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冬至夜思家的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冬至夜思家的赏析
【篇一:诗歌鉴赏(邯郸冬至夜)】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
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
歇息的地方。
③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十二月下旬,这一天白天最短,
夜晚最长。
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店(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农历冬至。
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
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
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题解:这首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
“邯郸”,今属河北。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约相当于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
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就更热闹了。
大家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名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
如今远在邯郸的客
店里,将怎样过法呢?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惟有影
子相伴。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
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
自然引出“影”。
而“伴”字,又将“身”和“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
以人的感情。
“影”与“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
溢于言表。
“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
当
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
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三、四两句十分
感人,也颇耐人寻味: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
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
象的广阔天地。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给予补足。
赏析
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
十七。
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
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
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
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
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
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
”这议论并不确切。
二者各有
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归心急似箭,孤灯暖人心——周密《夜归》赏析
夜归
夜深归客依筇①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②。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
补衣灯。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游子深夜归家的情景。
开篇四字“夜深归客”,点明了诗题“夜归”。
这位游子想是出门时日
已久,因此分外思家,哪怕深夜独行也要快快赶回家,不去投宿。
“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
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
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
心理。
第二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埂上,依稀可见闪闪烁烁的磷火、星星点点的流萤,在这夜深人静时分,说不清的阴森可怖,然而,任它环境如何的凄冷,人是多么的孤独,都挡不住游子归家的
脚步!因为温馨的家即将在眼前闪现。
第三句真可谓“近乡情切”。
在昏暗的月光下,孤零零的村店映入眼帘,此时,游子更加急切:日思夜想的家
归客急不可耐的心理:快快走啊,快快走,马上就到家门口了。
因
为激动而加快了脚步,因而不免感到路滑难行。
就在这跌跌撞撞中,倏忽已离了村店,近了,近了,那盼望已久的家门。
末句最是感人:夜已深,四周全被黑暗包围,全村人都已沉睡,只
有自家窗户还透出灯火。
那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家吗?那就是照我回
家的油灯吗?灯下的那人,也许是慈母,也许是爱妻,一针针,一
线线,缝补的该是游子的衣衫,她们也时时刻刻把在外的游子思念!“竹窗斜漏补衣灯”。
看见窗纸上映出的灯光,诗歌便戛然而止。
于是,复杂的感情涌上心头,多少感激,多少歉疚,多少疼爱,尽在
不言中。
古代由于交通落后,或者战乱等因素,游子思归的作品非常多,也
非常动人。
周密的这首诗无疑也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周密,
字公瑾,号草窗,四水潜夫等。
南宋文学家,宋亡后,不仕。
其词
讲究音律,文词精美,与吴文英(梦窗)齐名,人称二窗”。
这首诗除了第一句点题并交代主人公外,后三句移步换形,通过写
景来揭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描写了凄冷的磷萤、昏月下的村店、
竹窗斜漏的灯光。
诗人写景句句扣住“夜”字,写情句句不离“归”字,景真情切地写出了游子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到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回味悠长。
【鉴赏练习】
1.本诗是怎样以“归”字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表现游子思家之情的?【参考答案】1.本诗写情扣住“归”字。
在“夜深”时刻,“归客”拄
杖而行,疲惫之态似乎可见。
“冷磷”、“萤”、“昏月”等意象渲染夜色
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末句望见“补衣灯”写出归家的感受,与路上的艰难和凄清形成
反差,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首诗描绘的景物:倚筇行的归客、土塍、磷萤、昏月、村店、
竹窗、灯光等。
游子思家心切,因而不顾天黑路滑,连夜赶路。
“倚筇行”表现游子
归家心切,忘了疲倦;土塍、磷萤、昏月、村店等景物,渲染了夜
晚的凄冷,反衬游子的孤单。
竹窗、灯光反映的是游子与家人互相
思念的感情。
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①“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②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
排遣不去。
②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赏析: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所写。
词中
通过夜宿驿亭的描写,绘出贬谪途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凄
凉寂寞的心情和倦于宦游的情绪。
首句点明时间是夜晚,“遥夜”即长夜,状出了夜漫漫而难尽的感觉。
紧接“沉沉”的叠字,将长夜难尽的感觉再度强化。
一句尤妙“如水”
的譬喻。
是夜长如水,是夜凉如水,还是黑夜深沉如水,作者不限制何种性
质上相“如”,只说“如水”,让读者去体味。
较之通常用水比夜偏于
一义的写法,有所创新。
次句点出地点。
“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
的使者和来往官员憩宿之所,一般都远离城市。
驿站到夜里自是门
户关闭,但词句把“风紧”与“驿亭深闭”联一起,则有更多的意味。
一方面更显得荒野“风紧”;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即使重门深闭也隔不
断呼啸的风声。
“驿亭”本易使人联想到荒野景况以及游宦情怀,而“风紧”更添荒野寒寂之感。
作者虽未言情,但景语中亦见出其情。
“梦破”二字,又流露出多少烦恼情绪。
沉沉寒夜做一好梦,更反衬
出氛围的凄清。
“梦破”大约与“鼠”有关,客房点的是油灯,老鼠半
夜出来偷油吃,不免弄出些声响。
人一惊梦,鼠也吓咆了,但它还
舍不得已到口边的美味,远远地盯着灯盏。
“鼠窥灯”的“窥”字,用
得十分传神。
它那目光闪闪,既惶恐,又贪婪。
昏暗灯光之下这一
景象,直叫人毛骨悚然,则整个驿舍设备之简陋、寒伧,可窥见一斑。
能否捕捉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往往是创造独特的词境的成败关键。
此句与下句间,有一个从夜深至黎明的时间过程。
下句之“送”字、“侵”字都锤炼极佳。
天犹未明,“晓”的将临是由飞“霜”知道的,而“霜”的降临又是由“寒”之“侵被”感到的。
“无寐,无寐”的重复,造成感叹语调,再联系“风紧”、“鼠窥灯”、“霜送晓寒”等等情景,可以体味出无限的感伤。
古时驿站常备官马,以供来往使者、官员们使用。
而“门外马嘶人起”,门外驿马长嘶,
人声嘈杂,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
这不仅是写景,从中可以体味到
被失眠折腾的人听到马嘶人声时的困怠情绪。
同时,“马嘶人起”,
又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难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赏析
朱熹的《次韵雪后书诗二首(其一)》是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
诗歌鉴赏的提供的阅读材料。
原诗如下: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
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
自回。
如何理解这首诗?让我们先从题目看起。
这首诗的题目为“次韵雪后书事”。
“次韵”,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
一种方式,使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也就是说,这首
诗是一首和诗。
和诗是朋友之间用诗相互酬答的一种方式。
这种朋
友之间的相互酬答,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身在异处通过书
信的形式来进行的。
根据诗中的“折寄遥怜”、“相思”、“独自回”等
词可知,这首诗显然属于后者。
“书事”中的“书”是书写、记录的意思,“书事”就是记事,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一首记事诗。
诗歌所记
何事?且看诗歌本身。
诗歌开首就用一个直接表达感情的词“惆怅”,不仅奠定全诗的感情
基调,且获总领全篇之效。
此词的作用虽然易解,但我们要思考的是,谁人“惆怅”,为何“惆怅”。
谁在“惆怅”呢?首句说“惆怅江头几
树梅”,莫非梅在惆怅?根据颔联,前时虽曾大雪压梅,然梅已在昨
夜雪后绽放枝头,当无惆怅之理由。
既然不是梅在惆怅,惆怅的就
只能是诗人自己。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惆怅”,可见其“惆怅”之浓之深。
诗人作诗,当蓄积的感情于提笔之际浓烈得难以化解时,便无
暇慢条斯理的运用所谓的技巧表达之,而常常在诗歌的开头直接予
以发泄,若李白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噫
吁戏,危乎高哉”(《蜀道难》),即为此类。
然则,诗人为何惆怅?是因为江头只有几树梅,为梅之少而惆怅吗?恐亦不是。
为何?因
为梅虽是中国古代诗人的爱物,但其诗中的梅多以株,甚至以枝论,若“墙角数枝梅”之类,然未见有诗人因此而惆怅者。
因此,朱熹之
惆怅当非为梅而为其内心本有之情绪。
既然诗人非为梅惆怅,为何
要以“江头几树梅”紧承其后?因为诗人要借江头的这几树梅来纾解
心中之惆怅。
诗歌第二句云,“杖藜行绕去还来”。
“杖藜”者,拐杖也。
此句写诗
人之行为。
诗人手扶拐杖绕行于梅下,去而复来,何也?乃因诗人
爱梅,不忍离去耶?此种可能虽不能排除,然结合首句与第三四联看,似理解为诗人因惆怅极深,徘徊难去,更为妥当。
颔联忆寻梅
之经历。
“前时雪压无寻处”,似为诗人惆怅之因。
然昨夜雪停,梅
已于月下绽放,因雪无处寻梅的惆怅当烟消云散,何以今日仍惆怅
难抑?此句再次表明,诗人的惆怅非为梅也。
整联写诗人寻梅之经历,却以“雪压”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从反面衬托梅冒寒绽放的
坚贞品质;且诗人强调梅于月明之夜绽放,乃借明月烘托梅之高洁
品格。
诗人于此联宕开一笔,不写自己的惆怅,而忆寻梅之经历,
既使诗歌在章法上显得摇曳多姿,又为下联写折梅寄意做铺垫。
颈联是理解全诗的关键。
上联“折寄遥怜人似玉”,意谓折一枝梅寄
送给似玉的远人。
问题是,诗人为何将远人比作“玉”?“怜”又当作
何解释?有人认为,此处的远人是一位貌美如玉的女子,“怜”是爱
的意思。
诚恐不妥。
首先,一位走路都需手扶杖藜的老者因为思念
一位年轻女子而惆怅得在梅下绕去绕来,去而复来,实在有失体统。
再者,这样解释与下联“相思应恨劫成灰”在意思上也难以联系起来。
“相思应恨劫成灰”应是诗人的想象,是诗人想象远人思念自己时的
情状。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此句中的一个“应”字。
“应”是“应该”的
意思,应该怎么怎么,乃是一种推测。
此句若写的是诗人自己,当
然无需推测;既然用了推测,只能是诗人的想象。
诗人想象这个似
玉之人在思念自己的时候,心中还有“恨”。
“恨”什么?“劫成灰”。
什么意思?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
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后人借用“劫”指天灾人祸。
“劫灰”本为“劫火”之余灰,此处当指灾祸后留下的残迹。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便可推测,诗人要寄梅与之的人必是经历了某种严重的祸患,因此,诗人想象
他在对自己的思念中仍带有怨恨。
至此,我们似乎明白诗人何以要
寄梅与他,何以要喻他为“玉”。
原来诗人是希望他虽经历磨难却能
像梅一样坚贞不屈,像玉一样保持高洁人格。
读至此,我们也才恍
然大悟,原来诗人惆怅并非为自己,而是为朋友;诗人“杖藜行绕去
还来”原来是在为朋友忧虑担心。
诗人的忧虑和担心是如此之深,乃至于行绕于梅下“沉吟”而忘记了
时间,直至“日落”时寒鸦飞起才被惊醒独自怅然而归。
尾联仍重在
对诗人行为的描写。
“沉吟”描写诗人行绕于梅下满腹心思的样子,
再次表现其内心难以排遣的“惆怅”。
“独自回”,表现其孓然一身返
回时的孤寂落寞。
当然,尾联也有对环境的渲染。
“日落”、“寒鸦起”一方面渲染环境的冷寂、凄清,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落寞;另一方
面也表现了其徘回于梅下时间之长,突出其“惆怅”之深。
这首诗以“书事”为题,句句都是在描写诗人的行为。
这些描写为我
们展示了一位思念远友,为朋友的遭遇满怀忧虑的老者形象。
高考
命题人认为这首诗是咏梅诗,实为不妥。
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整首
诗描写的主体,咏物的目的或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或兼而有之。
这首诗虽然写了梅,却没有对其做正面描写,虽然也表现了梅的品格,目的却不在此。
在诗中,梅只是诗人用以慰藉自己鼓励朋友的
凭藉,而不是要着意表现的对象。
如此,怎能说其是咏物诗?
附: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
藜床。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
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
家赐与!
作者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一生著作丰富,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
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
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
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词作数量不如诗
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3]
赏析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
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
作多为“渔歌菱唱”。
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
他写“身老沧洲”的惨
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这首《鹊桥仙》即其
一例。
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
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
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
后两句描绘出
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
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
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
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
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
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
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
“占断”即占尽之意。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
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
眇之情。
词至此声情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
但由于“占断”一词
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
劲昂扬。
“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
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
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
陆游借
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
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
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
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这首《鹊
桥仙》中雕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这类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
怨慕深远!这种景与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
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
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
”他
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不平之气,清代陈廷
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句上加密点以
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
”谓为“悲壮”近是,谓为“安分”则远失之。
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
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
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
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确是上乘之作
古风(其十)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译文:齐国有个风流倜傥的后生叫鲁仲连,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中最高尚奇妙的人物。
鲁仲连又叫做鲁仲连子、鲁连子、鲁连。
他的高妙就像明月刚从海底升出来,一个早上的工夫就把光茫照耀到了世间......鲁仲连“义不帝秦”,理由是,秦是一个弃礼义而尚首功的国家。
作者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自认为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
赏析: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
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策士。
秦国围攻邯郸,魏安赦王派人劝赵归秦,鲁仲连在围城中往见平原君,制止了这件将导致奇耻大辱的事,邯郸因信陵君援军到达而围解。
为此,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仲连不受而去。
后来齐国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以书信缚箭射进城内,劝喻死守围城没有出路,困守城中的燕将见信自杀,聊城因此而破。
齐王欲封鲁仲连官爵,鲁仲连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 并逃隐海上。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
《史记》称鲁仲连“好奇伟俶傥(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
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
《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
当初新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
“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
这是其功业即画策
的高妙所致。
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
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
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
为也。
”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
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
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
前引诗句中以一箭书
取聊城功,就是鲁仲连的故事。
李白的功成身退的表示,主要是为
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
所以诗末引以自譬,谓鲁连为同调。
习题: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
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
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
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
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
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4分
【篇二:邯郸冬至夜思家】
这首诗写于804年(贞元二十年)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
年33岁。
邯郸,今属河北。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当于
阳历12月22日或23日。
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
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义。
而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作品概况
邯郸冬至夜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