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 血 糖 症
低血糖症抢救流程
![低血糖症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f874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1.png)
低血糖症抢救流程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疾病,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长
时间未进食的人。
低血糖症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低血糖症的抢救流程至关重要。
以下
是低血糖症的抢救流程:
1.确认低血糖症状: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如头晕,出冷汗,心慌,情绪不稳定等,首先应当立即怀疑低血糖症。
可以使用血糖仪来确认血糖
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
2.给予口服补糖:如果患者还能吞咽并且尚有意识,可以让患者进食
含糖的物品,如糖果、果汁、葡萄糖片等。
一般来说,10-15克的碳水化
合物可以迅速提升血糖水平。
3.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当患者无法吞咽或已经进入昏迷状态时,应
当立即进行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是一种能够迅速提高血糖水
平的药物,通常在应急包中携带。
4.嗜糖小心胰岛素泵: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情况,应当检
查是否由于设置错误或泵故障导致低血糖症。
如果发现异常,应当立即停
止胰岛素泵,并改为使用其他方式补充血糖。
5.观察病情变化:在给予口服补糖或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后,应当密
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症状没有改善或继续加重,应当考虑其
他可能的原因,如其他疾病或服用的药物导致的低血糖。
低血糖症的名词解释
![低血糖症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1fe18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b.png)
低血糖症的名词解释血糖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降低到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理状态。
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晕、出汗、心悸、乏力、烦躁、恶心、抽搐等。
低血糖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和死亡。
血糖的平衡是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
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细胞,降低血糖浓度,而胰高血糖素则有抗胰岛素作用,提高血糖浓度。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达到平衡,维持着正常的血糖水平。
然而,当这种平衡被打乱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常见的原因包括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饮食不均衡,长时间不进食,长时间剧烈运动,肝功能障碍,肾上腺功能不全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降低血糖药物、胰岛素)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各异,根据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以及个体的差异,症状可能轻重不一。
轻度低血糖症的早期表现包括心悸、出汗、颤抖、口渴、嗜睡等。
中度低血糖症的症状会更为明显,如头晕、烦躁不安、肢体无力、视力模糊等。
重度低血糖症的症状则更加严重,可能出现晕倒、抽搐、昏迷等。
低血糖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及时补充血糖和治疗原发病因。
对于轻度低血糖症,可以通过口服含糖物质(如糖果、果汁等)来迅速提高血糖浓度。
对于中度或重度低血糖症,应立即就医,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其他血糖升高药物的方式来治疗。
预防低血糖症的关键在于合理饮食和规律生活。
建议每日进食3餐,同时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保证血糖的稳定。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应特别注意饮食控制和用药规范,以避免低血糖症的发生。
总之,低血糖症是一种血糖浓度降低到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及时了解识别低血糖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通过科学的饮食和生活规律,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低血糖的标准
![低血糖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5563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1.png)
低血糖的标准低血糖,又称为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降至异常低的水平。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浓度在3.9-6.1mmol/L之间,当血糖浓度低于这个范围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使用、饮食不当、运动过度等原因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低血糖的标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
这是临床上通常用于诊断低血糖的标准之一。
当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时,就应该引起警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低血糖症状进一步加重。
2. 出现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症状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出汗、心悸、恶心、颤抖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及时检测血糖浓度,确认是否为低血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血糖浓度过低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当血糖浓度过低时,会导致大脑供能不足,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等症状。
这时需要紧急处理,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4. 低血糖对特定人群的影响。
一些特定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该特别注意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低血糖呢?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不进食,保持适当的饮食节奏。
其次,要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
此外,要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
对于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了解低血糖的标准,并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低血糖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祝大家身体健康!。
低血糖症名词解释
![低血糖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4b7a3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6.png)
低血糖症名词解释低血糖症,也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症候群,是指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过低的一种病症。
一般来说,如果空腹血糖水平低于70毫克/分升,或餐后血糖低于90毫克/分升,则可以被诊断为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过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但如果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血糖过低。
2. 不吃或延迟进食:长时间不吃东西或者餐前餐后时间过长,会导致血糖水平过低。
3. 过度运动:剧烈或过度运动会消耗较多的葡萄糖,使血糖下降。
4. 长期酗酒:酗酒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的能力,导致血糖下降。
低血糖症的症状主要包括:1. 饥饿感:由于大脑对葡萄糖的依赖性较高,血糖过低时会产生饥饿感。
2.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颤抖、心悸、出汗,以及手脚麻木或刺痛的感觉。
3. 精神异常:低血糖时,大脑的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易怒、混乱等精神异常。
4. 意识丧失:在严重的低血糖症状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的情况。
对于患有低血糖症的患者来说,一般的治疗包括:1. 及时进食: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以通过及时进食含有简单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汁、糖水等来快速增加血糖水平。
2. 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如果低血糖症是由于过量使用这些药物导致的,可与医生商讨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
3.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膳食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4. 避免过度运动和长期酗酒:对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人来说,应避免过度运动和酗酒。
总结起来,低血糖症是一种血糖水平过低的病症,主要症状包括饥饿感、感觉异常、精神异常以及意识丧失。
治疗方法包括及时进食、调整药物用量、饮食控制以及避免过度运动和长期酗酒等。
如有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91ae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f.png)
xx年xx月xx日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
CATALOGUE
目录
引言低血糖症的急救措施低血糖症的护理方法低血糖症的预防措施低血糖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引言
01
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3.9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
低血糖症定义
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出汗、饥饿等)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神志不清、认知障碍等)。
低血糖症的预防措施
04
定期检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症。
定期检测血糖
使用血糖仪等设备,每天多次检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
自我血糖监测
定期检测血糖
饮食控制
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少或过多,以避免血糖波动。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2
3
患者意识不清时,不要强行催吐,以免导致误吸或窒息。
避免暴力催吐
患者意识不清时,不要强行喂食,以免误入气管导致窒息。
不要给患者喂食
患者意识不清时,容易散热,应注意给患者保暖。
注意保暖
不同症状的急救措施
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应给予糖水或果汁等含糖饮料,并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清楚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急救措施。
注意饮食与运动
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
不随意更改降糖药物的剂量,以免引起低血糖。
避免使用不适宜的药物
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如利尿剂、激素等,应避免使用或慎用。
避免使用不合理的药物
低血糖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5
手脚发抖,乏力,饥饿感强烈,心慌
最新的低血糖症抢救流程
![最新的低血糖症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bec3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4.png)
最新的低血糖症抢救流程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指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可导致大脑活动受到损害的一种病症。
低血糖通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也可能发生在非糖尿病人群中。
由于低血糖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及时且正确地进行抢救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最新的低血糖症抢救流程:1. 判断病情:对于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情况,首先要进行迅速的判断。
常见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出汗、心悸、颤抖、口渴、乏力、头晕、恶心等。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药物治疗中,出现以上症状,且血糖测量结果低于70mg/dL,则可以初步判断可能是低血糖症。
2.给予紧急治疗:在判断为低血糖症后,需要迅速给予患者紧急治疗。
首选立即给予口服含糖饮料,如果汁、含糖饮料或血糖片。
剂量通常为15克碳水化合物,等待15分钟后再次测量血糖,如果恢复到正常水平,症状也减轻或消失,则可认为治疗有效。
3.若病情未能缓解:如果口服含糖饮料后血糖水平没有明显提高,或者病情恶化,患者不能自主进食,需要立即给予静脉葡萄糖注射。
常用的葡萄糖注射剂为50%葡萄糖溶液,剂量为10-25克,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来确定剂量。
此外,在给予静脉葡萄糖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浓度,以保持在恢复阶段所需的水平。
4.评估原因: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也需要对低血糖的原因进行评估。
常见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过量胰岛素或其他降血糖药物的使用、运动过度等。
了解低血糖的原因有助于后续的治疗和预防。
5.预防再发:对于已经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在治疗结束后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再次发生低血糖。
主要措施包括正确控制糖尿病,避免过量用药或者错时用药;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避免过度运动引起低血糖。
6.密切随访:对于低血糖症患者,需要进行密切随访,定期检测血糖浓度,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教育,教会他们如何预防和应对低血糖状况。
总结起来,最新的低血糖症抢救流程包括判断病情、给予紧急治疗、静脉葡萄糖注射、评估原因、预防再发和密切随访等措施。
低血糖症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低血糖症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b6222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7.png)
低血糖症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一般以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作为低血糖的标准。
【诊断提示】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出汗、饥饿、感觉异常、流涎、颤抖、心悸、紧张、软弱无力、四肢冰凉等。
青、中年人由于摄入不足或其他原因亦可发生低血糖症。
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由于血糖快速下降,即使血糖高于2.8mmol/L,仍可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称为低血糖反应。
2.脑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初期表现为头晕、视物不清、易怒等。
继之出现躁动不安,惊厥,严重时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低血糖的程度、低血糖发生的速度及持续时间、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年龄等。
3.低血糖症根据低血糖典型表现(Whipple三联征)可确定低血糖症: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低血糖发作时应同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以证实有无胰岛素和C肽不适当分泌。
4.胰岛素释放指数为血浆胰岛素(mU/L)与同一血标本血糖值(mg/dl)之比。
正常人该比值<0.3,多数胰岛素瘤患者>0.4,甚至>1.0血糖不低时测定此值无意义。
5.48~72h饥饿试验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
开始前取标本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1次测定上述指标,如血糖≤3.3mmol/L时,应改为每1~2小时1次,血糖<2.8mmol/L且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结束试验。
6.延长(5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75g葡萄糖,测定服糖前、服糖后30min及1、2、3、4、5h的血糖、胰岛素和C肽。
7.其他以脑缺糖为主要表现者,有时可误诊为精神病、精神疾病或脑血管意外等。
【治疗措施】(1)了解掌握低血糖的诊断线索,如酗酒史、服用降糖药物史等,对于不明原因脑功能障碍者需及时监测血糖。
低 糖 血 症(Hypoglycemia)
![低 糖 血 症(Hypoglycemia)](https://img.taocdn.com/s3/m/a08fb1d176eeaeaad1f33071.png)
低糖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血糖浓度明显下降及对葡萄 糖治疗反应迅速且良好而诊断。但应与新生仔猪其他疾 病如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脑炎、伪狂犬病、李氏杆菌 病、链球菌感染等相区别。其中血糖浓度降低、体温下 降两项,与上述疾病完全不同。 用5%~10%的葡萄糖10~15ml,并配合Vc 0.1ml, 混合后作腹腔注射,4~6h一次,直至仔猪可以用人工 哺乳或喝到继母猪乳汁为止。在治疗时应注意保暖防寒, 仔猪最适环境温度为27~32℃。 妊娠后期应注意母猪的营 养管理与保健,防止产后无乳 或缺乳。仔猪生后应精心照料, 保暖防寒,必要时可行人工哺 乳。
低糖血症的病因
吃乳量不足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母猪泌 乳量不足以供给全部吮乳仔猪的需要。引起该原因的因 素有:①母猪营养水平低,泌乳和乳产量低;②母猪患 有以下疾病:传染性胃肠炎、子宫内膜炎、链球菌感染、 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③窝猪头数比 母猪奶头数多,在小猪固定奶头后,就有其他小猪始终 吃不到奶。另一方面由于仔猪无法正常吃乳,如:仔猪 患有先天性肌痉挛、溶血症、脑室积水等影响吃乳;母 猪栏设计不合理,仔猪挤压而行动不便,或者产仔栏的 下横档位置不适当,使小猪不能接近母猪乳房。 另外,猪舍保温条件差,仔猪为维持体温而需消耗 更多葡萄糖,可诱发本病发生;也有人认为仔猪吸吮初 乳后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低血糖症,仔猪胃肠内因缺乏 乳杆菌,对乳汁消化障碍,亦可引发本病。遗传性低血 糖症常见于妊娠期过长、胎儿过大、肾上腺发育不良的 新生仔猪。
仔猪低糖血症 (Hypoglycaemia of Piglets)
本 病 多 发 于 初 生 仔 猪 , 又 称 乳 猪 病 (Baby Pig Disease)或憔悴病(Fading Pig Disease),临床上表现虚 弱,平衡失调,体温下降,肌肉不自主运动,甚至惊 厥死亡。鸽也有发生;犊牛、羔羊理论上也会产生低 血糖症,但自然发生的报道很少。 本病最早发现于美国和英国,我国广东、江苏、湖 南等省均有报道,在有些猪场本病发病率可高达30 %~70%,甚至100%,死亡率高达50%~100%。有 些仔猪发病后因虚弱、懒动而被母猪压死或被其他仔 猪踩死。
低血糖症ppt课件
![低血糖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8f04d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d.png)
ppt课件
6
低血糖症病因(1)
• 摄入不足:饥饿、消化道疾病,其 他单糖转化障碍。
• 消耗过多:剧烈运动、发热、重度 腹泻、肾性糖尿、恶性肿瘤。
ppt课件
7
低血糖症病因(2)
• 糖原分解与糖异生不足:肝病、糖 原积累症、升糖激素缺乏。
• 糖原合成或转化为非糖物质过多: 如胰岛素瘤、胰岛素受体抗体。
血糖正常值
• 测定方法:静脉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 • 空腹:60~110mg/dl
(3.3~6.1mmol/l) • 餐后两小时 60~140mg/dl
(3.3~7.8mmol/l)
ppt课件
1
低血糖定义
• 血糖低于正常低限+相应症状与体征。 • 成人:血糖〈 50mg/dl(2.8mmol/l)。 • 48 小时内足月新生儿〈 30mg/dl
• 甘露醇:对上处理反应不佳者, 用20% 的甘露醇。
ppt课件
34
药物治疗
• 二氮嗪:150~600mg/日,口服,抑制 胰岛素分泌,有周围升糖作用,大剂量可 有钠水潴留、多毛等副作用。
• 苯妥因纳:抗惊厥药,300~600mg/日。
• 氯苯甲噻二嗪:100~200mg/日。
• 生长抑素:50~100 微克 3/日。
• 婴幼儿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巨 舌、脐膨突、内脏肥大。
-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钾离子 通道(SUR1/KI6.2)突变,B细胞膜持 续去极化所致,可伴血氨升高。
ppt课件
13
低血糖症分类 — 功能性
无直接引起低血糖症的器质性疾病,多为 进食后胰岛素β细胞受刺激分泌胰岛素过 多。
低血糖的症状表现
![低血糖的症状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97320d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4.png)
低血糖的症状表现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 即可诊断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因人而异,且与低血糖的程度、发生速度以及持续时间有关。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低血糖的各种症状表现。
当血糖快速下降或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首先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这是因为身体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我们采取措施纠正低血糖状况。
患者可能会感到明显的饥饿感,那种感觉就像是胃里空空如也,急需食物来填补。
同时,还可能出现心慌的症状,心跳会突然加快,仿佛心脏要从胸口蹦出来一样。
伴随而来的还有手抖,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拿东西都变得不太稳当。
此外,出汗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额头、后背等部位突然冒出大量的汗珠。
有些人还会出现面色苍白的情况,看上去没有血色,显得十分虚弱。
在神经系统方面,低血糖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
如果是轻度低血糖,可能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原本能够专注于工作或学习的你,会发现思绪开始飘忽,难以集中精力完成手头的任务。
随着低血糖程度的加重,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感觉天旋地转,站立或行走都变得困难。
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对周围的事物失去清晰的认知,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在严重的情况下,低血糖还可能导致昏迷,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不同人群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能会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者突然变得异常疲倦、嗜睡。
对于老年人,由于他们的身体反应相对较慢,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是直接表现为精神状态的改变,如嗜睡、意识模糊,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症的加重。
低血糖症状的发作时间和频率也各不相同。
有些人可能在空腹状态下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早上起床后没有及时进食。
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多样
![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多样](https://img.taocdn.com/s3/m/75426f0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b.png)
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多样低血糖症不是一个独立疾病,临床不能仅满足于“低血糖症”的诊断,还必须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查明低血糖病因低血糖症是南多种原因导致血糖浓度过低(≤2.8 mmol,L)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病症和(或)中枢神经缺糖病症。
患者发生轻度低血糖时,其病症可随着低血糖的纠正而很快消失;严重低血糖导致脑功能障碍时,往往需要数小时乃至数日才能恢复,而严重持久的低血糖那么会导致永久性脑功能障碍或死亡。
早期识别及诊断低血糖症是及时治疗和预防发生严重后果的根底。
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说来,轻度低血糖症可仅仅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病症,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功能紊乱病症。
交感神经兴奋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肌软无力、四肢颤抖、饥饿感、头晕、恶心等。
神经缺糖病症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皮层下中枢、中脑、延髓依次受累,患者可出现各种精神异常的表现,如注意力松散、反响迟钝、胡言乱语、答非所问、兴奋躁动、行为异常、神志恍惚、幻觉、嗜睡等,此时常被误认为精神病而贻误治疗。
意识丧失患者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抽搐乃至昏迷,最后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低血糖病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低血糖病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①血糖降低的绝对程度;②血糖下降的速度;③低血糖持续的时间;④患者的年龄;⑤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响性。
当血糖浓度在短时间内由较高水平降至较低水平时,虽然此时血糖水平还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照样会出现低血糖病症,临床谓之“低血糖反响”。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常常缺乏典型病症(如心慌、出汗、颤抖、饥饿感等),而是突出表现为精神或行为异常,很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精神病。
还有些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无任何临床病症,临床谓之“无病症性低血糖”,其原因与患者自主神经受损及低血糖阈值下调有关。
“无病症性低血糖”非常危险,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患者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昏迷状态,后果十分严重。
低血糖症ppt课件
![低血糖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f0b9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0.png)
你该怎样做?
Page 29
你该怎么吃?
Page 30
Page 31
课后练习:
前不久,陈先生应邀参加校友聚会。故旧重逢,分外亲切, 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煞是热闹。陈先生还没动筷子,白酒却连 干了好几杯,没过多大一会儿,他就感觉头晕、眼花、心慌、 手抖,随即瘫倒在椅子上。同学们见他面色苍白,头冒冷汗, 以为他喝得太急,醉酒了,忙扶他去休息室小憩。直到宴会结 束,同学们想送陈先生回家时,发现他仍在酣睡,呼之不应,全 身大汗淋漓,而且胳膊腿还一阵阵不自主抽搐。见此情景,急忙 拨打“120”电话,叫来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入院急查脑 CT未见异常,急查血糖:1.6mmol/L,最终医生确诊陈先生为 酒精性低血糖昏迷而不是“醉酒”。经过静推葡萄糖液等抢救, 陈先生总算转危为安。事后医生告诉他:如果再晚些送来,低 血糖过久将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转的损害,就可能变成植物人 甚至死亡。
机
两个方面。
制
Page 10
一、血糖来源减少
营养不良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脂肪大量消耗后,肝糖 原储备减少,易致低血糖症发生; ②严重肌肉萎缩的患者,由于肌肉蛋白含量减 低,不能为肝脏的糖异生提供足够原料,较难 维持正常血糖浓度; ③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病情发展出现肝功能损害 时,可出现自发性低血糖。
Page 3
概念:
低血糖症(hypoglycemia) 指空腹时血 糖水平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 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 低血糖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以血糖
浓度过低、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①血糖低于极限 ②出现以神经、精神症状为 主的症候群 ③给予葡萄糖后,症状立即 缓解
低血糖症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低血糖症预防和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0b2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b.png)
何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药物调整
如使用降糖药物,应遵循医生指示,定期监测血 糖变化。
在改变饮食或运动计划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如何应对低血糖症?
如何应对低血糖症?
快速补充糖分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摄入含糖食物 或饮料,如糖果、果汁等。
建议摄入15克快速升糖食物,15分钟后再次 检测血糖。
建议孕妇定期进食,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何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饮食管理
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定时进食以防 止低血糖。
建议在餐间加小零食,如坚果或水果,防止血糖 骤降。
何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运动安排
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后,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确 保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储备。
如何应对低血糖症?
随身携带
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快速升糖的零食,以 备不时之需。
如葡萄糖片、糖果或果汁等,确保随时可以 补充。
如何应对低血糖症?
寻求帮助
如自我处理无效,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并 告知他们如何处理低血糖。
在严重低时就医?
严重症状
低血糖症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低血糖症? 2. 谁容易发生低血糖症? 3. 何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4. 如何应对低血糖症? 5. 何时就医?
什么是低血糖症?
什么是低血糖症?
定义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低于 3.9mmol/L。
低血糖症可能导致头晕、出汗、心跳加速等症状 ,严重时可引发昏迷。
什么是低血糖症?
原因
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不规律、过量运动 及药物使用不当等。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尤其是在使用胰 岛素或某些口服降糖药时。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案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74a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9.png)
正常血糖水平
4
2
0
10pm
12am
2am
4am
6am
8am
低血糖的一些特殊表现
无症状低血糖
又称未感知低血糖(hypoglycemia unaware) 定义:指未出现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低血糖,随后可能发生严重低 血糖,与低血糖相关自主神经衰竭(HAAF)有关 胰岛素分泌严重障碍的 DM降糖治疗引起的低血糖常表现为无症状 低血糖,由先前反复发生低血糖所致
1.0
4.6mmo/L
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分 泌
3.8mmo/L
•拮抗激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3.2-2.8mmol/L
拮抗激素分泌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出现低血糖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
<1.5mmol/L
严重的低血糖 患者发生意识障碍 、惊厥及昏迷
3.0-2.4mmol/L
神经生理功能异 常唤醒障碍
意识障碍者
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
给予50%葡萄糖液20~40 ml (静脉注射) 或胰高糖素0.5~1.0 mg(肌内注射)
血糖>3.9 mmol/L,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 h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
血糖仍≤3.0 mmol/L,继续给予 50%葡萄糖60 ml静脉注射
低血糖已纠正: • 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伴意识障碍者,
2.8mmol/L
认知功能 异常: 不能 完成复杂 任务
2..0mmol/L
脑电图开 始发生变 化
0
糖尿病病人易发生低血糖原因
当血浆葡萄糖 浓度降低
胰岛素分泌调节 不能随之反应
失去分泌胰高糖素 的能力
低血糖
肾上腺、自主神经系统 反应缺陷
低血糖症护理案例分析
![低血糖症护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b4ce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0.png)
低血糖症护理案例分析目录一、前言 (2)1.1 低血糖症概述 (2)1.2 低血糖症的护理措施 (3)二、病例介绍 (4)2.1 患者基本信息 (4)2.2 病情描述 (5)三、低血糖症护理评估 (6)3.1 血糖监测 (6)3.2 症状评估 (7)四、低血糖症护理干预 (8)4.1 饮食干预 (9)4.2 药物治疗 (11)4.3 预防措施 (12)五、低血糖症护理效果评估 (13)5.1 血糖水平变化 (14)5.2 症状改善情况 (15)六、结论与展望 (15)6.1 本案例护理效果分析 (16)6.2 护理改进措施建议 (18)一、前言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低血糖症患者,及时的护理和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低血糖症护理案例,探讨其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护理案例分析将围绕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展开,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诊断过程、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评估。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将探讨低血糖症的发病机制、护理难点及解决方法,以期提高低血糖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案例分析还将为医护人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低血糖症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1.1 低血糖症概述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定义为空腹血糖低于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毫摩尔升。
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症状。
根据病因和病程的不同,低血糖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酒精性低血糖症、药物性低血糖症等。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对低血糖症有充分的认识,以便在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因素,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
在患者发生低血糖症时,护士应迅速评估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以降低低血糖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糖症低血糖症(HypoglyCemia)又称低血糖状态,是一组因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症候群。
一般血糖浓度(血浆真糖,下同)低于 2.78mmol/(50 mg/dl)时可认为是低血糖,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血糖过低时对机体的损害以神经系统为主,主要是交感神经刺激和脑功能障碍症候群,及早给予葡萄糖治疗可迅速缓解,否则可致脑实质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引起低血糖症的病因复杂,在非糖尿病者中最常见为原因不明性功能性低血糖症,胰岛素瘤是器质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病因,其他较常见病因有内分泌疾病性低血糖症、肝源性低血糖症等,遗传性肝酶系异常多见于婴幼儿,成人中罕见。
低血糖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病因分类一、空腹(吸收后)底血糖症(一)胰岛功能亢进1.胰岛素瘤(胰B细胞瘤);腺瘤、微腺瘤。
腺癌。
2.胰岛B细胞增生。
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工型(WINJ型)伴胰岛素瘤。
4.婴幼儿胰岛B细胞增生(亮氨酸敏感性或不敏感性)5.胰管细胞新生胰岛(NesiclioblastOSIS)(二)内分泌源性低血糖症桔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1.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2.阿狄森病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胰岛A细胞功能低下(三)肝源性低血糖症1.获得性肝病①重型肝炎(病毒性、中毒性)②肝硬化晚期;③肝淤血(慢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Buaa-Chiari综合征)④上升性肝内胆小管性肝炎;⑤肝癌晚期。
2.肝酶系缺乏(1)肝糖原累积病I、III、VI、IX型3(2)肝糖异生酶缺乏:①果糖1.6石二磷酸酶缺乏;②丙酮酸竣化酶缺乏;③磷酸烯醇或丙酮酸竣激酶缺乏。
(3)肝糖原合成酶缺乏;(4)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5)伴乳糖血症(四)胰外恶性肿瘤性低血糖症1.来自中胚层间质细胞组织的肿瘤①梭状细胞肉瘤;②平滑肌肉瘤;③纹肌肉瘤;④脂肪肉瘤;⑤间质细胞瘤;⑤神经纤维瘤;①网状细胞肉瘤。
2.腺癌①肝细胞癌;②胆管细胞癌;③胃癌盲肠结肠癌;④肺癌;⑤乳腺癌;③胰腺癌;①肾上腺皮质癌;③卵巢癌。
3.其他肿瘤①类癌;②嗜铬细胞瘤;③神经母细胞瘤及交感神经节瘤;④Wllm 瘤。
(五)肾源性低血糖症1.肾性糖尿2.慢性肾衰竭晚期(六)原因不明性低血糖症1.自体免疫性低血糖症2.酮症性低血糖症3.Reye综合征(七)葡萄糖利用或丧失过多、摄入不足①泌乳;②妊娠;③剧烈运动;④长期发热;⑤年老衰弱;⑤消化道肿瘤;①神经性厌食;③慢性腹泻。
二、餐后(反应性则血糖症)1.滋养性低血糖症胃大部切除术及胃肠吻合术后;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低血糖症。
2.原因不明性功能性低血糖症3.2型糖尿病州ttiDM)早期4.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5.半乳糖血症6.家族性亮氨酸过敏性低血糖症三、外源性低血糖症(一)药源性低血糖症1.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过量,尤其优降糖和氯磺丙晚。
2.其他药物①柳酸盐;②抗组胺类;③普蒂洛尔;④保泰松;⑤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③酚妥拉明;对乙酸氨基酚;③对氨基水杨酸钠;③异烟姘;①荔枝果,℃脏讪han果;②利血平、肌乙睛、可乐定、氯丙嗓等交感神经抑制剂;够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土霉素、环抱菌素等。
(二)酒精性低血糖症四、其他原因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发低血糖症如下丘脑脑干病变、脑发育不全、交通性脑积水等2.某些发热性疾病伴发低血糖症①恶性疟疾;②流行性出血热;③绿脓杆菌败血症。
机理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波动于3.3-8.9皿见VL(60-160吟dl)范围内,主要靠神经及内恻的调节。
食物中的淀粉在胃肠道经过消化转变为葡萄糖后被吸收,血糖于餐后半小时上升,2h达高峰(不超过8.9mmol/L,通过以下途径刺激胰岛素分泌:①高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②通过高级神经、边缘系统、下丘脑外侧核刺激迷走神经,抑制下丘脑腹内侧核与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③食物刺激胃肠迷走神经兴奋B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还刺激多种胃肠激素如胃泌素、胰泌素、抑胃肽、舒血管肠肽等刺激B细胞释放胰岛素;④抑制A细胞分泌胰高糖素,抑制儿茶酚胶等持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
通过以上途径血糖于餐后3-5h恢复正常。
当饥饿或低血糖时,通过高级神经、边缘系统、下丘脑腹内侧核刺激交感神经并抑制迷走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低血糖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糖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等,促使肝糖原分解及肝糖异生增加,血糖回升至正常。
长期禁食时,血糖水平也很少低于3.3 mmol/L,主要依靠增加肝脏中糖的异生作用维持。
胰岛素分泌过多、应用外源胰岛素过多或口服降血糖药物用量过大、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又称升高血糖的激素)如儿茶酚胺、胰高糖素。
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相对或绝对过少、食物长期摄人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肝糖贮存不足及肝糖异生的酶系异常等,均可引发低血糖症。
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交感神经及脑部。
低血糖早期刺激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主要为肾上腺素),促使胰高糖素分泌增多,致肝糖原分解及肝糖异生增加,同时刺激p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心动过速、心悸、焦虑、震颤、面色苍白、出汗。
饥饿感及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群。
当血糖水平<2.5 mmol/L(45 mg/dl)时,脑组织供糖量不足。
葡萄糖为脑组织主要能量来源,但脑细胞储糖功能有限(2.5-3.0 μmol/g脑组织),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数分钟,需依靠随时的血糖供应。
反复发作的低血糖且历时较久、缺糖较重时易导致神经系统病理解剖改变。
低血糖脑部病变与局部缺血性细胞变化相似,主要为神经元变性、坏死及胶质细胞浸润。
神经系统各部对低血糖敏感性不一致,大脑皮质、海马、小脑、尾状核及苍白球最敏感,丘脑、下丘脑、脑干、脑神经核次之,最后为脊髓各水平的前角细胞及周围神经。
低血糖时大脑皮质最先受累,表现意识朦胧、定向力与识别力渐丧失、嗜睡、多汗、震颤、言语不清、肌张力低等;当皮层下受累时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痛觉过敏,继之感觉丧失。
肌肉跳动、肌阵挛或幼稚动作(吸吮、强握、鬼脸等),锥体束征阳性,,心动过速、呼吸加快、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等;当中脑受累时表现昏迷、肢体强直性痉挛、眼肌麻痹、眼球偏斜、巴彬斯基征阳性;当桥脑受累时表现昏迷、肢体伸肌痉挛、出现紧张性颈反射;头转向一侧时,同侧肢体伸肌张力增高,对侧肢体屈肌张力增高;当延髓受累时表现深昏迷,一切反射均消失,肌肉松弛,感觉丧失,副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缓、瞳孔缩小、血压下降),历时较久者常不能逆转。
其程序与脑部进化发育过程有关,给予葡萄糖后则按上述程序逆转而恢复。
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多发生在严重低血糖晚期,呈远端肌萎缩。
感觉异常、足下垂、手细动作失灵等。
低血糖症应该做那些具体检查项目•血清胰高血糖素(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血浆渗透压(POP)•标准碳酸氢盐(SB)•血清白蛋白(ALB,A)•尿草酸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脱氢异雄酮(DHEA,DHA)•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2HPG,PBG)•羊水尿酸•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尿蛋白定量•抗肾上腺皮质抗体•血液酸碱度(pH)•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D860激发试验•白细胞抗原(HLA)•C肽(C-PR)•糖化血红蛋白组分(GHb,HbA1c)•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法•尿游离皮质醇•c肽释放试验•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尿丙酮低血糖症应该如何诊断?一、病史1.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临床最常见,症状轻重与药物剂量或病情轻重有关,合并有植物神经损害者可无交感神经受刺激表现,常以低血糖脑病为主要表现。
但有特殊病史可供鉴别。
2.非糖尿病者中以功能性(餐后、反应性)低血糖最常见,低血糖症发作病史可较长,但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常在餐后2-4h发作,虽多次发作但无进行性加重,无昏迷病史。
部分患者有胃肠手术史。
如低血糖症病史较久,进行性加重,常在空腹期或运动后发作,以脑功能障碍为主,多为器质性低血糖症。
胰岛素瘤是器质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病因。
应详细询问有无肝病史、内分泌疾病史、饮食情况及饮酒史、慢性消耗性病史(肿瘤、结核史、长期发热等)、胃肠疾病及手术史等。
二、体格检查详细的体格检查是病因诊断的又一主要线索。
体态较胖的中年女性应注意功能性低血糖症。
如为向心脏肥胖伴多毛、痤疮、紫纹应考虑皮质醇增多症。
如体态消瘦、皮肤色素减少、毛发脱落、性腺及乳房萎缩常提示垂体功能低下;如体态消瘦、色素加深、低血压等又提示阿狄森病的可能。
黏液性水肿体征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存在。
肢端肥大症外貌提示垂体生长激素瘤的存在。
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应除外嗜铬细胞瘤的存在。
皮肤、淋巴结、胸腹部检查对肝源性低血糖、胰腺内或外肿瘤等的诊断常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血浆真糖)多次测定空腹或发作时血糖<2.7mmol/L(50mg/dl)。
(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各种低血糖症有不同的耐量曲线,其中常见者的特点见表9-4?---1表9—4—且各种低血糖症糖耐量试验曲线特点低血糖症空腹血糖血糖高峰曲线下降情况功能性低血糖症正常正常服糖后2-3h有低血糖反应滋养性低血糖症正常较高服糖后Zh左右有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瘤颇低颇低服糖后2h仍颇低肝源性低血糖症较低或颇低高服糖后2h仍较高2型糖尿病早期高高服糖后Zh仍高,至3-sh可出现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瘤多数为典型低扁平曲线,服糖后lh呈早期低血糖症者对本病诊断有助。
但部分本病患者曲线属正常型或耐量减退型,这可能与胰岛素瘤分泌胰岛素的自主程度、分泌胰岛素的量、瘤外正常胰岛 B细胞功能受抑制的程度有关。
因此在OGIT同时应测定血浆胰岛素及C肽(称胰岛素释放试验).(三)血浆胰岛素测定(放免法)正常空腹静脉血浆胰岛素浓度在5一20 mU/L,很少超过30 mU/L。
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分泌呈自主性,其浓度常高于正常,可达160 mU/L。
高胰岛素血症也见于肥胖症、2型糖尿病早期(肥胖者)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妊娠后期等,故血糖及胰岛素须同时采血反复测定才有助鉴别。
(四)C肽测定正常人空腹血清C肽为(①0.4+0.2)nmol/L,24h尿C肽为(36+4)μg、胰岛素瘤者高于正常。
(五)刺激试验1.口服75 g葡萄糖(或25g静脉注射)后作胰岛素释放试验(与OGTT同时做),各次取血后同时测血糖及胰岛素,胰岛素瘤患者血糖呈低扁平曲线而胰岛素曲线相对较高,且高峰>V50 mU/mU/L,分析结果时应除外早期2型糖尿病及肝病。
2.甲磺丁脲(D860)试验:口服 D860 2 g(同时服NaHCO3 2 g)前后,每30 min 采血测血糖及胰岛素,如血浆胰岛素明显升高而同时血糖明显下降达下列标准时有助于胰岛素瘤诊断:①血糖下降>基础值的65%,或降至<1.7mmol/L(30mg/dl);②血糖降至<2.2 mmol/L(40 mg/dl),持续3h以上而不能自行恢复者,但如有神经缺糖症状出现时应立即终止此试验;③血浆胰岛素上升达60-130mU/ L,或高峰值>12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