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效应积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期望效应的积极探索
教师期望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把一些普通学生“鉴定”为“天才”时,教师就真的以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坚信这些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从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教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传递给了学生,言行中暗含着的信任与期待,学生便会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受到激励,学习时就更加倍地努力。可见,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教育工作中积极的开发应用教师期望效应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教师期望效应的主要功能和运用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期望效应呢?
一、在教育实践中应确立对学生期望的性质。
(1)期望应是积极的,向上的。一般来说,如果教师认为他能成为好学生,他就会认为自己能够变好,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观点;反之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观念。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来自权威人物的看法,容易为学生所认同。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反映出学生的积极期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积极期望是教师根据对学生的认识和发现,做出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学生当前与未来向上发展的推断与预测,具体表现为目标的确立过程.这种期望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课堂行为的关注,对学生个性发展有意义的所有方面如情感、意志、性格、兴趣、才能等的关注.开发和唤醒学生未表现出来的潜能,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导
向和强化的作用。
(2)期望应是合理的、动态的、发展的。期望应建立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师建立的期望目标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激励学生“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果子”。随着学生的成长,期望水平应不断提高,性质应不断深化。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由低级向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由外到内的顺序。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在一定时期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发挥主要或主异的作用,激励着人的行为。当一种需要获得满足时,这一需要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而更高一层次的需要产生了,并要求得到满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目标也应根据学生现有的心理状态和水平,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提出。当学生在实现某一期望目标的过程中,切实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的时候,再及时提出高一层次的期望目标,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如果我们对学生期望的目标值过高,如对一个学习成绩常不及格的差生,提出期望“下次考试拿百分”,这样的期望目标只能使他在失败中产生“我就是不行”的心理体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期望目标,既不能使学生感
到高不可攀,又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
(3)期望应是具体的,可操作性强。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学生才能准确地估计其实现的可能性,才能表现出积极性.才能对学生行为有重要推动。比如我们提出要创建县级文明班级的目标,班主任必须发动同学具体研究讨论文明班级有哪些具体的指标,我们需要多长时间,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甚至超过这些目标,模糊不清的目标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
(4)期望应体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期望忽视个人需要,片面强调社会价值,这种期望由于脱离实际而易流于虚伪,对个人不会有很大激励作用。期望忽视社会需要,片面强调个人需要,强调个人奋斗、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期望教育也会迷失方向。我们培养的人也会由于缺乏社会关怀而变得冷酷和可怕。只有将期望立足于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完美、生气勃勃的人。
二、教育实践中应确立期望教育的基本理念。
每个教师对每个学生抱有期望,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和提高满怀期望。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有发展潜力的,充满希望的。人性善,人可以教育,人可以变得更完善,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抛弃只重知识不重能力,只重智育不重其他教育的片面的教育观,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应改变只用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片面的比较观,改用全面标准评价学
生,重视学生自我比较,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
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d.gardner)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七种智力同等重要,教育应开发多种智能。在期望教育中,教师应该多关心、表扬和鼓励学生,鼓励每位学生乐观、积极、自尊,自律,自立。“相信学生学得更好”的信念,应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正确的看待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做积极评价,及时是有缺点的学生也要在批评教育外加以鼓励,对学生的一点点来之不易的进步加以肯定,这可使学生把“亲其师”的情感体验化为一种勤奋学习的动力。积极的外部信息能使学习者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激发出蕴藏于自身的巨大学习力量。以鼓励学生的话语作为教师的口头禅,可以使学生的潜质得以充分发挥。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掌握度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期望相信学生学得更好。有些学生因为无法承受老师过高的期望而选择逃避学习,这样可能适得其反,而有些学生因感受到老师较低的期望而放弃学习,从而每况愈下,且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期望信息,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如果给某学生提供一个抽象的、不具体的期望(“你会做得很好”),而不作任何解
释,学生就难以从反馈中知道他下一步应做什么,以获得成功,也不会做出最具有效应的努力归因。及时的期望也是最重要的,必须使期望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如果期望与作业结果相隔的时间太长,期望就会失去其动机和信息价值。最后,必须提供经常性的期望,使学生能付出最大的努力。(2)将教师的期望合理地运用于表扬和批评中。教师在运用表扬和批评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恰到好处,既要赏罚分明,又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到期望效应。总的说来,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对每个学生提出一些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发展导向,就会挖掘出每个学生潜在的才智,发现许多人才.而提出适度的目标,学生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这种积极期望效应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