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研究邻里中心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材料)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城市不断发展,区域空间不断扩大,新兴居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也意味着其离市级商业中心越来越远。这种情形,促使了一些零散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出现,这些商业多由底层住宅改造而成,狭义上的社区商业初步形成。
随着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迁移,这类专门为郊区新建居住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商业开始迅猛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社区商业也迅速实现了发展和转型。
一社区商业的几种发展模式
从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成熟经验及目前城市发展进程的趋势来看,社区商业应该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在国外社区商业占到60%-70%的比例,是城市商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邻里型商业是国际社区商业模式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在模式上更趋向于邻里型购物中心概念,规模通常在3000-10000平方米,服务3公里半径内的居民日常消费。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的这种邻里购物中心,在服务半径上小于社区商业。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也是国际公认较为成熟的社区商业模式之一。该模式出现于1970年,新加坡按出于城市扩张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土地按照区域进行开发,并为每6000-8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包含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其他店铺。该中心因能够妥善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一些问题而引发国际关注。
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我国社区商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尽管也出现了不少特色商业街,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不过,随着概念的明晰,一些新的社区商业模式和理念开始被不断提出和引入中国。
1997年,苏州成立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参照新加坡发展经验,开
始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邻里中心。按照规划,苏州将在工业园区8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17座邻里中心。“邻里中心”定位了12项必备功能(银行、超市、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
2007年,“优时”连锁社区商业服务品牌亮相南京,在万科光明城市、云河湾、拉德芳斯等小区内践行,其主要特点在于,几乎能想到的社区配套服务,在优时生活
中心都可以通过刷卡解决。优时与邻里中心的商业理念类似,但在支撑人口上有所不同,优时主要针对小区内居民,服务范围小于邻里中心。
2009年,一种被称为优购邻里中心的社区商业模式在合肥落地,该模式也是借鉴新加坡经验,将必备生活业态和幼儿教育、娱乐设施、书店等集合,在业态上追求尽可能齐备,使之综合社区商业和大型商业中心的优势因素,成为服务社区的一站式购物中心。
二“邻里中心式”社区商业
苏州邻里中心是当前国内唯一具备一定规模和经验基础的社区商业品牌,其集商业、文化、体育、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居住区商业中心”特征,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管理的开发模式,突破了我国传统的社区商业发展模式。
与普通的商业中心必须建在有人气的地方不同,邻里中心大多建在商业氛围还不是很浓厚的新社区。由于我国城市高密度居住的人口特征与新加坡相似,因此该模式在国内虽经过一定改良,但大致与新加坡模式相近。
自1998年园内第一座邻里中心开业至今,苏州已建成运营了8个项目:包含湖东、玲珑、翰林、新城、贵都、师惠、沁苑、方洲等,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园区内还有科技城、金鸡湖、唯盛等多个邻里中心项目在建设中。
作为一种社区商业运作模式,它集合了诸多的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区域市场。其主要特征(优势)是:集中化和集约化,建立了企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新型社区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社区服务业“小而散”的形态、打破了沿街为市的传统底商模式,而将这些商铺集中到住宅区中心,既解决了沿街底商与小区居民的矛盾,又为小区内外的居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由于采用专业化、市场化的经营路线,根据每个邻里中心周边人群的差异性,在招商时除考虑12项必备功能外,还有针对性的进行特色配套功能招商,如高教区翰林邻里中心,设置了多个方便学生的邻里中心,还加入了符合学生消费水准的ktv;沁苑邻里中心,因周边居住了较多的韩国人,因此设置了不少韩式餐饮、
超市、理发店等,以符合韩国居民习惯。而最早的一座新城邻里中心,因周边住宅档次较高,其消费水准在中档以上,青睐品牌,因此招商以品牌连锁为主,整体设计明亮、时尚。
贵都邻里中心,是当前苏州邻里中心运营中评价较为平淡的一家,一楼以餐饮、副食品店和超市为主,2楼以上则以中介、培训和办公为主,记者走访了其中近10家商户,包含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来伊份、爱维尔蛋糕、虾天蟹地、开源大酒店等,均表示经营业绩惨淡。对于原因,他们中
部分人认为与离印象城太近和中新路修路有关,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贵都邻里中心在业态布局、人流动线方面的不足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邻里中心在苏州园区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认可。除了引进品牌外,苏州邻里中心还发展出了邻里假日酒店、邻里生鲜和邻里1+1等自有品牌,并计划上市。
三邻里中心模式可复制性思考
苏州邻里中心的发展,使得不少其他地区的社区商业都意欲模仿。而邻里中心方面似乎也很乐于复制,表示要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其他地区。
按照园区政府规划,园区内将建设17座邻里中心。目前建设量早已过半,仅仅是建设、运营这17座邻里中心,显然不是邻里中心的全部计划,因为“按照邻里中心的配置标准,“每2万人组团配置一个邻里中心,辐射直径为0.5-1.5公里”来看,邻里中心的发展上升空间还很大“。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营销经理梅文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4年,邻里中心可能要将这一数据扩增至40家。
不仅是园区。邻里中心还计划走出去,走向苏州大市,甚至走出苏州。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邻里中心已经在相城区明确了新的项目工程,并曾多次考察市区、新区,以寻求合作。
2008年,苏州邻里中心全资子公司江苏省宿邻邻里中心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在宿迁境内的苏宿工业园区进行邻里中心的运营。该工业园区借鉴了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并由苏州市与宿迁市联合打造。
众所周知,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在区域规划和发展上沿用了新加坡的先进模式,17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邻里中心模式也来源于新加坡,对于邻里中心的成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以看作是在特殊土壤上开出的特殊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