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神经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需要多 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神经科医生、 重症医学科医生、药师、护士等,以 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03
镇痛镇静治疗原则与策略
总体原则
确保患者安全旨在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焦 虑和恐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 从而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治疗措施
针对谵妄的诱因进行治疗,如控 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非药物治疗 方法缓解症状;加强心理支持和
护理等。
04
药物选择与使用方法
常用镇痛药物及特点
1 2
阿片类药物
如吗啡、芬太尼等,具有强效镇痛作用,适用于 中到重度疼痛。但需注意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副作用。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面临的主要挑战
药物选择与剂量控制
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控制剂量,以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是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面临的 主要挑战之一。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降低并 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也是神经重症患 者镇痛镇静治疗需要关注的问题。
监测与评估困难
由于神经重症患者往往无法准确表达 自身感受,使得对镇痛镇静效果的监 测和评估变得困难。
采用可靠的疼痛评估工具,如 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 等,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 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非甾 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给药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口服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 方式,确保药物快速、有效地 发挥作用。
多模式镇痛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 药物或镇痛方法,以提高镇痛
右美托咪定
一种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 剂,具有镇静、镇痛、抗 焦虑等作用,且对呼吸影 响较小。
见微知著:漫谈阿片类镇痛药物——地佐辛
见微知著:漫谈阿片类镇痛药物——地佐辛谢克亮;王国林【摘要】地佐辛作为混合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近几年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地佐辛可与其他μ受体阿片药物合用,增强镇痛效果;该药不仅在术后镇痛中应用,还可以在围术期应用.本文通过总结近年地佐辛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重点阐述该药在术后镇痛、手术麻醉中和手术室外的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8(039)001【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地佐辛;术后;镇痛;加速康复【作者】谢克亮;王国林【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天津300052【正文语种】中文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并日益得到重视。
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围术期疼痛,可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和转归。
围术期疼痛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患者的对围术期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疼痛治疗药物被不断的研发生产。
阿片类药物是医学疼痛治疗中的基石,也在不断创新研发之中。
1952年吗啡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上市[1],1982年哌替啶上市,1984年芬太尼上市[2],1986—1996年舒芬太尼、阿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相继上市[3]。
这些阿片类药物为围术期临床麻醉与镇痛提供了良好的选择,但是强阿片类药物在提供镇痛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相关不良反应,其发生的耐受、依赖及滥用也给临床医师和患者带来了困扰。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是在寻找更少不良反应和滥用的强效镇痛剂中发展起来的。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是评价镇痛质量的重要 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反馈。
3
不良反应监测指标
监测镇痛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确保患者安全。
镇痛管理流程优化及改进方向
镇痛管理流程梳理
对现有镇痛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发现流程中存在的痛点和瓶 颈问题。
物,并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 殊人群,应制定个体化的镇痛
方案。
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 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应综合考虑疾病的影响,选 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技术。
在手术、创伤等应激状态下,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镇 痛策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 适。
04 多学科协作在镇痛管理中 的作用
麻醉科
协助ICU医生进行镇痛治疗,提 供必要的麻醉技术支持,如神经
阻滞、镇痛泵使用等。
疼痛科
负责疑难疼痛病例的会诊,协助 制定镇痛方案,提供疼痛相关的
专业建议和治疗手段。
其他科室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相关科室如 呼吸科、心血管科等应积极参与 患者的镇痛管理,共同制定和实
施治疗方案。
定期培训与交流平台搭建
多学科协作机制建立
建立多学科协作的镇痛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共 同制定镇痛方案,提高镇痛效果。
信息化技术应用
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电子病历系统、智能输液泵等,提高镇痛管 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与本土化实践
01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学习国外在镇痛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如无痛医院、急性疼痛服
重症患者镇痛需求特点
疼痛强度高
重症患者往往经历中到重度的疼 痛,需要有效的镇痛治疗。
阿片类药物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24版)解读PPT课件
重症哮喘治疗。在重症哮喘患者中,阿片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成功控制了哮喘发 作,挽救了患者生命。该案例启示我们,阿片类药物在重症哮喘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 值。
案例三
心源性休克救治。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阿片类药物的及时应用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成功 稳定了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该案例表明,阿片类药物在心源性休克救治 中具有重要作用。
镇痛作用
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中 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 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
镇痛作用。
镇静作用
部分阿片类药物具有镇 静作用,可用于治疗焦
虑、烦躁等症状。
呼吸抑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可抑制呼吸 中枢,降低呼吸频率和 潮气量,严重时可导致
呼吸衰竭。
其他作用
阿片类药物还可能引起 恶心、呕吐、便秘、尿
潴留等不良反应。
孕产妇及哺乳期妇女
对于孕产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阿片类药物,必 要时可暂停哺乳。
儿童及青少年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应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并 加强监测和观察。
法律法规遵循与伦理问题探讨
法律法规遵循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用药合法、 合规。
但对于这些适应症,阿片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特点进行选择,避免滥用和误用。
04 药物选择与使用原则
药物种类及特点比较
吗啡
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但呼吸 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
多。
芬太尼
镇痛作用强,起效快,持续时 间短,常用于手术麻醉和术后 镇痛。
国内经验
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流程和规范,包括药物选择、剂量控制、不 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同时,这些医院还注重医生的培训和患者的教育,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意识和能力。我们 可以借鉴这些医院的先进经验,推广阿片类药物的规范使用。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健康多学科专家共识二(最全版)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健康多学科专家共识二(最全版)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一、概念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ND)包括术前已经存在的和术后新发生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如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OCD)][1]。
二、术前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年化,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
有研究显示在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中,22%~23%术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2]。
术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与术后并发症、谵妄、认知功能损害加重和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而且伴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3,4,5,6]。
因此,评估术前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1)。
表1导致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及发生率【推荐意见】存在糖尿病控制不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低氧血症、脑卒中病史、帕金森病史、抑郁、肿瘤经放/化疗等情况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其术前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建议评估其认知功能三、认知功能评估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和美国老年医学学会(AGS)在其关于老年人术前评估指南以及术后谵妄指南中均推荐医护人员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40]。
了解手术前患者的认知状态对风险评估分层至关重要,并影响后续的预防、监测和治疗。
1.术前认知功能评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是国际最具影响、最普及的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工具之一,测试内容涵盖了时间、地点定向、即刻记忆、注意力、计算力、短时记忆、语言及视空间结构能力。
MMSE总分30分,<27分即被认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完成整个测试耗时5~10 min。
MMSE总分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的言语及操作测试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66,表明其与WAIS有较好的相关性[41]。
但MMSE目前需要许可协议和使用费用。
也可使用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进行术前认知功能筛查[40]。
Mini-Cog涉及记忆的3项词语回忆测试和作为干扰的时钟绘图测试;它测试视觉空间展示、回忆和执行功能。
阿片类镇痛药处方的临床实践指南建议(2023版)解读PPT课件
选择合适药物和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阿片类药物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 。
提供患者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阿片类药物使用、不良反 应及预防措施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自 我管理能力。
发生不良反应时处理方案
01
02
03
04
立即停药
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 即停止使用阿片类药物,并通
促进合理用药
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在开具阿片类药 物处方时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建议,有 助于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推动医生更加合理地使用阿片类药物 ,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药物滥用现象 。
降低风险
通过规范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患 者药物依赖和成瘾的风险,保障患者 安全。
2023版指南更新内容
强化风险评估
规范处方行为
处方监管政策解读
处方开具要求
医师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开具处方, 并注明临床诊断。
处方限量规定
对于某些特殊药品,如阿片类镇痛药,应严格控 制处方量,避免滥用。
处方保存要求
医疗机构应妥善保存处方,并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和改进。
提高处方质量建议
加强医师培训
提高医师对药物知识、 临床用药指南和处方规
妊娠期妇女用药风险评估
妊娠早期用药风险
在妊娠早期,阿片类镇痛药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对 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
妊娠中晚期用药风险
在妊娠中晚期,阿片类镇痛药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 呼吸抑制等严重问题。
哺乳期妇女用药风险
阿片类镇痛药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对哺乳期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如 呼吸抑制、成瘾性等。
处方审核流程规范
2024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2024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要点...........月肵亏镇痛镇静治疗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丿忱l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共同制订了我国第一个PICU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2018年进行了修订和补充(2018版).,近年来,随着儿童重症医学的发展,2023年3月起历时8个月对2018版再次进行更新修订,以进一步规范我国PICU镇痛镇静治疗。
镇痛镇静治疗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1、镇痛镇静治疗的必要性P ICU患儿处千强烈的应激环境中,较普通病房患儿更容易发生疼痛、焦虑和恐惧。
疼痛、焦虑的近期不良反应包括对呼吸、循环、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影响;远期不良反应包括对生长发育、心理行为等身心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2、镇痛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镇痛镇静治疗是指应用药物和非药物手段,缓解患儿的疼痛、焦虑,促进睡眠,诱导顺行性遗忘,改善舒适度,核心目的是支持和保护器官功能。
主要目的和意义包括:(1)使身体不适和疼痛最小化,减少不良剌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2)减轻焦虑,改善睡眠,诱导遗忘,使心理创伤最小化;(3)控制躁动,消除患儿无意识行为带来的隐患,保证检查、治疗顺利完成,保护生命安全;(4)降低代谢率,减轻代i射负担,减少氧耗,实现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5)减轻家长焦虑,改善医患合作。
镇痛镇静的治疗原则理想的镇痛镇静应建立在对患儿全面和动态评估的基础上,以目标为导向、与疾病种类及疾病所处阶段相适应。
目标导向性镇痛镇静策略已成为器官功能保护及功能衰竭防治的重要措施。
所有需要镇痛和(或)镇静的PICU患儿均应使用目标导向性镇痛镇静策略。
在器官功能'不稳定期',应予深度镇痛镇静,目的是降低机体代谢率和氧耗,避免过度应激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在器官功能相对稳定期',应予浅镇痛镇静,目的是抑制躁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器官功能早日康复。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人手术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与手术相伴随的潜在问题之一就是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康复时间,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以专家为核心的团队共同研究并达成共识,旨在为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提供准确、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一、术前评估手术前的疼痛评估对术后疼痛处理至关重要。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史、敏感性和期望值等因素,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镇痛计划。
对于有心理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精神状况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二、镇痛方案1. 多模式镇痛:在术后镇痛中,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被认为可以提供更好的效果。
药物镇痛、物理疗法以及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相结合,可以减少疼痛感知和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2. 药物治疗:短效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可用于急性疼痛的缓解,但其依赖性和不良反应容易导致药物滥用和疼痛加重。
对于轻度到中度疼痛,非甾体抗炎药(NSDs)和醋氨酚等也可作为替代选择。
此外,还可以选用外用贴剂和局部麻醉药物来减轻术后疼痛。
3.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和运动疗法等在术后疼痛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感;冷敷则可缓解术后局部炎症和肿胀。
4. 心理支持:心理因素对术后疼痛处理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放松训练等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态度和应对策略,减少疼痛感知。
三、团队合作术后疼痛处理是一个跨学科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
包括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在内的多个专业应参与到术后疼痛管理中,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风险评估和并发症处理在术后疼痛处理中,需要对患者的风险进行评估,尤其是老年人和存在慢性疼痛的患者。
同时,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减少术后疼痛的不良影响。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三)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三)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老年麻醉联盟SUMMER加速术后康复(ERAS)是围手术期医学临床实践及路径管理的重要进展。
术后早期下地活动与早期摄食摄饮是其重要的转归目标,该目标的前提需要确保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以及有效的镇痛管理。
老年患者由于增龄及疾病相关的脆弱肠道功能以及阿片类药物镇痛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单纯依赖阿片类药物控制术中疼痛及术后疼痛应激会显著影响术后ERAS 进程。
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应实施以下措施:(1)局部麻醉(局麻)药物为主的椎管内、外周神经阻滞以及伤口浸润镇痛,以控制切口痛;(2)非甾体类抗炎药控制围手术期炎症相关的炎性痛;(3)阿片类药物控制围手术期疼痛应激,特别是使用kappa受体激动剂控制内脏手术相关的内脏痛,以达到围手术期有控制疼痛应激的前提下,达到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最小化;而预防性多模式镇痛更有益于该目标的实现。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正是基于这样的临床理念和老年患者特点而制定的。
05疼痛管理SUMMER老年患者生理机能脆弱,重要器官功能储备下降,药物治疗安全窗窄,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大,药物不良反应增多。
应成立专门的急性疼痛服务(APS)小组负责老年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其管理目标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加速术后功能恢复,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同时降低费效比。
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应用作用于疼痛传导通路中不同靶点及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以获得相加或协同的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剂量,降低相关不良反应,达到最大效应/风险比。
预防性镇痛是指在整个围手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阻断伤害性刺激信号的传递,增强术后镇痛疗效,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防止中枢和外周神经敏化,降低远期慢性疼痛的发生。
阿片类药物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24版)解读PPT课件
镇痛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未来有望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提高镇痛治疗的整体效果。同时,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协
作模式将更加便捷、高效。
06
政策法规影响及行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国际上阿片类药物政策法规概述
国际上对阿片类药物的管制非常严格,但在医疗使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宽松政策,如在严格 监管下允许用于急危重症患者。
阿片类药物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急危重症患者对阿片类药物需求的增加,未来阿片类药物市场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 势。
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阿片类药物行业面临着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企业加强 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等应对策略。
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技术、新工艺在阿片类 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疑难病例讨论和解决方案探讨
疑难病例一
难治性疼痛患者的治疗。对于部分难治性疼痛患者,常规镇痛治疗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疼痛。针对这类 患者,可考虑采用多模式镇痛、神经阻滞等治疗方法,并积极探索新型镇痛药物的应用。
疑难病例二
阿片类药物耐受患者的处理。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药物耐受,使得镇痛效果降低。针对这类 患者,可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联合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等方法,以维持有效的镇痛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 肝肾功能、合并症等,制定个体 化的镇痛方案。
术后镇痛治疗原则与方法
预防性镇痛
在手术开始前即给予镇痛药物,以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严重 程度。
多模式镇痛
术后镇痛同样需要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以达到更好 的镇痛效果。
患者自控镇痛(PCA)
允许患者在疼痛时自行给予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以更好地控制术 后疼痛。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颅脑术后的重症患者应予以镇痛治疗(BPS)。但对于药物选择也无法形成推荐意见。
问题18:心脏大血管手术术后患者如何实施镇痛治疗?
临床问题:
1. 心脏大血管开胸手术患者在阿片类药物基础上建议联合胸骨旁肋间神经阻滞镇痛(低质量证据,弱推荐)。2. 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建议联合使用阿片类药物和其他镇痛药物(低质量证据,弱推荐)。
舒芬太尼
1-3
13h
0.2-0.5μg/kg
0.2-0.3μg/(kg•h)
剂量个体差异性较大,需个体化给药;该药分布半衰期短,代谢半衰期长,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机械通气时间
重症患者常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特点
内容简介:
背景
证据评价与分级
临床问题
专家组成员依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 2011 版证据质量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评级,默认一级证据为高质量证据,二级证据为中等质量证据,三级证据为低质量证据,四级和五级证据为极低质量证据,但是评级过程中结合GRADE对证据评价的指导原则根据研究质量、精确度、间接性,各个研究间不一致性等因素对证据质量评级进行调整,例如,若绝对效应值小,证据等级会被调低;反之等级会被上调。指南将推荐强度分为强和弱两个级别,通常情况下,高质量和中等质量的研究证据可支持强推荐,低或者极低质量研究证据支持弱推荐。当某一临床问题的证据难以通过评级进行总结,但专家组一致认为干预措施明显利大于弊时,则使用最佳实践声明(best practice statement, BPS)来表达推荐意见。
临床问题:
1. 接受机械通气的哮喘/COPD 患者应进行镇痛治疗(BPS)。2. 对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推荐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中等质量证据,强推荐)。3. 对机械通气的哮喘患者不建议选择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药物进行镇痛治疗,建议选择曲马多、芬太尼、瑞芬太尼等药物进行镇痛治疗(低质量证据,弱推荐)。
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最新: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主要内容产科麻醉主要包括孕产妇的手术麻醉、镇痛和危重症救治等。
产科麻醉风险大,极具挑战性。
特别是近年来产科麻醉发展迅速,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为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组织专家,根据现有文献证据的综合分析、专家意见、临床可行性数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在2017年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2020)》,供麻醉医师、麻醉护士、产科医师、助产士及手术护士参考。
本文是快捷版本。
一、剖宫产麻醉(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1、病史采集既往病史(包括手术麻醉史)、孕期保健、相关的产科病史及相关用药情况(重点关注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
2、体格检查重点评估气道、心血管系统。
如拟行椎管内麻醉则检查腰背部脊柱情况。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交叉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
4、胎心率检查麻醉前、后由专业人员监测胎心率。
5、预防反流误吸措施⑴对于无合并症的择期手术产妇麻醉前禁饮清液体至少2h,禁食固体类食物6〜8h。
⑵对于急诊饱胃或拟行全身麻醉者,麻醉前30min可酌情服0.3M枸橼酸钠30ml、静脉注射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50mg )和/或胃复安(10mg )等。
6、多学科会诊对高危产妇,建议在麻醉前组织多学科讨论。
7、麻醉物品和设备准备并检查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相关的药品、设施设备。
(二)麻醉方法选择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个体化。
主要根据产妇及胎儿的状态和麻醉的支撑条件选择麻醉方法。
只要有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
(三)主要麻醉技术及其操作规范1、硬膜外麻醉禁忌证:(1)孕产妇拒绝。
(2)患有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精神高度紧张等不能配合操作者。
(3)严重脊柱畸形、外伤等可能影响穿刺者。
(4)休克、低血容量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5)穿刺部位感染或菌血症可能导致硬膜外感染者。
(6)低凝血功能状态者。
(7)血小板数量<50*109/L。
(8)其他。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健康多学科专家共识二(最全版)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健康多学科专家共识二(最全版)常用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比较推荐意见】对于老年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建议使用MMSE、Mini-Cog或MoCA等评估工具。
四、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POCD的定义和诊断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OCD)是指在手术后发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其特征为患者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注意力、处理速度和执行功能等方面。
POCD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一般认为是指手术后3~12个月内,患者在至少1项认知领域得分较术前下降≥1SD(标准差)[43]。
2.POCD的危险因素POCD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手术创伤、麻醉药物、术前认知功能障碍、术后并发症等[44,45,46]。
其中,年龄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后POCD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47];术前认知功能障碍是POCD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生率可达到50%[48];手术创伤和麻醉药物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神经元损伤等机制导致POCD[49,50]。
3.POCD的预防和治疗POCD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多种干预措施可能降低POCD的发生率,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前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干预、合理使用麻醉药物、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优化术后镇痛治疗等[51,52,53,54]。
对于已经确诊为POCD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认知训练、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等[55]。
推荐意见】POCD是老年患者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应进行预防和治疗。
手术前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干预、合理使用麻醉药物、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优化术后镇痛治疗等措施可能降低POCD的发生率。
对于已经确诊为POCD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总之,老年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并发症,早期评估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术前应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便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预防和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POCD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中国成人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
VAS 镇痛评分(0-10)
静息
运动 镇静状态评分(0-3)
副作用 恶心
呕吐
瘙痒
尿潴留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注: 镇静水平:0 分=清醒;1 分=呼之睁眼;2 分=摇能睁眼;3 分(不能唤醒)
恶心、呕吐、瘙痒:以 VAS 法评为 0-10 分,1-3 为轻度;4-6 为中度;7-10 为重度 运动障碍评分:O= 无,可抬腿;1=可屈膝,轻度抬腿;2=可弯脚趾 感觉障碍:感觉消失、感觉减退、痛觉高敏、痛觉异常
1~2 1~2
1 3 1~2
表 6 注射用 NSAIDs 类药物
注射液
氯诺昔康 (Lornoxicam)
酮洛酸 (Ketoprofen)
剂量范围 (mg) 8-24
30~120
氟比洛芬酯 (Flurbiprofen Axetil)
帕瑞昔布 (Parecoxib)
50-200 40-80
起效时间 (min)
尿潴留
有
对症处理
四、常用镇痛药物
(一)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作用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合酶(COX)和前列腺素类(PGs)的合成。 对COX1和COX2作用的选择性是其发挥不同药理作用和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 一。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 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 7 天),其性质为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 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 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 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肌沟疝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 可发生 CPSP,其发生率高达 19%~56%,持续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
定义为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基线20%或以上,APH发生率为4%~35%,需要及时治疗。APH治疗的目的是保护心 、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积极寻找并处理可能引起APH的各种原因,可以使用艾司洛尔、拉贝洛尔、尼卡地平 、硝酸甘油等药物控制APH。
(九)苏醒延迟
最常见的原因是麻醉药物(吸入麻醉剂、静脉麻醉药、苯二氮类药物、肌肉松弛药)的影响。检测血气分析、 血糖、血清电解质和血红蛋白浓度等可以排除代谢原因。
(二)气道梗阻与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和呼吸抑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不良事件,气道梗阻是PACU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舌后坠、 喉痉挛、颈部和颈椎手术、反流误吸、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等均可导致呼吸道梗阻。
术后3d内的低氧血症与术后1年的死亡率增加相关,迅速诊断和干预气道梗阻可减少负压性肺水肿、低氧血症 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术后6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5%o术后防治P。NV的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氟哌利多和5-HT3受体抑制药、甲氧 氯普胺和东葭若碱。未预防性用药的患者术后第一次出现P。NV时,可静脉给予5-HT3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多 拉司琼或格拉司琼)治疗。已采用预防性用药的患者,术后出现P。NV应采用其他类型的止吐药。
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机制有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通气不足(如睡眠呼吸暂停、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肺通气/ 血流比异常(如CoPD、哮喘、肺间质病变)、肺内分流(肺不张、肺水肿、ARDS、肺炎、气胸)、弥散障碍(如 肺栓塞)。
低氧血症的处理措施包括:
1.严格掌握气管拔管指征,降低再插管风险;
.评估和消除持续低氧血症的病因,保持气道通畅(如托下颌或插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咽部梗阻);
(四)寒战
低体温是寒战的首要原因,寒战患者应采取加温措施,提高患者舒适度。必要时可使用曲马朵、哌替咤、右美托 咪定和多沙普仑等药物治疗寒战,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导致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意识抑制等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疼痛管理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且在快速康复外科中,多模式镇痛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单方药物镇痛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
由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与弱/强阿片类镇痛药按固定比例组成的复方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是治疗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等急慢性、中重度疼痛的重要药物。
与单方相比,复方阿片类镇痛药具有协同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获取便捷、用药依从性好等优点被国内外专家广泛推荐。
但临床应用中仍有潜在的安全性风险,且国内外关于复方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无法对复方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进行有效指导。
为规范复方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组织国内疼痛科专家撰写了本共识。
二、常用组份及药理学性质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主要由一种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氢可酮、羟考酮、曲马多)和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组成。
组分不同导致联合作用机制、起效时间、作用时间、代谢途径等亦有所不同,复合使用后可起到协同镇痛、延长作用时间、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效果。
常用复方阿片类镇痛药组份和药理学性质见表1。
三、药物分述及临床应用
1. 洛芬待因:洛芬待因由布洛芬和磷酸可待因组成。
布洛芬为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产生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可待因是中枢镇痛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镇痛作用,其与阿片受体亲和力较低,故镇痛效果弱于吗啡,其主要代谢产物为可待因-6-葡萄糖醛酸,是慢性非癌痛中度疼痛的一线用药。
洛芬待因主要有两种剂型:(1)洛芬待因片:每片含布洛芬200mg和磷酸可待因1
2.5mg;(2)洛芬待因缓释片:每片含布洛芬200mg与磷酸可待因13mg。
其主要适用于急慢性中度疼痛,尤其在骨关节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炎性疼痛治疗中具有优势,也可用于偏头痛和术后疼痛。
对轻、中度癌痛治疗也有一定的适应证,较为适宜骨
转移疼痛和伴有咳嗽的癌痛患者。
洛芬待因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较高,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洛芬待因临床应用需注意药物的过量应用及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的出血和(或)成瘾性等。
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2岁以上儿童及老年患者可酌情减少药量。
哺乳期妇女禁用。
已知为CYP2D6超快代谢者禁用。
2. 氨酚待因:氨酚待因是对乙酰氨基酚与磷酸可待因的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300mg和磷酸可待因15mg。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脂氧合酶和环氧合酶发挥作用,引起下丘脑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介素-1合成减少,从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
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中度疼痛,对创伤性疼痛和兼有发热、咳嗽的疼痛尤为适用,常用于治疗术后痛、骨折、骨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牙痛、头痛及痛经等,也是癌痛治疗二阶梯的常用药物。
7-12岁儿童使用时按体重相应减量,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5d,7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本品所含两种药物成分均可透过胎盘而影响胎儿,可使胎儿成瘾,引起新生儿的戒断症状;同时本品所含两种药物成分均可自乳汁排出,因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老年患者慎用。
呼吸抑制及有呼吸道梗阻性疾病,尤其是哮喘发作的患者应禁用。
多痰患者禁用,以防因抑制咳嗽反射,使大量痰液阻塞呼吸道。
3. 氨酚氢可酮:氨酚氢可酮是对乙酰氨基酚与氢可酮的复方制剂,
含对乙酰氨基酚500mg和氢可酮5mg。
氢可酮在结构上与吗啡类似,为半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选择性作用于μ受体,与G-蛋白复合物偶联并通过腺苷酸环化酶调节突触传递产生镇痛、欣快等作用。
氢可酮主要由CYP2D6和CYP3A4分别代谢为氢吗啡酮和甲氢可酮,氢吗啡酮对μ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母体药物高约30倍,因此CYP2D6表型影响其镇痛效果,其变异可使药物镇痛效果不佳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氢可酮主要临床优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少。
氨酚氢可酮是中重度慢性非癌痛的一线用药,如骨骼肌关节疼痛。
也可用于术后和创伤性疼痛、软组织损伤、口腔外科手术疼痛等,在急性肌肉骨骼痛的急诊患者中,其快速镇痛效果优于曲马多。
氨酚氢可酮也可作为癌痛治疗第二阶梯的药物。
有报道氨酚氢可酮可用于学龄前儿童(3-5岁)的术后镇痛。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老年患者应用此药物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
4. 氨酚羟考酮:氨酚羟考酮是盐酸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剂型为5mg/325mg。
羟考酮主要是κ受体激动剂,其镇痛作用与其在脊髓和下行抑制系统中的受体激动活性有关。
羟吗啡酮是羟考酮的活性代谢物,具有较高的μ-阿片受体亲和力。
氨酚羟考酮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发挥协同镇痛。
氨酚羟考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中重度疼痛。
在治疗骨关节炎和中重度慢性腰背痛方面,氨酚羟考酮片可以提供
有效的镇痛效果,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也可应用于轻、中度癌痛及爆发痛的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急性腰背痛,在非甾体类抗炎药基础上联合使用氨酚羟考酮不会增加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的疗效。
同时存在阿片类药物禁忌证如严重呼吸抑制、急性或严重支气管哮喘、高碳酸血症,疑似或已诊断有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禁用。
对于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的患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不推荐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对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5. 氨酚曲马多:氨酚曲马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与盐酸曲马多组成的复方制剂。
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25mg,盐酸曲马多37.5mg。
曲马多及其代谢产物O-去甲基曲马多作用于μ阿片受体,同时抑制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同时兼具镇痛和抗焦虑作用。
相比其他口服阿片镇痛药,曲马多的镇痛效果弱,且安全性没有明显优势,一般不推荐为一线用药。
氨酚曲马多可在较低剂量下达到单方制剂相同的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适用于各种中、重度的急性、慢性疼痛,如偏头痛、骨性关节炎、慢性腰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癌性疼痛及外伤后、手术后疼痛的治疗。
癫痫患者或被认为有癫痫发作危险的患者(如:脑部创伤、代谢异常、酒精和药物的戒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慎用。
老年患者慎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如必须使用,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建议延长服药间隔,且12h的用量不得超过2片。
目前尚无肝功能损害患
者的研究资料,不推荐使用。
尚无本药物用于16岁以下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资料。
酒精、安眠药、麻醉剂、中枢镇痛药、阿片类或精神药物急性中毒的患者禁用。
四、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不良反应:复方阿片类镇痛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便秘、头晕及恶心呕吐。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嗜睡及尿潴留等;氨酚氢可酮有引发呼吸抑制、不规则呼吸或周期性呼吸的可能。
2. 注意事项:复方阿片类药物与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或其他麻醉镇痛药联合使用时会产生叠加的中枢抑制效应,应注意可能会出现过度镇静,如嗜睡,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发生呼吸抑制。
此外,与上述药物合用时,便秘与尿潴留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联合用药时应减少其中一种或全部药物的剂量。
阿片类镇痛药使用过程中需进行成瘾性的风险评估,既往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或依赖史的个体较易出现成瘾性。
镇痛药疗效欠佳时盲目增加用量,可能会导致药物成瘾,故医生应对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理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和实时干预。
如需停药,原则上应在两周内平稳递减药量,以防出现戒断症状。
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时,应联合抗癫痫药或抗抑郁药物。
五、共识声明
1.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物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复合弱阿片/强阿片镇痛药。
除氢可酮外均属于非精神类药品,不受处方管制。
2.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的应用遵循了多模式镇痛原则,具有多重镇痛机制和协同作用,镇痛效果强于单方制剂,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
3.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适应于急慢性、中重度疼痛的治疗。
4.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避免过量使用,长期应用应注意监控药物不良反应。
5. 复方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不佳,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或选用微创介入等其他治疗方法。
指南/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马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
王云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
冯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
吕岩(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疼痛科)
刘广召(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
刘先国(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疼痛研究中心)
刘延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刘金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刘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
庄志刚(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陆丽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宋涛(中国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严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杨晓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
张小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
梁立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疼痛科)
熊源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