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11.巍巍中山陵

合集下载

巍巍中山陵-(完美版)ppt

巍巍中山陵-(完美版)ppt
参错(cēn)
)草莽( măng )
) cuó )
巉岩( chán )深邃( suì 嵯峨 (
2、与中山陵有关词语
灵柩( jiù )琉璃( 龟趺( fū ) liúlí ) ) 嵌金( qiàn )
牌坊( fāng) 门楣( méi
四字词语
1、锋石突兀、风物优美、雄伟高大
﹖ 2、气概雄伟、安详宁静、高大庄严
特征
说明对象
(1866-1925)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 东香山(中山)人。 经历: 成立兴中会, 誓推翻清朝。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临时大总统。 思想: 民主博爱 天下为公
孙中山
孙中山被称为“中华民 国国父”、中山陵是中 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 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 城东郊紫金山南麓,西 邻明孝陵,东邻灵谷寺。 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 层上升,气势恢弘,庄 严肃穆。今天我们一起随着
仔细阅读课文, 1、文章哪些地方显示了中山 陵“巍巍”这一特征? 2、如何理解“巍巍”二字的 含义?
总结:
至此,我们知道文章从四个角度: 地理位置的选择、中山陵的组成部分、 陵园的一些建筑、一些具体的数据 来说明中山陵的“巍巍”。
简而言之:“巍巍”二字有两层含义: 1.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 2.中山陵及墓主中山先生在人民心的崇高地位。 这两字是文章的文眼,全文或明或暗地扣住 “巍巍”这个显著特征来进行说明和描写 的。
3、天下为公、天地正气、精神不朽
中国人历来有“落叶归根”之说? 希望死后能安葬在故土。孙中山先 生是广东人,中山陵为何会选址在 南京钟山呢? (用文中原句作答)
孙中山:曾经到钟山打猎, 看到周围地势开阔,风物优美, 气概雄伟,景象万千,就表示了 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
设计者简介1894-1929

教学课件11.巍巍中山陵

教学课件11.巍巍中山陵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3、品味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
1
新课导入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 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 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邻 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 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祭堂前平台、祭堂、墓室。
23
⑵这三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列数据说明方法。 作用:准确具体直观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宏大规模和巍峨气 势。 【既能准确地说明事物,给人以直观的认识,又能突出中 山陵的宏大规模和巍峨气势。】
24
⑶第10段的说明对象是
祭堂

这段重点说明了 中山先生的石像
19
3、体会感情: 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
朽精神有什么联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 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 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感情。
20
4、(1)第9自然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
3
相关介绍
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
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 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 翻清朝。
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 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 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陵门、祭堂、墓室的高度和深度,石阶的级数,具体说明 了建筑的高大宏伟。
16
至此,我们知道文章从四个角度: 地理位置的选择、中山陵的组成部分、陵园的一些建筑、

《公开课巍巍中山陵》课件

《公开课巍巍中山陵》课件

02 中山陵的建筑结 构
中山陵的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
中山陵的整体建筑布局呈现中轴 线对称,从入口牌坊到墓室沿中 轴线依次排列,左右对称,体现 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点。
空间层次
中山陵的建筑空间层次丰富,通 过石阶、平台、门洞、墓室等不 同高度的空间变化,营造出一种 庄重、肃穆的氛围。
中山陵的建筑特色
游客可乘坐地铁2号线至中山陵站,出站后步行约15分钟即 可到达。
自驾路线
游客可沿中山东路或中山西路行驶至中山陵停车场,停车费 用为5元/小时。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的融合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西方建筑元素,形成了 独特的风格。
建筑布局与山水环境的融合
中山陵所在的紫金山环境优美,中山陵的建筑布局与山水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和谐 的整体。
雕刻艺术的运用
在中山陵的建筑中,雕刻艺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凝聚民族精神
中山陵的建造对于凝聚民族精神、促进国家团结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地标,吸引了无数游 客前来参观和缅怀。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中山陵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在国内具 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它促进了中外文化交 流与传承,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
建筑细部
中山陵的建筑细部非常讲究,如门洞上的石刻、檐角的装饰等都非常精致,体 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
03 中山陵的文化内 涵
中山陵的文化价值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和文化意义。

《巍巍中山陵》课件

《巍巍中山陵》课件
利用方式
中山陵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学术会议 和讲座等,中山陵为国内外游客和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
04
中山陵的旅游资源
中山陵的旅游资源与特色
01
02
03
资源类型
中山陵拥有丰富的自然和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山水 景观、历史古迹、民俗文 化等。
建筑布局
中山陵的建筑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两侧建 筑对称分布。
建筑结构
中山陵的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坚固耐用,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侵 袭。
中山陵的建筑材料与工艺
建筑材料
中山陵的建筑材料主要为石材、木材和钢筋混凝土等,这些 材料质地坚固、耐久性好。
建筑工艺
中山陵的建筑工艺精湛,采用传统的木雕、石雕和彩绘等工 艺,使得建筑外观更加精美细致。
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山陵在规 划中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限 制游客数量,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05
中山陵的未来展望
中山陵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保护历史建筑
确保中山陵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得 到有效保护,防止破坏和滥用。
制定发展规划
制定中山陵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明确保护范围、目标和措施。
完善管理机制
旅游文化价值
中山陵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具 有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对促进地方 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山陵在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提升品牌形象
加强中山陵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其在国内外 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拓展旅游产品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十一巍巍中山陵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十一巍巍中山陵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陵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伟大品格和不 朽精神。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 感情。
26/29
六、体会语言特色
一篇优异说明文语言通常有两大特点:一 是准确简练;二是生动形象。依据这两种 语言特色,说明文说明方式普通有两种: 一是平实说明;一是生动说明。平实说明 就是用一些平淡朴实语言进行说明,而生 动说明就是用一些形象优美语言对事物进 行描写,也是
位于著名古都 巍峨钟山
占地面积大 各组成部分高、深、多 精心设计与选择 建筑用材及外观宏伟
博爱精神 思想、人格伟大
25/29
思索:
写中山陵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 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联络?
营造中山陵肃穆气氛,寄托了人们对 孙中山先生怎样思想感情?
答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
9/29
陵门
中山陵陵门,屋顶为蓝琉璃单檐歇山顶, 屋顶设计采取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屋 身用花岗岩石砌成,正中拱门楣上镌刻 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金光大字。
10/29
碑亭题字
11/29
陵门—碑亭—祭堂
自碑亭往北,地势陡然高峻,因而这段石阶 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
12/29
石阶
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 共290级。
华大学攻读建筑,后赴美 国康奈尔大学深造。1925 年5月,吕彦直设计中山 陵图案,其全部平面图呈 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 生“唤起民众”之意,荣 获首奖。
3/29
读课文,注意以下生字词
嵯峨(cuó’é) 灵柩(jiù) 深邃(suì) 入殓 (liàn) 龟趺 (fū) 参差(cēn’cī)
断垣(yuán)颓壁 草莽(măng)
13/29
祭堂前平台

《巍巍中山陵》课件

《巍巍中山陵》课件
中山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 想,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 的憧憬和追求。
精神
中山陵所传达出的科学民主、爱 国奉献、团结进取的精神,对于 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 要的启示和影响。
四、中山陵的现状
保存情况
中山陵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和保护,各主要建筑构件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修缮情况
中山陵经过多次的修缮,不仅恢复了原貌,还添加了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和装饰。
结语
历史地位
中山陵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无数英烈的崇高理想和壮丽事业。
现实意义
中山陵的存在和发展,提醒着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伟人崇高思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业。
人文价值
中山陵所传递的人文精神,将激励着人们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 自己的力量。
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的重要代表之一,融合了中 西方建筑元素,充满了现代 感与庄重肃穆。
建筑材料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材料是花 岗岩和青铜,以及其他经过 精心挑选和制作的优质材料。
二、中山陵的历史
1
建造背景
2
中山陵是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
驱孙中山先生而兴建的,体现了人民对
先驱英灵的崇敬和纪念。
3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
巍巍中山陵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本课件将 介绍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现 状,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一、介绍中山陵
地理位置
中山陵位于中国南京市雨花 台区,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 米,背靠茅山,面朝明孝陵。
建筑风格
建造时期
中山陵的建造始于1926年,经历了多年 的建设与完善,于1929年正式竣工。

《巍巍中山陵》ppt教学课件

《巍巍中山陵》ppt教学课件
在南京的钟山脚下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 感 孙中山有表示“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
2020/5/13
3.阅读第二段:讨论
这篇文章是介绍中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
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 了?谁能为老师解答一下疑惑?
“最高峰”“雄伟高大”“险峻”“苍翠的 林海与紫红的巉岩相映衬”的优美自然风 景(地理环境)
的语言把这
墓室
祭堂
石 阶 碑亭 石 阶 陵门 墓 道 石牌坊
平台
小 屋
7.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采用生动说明或准确说明的 语段,读一读,想想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020/5/13
1.通过预习,你能在文中为十五字找到相应的答案吗? 明对象 --------中山陵 抓特征 --------巍巍(高大) 理顺序 --------空间顺序 找方法 -------列数字等 品语言 2020-/5-/-13----准确、生动
2.孙中山是广东人,中国有句古话,“叶落归根”也 就是人死后要葬在自己的出生地,但孙中山为什么葬
巍巍中山陵
孙 中 山:
他既不是我们的亲人,也不是 “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 但他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情 缅怀,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 他曾带领中国人推翻清朝的腐 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2020/5/13
学习说明文“十五字”法:
明对象 抓特征 理顺序 找方法 品语言
“些许残存的断垣残壁”带给人沉重的历 史感(人文环境)
用钟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 “巍巍”
2020/5/13
5.吕颜直的设计为什么能入选,他的 设计有什么特点?

《巍巍中山陵》教学课件

《巍巍中山陵》教学课件
孙中山(1866~1925) 近代民主革命 的先行者。名文, 字德明,号日新, 后改逸仙;在日本 从事革命活动时曾 化名中山樵。广东 香山(今中山市) 翠亨村人。

孙中山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 革 命 先 驱 者, 为 中 国 的 独 立、 民主、富 强 而 奋 斗 了 终 生。 1.在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他 的 活 动 开 拓 了 一 个 新 阶 段: 提 出 了 具 有 比 较 完 全 意 义 的 民 主 革 命 纲 领, 领 导 中 国 人 民 推 翻 帝 制, 建 立 了 共 和 国。 2.当 中 国 革 命 历 程 进 入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后, 孙 中 山 接 受 了 中 国 共 产 党 和 国 际 无 产 阶 级 的 帮 助, 把 旧 三 民 主 义 重 新 作 了 解 释, 使 之 获 得 了 新 的 历 史 特 点。 3.他 的 晚 年 活 动 达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度, 推 动 了 第 一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的 发 展。 孙 中 山 建 树 了 不 可 磨 灭 的 丰 功 伟 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后继者许多有 益 的 东 西。
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
10
墓室
9
祭堂
平台 8
7 石阶 3
小 屋
6 碑亭 5 石阶 4 陵门 2 1
墓道 石牌坊
3
小 屋 北
爱博
天 下 为 公
正面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 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者中山先生 手书“天下为公”
碑 亭 这是一座平面 方形的亭式建筑。
亭内在龟趺上立 8米高的石碑一座, 上刻嵌金楷书: “中国国民党葬总 理孙先生于此,中 华民国十八年六月 一日”

巍巍中山陵 课件

巍巍中山陵  课件
1、本段采用的主要说明 方法有哪些? 2、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 求准确,朴实。为什么第 九自然段写平台所见景象 却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手 法?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它用语生动,蕴涵深情,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 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使读者对“巍巍 中山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
总结
深入探究
4、哪些建筑和数字直接表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 想和伟大形象?
(1)陵门: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天下为公” 祭堂:刻着《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孙中山先生遗像。 墓室:孙中山先生卧像。
(2)文章运用数字介绍了陵门、祭堂、墓室的高度和深度,石阶 的级数,具体说明了建筑的高大宏伟。
重难点突破
中山陵从动工到竣工耗时之久用地面积之大,使用经费之多,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山陵建筑的“巍巍, 以及它在人民心目 中的崇高地位。
理解课题“巍巍”的含义
3、从中山陵的组成部分,理 解中山陵的“巍巍” 。
从中山陵的设计方案、建造过程和地理位置,我们初步感受 到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从中山陵的总体设计和总平面图 我们进一步理解“巍巍”
二是弘扬民族精华 三是追求形神兼备
深入探究
3、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 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内庄严肃
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联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 范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值得称道”。
陵园大道及周围栽种的树木浓翠蔽日,莽苍深邃,象征了孙中 山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不朽业绩,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渐 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第1段,地理位置与身份相符。 第2段,说明中山陵园地理、人文环境的特点,说明钟山南麓被 选做中山陵墓址的外部原因。 第3段,点明了中山陵墓定址的内部原因。

11.巍巍中山陵ppt

11.巍巍中山陵ppt

文章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总体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
总体特征
总 体 到 局 部
总体布局
南:石牌坊、墓道
北:陵门——墓室
南:石牌坊、墓道、守陵卫士住所、陵门 石阶、碑亭
依次介绍

平台、石阶、祭殿 祭堂 墓室
由 外 到 内
由外到内,有总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
深入研读
整体感知
中山陵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巍巍。 如何理解“巍巍”两字的含义?
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
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
崇高地位。 中山陵的“巍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体现在钟山独特的地形,用钟山的雄伟气势衬 托;陵园人文环境、陵园设计方案的评选认定、 陵墓的建造、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中山陵的高大, 从孙中山先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来表现。
本文主旨
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 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总体 布局和组成部分等,准确地说明了中山 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
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道”?
(2)中山陵周围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三处风景区连为一体。陵园地处钟山南麓的 缓坡上,将东面的灵谷寺和西面的明孝陵联为一 体,扩大了游览区的范围和内容。这样,既在空 间上得以拓宽,也在时间上得以延伸。因此值得 称道。
(2)作者的这些描写说明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 树木的浓翠蔽日、莽苍深邃,营造出了中山陵园安 详宁静、庄严肃穆的氛围。
巍巍中山陵
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文, 号“逸仙”,创立了“兴中会”, 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 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曾领导 和参与了武昌起义,创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是我国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ppt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ppt
刘叙杰
孙中山(1866-1925)广
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美 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 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 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 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 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
思想:民主博爱天下为公 贡献:领导辛亥革命,结 束封建帝制。
列数据 中山陵从动工到 竣工耗时之久,用地面积之 大,使用经费之多,从中我 们可以感受到中山陵建筑的 “巍巍”以及它在人民心目 中的崇高地位。
请大家阅读第5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山陵的总 体设计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
(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 道”?
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联为一 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 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 “值得称道”
请大家阅读第5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山陵的总 体设计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
(3)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 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 写陵园平面布局?
使读者对中山陵先有一个概 括的了解,也表现了设计者 的思想。
阅读思考
吕彦直的钟形设计, “钟形”体现在哪 里? 钟索:南区的石牌 坊和缓长的墓道 钟体:北区的陵门、 碑亭、石阶、大平 台、祭堂、墓室等
呢?是不是偏题了? 应该删去?
• 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 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 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 葬于此的愿望。同时, 钟山的雄伟衬托出中山 陵的“巍巍”。
1、请阅读第4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 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
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密封评议的方 式”,避免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 优化。
吕彦直的钟形设计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 地形的结合(注重和谐协调),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 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 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 积绿化等手法(弘扬民族精神),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 气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追求形神兼备)。

七年级语文-巍巍中山陵PPT教学课件

七年级语文-巍巍中山陵PPT教学课件

阅读第4段,思考:
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特点:一钟有“示警”和“自由”的涵义,注重和谐。
二在具体设计方面,采取中西合璧的手法注意弘 扬民族精华。
三形神兼备。陵园设计很好地表现了陵园的庄严 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
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 谈谈吕彦直钟形图案被选中的原因。 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 采取密封评议的方式。 图案的构思反映了设计者立意的深刻与精妙;
钟山南麓
zxxkw
学科网
学习目标
1、中山陵的建筑特征极其在人民心 中的崇高地位。
zxxkw
2、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 地说明事物。 3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生字词
南麓 lù 丘岗坡陀 tuó
嵯峨 cuó’é
断垣 yuán 颓壁 tuí 草莽 măng
深邃
suì 石坊 fāng 琉璃 liú’lí
三、陵园布局组成 请大家阅读第5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山陵的总 体设计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 (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道”? 三处风景区连为一体 (2)陵园大道旁为什么栽种如此多的树木?
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也体现孙中山先 生的精神万年长存。
(3)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 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使读者对中山陵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也表 现了设计者的思想。
阅读课文,明确课文是怎样介绍 中山陵的?
交代墓主及地理位置。
说明中山陵园的地理和人文 环境。 陵园的设计方案择优和兴建 简况。 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 组成部分。
1
2——4
5——11 12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 山陵园十分关注。

巍巍中山陵PPT11 苏教版 (共27张PPT)

巍巍中山陵PPT11 苏教版 (共27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巍巍中山陵》 (共19张PPT)-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巍巍中山陵》 (共19张PPT)-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常用字列表
作图元素 小区、业务平台等的表示图标,上面放终端或产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 际)、产品归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 反白字,加阴影。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孙中山(1866~1925)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中国的独
立、民主、富强而奋斗了终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他的活动开拓了一个新阶段:提出了具有比较完全意义 的民主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 国。
走向共和(演讲)
生字词
南麓 (lù) 叱咤(chìzhà) 嵯峨(cuó’é) 断垣(yuán) 草莽(măng) 镌刻(juānkè) 栩栩(xǔxǔ) 灵柩(jiù) 竣(jùn)工 丘岗坡陀(tuó) 深邃(suì) 入殓 (liàn) 釉(yòu)彩 门楣(méi) 龟趺 (fū) 凹穴(āo’xué) 纤(xiān)细 参差(cēn’cī) 津梁(liáng) 巉(chán)岩
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文章第9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这段语言有什么特点?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准确、生动。
揣摩语言,感悟特点
准确: 大量运用确凿数字,准确说明事物特征。 充分运用限制词、修饰语。 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
生动: 描写性语言。 多种修辞手法。
明对象 抓特征 理顺序 找方法 品语言
“巍巍”是什么意思?中山陵前冠以“巍巍”二字有何深意?
巍巍:高大的样子。 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36页PPT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36页PPT
刘叙杰
叱咤风云 chì zhà
断垣颓壁 yuán 丘岗坡陀 tuó 山巅 dian 嵯峨 cuo e 奠基 diàn 灵柩 jiù 莽苍 mǎng
南麓 lù 突兀 wù
草莽 mǎng 巉岩 chán
淳朴 chún 深邃 suì 枝繁叶茂 庄严肃穆
竣工 jùn
牌坊 fāng
琉璃 liú lí 镌刻 juān
10)

9)

7)


6)

5)

3)
4)
2)
1)
8)





3)

请根据课文内容,按照课文说明顺序填写示意图:
说一说!
10 墓室

9 碑祭亭堂
3 小屋
7 石阶 6 祭碑堂亭 5 石阶 4 陵门 2 墓道 1 石牌坊
平台 8 3 小屋
老师所填的中山陵的各个景点是否 准确,如不准确,请你说出不足之处。
段落序号 7
10 11
建筑名称
位置
革命思想和 伟大形象
石牌坊陵门 祭堂 墓室
檐下横匾正 中拱门楣上
护壁中央偏 北处
中部圆形凹 穴
中山先生手 书”博爱” 中山先生手 书”天下为
公”
遗著《国民 政府建国大 纲》中山先
生遗像
中山先生卧 像
想一想!
• 你能说出中山陵下列几个建筑的名称吗?
• 你从哪些方面感悟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的?
孙中山 (1866-1925)伟大的
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 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 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4
2.列举中山陵从动工到峻工时间之久,占地面积之 大,使用经费之多的具体数据,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列数字作用答题模式法。运用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表现了中山陵建筑的“巍 巍”以及中山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020年9月28日
15
3.为什么说中山陵的区域规划是值得称道的?
2020年9月28日
12
2、如何理解“巍巍”两字的含义? 【答案】 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 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 地位。
2020年9月28日
13
1.这篇文章是介绍中山陵的,可是第3自然段,作者用了 那么多的笔墨来介绍钟山,有什么作用? 【答案】一是以钟山山形的雄伟险峻、景致的鲜丽和 谐点明中山先生产生身后埋葬于此的愿望的缘 由;二是为下文更清楚地说明吕彦直的设计方案作铺 垫;三是用钟山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表明中山 先生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
深。邃,深远。
2020年9月28日
8
5.栩栩如生: 形容刻画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栩栩,活泼 生动的样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辨析同:两个词语都有十分 逼真的意思。异:“栩栩如生”侧重于刻画,惟妙惟肖形容描 写或模仿得非常精妙,非常逼真。例: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 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她扮演 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的
革命纲领。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
2020年9月28日
5
一 读一读字音
chì zhà
chán cuó é yuán
叱咤风云 巉岩 嵯峨 断垣颓壁

(苏教版)七年级下《巍巍中山陵》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下《巍巍中山陵》课件
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事业,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作出了 杰出贡献。中山陵的修建,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民族精 神的传承和弘扬。
作者生平与创作历程
刘大杰的生平
刘大杰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他的一生经 历了多个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学发展。
通过提问和解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和探究精神。
05 课后作业安排及要求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 择题和简答题,以巩固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和记忆。
针对本课所学的重点难点,进行 有针对性的练习,如中山陵的历
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可以借助教辅资料或互联网资源, 查找相关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
民国时期政治文化背景简述
政治背景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 生了很多重大的政治事件。例如,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北 洋政府时期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南京国 民政府时期则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文化背景
民国时期的文化背景也非常丰富。一方面, 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冲 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 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出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 现代化进程。同时,民国时期还出现了很多 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巍巍中山陵》的创作背景
在创作《巍巍中山陵》时,刘大杰深入了解了中山陵的历史 和文化内涵,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山陵的雄伟气势和民 族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历史意义。
《巍巍中山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与历史的交融
《巍巍中山陵》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山陵的雄伟壮观和历史意义, 更通过文学手法将读者带入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民族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值得称道”。 陵园林阴大道——道外栽种的树木 安详宁静、庄严肃穆
14
用一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陵“巍巍”的特征 课文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的博大襟
怀和不朽业绩外,还以一些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 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
15
用一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陵“巍巍”的特征
十一 巍巍中山陵 苏 七年级下册 1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3、品味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
2
新课导入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 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 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邻 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 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2
1、①钟山地理环境雄伟而恢宏(俗称风水好) ②这是总理的遗愿。
2、①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才使孙中山选择 这里。
②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13
从中山陵的组成部分,理解“巍巍”的特征 (阅读第5自然段)
中山陵的设计: 将三大名胜联为பைடு நூலகம்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
《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
4
相关介绍
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
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 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 翻清朝。
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 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 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祭堂
墓室
9
既然文章第7~11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 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 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总领 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 的了解。
10
细节解读
说明文的学习有方法:
明对象——中山陵 抓特征——巍巍(高大) 理顺序——空间顺序 找方法——列数据等 品语言——准确、生动
18
深入探究
1、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 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
“密封评议”方式。避免后门、人情 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19
2、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被选中原因是什么? 考虑了陵园和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注重和谐、谐
调)汲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取中 轴线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 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的手法。弘扬民族精神、表 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先生不朽精神的追求。
瞻仰 穹隆
6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第一段:(1)交代中山陵的墓主及方位。 第二段:(2-4)说明中山陵园地理、人文环境、设计方 案的选择、兴建情况。
第三段:(5-11)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 依次介绍各组成部分的建筑特点。
第四段:(12)说明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园十 分重视。
陵门、祭堂、墓室的高度和深度,石阶的级数,具体说明 了建筑的高大宏伟。
17
至此,我们知道文章从四个角度: 地理位置的选择、中山陵的组成部分、陵园的一些建筑、
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中山陵的“巍巍”。
简而言之:“巍巍”二字有两层含义: 1.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 2.中山陵及墓主中山先生在人民心的崇高地位。 这两字是文章的文眼,全文或明或暗地扣住“巍巍” 这个显著特征来进行说明和描写的。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墨, 去瞻仰一下中山陵。
3
走进作者
作家名片: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 敦桢之子,南京师范大学附中49届校友,东南大学古建筑 研究所教授,著名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 他写的 《巍巍中山陵》发表到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经 过改动后,又被苏教版的语文书录用。 主要作品: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主要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平实,为何第9自然
段写平台所见景象却用生动的描写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平实。但为了生动地表现说 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不排斥适当地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此段用语生动,蕴涵深情,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 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7
阅读(5-11),介绍中山陵的方位位置。
南北中轴对称,三处风景区联为一体
总体特点
(第5段)
总 体
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
介 绍
南:石牌坊、墓道(第7、8段)
总平面布局 (第6段)
北:陵门——墓室(第9、10、11段)
8
石牌坊、
南— 墓道、

守灵卫士驻所


陵门

石阶、碑亭
北— 平台、石阶、祭殿
段落 序号
7
建筑 名称
石牌坊 陵门
位置
檐下横匾 正中拱门楣上
革命思想和 伟大形象
先生手书“博爱” 先生手书“天下为公”
10
祭堂
双檐连接处 圆券门
护壁中央 偏北处
“天地正气” “民族”“民生”“民权” 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中山先生遗像
11
墓室
中部 圆形凹穴
中山先生卧像
16
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中山陵“巍巍”的特征 直接用数据体现中山陵的高大。文章运用数据介绍了
11
紧扣文眼,理解“巍巍”的含义:
仔细阅读课文,文章哪些地方显示了中山陵“巍巍” 这一特征?如何理解“巍巍”二字的含义? 从地理位置的选择,理解“巍巍”的特征 (一)阅读课文1-3段,然后答题。 1、中山陵为何要建在钟山?(分点回答) 2、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 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了?
5
字词学习
chì zhà
lù yuán

tuó
叱咤风云 南麓 断垣颓壁 突兀 丘岗坡陀
mǎng diān chán cuó chún diàn
草莽 山巅 巉岩 嵯峨 淳朴 奠基
suì jiù mǎng jùn
fāng liúlí
深邃 灵柩 莽苍 竣工 牌坊 琉璃
juān
镌刻

龟趺
qiàn

zhān qiónglóng
20
3、体会感情: 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
朽精神有什么联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 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 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感情。
21
4、(1)第9自然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