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认知冲突教学法
“认知冲突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冲突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沈峥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第10期摘要:探讨分析实施“认知冲突法”的一般过程,总结归纳在化学教学中认知冲突法的几种类型。
关键词:认知冲突;化学;建构主义学习文章编号:1005-6629(2007)10-0001-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在化学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创设一些认知冲突,不仅能使学生避免进入思维误区,认清问题的本质,更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创新能力。
1 认知冲突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1 学习论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认知结构是可以变化和重新组合的,其变化过程可以表述为:“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当一个问题能够纳入现有的认知结构时,则这个问题就能够被迅速解决,认知结构的平衡不会被打破。
相反,如果新的问题不能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则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被打破,这时,学生就会积极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建立新的平衡。
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认知矛盾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2心理学依据①知觉具有恒常性。
也就是说在知觉中,由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相对稳定性,使知觉往往不随问题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经验的影响下给出错误的判断。
“认知冲突”教学法正是利用了知觉的恒常性,先使学生“上当”,然后再解脱。
②从引起注意的角度看,新奇的刺激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枯燥的讲解、机械的重复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
因此改进教学方法,设置一些悬念,造成新异性,就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③从记忆的角度看,有意识地造成认知上的矛盾,然后再加以否定,通过这样的正误对比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2“认知冲突”教学的一般过程2.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教师根据所学知识、方法特点及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设计一个能与学生原有认知体系(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习惯思维等)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使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受到冲击,思维陷入矛盾之中,从而远离认知结构“平衡态”,问题情境一般需具备新奇性、不和谐性、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内在的认知驱动力。
“认知冲突”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冲突”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对于某一概念或理论存在着不同或对立的认识,存在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
在高
中生物概念教学中,运用认知冲突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
1.引入实例:通过讲解生物现象,阐述某一概念或理论,展示
带有认知冲突的案例或实验结果,激发学生质疑和思考,深入理解
和掌握知识点。
2.矛盾对比:将某一概念或理论与其对立面进行对比,使学生
在不同观点中选择并加以比较,从而深入理解学科概念。
3.问题式教学:针对某一生物概念中存在的疑点或不确定因素,引入问题,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发现和理解概念。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同观点和理论,激发不
同看法和思考方式,让他们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利用认知冲突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掌
握和理解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进而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认知冲突解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
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正在迅速发展,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认知冲突,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设计和实施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设计认知冲突解决教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阶段的认知发展主要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特点,避免设置过于复杂或抽象的任务。
2. 设计具体、实用的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在设计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尽量设计具体、实用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游戏活动、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认知冲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认知解决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实践在实施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时,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的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对话交流、团体合作等方式,帮助幼儿克服认知障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4. 提供总结性的教学内容回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总结和回顾教学内容,让幼儿对认知冲突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5. 观点和理解在认知冲突解决教案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幼儿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解决认知冲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二是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三是要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具体实用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冲突解决实践,并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内部观念、信念或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或不一致,这种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其重新审视问题,获取新的认知,并引发深刻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定认知冲突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有效地设定认知冲突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发现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或者相互矛盾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解释,让学生自行分析讨论,从而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又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自行探究虹的形成原理,由此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疑问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解决认知冲突。
一旦学生发现矛盾,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探寻解决的途径。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论证观点,分析问题,逐步解决认知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篇有关情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里引发的情感矛盾开始思考、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悟人生、探究情感,从而解决情感认知冲突。
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利用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拓展认知领域。
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研究一些复杂的生命现象,如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细胞分裂的过程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思考,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材料的绘画作业,让学生通过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激发学生对创意和艺术的认知。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
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冲突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维。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一、教学背景认知冲突是幼儿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幼儿在探索事物时,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容易产生疑惑和矛盾,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如果幼儿对认知冲突缺乏解决的能力,常常会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严重时还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加强认知冲突教育,帮助幼儿掌握解决认知冲突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情商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认知冲突的概念。
2.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认知冲突。
3.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认知冲突。
4.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主动积极地解决认知冲突。
三、教学内容1.认知冲突的概念2.认知冲突的类型3.解决认知冲突的方法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认知冲突呢?它是什么样的呢?”等待幼儿回答,让幼儿们就认知冲突的概念进行讨论。
2.讲述认知冲突的概念老师通过图片、故事等资源,让幼儿初步了解认知冲突的概念,引导幼儿回忆自己遇到认知冲突的场景。
3.介绍认知冲突的类型老师介绍常见的认知冲突类型,如:信息矛盾、行为矛盾、态度矛盾等,并通过实例与幼儿一起分类讨论,帮助幼儿加深对认知冲突类型的理解。
4.讲解解决认知冲突的方法老师分别介绍寻找新信息、比较、简化信息、调整态度等解决认知冲突的方法,让幼儿学习这些方法并大声回答“我知道了”。
5.实际操作老师通过各种情境案例,让幼儿分组进行解决认知冲突的模拟比赛,让幼儿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认知冲突,提高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程小结老师带领幼儿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询问幼儿们对认知冲突的认知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可以继续深入探究的地方。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情境化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干预引导、交互讨论为主,通过多方位、多途径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问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幼儿对认知冲突概念的掌握、对认知冲突的类型进行区分的能力、能否正确运用相关方法解决认知冲突。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从简到繁的探讨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认知冲突解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冲突解决的概念、意义和实施教案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
二、认知冲突解决的概念和意义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涉及到幼儿的认知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
认知冲突指的是幼儿在认识世界和他人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不确定性和挑战。
而认知冲突解决即是指幼儿主动或被引导积极地处理这些矛盾和挑战,形成相对稳定和合理的认知结构。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的意义在于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的实施1. 目标设定:教师首先要明确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的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思维和情感管理能力,提升他们的合作和沟通技巧,促进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2. 情境营造:教师应通过各种情境和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小组活动等,刻意营造一些认知冲突,并引导幼儿进行解决。
在小组活动中,故意设计一些任务,让幼儿在思维和观点上产生分歧,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决。
3. 引导提问:教师在引导幼儿解决认知冲突时,应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你们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你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反思总结:每次认知冲突解决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
让幼儿说出问题的原因、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式,从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认知冲突的本质和解决的方法。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认知冲突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理解认知冲突的情境;2.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和冲突解决能力;3.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4.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幼儿教具:拼图、积木、数字卡片等;2.游戏和角色扮演道具;3.认知冲突解决故事书。
教学活动:活动一:认知冲突的引入(2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拼图,把其中一块拼图放错位置,让幼儿观察;2.引导幼儿发现拼图有错误,并与他们讨论这种错误是因为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认知冲突;3.让幼儿尝试纠正拼图的错误,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认知冲突。
活动二:认知冲突故事分享(2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阅读认知冲突解决故事书,例如《小狼学画画》;2.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认知冲突,以及主人公是如何解决冲突的;3.引导幼儿回忆和总结故事中的解决方法,并与他们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
活动三:认知冲突解决游戏(30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认知冲突解决游戏,如“找出不一样的东西”、“数字排序游戏”等;2.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次游戏,观察和识别认知冲突,共同解决问题;3.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的认知冲突和解决方法,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活动四:幼儿角色扮演冲突解决(30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服装、服务员服装、消防员服装等;2.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并分成小组进行游戏;3.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幼儿模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他们尝试解决冲突的方法,并与其他角色互动;4.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的认知冲突和解决方法,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经验和感受。
活动五:认知冲突总结与反思(20分钟)1.通过一个简单的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认知冲突解决方法;2.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教学活动,讨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认知冲突和解决方法;3.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想法,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案例分析与教学方案
文章标题: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案例分析与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认知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认知上的挑战与冲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并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方案探讨幼儿园认知冲突的特点、原因、解决方法以及教师的角色。
一、案例分析1.1 案例背景小明和小红在玩具区发生了争执,两人都想要玩具火车,争论不休并且情绪激动。
1.2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反映了幼儿园中常见的认知冲突情景。
孩子们可能因为玩具、位置、注意力等方面发生争执,表现为情绪激动、争论不休。
二、认知冲突的特点2.1 多样性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认知冲突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2.2 情绪化幼儿对于认知冲突往往难以控制情绪,容易表现出激动、愤怒等负面情绪。
三、认知冲突的原因3.1 自我中心幼儿在认知发展初期,往往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难以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想法。
3.2 社交技能不足部分幼儿缺乏有效的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协调。
四、解决认知冲突的教学方案4.1 倾听和理解教师应当首先倾听孩子们的诉求,并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孩子们的共享和倾听能力。
4.2 引导协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协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认知冲突解决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们应当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要注重对幼儿的社交技能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教育中,认知冲突的解决不仅关乎孩子们个体发展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体教育的质量。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认知冲突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孩子们合理处理冲突,并借助冲突引发的学习机会,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七、总结与回顾本文从认知冲突的案例出发,系统性地介绍了认知冲突的特点、原因、教学方案以及教师的角色。
通过深入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幼儿园认知冲突的问题,并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
认知冲突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冲突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认知冲突是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成为认识活动的内驱力。
运用认知冲突强化新旧知识、情境间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方法即认知冲突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从创设情景、解析问题、重构认知结构三方面运用认知冲突法。
在运用认知冲突法时,要注重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注重与教学目标实现的结合,以及与调查、积累和集体备课等活动的结合。
[标签]认知冲突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针对大学生知识面广、获得信息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备受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重视,如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专题式、原著法等教学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这些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主动性和互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运用这些方法的同时,还应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将认知冲突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主要方法,并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思考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一、认知冲突法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效用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
较早关注认知冲突的学者主要有费斯汀格和皮亚杰等。
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无法与薪情况、新信息相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
皮亚杰认为,解决认知冲突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调节,“所谓调节是指客体作用于主体因而主体使他的行为与客体适应(或配合)的那种方式”。
即认识主体在遇到新的情境、问题时,为了保持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平衡,通过“同化”与“顺应”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同化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并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符合现实环境的要求。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应对幼儿出现的认知冲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认知冲突是指幼儿在接受新知识或遇到新情境时,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矛盾和不适应,这种冲突往往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如何引导幼儿解决认知冲突,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是幼儿园教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认知冲突的表现1. 幼儿在学习数字概念时出现困难,不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无法正确使用数字进行计数。
2. 幼儿在进行合作游戏时,出现意见分歧,不愿意与他人共享和合作。
3. 幼儿在进行手工制作时,由于技能不够熟练或者想法受限,出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
二、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1. 情境引导: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产生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解决冲突。
在游戏角色扮演中引导幼儿模拟家庭生活,遇到争吵和矛盾时,教师可以及时干预引导幼儿进行合理交流和解决矛盾,从而促进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启发性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认知冲突。
当幼儿在学习计数时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如果有两个苹果,你怎么数?”来引导幼儿思考并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 合作交流:在幼儿园的团体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当出现意见分歧和冲突时,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协商,在与他人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认知协调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4. 鼓励探索: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尝试,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
当幼儿在进行手工制作或者其他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尝试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案实施要点1. 注意个性差异:认知冲突是因为幼儿个体差异引起的,教师在实施教案时,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冲突采取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措施。
小学数学新课标认知冲突
小学数学新课标认知冲突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了学生认知冲突的解决,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与已有知识或经验相矛盾的新信息,从而产生困惑和冲突。
新课标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来解决这些冲突,达到深化理解和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引发和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1. 问题情境创设: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产生认知冲突。
例如,通过一个购物场景引入小数加减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发现与整数加减法的不同之处。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来探索数学概念和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与他们先前理解不一致的现象,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发现彼此观点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能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4. 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识别和解决学习中的错误和误解,这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冲突,并寻找解决策略。
5. 跨学科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发现认知冲突,从而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6. 评价与反馈: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冲突,并提供解决冲突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教学方法。
1. 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启示、提示和指导,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问题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反例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解决问题。
3. 问题解决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面临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实现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 认知冲突教学法认知冲突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造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思维的扩展和重构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矛盾和争议的观点,让学生面对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思维转变。
通过解决认知冲突,学生能够主动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其思维能力。
5. 项目制教学法项目制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项目制教学,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 幼儿园冲突解决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们开始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地方。
在幼儿园中,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情绪,他们还在学习适应集体生活。
幼儿园老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冲突解决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沟通和协商,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冲突情况。
一、理解冲突的本质冲突是不同利益、需求或观点之间的对抗和矛盾,它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是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尤其是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孩子们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往往会因为争抢玩具、争吵打架等问题而产生冲突。
但是冲突并非完全是一种负面现象,适当的冲突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孩子积极处理冲突的能力1、倾听和理解作为老师,首先要倡导倾听和理解的态度。
当孩子们因为玩具或其他事情发生冲突时,老师要耐心听取双方的说法,了解冲突的原因和经过。
同时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加深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2、引导合理沟通在冲突解决中,合理的沟通非常关键。
老师应该教导孩子们用理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
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化解冲突,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3、培养合作精神在冲突解决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集体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团结互助、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鼓励自主解决问题在冲突的处理中,老师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自己谈判和协商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们能够自己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无疑对他们的成长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5、示范和引导在幼儿园中,老师应该以身作则,示范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会礼貌待人、友好相处,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交风格。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品格教育和冲突解决能力的培养:1、利用故事、游戏等形式教育孩子们学会体谅他人、懂得宽容和谅解。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王建新2011年11月1日21:34浏览:35评论:11鲜花:4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5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教学也一样。
没有一个数学老师不期待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地建构知识,设计“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不能包容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引发认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教师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这样导入: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带给大家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
(出示课件:自行车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但轴不在中心)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小狗第一名)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是它跑第一名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么小猴、小猪呢?(小猴不仅慢,还一颠一颠的,小猪的车是骑不走的)这时不用教师多说,显然这两个问题便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维能力是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素质。
要想激发学生的思维,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巧设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在接触知识时,个体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矛盾、对立或者不一致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
有效地巧设认知冲突,能够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不断地探索和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设认知冲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利用对立观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或现象提出对立的观点。
比如在一些有争议性较大的话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提出对立的观点,然后让他们进行辩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也可以通过对立的观点判断选出更加合理的观点,使得自己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主动追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地追问。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并提出疑问,不断追问直至理解为止。
当学生在认知上出现矛盾时,就会激发他们的思维。
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比较难的题目,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思考过程来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对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找寻不足。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检验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
通过自我反思,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性,从而寻求突破和提高。
比如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接受他人的批评,也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全面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知识探索和研究。
这样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知识边界,激发他们的思维。
比如在开放式的实验课上,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设计实验。
认知冲突幼儿园教案
认知冲突幼儿园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3-5岁幼儿园儿童,旨在引导幼儿探索认知冲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在面临两个或更多矛盾信息时,体验到的困惑和不适,也是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认知冲突的概念。
2.培养幼儿通过探索解决认知冲突的能力。
3.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认知冲突引入1.让幼儿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让其出现矛盾信息(例如一辆三轮车却有四个车轮)。
2.引导幼儿谈论出现的矛盾信息,观察幼儿的回答。
第二步:认知冲突探究1.准备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放着许多小石子,另一个瓶子里放着许多和小石子大小相似的沙子。
2.让幼儿猜瓶子里小石子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3.随后将小石子瓶子中的石子倒入沙子瓶子中,观察幼儿猜想数量与实际数量的差异,引导幼儿思考这是怎么回事。
第三步:认知冲突归纳总结1.引导幼儿总结探究过程,指出幼儿最开始的猜想是否正确。
2.引导幼儿探讨认知冲突的感受和心理,以及如何解决认知冲突。
3.提出问题,并引导幼儿探究:同样大小的两个袋子,一个袋子里装满了棉花,另一个袋子里装的是满满的小石子,孰轻孰重?四、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认知冲突并从中学习。
五、教学评估1.通过幼儿的回答观察和记录,了解幼儿认知冲突的感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探究,检查幼儿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通过自我评价或互评方式,让幼儿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延伸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认知冲突。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认知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幼儿将认知冲突解决能力应用到生活中,如解决玩具拼装、院内游戏规则制定等问题。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认知冲突是指当人们遇到新的信息或观点时,与其原有的认知观念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心理过程。
认知冲突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巧设的认知冲突方式,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建立对比冲突通过对比不同的信息或观点,让学生感受到矛盾与冲突,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与探索。
在地理课上,可以对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进一步引导他们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二、引发疑问冲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探究和分析来解答问题,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它的正确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矛盾情节冲突在故事或案例中,巧妙安排矛盾情节,让学生产生思考与探索的动力。
在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个短故事,其中有一个主人公内心产生矛盾,然后让学生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观点碰撞冲突通过介绍不同的观点或理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评价,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在历史课上,可以将不同历史学家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实践与理论冲突将学生置于实际情境中,让他们与理论知识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
在科学课上,可以让学生进行一项实验或观察,然后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巧设认知冲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和探索,能够逐渐形成更为准确和完善的认知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巧设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们在实践中积极运用。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方法教案一、引言:认知冲突在幼儿园阶段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们正在通过探索、观察和与他人互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然而,认知冲突可能会阻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为了帮助幼儿有效解决认知冲突,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掌握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认知冲突解决方法的评估:认知冲突解决方法的评估应基于以下两个标准:深度和广度。
1. 深度:这涉及到解决方法是否能够帮助幼儿深入理解认知冲突的本质,并找到根本的解决途径。
2. 广度:这关乎解决方法是否适用于幼儿园学生普遍存在的认知冲突,以及是否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
根据这两个标准,我们将介绍以下几种认知冲突解决方法:三、认知冲突解决方法的具体实施:1. 合作解决方法认知冲突往往发生在幼儿之间的互动中,因此合作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鼓励幼儿合作、分享和交流,他们可以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一起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互相倾听和讨论,找到共同的认知解决路径。
2. 促进思考与观察幼儿的认知冲突可能源于对周围事物的不了解或观察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促使幼儿更深入地观察和思考问题。
在观察昆虫时,教师可以问:“你注意到昆虫的哪些特征?你认为它们在做什么?”通过引导幼儿思考并提供观察的机会,他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认知冲突。
3. 游戏化解决方法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可以结合游戏引导幼儿解决认知冲突。
在玩具分享时,教师可以设定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拟解决冲突的过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育游戏和活动除了角色扮演,教育游戏和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认知冲突解决的有效手段。
可以组织拼图比赛、解密游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回顾与总结:通过上述方法,幼儿可以有效地解决认知冲突,并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解决认知冲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会有所不同。
47.认知冲突教学法
47.认知冲突教学法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指认知发展过程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
皮亚杰认为调节是解决认知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即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条件下,原有认知结构不能适应现实环境要求时,他只能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符合现实环境的要求。
否则,只有同化,没有顺应或调节,人就无法保持他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平衡。
只有通过调节不断解决认知冲突,同化与顺应的交替发生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相对稳定或平衡的状态,促使人的认知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
认知冲突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学习论依据。
2.心理学依据。
(一)“认知冲突”教学的一般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2.探究问题本质,分析冲突根源。
3.消除矛盾,重塑认知结构。
(二)设置认知冲突的作用1.形成悬念,引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企盼、渴知、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强化注意,凝聚思维。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意,促使头脑保持一般警觉和知觉集中。
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凝聚思维焦点。
认知冲突能够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能迅速地选择和接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地加工。
3.激发内需,发展思维。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因为人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所以认知失衡会导致“紧张感”。
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的不舒服感觉,就会产生认知需要(内驱力),努力求知,萌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
在学生努力求知,变“失衡”为“平衡”的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活动得到了有效体现,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制造起伏,活跃思维。
没有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没有涟漪的静水,气氛平淡,没有教学高潮,学生的思维松弛,大脑皮层处于惰性状态,认知兴趣不能得以维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 幼儿园冲突解决
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面临许多冲突,例如与同伴的矛盾、情绪管理、自我控制等问题。
如何引导幼儿有效地解决认知冲突,是幼儿园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提出一套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以期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地引导幼儿解决认知冲突。
一、认知冲突的概念和特点1. 认知冲突的概念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在接受新的知识、理解新的事物、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认知矛盾和认知不一致的状态。
认知冲突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推动力。
2. 认知冲突的特点认知冲突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矛盾状态。
它具有以下特点:(1)认知冲突是一种矛盾状态。
个体在接受新的知识、理解新的事物、解决问题时,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不一致。
(2)认知冲突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
认知冲突能够促使个体主动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推动认知的发展。
(3)认知冲突是一种认知情绪状态。
在认知冲突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焦虑、困惑、不安等情绪。
二、幼儿园认知冲突解决教案1.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幼儿园中,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是解决认知冲突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1)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团体活动,例如小组游戏、集体协作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建立友谊,培养互助精神。
(2)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幼儿。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和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3)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2. 引导幼儿理解认知冲突在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的基础上,教师还需引导幼儿理解认知冲突,包括认知冲突的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幼儿理解认知冲突:(1)开展主题故事、游戏等活动。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认知冲突的概念和特点,帮助他们理解认知冲突。
(2)观察幼儿行为和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认知冲突教学法
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指认知发展过程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
皮亚杰认为调节是解决认知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即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条件下,原有认知结构不能适应现实环境要求时,他只能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符合现实环境的要求。
否则,只有同化,没有顺应或调节,人就无法保持他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平衡。
只有通过调节不断解决认知冲突,同化与顺应的交替发生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相对稳定或平衡的状态,促使人的认知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
认知冲突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学习论依据。
2.心理学依据。
(一)“认知冲突”教学的一般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2.探究问题本质,分析冲突根源。
3.消除矛盾,重塑认知结构。
(二)设置认知冲突的作用
1.形成悬念,引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企盼、渴知、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强化注意,凝聚思维。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意,促使头脑保持一般警觉和知觉集中。
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凝聚思维焦点。
认知冲突能够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能迅速地选择和接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地加工。
3.激发内需,发展思维。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因为人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所以认知失衡会导致“紧张感”。
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的不舒服感觉,就会产生认知需要(内驱力),努力求知,萌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
在学生努力求知,变“失衡”为“平衡”的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活动得到了有效体现,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制造起伏,活跃思维。
没有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没有涟漪的静水,气氛平淡,没有教学高潮,学生的思维松弛,大脑皮层处于惰性状态,认知兴趣不能得以维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思维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注意,使学生从情感上参与课堂教学。
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调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认知冲突是难免的,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矛盾情境,激起认知冲突。
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这些矛盾的
命题或结论进行设疑,就会使学生感到迷惑和惊讶,并由此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引起认知冲突。
(1)从教材中挖掘矛盾,把学生推入矛盾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激发认知冲突。
(2)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创设矛盾,激起认知冲突。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在相互交流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矛盾。
教师要及时抓住矛盾,激起认知冲突。
2.在新旧知识的临界点上激起认知冲突。
新旧知识的临界点,正是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转换处,教师抓住这些地方进行设计和提问,必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3.抓住易忽视和易错的地方及时设疑,激起认知冲突。
学习中有许多地方学生容易忽视,运用时常常出错,出现“入耳不入脑,入眼不入脑”是现象,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带来了危害,留下了后患,因此通过设疑、反问等手段及时纠正,激起认知冲突。
来源:余文森,林高明主编《经典教学法50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