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优秀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A)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再根据“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现象可知,公有制逐渐被私有制取代。因此,“大道”是指禅让制和公有制,故选A项。
2.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C) A.商夏周B.商周夏
C.夏商周D.夏周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
3.)商代时,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C)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
C.王权神权紧密结合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
[解析]封建迷信思想是指盛行于封建社会,人们相信星相、占卜、风水、鬼神等的思想和行为,材料仅提及统治者与神的关系,与封建迷信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人伦是封建社会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商周时期统治者借助神的力量维护自身权威,故C项正确;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是宗法制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B ) A.王位世袭B.诸侯分封
C.宗法瓦解D.中央集权
[解析]根据“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可知,晋、齐的姓氏源自诸侯国晋、齐,故B项正确;材料现象与王位世袭、宗法瓦解、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C、D三项。
5.“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
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B)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
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
[解析]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6.《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A) 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B.重视诸侯的态度
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
[解析]依据“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政治就乱了”分析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政治地位,B项为表面现象,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为直接目的。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
7.《孝经》记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这一观念源自于(C ) A.王位世袭制B.三公九卿制
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解析]依据材料中“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
治权力的制度,C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指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8.“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A)
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色彩浓厚
C.政治等级森严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
[解析]“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说明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并成为同姓中的大宗,故A项与题意相符。
9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B)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制。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选B项。
10.《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B)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解析]“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11.吕思勉的《中国制度氏·宗族》记载:“正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材料反映的制度(A )
A.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C.表明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成熟
D.标志“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解析]从材料中“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可以看出,用血缘的亲疏来区分正、庶,维系大宗、小宗的政治等级,故A 项正确;材料内容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无关,故B项错误;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是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行政管理制度还不够成熟,故C项错误;禹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是“家天下”局面开始的标志,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12.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它们(B)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最突出的相同点”,分封制是将王国的土地分给宗室臣属以巩固统治的制度,而宗法制则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族权和政权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因此最突出的相同点是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B项正确;C 项从属于B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分封制在西周后期削弱了天子的权威,故A、C、D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南宋]郑樵《通志》材料二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解析]本问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结合。从材料内容可直接得出是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