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形象。
【教学重点】
1、积累“顾”、“就”、“发”等文言词语用法。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荆轲刺这一行为的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课
1.屏幕展示对联: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对联写的都是那些历史人物?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司马迁)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方苑第一家(白)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④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亮)
⑤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台(仲淹)
前五联分别是司马迁、白、蒲松龄、诸亮、仲淹,那么,同学们请看,
⑥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写的是历史上的那个人物呢?
是荆轲墓联。。(板书课题)
过渡语: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洵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去感受那步步惊心的往事
2.“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吟咏荆轲的诗句。读此诗,我们仿佛看到“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告别场面,耳边仿佛回想着当年易水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荆轲刺王的历史故事吧。
二、解题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
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识人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本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改称荆轲。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樊於(w 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并理顺《荆轲刺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1——2段):行刺缘起/(大军压境、危如累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行刺准备/(商量对策、杀身图报、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廷刺王/孤注一掷(厚遗蒙嘉、顾笑舞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刺失败/突围失败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容。
五、疏通文意(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将背景做简单介绍)
A行刺原因(1-2):大军压境、危如累卵
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王嬴政,使其国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自杀。荆轲刺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1、荆轲刺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军破,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王的计划,意图抵抗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
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B行刺准备(3-9):
准备信物(3-4):
(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疏通文意。)
(背景:王嬴政十四年,樊於期作为国将领率军攻打国,被国大将牧击败后不敢回国,后逃往燕国。王大怒,将其父母宗族全部杀害。)
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准备利刃、配备助手(5-7)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怒斥太子(8)
(分角色朗读,老师翻译)
(背景介绍:荆轲感恩太子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上等的馆舍,太子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进献车马和美女。“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2.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易水送别(9)
3.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4.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
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小结:“易水诀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再加以萧萧易水,变徵之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