高二选择性必修之教学内容之一,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2、3、4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2、3、4的程度。
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
通过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