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绿地的功能转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转型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转型策略□ 朱镱妮,程 昊,孟祥彬,朱海雄,唐艳丽[摘 要]文章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定位进行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专项规划编制的5个关键点,即谁组织谁负责,空间利用,传导、继承,纳入详细规划和结合实际。
其次,基于关键点提出构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阶段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模式决策机制和研究技术路径两条转型响应策略:一是通过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展望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形式和决策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模式3个阶段,构建编制模式决策机制;二是构建分解落实、叠加功能和制订导则3条编制技术路径,以期能科学传导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效利用绿地空间和精准纳入详细规划,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转型;响应策略[文章编号]1006-0022(2020)22-0032-08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朱镱妮,程昊,孟祥彬,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转型策略[J].规划师,2020(22):32-39.Transform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National Land and Space Planning System/Zhu Yini, Chen Hao, Meng Xiangbin, Zhu Haixiong, T ang Y anli[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orientation of specialty planning in national land and space planning system and concludesfive major points of planning compilation: connection with reality, organization with responsibility, spatial utilization, transmission, and incorporation with detailed plans. It further propos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green system master plan: establishing a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with planning content, compilation approach, and compilation model; and establishing a technical route that consolidates the mission of master plan, overlaps functions, and compiles guidelines. It attempts to transmit mission of master plan, utilizes green spac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incorporates the content with detailed plans, and prompts pragmatic and effective green system specialty plans.[Key words] National land and space planning system, Urban green system specialty plan, Transformation, Response strategy[作者简介]朱镱妮,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
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过程和模式研究
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过程和模式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功能不断发生转变,从传统的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向多元化的城市功能转变。
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过程和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城市发展的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过程1、由单一用途向多元化转变城市土地利用由传统的以住宅为主导,逐渐向多元化转变。
在城市规划中,商业、文化、娱乐等多元功能的渗透被广泛采用,大型综合体、商业街、休闲娱乐场所等不断涌现。
在居住区中,公共服务、社区活动设施的配套也逐渐得到完善。
城市由单一生活功能向多元化生活功能转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2、由传统向创新变革城市土地利用由以往的传统向创新变革,不断探索新的土地利用模式。
新型城镇化中提出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布局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和发展的新趋势。
该趋势下,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城市规划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大量的绿地、公园和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开发,成为城市的宝贵资源。
同时,城市竖向发展也在不断深入,高楼密集、产业聚集、城市综合体体系逐渐形成,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3、由集中化向分散化转变城市土地利用由传统上的集中化向分散化转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推进。
在城市扩张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郊区、乡村地区逐渐融入城市体系,形成城市群和城镇群,追求自然与人文更好的土地利用。
以乡村地区的土地开发为例,因为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巨大空间,且较为灵活,所以开展农业观光、生态康养和文化旅游等产业较为适宜,便利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二、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模式1、转型发展为核心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核心在于旧城区的更新和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有利于旧城区的更新和改造,推动城市向更合理的状态发展。
与此同时,转型发展还可以改变土地功能,实现旧城区的利用价值。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功能的拓展——以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为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功能的拓展——以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为例I. 前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的背景和意义-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II. 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的原则- 绿地与慢行交通的关系- 绿地与慢行交通相互促进的原理- 绿地与慢行交通结合的规划原则III. 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的实践案例- 国内外城市的慢行交通规划和绿地规划- 绿地与慢行交通结合的实践案例分析- 绿地与慢行交通结合的实践经验总结IV.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基于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的拓展- 从绿地与慢行交通结合的角度探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拓展空间-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加强绿地与慢行交通的结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V. 结论- 绿地与慢行交通结合的规划与实践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加强绿地与慢行交通的结合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一章前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绿地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场所,同时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空气净化、景观改善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单纯的绿地规划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需要考虑格局布局、配套设施、功能划分等一系列因素,使绿地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居民,并且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慢行交通方面,相较于机动车辆,其具有节能、环保、体验好等特点,可为城市出行方式转型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慢行交通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和配套设施,绿地就是一种很好的慢行交通配套设施。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可以结合绿地与慢行交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更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因此,本论文将从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思路和新发展,以实现更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章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的原则2.1 绿地与慢行交通的关系慢行交通包括行人、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它与城市绿地的关系十分密切。
简述城市与园林的关系问题
简述城市与园林的关系问题摘要:城市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集合点。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对园林的思想观念逐渐从艺术观转变为功能观,并呈现出向环境观转变的趋势。
城市生活园林化与园林绿地城市化推动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形成。
关键词:城市;园林;城市生活;园林绿地;厦门1 城市与园林的关系辨析古代园林是人们理想王国中的形象模式,“园”是人们物化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协调的地域,也是人们对自然需求的一种本能,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而“天人合一”自然观则是古代园林的最高境界,园林质量的好与坏、做工精致与粗糙、耗资多与少,都反映了该园林所在城市的富裕强大与否。
但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代园林可居可游的简单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园林逐渐外延为文化产业和绿色资源,城市与园林逐渐出现多种形态与组合,一个新的概念——“生态园林”应运而生。
现代城市园林逐渐转型,开始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园林由私人化变为公共化。
因此,现代城市与园林的关系既矛盾又调和,既对立又统一。
但城市与园林正如阴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动态发展,从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注定会为生态园林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需园林为其增色,园林也必定依靠城市与自然共荣。
2 城市生活与园林绿地的关系概述城市与园林的关系是从宏观而论的,微观来看,城市中城市生活为主线,园林绿地为重点。
城市生活与园林绿地的关系更与居民息息相关。
城市公共绿地如城市公园、城市广场、道路绿地、街旁绿地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
城市生活需要园林绿地来增添乐趣并作点缀,园林绿地更需要城市生活赋予自身生存形态。
园林绿地有美化景观的基础作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水分、气温、污染等问题是其更深层次的作用。
再者,园林绿地的附属功能为城市生活带来经济效益。
园林绿地经改造可成为旅游资源,对个人生活而言,可丰富市民休闲生活,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
城市绿色转型规划方案
城市绿色转型规划方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绿色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绿色转型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个城市绿色转型规划方案。
一、提升城市环境质量1.加强城市污染治理,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工业排放的治理。
2.加大对非机动车交通和公共交通的支持力度,减少汽车的使用量。
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加大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力度,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污染物的排放。
建设垃圾分类的设施,提供有效的回收利用手段,加强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管和管理。
二、提升城市生态效益1.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绿色空间。
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建设公园和绿化带,提供人民休闲的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建设生态住宅小区,提供生态住房。
优化居住环境,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
通过选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等手段,实现居民生活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3.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耕作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三、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1.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
加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控制,避免过度开发和城市蔓延。
2.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城市经济的绿色化。
鼓励发展环保产业和节能产业,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一个城市绿色转型规划方案,通过提升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效益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城市的绿色转型。
这个方案旨在改善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城市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城市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环境挑战,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那么,城市要怎样才能成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呢?首先,能源结构的优化是关键一步。
传统的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城市需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通过建设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和风电场,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电力。
同时,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让企业和居民能够自行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
例如,在建筑物屋顶安装太阳能板,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多余的电力还可以并入电网。
在交通领域,推动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交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碳排放,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的数量和运行频次,提高公交的服务质量和舒适度,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
同时,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如地铁、轻轨等,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
此外,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建设完善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共享单车等服务,打造绿色出行友好型城市。
城市规划也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城市布局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避免过度集中的城市发展模式,规划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减少居民通勤距离。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空间的营造。
增加公园、绿地、湿地等生态空间的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容量和环境质量。
同时,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新建建筑要符合节能标准,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改造。
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私人空间公共化发展历程及对中国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启示
私人空间公共化发展历程及对中国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启示马文倩;郑思俊;富婷婷;耿春女;殷明;谢倩【期刊名称】《园林》【年(卷),期】2024(41)1【摘要】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深入以及城市转型存量发展,超大、特大城市及其他城市人口高密区域的公共空间供给不足、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逐渐突显。
其中,城市中现有的绿地空间难以满足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同时由于地价使得绿地建设成本上涨也让新增公共绿地变得困难重重。
纽约、伦敦等城市先后发展了以“私人空间公共化”增加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模式,近年来国内也在此领域逐步从“破墙透绿”发展到附属绿地开放共享,以提供非商业化公共绿地空间为特征。
同时,私人空间公共化的典型案例在设计引导、透明度提升、共享模式创新等方面对于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由此,提出今后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应当从引入私人空间公共化政策、编制附属绿地设计与建设导引、搭建信息公开化渠道及建立长期监督与进退机制等三方面推进,使得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成为补充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的有效创新途径,成为支撑公园城市和人民城市创建的重要举措。
【总页数】7页(P59-65)【作者】马文倩;郑思俊;富婷婷;耿春女;殷明;谢倩【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相关文献】1.日本金融自由化历程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启示2.从"单线推进"到"空间协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历程与发展进路3.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启示4.日本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5.私有公共空间的研究进展及其对附属绿地公共化的启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逻辑、表征与调控路径
㊀第21卷㊀第6期2023年12月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JournalofChineseUrbanForestryVol 21㊀No 6Dec 2023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逻辑㊁表征与调控路径∗吴殿鸣㊀邵大伟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㊀江苏苏州㊀215011㊀收稿日期:2022-06-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429)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YJCZH189)ꎻ苏州科技大学风景㊀㊀㊀㊀㊀㊀园林学科建设项目共同资助㊀第一作者:吴殿鸣(1984-)ꎬ女ꎬ博士ꎬ副教授ꎮ研究方向为城乡生态空间效能ꎮE-mail:wudmsz@163 com摘要: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设施载体ꎬ具有突出的社会空间效应ꎬ该效应的空间逻辑和表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ꎮ为有效揭示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规律ꎬ从驱动居住空间布局㊁分化感知利用空间㊁激活行为与交往㊁塑造符号与文化㊁触发空间生产与生产空间的5个方面ꎬ构建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逻辑框架ꎬ深入解析其作用过程ꎻ结合中国城市传统既有型㊁新区开发型㊁老城改造型㊁历史园林型公园绿地ꎬ廓清其分化㊁拉动㊁激活㊁转译的空间表征ꎬ并提出从夯实供给本底㊁优化供需适配㊁塑造标志景观㊁强化兜底保障㊁增强生产循环的调控路径ꎬ以期为优化公园绿地配置提供新的视角和科学依据ꎬ促进社会空间协调发展ꎬ提升人居环境满意度ꎮ关键词:公园绿地ꎻ社会空间ꎻ分异逻辑ꎻ空间表征ꎻ调控路径DOI:10.12169/zgcsly.2022.06.06.0001SocialSpatialDifferentiationofUrbanParkGreenSpace:LogicꎬRepresentationandRegulationPathWuDianming㊀ShaoDawei(School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ꎬ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Suzhou215011ꎬJiangsuꎬChina)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municipalecologicalinfrastructuresꎬthegreenspaceofparkshasprominentsocio ̄spatialeffect.Thespatiallogicandthecharacterizationoftheeffectstillneedtobeexplored.Inordertoeffectivelyrevealthesocialspatialdifferentiationofparkgreenspaceꎬthispaperconstructsitslogicalframeworkintermsofdrivingthelayoutofresidentialspaceꎬdifferentiatingperceptionandutilizationofspaceꎬactivatingbehaviorandcommunicationꎬshapingsymbolandcultureandtriggeringspaceproductionandproductionspaceꎬanddeeplyanalyzesthefunctionalprocessoftheframework.Inviewoftheparkgreenpacesoftraditionaltypeꎬnewdevelopmenttypeꎬreconstructedold ̄citytypeandhistoricalgardentypeinChinaꎬthepaperclarifiesthespatialrepresentationofdifferentiationꎬpullingꎬactivationandtranslationꎬandputsforwardtheregulationstrategiesꎬi.e.ꎬconsolidatingthesupplyꎬoptimizingthesupply ̄demandmatchingꎬconstructingthelandmarklandscapeꎬstrengtheningthebasiccoverageandenhancingtheproductioncycle.Thestudyishopedtoprovideanewperspectiveandscientificevidencesforoptimizingtheconfigurationofparkgreenspaceinordertopromotethecoordinatedsocio ̄spatialdevelopmentandimprovethesatisfactiontowardstheenvironmentofhumansettlements.Keywords:parkgreenspaceꎻsocialspaceꎻdifferentiationlogicꎻspatialrepresentationꎻregulationpath㊀第6期㊀吴殿鸣㊀邵大伟: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逻辑㊁表征与调控路径㊀㊀㊀㊀社会空间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在19世纪末创造和应用的[1]ꎬ其字面意思包含两个层面:社会代表人的群体ꎻ空间则体现出群体的地域性[2]ꎮ长期以来ꎬ社会空间在不同学派存在具体界定的差异ꎮ芝加哥学派强调社会生态过程ꎬ提倡以不同社会群体的居住空间分异来理解社会空间[3]ꎻ伯克利学派的法国地理学家索尔(Sorre)从地域出发ꎬ强调居民的空间感知和认同度[4]ꎻ人文区位学派的约翰斯顿(Johnston)将社会空间定义为 社会群体感知和利用的空间 [5]ꎻ行为学派从社会关系解构社会空间ꎬ定义为个人通过朋友㊁亲人㊁媒体等社会关系所涉及到的空间区域[6]ꎻ新哈佛学派认为符号㊁文化标志可对抽象社会空间具象化ꎬ以此表征在社会中的地位㊁资本占有和文化强弱[7]ꎮ马克思主义学派从 空间生产 视角提出社会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ꎬ同时空间又生产着社会关系ꎬ强调 社会 空间 的辩证统一[2]ꎮ关于社会空间不同侧重和角度的论断为社会空间解构和系统认知奠定了基础ꎬ也可有效促进探究其与公园绿地空间的关系ꎮ公园绿地是稳定城市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ꎬ也是市民最根本民生福祉㊁社会福利的体现ꎬ兼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ꎬ具有物质的形态和空间的表征ꎮ城市公园绿地配置受自然环境要素影响显著ꎬ多依附于自然山水地形㊁历史文化遗迹布局ꎬ又受城市规划相关标准规范约束和政策导向牵引ꎬ空间分异的平衡性㊁均等性问题较为突出ꎮ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中与市民关联度最高的开放性绿色空间ꎬ一方面可以供给居民优质生态服务产品和公共空间ꎻ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㊁商业㊁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空间的布局ꎬ表现出较为突出的社会空间效应特征ꎮ基于公园绿地的价值独特性和资源稀缺性ꎬ结合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理论的内涵和特性可以发现ꎬ两者具有密切的关联关系ꎮ江海燕等[8]㊁周春山等[9]较早梳理了国外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分异研究成果ꎬ对其 绿墙 式的社会隔离性或 绿磁 式的社会融合性ꎬ以及社会空间分异的热点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剖析ꎬ并实证揭示社会空间的分异规律ꎮ近年来ꎬ国内外围绕社会公平正义探究公园绿地供给水平㊁配置特征㊁可达性状态的研究逐渐增多[10-13]ꎬ并表现出类型化空间和特定人群的研究趋势[14-17]ꎮ然而仍需要从社会空间的多重内涵视角深入探究其分异的内在逻辑规律及其外在的空间表征现象ꎬ为生态文明转型阶段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优质生态产品的精准供给提供科学依据ꎬ高效协同两者空间关系ꎮ1㊀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逻辑公园绿地供给的不均衡与需求的社会空间阶层㊁结构之间的势差ꎬ是导致其分异逻辑的起点ꎮ结合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空间的主要理解ꎬ在社会空间分异的内在逻辑规律方面ꎬ公园绿地可作用于驱动居住空间布局㊁分化感知利用空间㊁激活行为与交往㊁塑造符号与文化㊁触发空间生产与生产空间(图1)ꎮ图1㊀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作用逻辑及其过程1 1㊀公园绿地驱动居住空间布局从1920年代开始ꎬ以伯吉斯(Burgess)㊁霍伊特(Hoyt)㊁麦肯齐(Mckenzie)为代表的学者引入生态学思想的支配㊁侵入㊁演替等概念进行社会(区)形成的研究ꎬ在总结案例城市的基础上ꎬ相继提出了同心圆理论(TheConcentricZoneTheory)㊁扇形理论(SectorTheory)㊁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Theory)[18]ꎮ城市布局模式表明ꎬ公园绿地与居住空间分异密切关联ꎮ随着地租金额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ꎬ居住环境质量逐渐提升ꎬ中等收入㊁高收入居民逐渐向城市外围公园㊁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的居住环境迁居ꎻ中心区周边受到地价成本影响ꎬ72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公园绿地等环境设施难以新建ꎬ逐渐沦为城市的贫民窟ꎮ传统模式模型较为直观地揭示了不同特征居民中同类居民聚居形成的居住空间的分异现象[2ꎬ4]ꎬ也解释了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原理ꎮ在地价㊁房价㊁优美景观环境㊁稀缺绿地资源共同博弈下ꎬ塑造了居住空间分异ꎮ1 2㊀公园绿地分化感知利用空间社会空间可以理解为共同价值观㊁态度和行为方式群体所形成的城市马赛克ꎬ即居住在同一区域的群体往往具有相似的空间认知㊁城市意象[2ꎬ19]ꎮ公园绿地具有可观的环境美化㊁生态提升价值ꎬ对其价值的认知会因人群属性而产生分异ꎬ进而产生行为的差异ꎮ例如ꎬ喜欢休闲游憩活动的人群更偏好公园绿地空间ꎬ居住会表现出明显的 趋绿 取向ꎬ乃至为此付出较高的金钱成本[20]ꎮ感知空间具有城市㊁社区㊁邻里和家庭的尺度差异ꎬ可通过多尺度层级去理解ꎬ并揭示其空间分化特征ꎮ大型综合公园会成为构建城市意象的标志ꎬ区域性公园在社区居民层面产生显著影响ꎬ邻里公园和居住区公园则会构建邻里和家庭的认知与价值观念ꎮ1 3㊀公园绿地参与构建社交网络社会空间可以表征为个人融入到社会的社会关系ꎬ地理学者将社会关系进行了空间化[6ꎬ21]ꎮ城市公园是居民社会交往的重要节点ꎬ社会空间网络特征也可成为城市公园进行布局规划㊁优化的重要依据ꎮ马赛克化的城市社会空间需要各种社交活动场所ꎬ以此打破社会隔离㊁强化交流与融合[10]ꎮ 粘合剂 陌生人的会场 街头芭蕾 街头剧场 街头舞台 [20]均强调公园的社会价值ꎬ也体现了公园绿地参与社交和社会关系构建的作用ꎮ托普森(Thompson)提出希望公园成为文化 色拉盘 而非 熔炉 ꎬ提醒社会意识和活动应该 熔而不断 和而不同 ꎬ城市社会空间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是城市生机和活力的体现[21]ꎮ公园绿地不断成为陌生人相识㊁共同爱好居民聚居活动㊁信息共享与扩散㊁外来人口认知融入城市的媒介或平台ꎮ1 4㊀公园绿地塑造符号与文化人类社会的生产要素与文化要素在城市空间集聚ꎬ不同的群体与个人在此空间寻找自己的生存定位ꎬ社会空间就成为彰显社会成员身份和地位的坐标系[22]ꎮ工作性质㊁居住条件㊁生活方式能够反映出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的层级或资本占有情况ꎬ而与工作的区域㊁居住的地段㊁休闲娱乐的场所空间表现出紧密的关联[23-25]ꎮ自然山水等大型公园和历史园林是高度人工化城市空间中的稀缺资源ꎬ前者具有显著的优美空间环境和生态效益ꎬ后者代表了历史价值和文化品味ꎬ两者在高度人工化的空间分布上极端不平衡性ꎬ而在社会阶层的享用意愿和水平上也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ꎬ成为阶层的符号和文化的标志ꎮ1 5㊀公园绿地诱发空间生产与生产空间空间是社会关系和活动的产物ꎬ同时空间又生产着社会关系ꎮ城市空间是资本运作的结果ꎬ建构了道路㊁工厂㊁住房㊁学校教育机构㊁文化娱乐机构㊁办公楼等物质空间环境[26]ꎮ哈维(Harvey)认为城市空间还存在投资转向的 第二循环(secondarycircuit) ꎬ即城市空间的再建构过程ꎮ资本与权力共同作用所创造的城市空间ꎬ其内部居民的价值观㊁态度和行为也不可避免地被其周围的环境所影响[27]ꎮ城市公园是自然与社会要素的统一ꎬ经由政府资本与权力运作ꎬ融入特定时期设计师的思维和理念所生产出来的具体城市空间ꎬ实现空间生产ꎮ该空间的设计立意和时代风格是通过社会抽象并进一步表征的符号ꎬ构图㊁雕塑㊁材料也会形成对历史㊁文化㊁记忆㊁技艺的再现ꎮ2㊀中国城市公园绿地社会空间分异的空间表征㊀㊀城市公园绿地与城市发展㊁演变紧密关联ꎬ按照其生成模式及布局区位ꎬ中国城市公园绿地主要有传统既有型㊁新区开发型㊁老城改造型㊁历史园林型等形式特征(图1)ꎮ根据各形式公园绿地在城市空间中的演化进程ꎬ依次呈现出了分化㊁拉动㊁激活㊁转译的分异特征ꎮ根据上文分异逻辑框架ꎬ可分别概括具体空间表征ꎮ2 1㊀分化:传统既有型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㊀㊀中国最早建设真正意义上公园绿地是伴随着通商㊁开埠发展而来ꎬ在上海㊁广州等地较早出82㊀第6期㊀吴殿鸣㊀邵大伟: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逻辑㊁表征与调控路径㊀㊀现ꎮ传统既有型公园绿地现多位于城市核心区或历史风貌区ꎬ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符号化空间ꎮ因其典型标志性ꎬ对外来人口㊁外地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ꎬ多有配套公共空间㊁商业服务业空间的布局ꎬ并伴生有较为丰富的教育㊁医疗㊁居住等功能ꎮ此类公园绿地社会空间分异功能体现了人群的分异ꎬ表现为流动性游客ꎬ以及基本稳定的本地居民居住和服务就业人口ꎮ该类公园绿地感知具有主观意象性㊁符号性㊁标志性ꎬ往往会成为本地人或外来人口意象空间中的标志物ꎬ也会成为本地人休闲㊁外地人游览观光的重要场所ꎮ此类公园绿地空间的生产过程受到特定区域整体风貌的影响ꎬ多为欧美景观风格ꎬ在其再生产过程中ꎬ周边街区风貌控制与形制整体上保持相互统一ꎮ2 2㊀拉动:新区新增型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㊀㊀中国高速城镇化进程所催生的新城新区ꎬ包括了空间拓展型㊁产业重构型㊁体制机制创新型等ꎮ新区新城建设尺度较大㊁空间较为充裕ꎬ为大中型公园绿地创造了空间ꎬ良好的产业布局㊁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新城新区的典型特征ꎮ新城新区初期阶段土地成本较低ꎬ公园绿地一般规模较大㊁系统性较强ꎬ也是新区吸引居民迁居㊁就业的重要因素ꎮ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业㊁高新技术产业㊁外资企业等布局ꎬ聚集高学历㊁高技术工人㊁外国人㊁年轻人等人群类型ꎮ该区域公园绿地空间生产的生态导向突出ꎬ自然的形式㊁优美的景观是其典型特征ꎮ超大尺度公园绿地在该区域多会催生高端㊁低密度住宅景观ꎬ生活服务设施和便利交通设施ꎻ中小尺度公园绿地多会服务于中高端高层住宅景观ꎬ并配套商业金融㊁行政办公等功能空间ꎮ2 3㊀激活:老城改造型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㊀㊀老城区是城市发展的起步区㊁核心区ꎬ基础设施陈旧㊁数量短缺㊁质量衰退等问题不断凸显ꎮ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ꎬ老城区多会结合老旧居住区改造㊁工业用地搬迁㊁环境综合整治等治理行动进行公园绿地建设ꎮ老城改造型公园绿地面积尺度一般较小ꎬ但贴近居民生活ꎬ服务功能突出ꎮ老城区尺度较小㊁空间紧凑ꎬ人口密度较高ꎬ且多为本地老龄人口ꎬ公园绿地社会活力高㊁使用率高ꎬ是居民日常重要的交往和感知空间ꎮ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节点ꎬ该类公园常常发挥着休憩㊁驻足场所功能ꎮ该类公园多通过低效㊁闲置空间置换产生ꎬ建成后对老城区的生产功能较为突出ꎬ带动商业㊁居住㊁公共服务等空间优化ꎮ2 4㊀转译:历史园林型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㊀㊀传统园林是历史园林型公园绿地的主要来源ꎬ历史变迁中ꎬ其多转化为位于古城区内部或自然环境优越的历史名园㊁遗址公园㊁风景名胜区ꎮ围绕其周边的建筑空间肌理和形式ꎬ以文化符号和语言的传递㊁转译或复制为主ꎮ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ꎬ历史园林型公园绿地周边多为传统风貌保护区或限制建设区ꎬ成为影响城市三维形态㊁色彩形制㊁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ꎮ历史园林型公园绿地周边居民多为世代居住的原住民㊁高收入群体或外来务工人员ꎮ公园绿地周边土地用途主要围绕观光游览服务展开ꎬ排斥了工业㊁制造业㊁交通运输业等存在一定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业态ꎮ低密度㊁传统型住宅的资源稀缺性和独特性成为原住民的主要资产ꎬ极大地提高了外来人口的准入门槛ꎬ阶层属性相对固化ꎮ3㊀中国公园绿地社会空间分异的调控路径㊀㊀根据列斐伏尔(Lefebvre)的空间生产理论ꎬ任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相应的空间模式ꎬ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伴随着新的空间生产[28]ꎮ中国公园绿地配置的不均衡㊁发展的不充分㊁质量的不协同等问题不利于优良社会空间结构和关系的构建ꎮ为进一步优化公园绿地配置ꎬ促进社会空间发展ꎬ可着力强化以下5个方面(图1)ꎮ3 1㊀夯实供给本底城市发展早期阶段ꎬ追求生态环境效益多会受到限制ꎬ因此公园绿地建设存在系统性㊁前瞻性问题也是由特定生产方式和阶段所决定ꎮ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ꎬ对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关注程度㊁92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精细化程度多会存在不足ꎬ导致出现一定数量的低效用地㊁闲置用地ꎮ为此ꎬ在人地矛盾尤为突出的城市ꎬ应借助国土空间规划㊁公园城市建设等有利政策ꎬ系统优化公园绿地体系ꎬ增扩公园绿地规模㊁丰富类型和尺度层级ꎬ并与城市外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有效协同ꎬ筑牢公园绿地的基础和本底ꎮ以量促效㊁充分供应ꎬ结合城市回归生活本质㊁满足人民需求的趋势ꎬ实现公园与社会空间的高效耦合ꎮ3 2㊀优化供需适配公园绿地供给与社会空间之间普遍存在供需错位ꎬ大尺度㊁数量充足的公园往往分布于城市边缘或外围区域ꎬ但需求人群分布较少㊁社会关系简单ꎻ而在人群结构㊁社会关系复杂的城市核心区ꎬ公园绿地的规模数量相对较低ꎬ为此ꎬ可充分发挥公园绿地 绿磁 效应ꎬ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社会空间优化ꎮ同时ꎬ根据社会空间特征提升公园绿地景观风貌㊁配置水平ꎬ在就学人口区域强化文化科普型公园ꎻ在老年人聚居区增置中小型休闲型公园ꎻ在外来人口聚居区配置便于交流和展示的公园绿地ꎬ双向互动㊁高效适配ꎮ3 3㊀塑造标志景观标志性景观是城市或区域文化的符号ꎬ代表了地域文化和形象ꎮ标志性公园绿地不仅能提供游憩㊁交流的公共绿色空间ꎬ更能彰显地域特色ꎬ对提升城市形象㊁扩大地方认同均具有重要作用ꎮ为此ꎬ还应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典型公园绿地ꎬ既充分发挥标志性㊁示范性和引领性ꎬ又能较好发挥生态服务功能ꎬ塑造城市新名片ꎮ3 4㊀强化兜底保障城市中仍然存在公园绿地覆盖盲区㊁服务效率偏低的区域ꎬ应进一步加强区域研判ꎬ从可达性㊁供给量㊁目标人群等层面精准施策ꎮ公园绿地享有水平低㊁便利性差的表象是服务设施物质空间症状ꎬ实质是社会空间内部公平性㊁公正性的症结ꎮ类似问题广泛存在于城市的城中村㊁老旧城区㊁城乡结合部ꎬ导致城市社会空间马赛克化ꎬ因此可通过公园绿地的兜底保障和体系链接ꎬ激活交往空间ꎬ提升认同水平ꎬ缝合公园绿地和社会空间的隔离与分化ꎮ3 5㊀增强生产循环空间是由特定社会经济㊁生产力水平等生产方式通过资本运作生产生成ꎬ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征[29]ꎮ在整体协调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关系㊁积极利用公园绿地配套服务社会空间进行生产的同时ꎬ更应结合当前的社区化社会组织模式㊁15分钟生活圈ꎬ创新探索公园绿地新型规划理念和形式的再生产ꎬ引领㊁引导市民或群体生活方式ꎬ形成良性动态循环ꎮ4㊀结语本研究以社会空间的视角切入ꎬ在系统梳理社会空间不同学派和认知的基础上ꎬ系统归纳㊁剖析了公园绿地对社会空间分异的作用规律和过程ꎬ揭示了公园绿地分异作用的空间形式和表现特点ꎮ基于分异逻辑和表征ꎬ围绕当前我国公园绿地㊁社会空间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ꎬ明确了调控的主要方向和重点ꎮ公园绿地和社会空间系统性特征突出ꎬ公园绿地类型多样㊁尺度差异极为显著ꎬ社会空间内涵也有理解的侧重和群体㊁家庭㊁个体等不同尺度层级ꎮ加之当前大发展㊁大变局的时代趋势和城市时空压缩的背景ꎬ对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效应探究和把握较为困难ꎬ宏观转变规律㊁中观互动关系㊁微观基本特征均存在一定缺失ꎬ基础性探析工作仍需要加强ꎮ生态文明转型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导向均已明确ꎬ在城市提质增效㊁见物见人发展过程中ꎬ主动满足各阶层㊁各类型人民群众的绿色福利需求和美好人居环境诉求具有紧迫性ꎮ结合国家大部制改革进程和要求ꎬ应持续优化公园绿地规划管理程序:一是强化绿色优先意识ꎬ积极推动公园绿地规划优先于产业㊁灰色基础设施布局ꎬ并坚定红线管理不放松ꎻ二是强化科学研判ꎬ现有公园绿地优化和新增绿地布局均应开展广泛的多方群体利益的意见征询和调研ꎬ降低绿量指标权重ꎬ充分结合人口分布㊁群体特征ꎬ提升规划实施的社会空间针对性ꎻ三是强化数据协同ꎬ优化城建㊁国土㊁人口㊁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职能ꎬ扩大基础数据和大数据共享力度ꎬ支撑规划决策ꎻ四是强化满意度引领ꎬ针对规划实施成效进行主观感受反馈ꎬ建立科学评判标准ꎬ回归服务人民本质ꎮ03㊀第6期㊀吴殿鸣㊀邵大伟: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分异逻辑㊁表征与调控路径㊀㊀参考文献[1]BUTTIMERA.Socialspaceininterdisciplinaryperspective[J].GeographicalReviewꎬ1969ꎬ59(3):417-426.[2]曾文ꎬ张小林.社会空间的内涵与特征[J].城市问题ꎬ2015(7):26-32.[3]徐岩ꎬ谷跃ꎬ陈艳如ꎬ等.新中国城市居住分异聚居纽带的类型与演变[J].现代城市研究ꎬ2022(6):82-87.[4]埃米尔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ꎬ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ꎬ2000.[5]约翰斯顿RJ.人文地理学词典[M].柴彦威ꎬ蔡云龙ꎬ顾朝云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04.[6]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㊁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09.[7]周韬ꎬ沈体雁ꎬ戴宏伟ꎬ等.新古典逻辑主导的城市空间生产及其空间格局演化机理:以洛阳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ꎬ2020ꎬ27(6):27-34.[8]江海燕ꎬ周春山.国外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分异研究[J].城市问题ꎬ2010(4):84-88ꎬ100.[9]周春山ꎬ江海燕ꎬ高军波.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以广州市公园为例[J].城市规划ꎬ2013ꎬ37(10):84-89.[10]金云峰ꎬ钱翀ꎬ崔钰晗ꎬ等.基于社会正义的社区公共绿地管控[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1ꎬ19(6):1-7.[11]余思奇ꎬ朱喜钢ꎬ刘风豹ꎬ等.社会公平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研究:以南京中心城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ꎬ2020ꎬ35(8):18-25.[12]王敏ꎬ朱安娜ꎬ汪洁琼ꎬ等.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配置供需关系:以上海徐汇区为例[J].生态学报ꎬ2019ꎬ39(19):7035-7046.[13]屠星月ꎬ黄甘霖ꎬ邬建国.城市绿地可达性和居民福祉关系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ꎬ2019ꎬ39(2):421-431.[14]伍萱ꎬ邵大伟.南京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关系:基于双变量RipleyᶄsK函数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3ꎬ21(2):83-90.[15]王新文ꎬ张沛ꎬ张中华.城市更新视域下大明宫遗址区空间生产实践检讨及优化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ꎬ2017ꎬ24(2):125-128.[16]刘颂ꎬ张莉.城市绿地效能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ꎬ2013ꎬ11(5):6-9ꎬ13.[17]王庆ꎬ孙浩东ꎬ谢晓欢.基于微气候舒适度的公园休憩空间景观优化[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2ꎬ20(5):10-15.[18]冯长春ꎬ杨志威.欧美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研究述评[J].国外城市规划ꎬ1998(1):2-9.[19]田逢军ꎬ汪忠列.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述评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ꎬ2014ꎬ23(1):84-92.[20]邵莉婷ꎬ邵大伟ꎬ吴殿鸣.公园绿地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及其尺度差异规律[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2ꎬ20(6):112-118. [21]欧顺仙ꎬ肖扬ꎬ李志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空间流动研究:以深圳富士康为例[J].城市规划ꎬ2016ꎬ40(4):69-74ꎬ112. [22]金云峰ꎬ陈丽花ꎬ陶楠ꎬ等.面向生活圈人本需求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优化[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0ꎬ18(6):21-25. [23]THOMPSONCW.Urbanopenspaceinthe21stcentury[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ꎬ2002ꎬ60(2):59-72. [24]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 城市文化资本 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J].城市问题ꎬ2005(5):2-8.[25]JEANB.L espacedanslasocieéteéurbaineJaponaise[M].Paris:PublicationsOrientalistesdeFranceꎬ1980.[26]BERQUEA.Vivrel espaceauJapon[M].Paris:PressesUniversitairesdeFranceꎬ1982.[27]BOURDIEUP.Thesocialspaceandthegenesisofgroups[J].TheoryandSocietyꎬ1985ꎬ14(6):723-744.[28]谭玉妮ꎬ张永庆.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启示[J].城市学刊ꎬ2018ꎬ39(2):87-90.[29]田毅鹏ꎬ张金荣.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ꎬ2007(2):14-19.13。
探究“公园+”背景下当代城市公园转型策略
探究“公园+”背景下当代城市公园转型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休闲娱乐场所转变为担负起社交、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尤其是在“公园+”的背景下,当代城市公园呈现出了全新的转型趋势。
本文将对这一趋势进行探究,分析当代城市公园的转型策略。
一、“公园+”背景下城市公园的新特点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公园+”背景。
简单而言,“公园+”是指城市公园与其他城市功能和设施融合发展的一种模式。
比如“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科技公园+”等。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公园不再仅仅是绿地休闲场所,而是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功能。
在“公园+”背景下,当代城市公园呈现出了几个新的特点。
多功能性强化。
除了绿化休闲功能外,城市公园还承担起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
国际化发展。
参照国外先进的城市公园管理经验,我国的城市公园也在不断革新与提升。
城市公园的社区化特点明显。
城市公园不再是孤立的绿地,而是与周边社区、商业区、学校等相互联系,成为了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城市公园的管理与服务得到了更加精准、便捷的提升。
二、城市公园转型策略在“公园+”背景下,当代城市公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了。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城市公园转型策略。
1. 强化多功能性城市公园需要通过拓展服务内容,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来强化其多功能性。
比如可以在城市公园内建设文化展示中心、体育活动场馆、科技体验馆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
2. 加强国际化合作城市公园可以与国外的先进城市公园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其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以提升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水平。
3. 加强社区化建设城市公园需要与周边社区加强联系,形成一个围绕城市公园的社区生活圈。
可以开展一些社区活动、文化展览、社区服务等,增强城市公园与社区居民的互动性和融合性。
4. 推进数字化管理城市公园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公园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色转型:探索低碳未来的路径档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城市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能源结构、交通系统、绿色建筑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和方法为构建低碳未来贡献力量。
一、城市规划与绿色空间布局1. 紧凑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念强调通过提高城市密度和土地利用效率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功能混合和交通便捷性以减少长距离通勤和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的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绿地、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人工生态系统。
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提供生态服务还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雨水径流问题。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能源结构的优化与升级1.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是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推广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
2. 能源互联网建设能源互联网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的高效协同和优化配置。
城市应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构建智慧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靠性同时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和利用。
三、交通系统的绿色化改造1.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减少私人交通出行和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城市应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2. 绿色出行方式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包括步行、骑行和共享出行等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
城市应完善步行和骑行道路设施建设推广共享单车等共享出行方式鼓励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量。
四、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1. 绿色建筑标准制定与推广绿色建筑强调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城市管理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城市管理如何实现绿色转型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品质和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管理的绿色转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绿色转型不仅仅是在城市中多种些树、增加些绿地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管理、能源供应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变革。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绿色转型的基础。
过去,一些城市在规划时往往过于追求规模和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我们需要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分区。
比如,将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进行科学划分,减少居民通勤距离,降低交通能耗和污染。
同时,在规划中要预留足够的绿地和生态空间,打造城市的“绿肺”,让城市居民能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此外,推广绿色建筑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绿色建筑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材料,能够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城市管理绿色转型的关键。
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城市中,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景观补水等。
同时,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等非饮用用途,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
在垃圾处理方面,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将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交通管理对于城市的绿色转型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成为了城市环境的一大难题。
为了实现绿色交通,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居民选择公交出行。
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创造条件。
此外,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出行,建设完善的步行和自行车道网络,让人们在出行中有更多的绿色选择。
如何推动城市绿色转型
如何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呢?首先,转变发展理念是关键。
过去,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种发展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却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避免工业、商业和居民区的过度集中。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例如,在规划新城区时,可以采用组团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每个组团之间通过生态廊道相连,这样既能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又能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
推动产业结构的绿色升级是城市绿色转型的核心任务之一。
一方面,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严格控制新建项目的能耗和排放标准。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一些城市通过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减少了传统燃油汽车带来的尾气排放。
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是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
这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
同时,要加强城市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在交通领域,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交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如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如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这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乎着地球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
首先,转变能源结构是实现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城市的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了资源的快速枯竭,还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
以太阳能为例,通过在城市建筑物的屋顶和外墙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发电,满足部分城市用电需求。
同时,在城市周边建设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和水力发电站,也能够为城市提供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还应鼓励居民和企业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其次,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地铁、轻轨、公交车等。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吸引更多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同时,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骑行等。
建设完善的步行和自行车道网络,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此外,还应加强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通过交通流量监测、智能信号灯控制等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缓解交通拥堵。
再者,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重要生态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对生态用地的侵占。
同时,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公园绿地中建筑功能拓展探究
周曦
Z HOU X
进 入 2 纪 9 代 以 后 ,随 着 O世 O年
挥更 重要 的作 用 。
积达 1 2万 .安置有地下商业街、超 市、停车库 .还计 划连接地铁线 .与 地上公园绿地形成 了 一个 城市综合体。 更多类型 的建筑进 入公 园绿地 增加 了游 客流 量,提高 了公园绿地的使 用 效率 进一步带动 了周边地 产的发展 从 而使公 园绿地在城市区域发展 中发
等内容做 出了相应 规定,为绿地 内的
求才 可 以建 设 。 ()延 伸服 务对 象 的原 则 。 3
除了( 公园设计规范>规定的厕所, 小卖部、茶座 等这些配套服 务功能外. 为配合服务周边城市 的需要,公园绿
地 内 建 筑 功 能 的 范 围 需 要 大 大 扩 展 但 是 也 不是 任 何 功 能 都 可 以不 加选 择
3 现代城市研究 2 1 3 6 00
l 管理建筑 和 ¨ l 一 l 一游览 休憩, 服务、公用建筑” 。
可 以看 到 .< 园设 计 规 范 >对 绿 公
2 拓 展绿 地 建筑 功能 的原 则
对于餐馆这类产生废水 .废气而又对 于绿地景区来讲 必需的功能类型,应 采用必要 的技术手段使 其达到环保要
城 市范 围 。
地 进入公园绿地之中的,有的建筑 功
能 可 能 违 背 公 园绿 地 的 主 旨. 甚至 损
是对于建 筑功能信息的描述 过
于 简单 。 或 是将 建 筑 空 间 与设 施 混 为
城市发展中如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城市发展中如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当今社会,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不仅关乎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更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未来发展。
首先,优化能源结构是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一环。
传统的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还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
因此,城市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例如,在城市建筑屋顶和空旷区域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为城市提供清洁的电力;在沿海和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力发电场,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同时,还应加强能源存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成为了城市环境的一大顽疾。
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减少交通领域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充电设施建设等,鼓励居民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此外,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提高公交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同时,发展共享单车和步行、自行车专用道,鼓励绿色出行方式,不仅能够减少碳排放,还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应注重绿色低碳理念的融入。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减少居民的通勤距离,降低交通能耗。
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绿色建筑采用节能的设计和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高效的门窗系统、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等,能够显著降低建筑的能耗。
在城市建设中,增加绿地和公园的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涵养能力。
绿地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够调节城市气候,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改造。
城市土地利用变迁与城市功能转型
城市土地利用变迁与城市功能转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土地利用变迁与城市功能转型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土地利用的变迁与城市功能的转型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着人们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与城市功能的转型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与城市功能的转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其中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和政策导向等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农村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农业用地的减少。
另外,人口的不断增长也使得城市土地的利用变得更加紧张。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需要更多的住房、商业和办公场所,这导致城市土地利用的转型和功能的调整。
此外,科技的进步也给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诸多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办公成为可能,人们的工作地点不再局限于城市中心,导致城市功能的转移。
最后,政策导向也是城市土地利用变迁与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原因。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推动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功能的转型。
其次,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与城市功能的转型对城市和居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城市作为经济的中心,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于经济的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的用途,能够提升城市的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驻,促进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也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影响。
土地的利用方式的转变,可能会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出行成本和时间。
例如,新建的商业中心或者住宅区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此外,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可能会导致居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政府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居民的土地权益。
最后,为应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变迁与城市功能的转型,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明确土地的用途和功能。
城市更新如何实现功能复兴与提升
城市更新如何实现功能复兴与提升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进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城市面临着设施老化、功能衰退、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城市更新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老旧建筑的翻新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实现城市功能的复兴与提升,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实现城市功能的复兴与提升,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问题。
这包括对城市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这些调研,能够明确城市功能的短板和不足,为后续的更新工作提供依据。
比如,一些老城区可能存在居住环境恶劣、公共空间匮乏、交通拥堵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更新就需要着重改善居住条件,增加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优化交通网络,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
合理的规划是城市更新中实现功能复兴与提升的关键。
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和综合性,充分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功能的混合和多样性。
不再将城市简单地划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单一功能区域,而是鼓励不同功能的融合和互动。
例如,可以在住宅区附近设置小型商业设施和服务网点,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商业区周边建设公园和文化设施,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要注重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利用。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城市的空间容量。
比如,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商场等设施,开发城市的垂直空间,建设高层综合体等。
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现代化的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也是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
加大对老旧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力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例如,拓宽道路、改善公交系统、推广新能源设施、提升网络通信速度等。
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对于城市功能的复兴与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城市的老工业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渐衰落,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这些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引入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景观园林转型方案
景观园林转型方案引言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01%。
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景观园林单一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随之,各大城市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工程,注重于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发展更为多元化的景观园林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转型方案1. 多样化景观设计现代景观的多样化设计原则正逐渐被广泛接受。
视野开阔,植物繁茂,结合自然环境的设计规则正在成为趋势。
鼓励引入各种特色树木,花卉和现代城市家具以增强公共场所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此外,可以加入各种绿色生态设计或为各种功能配备景观,如长椅,空间分隔等。
2. 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整个城市都需要通过城市环境平衡,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环节来加强生态环保意识。
例如闲置空地可以开发成为设施完善且环境友好的公共绿地。
教育市民有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鼓励保存珍稀植物物种及不干扰野生动物栖息的地方。
3. 强化可维护性时代在发展变化,技术也在前进升级。
现代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也是随之而来的课题之一。
强调选择易于维护的植物和景观,必要的维护措施应该合理安排,如有需要可以灵活的开展定期性的维护,替换或翻新工作以确保景观寿命和美观度的延长。
4. 开发新型垂直绿化技术垂直绿化,雨水处理,采暖降温,岩石绿化等现代景观设计概念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并应用。
应加强新型垂直绿化技术研究和发展,将垂直面积的可视面向公众敞开,例如外墙垂直绿化框架,走廊和通道垂直绿化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景观绿地面积,同时达到快速地改善空气质量和缓解城市生活压力的目的。
结论在普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现代景观确实面临多种挑战。
这些挑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克服,如鼓励创新和发展新型技术、提供维护服务、完善生态环境等。
这样普遍意义上的品质景观变得越来越普遍,对于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和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说都会带来真正的效益。
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案例
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案例引言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是指对城市中的特定区域进行功能调整和改造,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这种转型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的案例,探讨不同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
案例一:北京CBD的转型背景北京中央商务区(CBD)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务区之一,也是国际金融、商务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然而,由于过度拥挤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北京CBD的发展潜力受到了限制。
转型过程1.规划调整:北京市政府制定了新的城市规划,将CBD的功能由商务中心转变为综合功能区。
新规划中,CBD将增加居住区、文化娱乐区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交通优化:北京CBD的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建设了地铁线路和公交站点,同时推行了交通限制措施,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建筑改造:为了适应综合功能区的发展需求,原有的商务大楼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居住和娱乐设施。
同时,政府实施了绿化计划,增加了公园和绿地的面积,改善了城市环境。
成果与挑战北京CBD的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规划调整和交通优化,CBD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同时,增加了居住和娱乐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建筑改造的成本以及居民迁移等问题。
案例二:上海世博会园区的转型背景上海世博会园区是2008年世博会的主要场馆,占地面积约5.28平方公里。
世博会结束后,如何合理利用这一巨大的场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转型过程1.设施改造:世博会结束后,上海市政府对园区内的建筑和设施进行了改造,将其转变为综合功能区。
原有的展馆被改造成了文化艺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公共设施,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和科技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绿地的功能转型来源:中外景观作者:吕文欣发布时间:2010-01-20 字体:[大中小]摘要 _ 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中心区域,城市的荷载已经达到极限。
近年来,上海对于城市公共绿地的投入也非常巨大,市区居民出门500m可见大型公共绿地的愿望得到了基本实现。
然而,在强调这些公共绿地绿化生态、游园休憩、公众健身等功能的同时,需要进行更深层面的功能转型。
笔者从完善城市防灾避难应急体系、建立避灾公园和关注儿童的健康生活、建设儿童友好型公园两个方面加以例证分析。
关键词 _ 城市、公共绿地、功能转型Abstract _ In the increasingly crowded urban center zone, the city’s load has already reached its limit. In recent years, Shanghai has invested a lot on urban public green land. And the residents’ desire of large public green land is visible 500meters away from home has been basically realized. However, while emphasizing these public green lands’greening ecology , leisure garden and public keeping fit functions,we should carry out deeper-level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The writer exemplifies from two aspects, which are perfecting Urban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System, establishing disaster prevention parks and caring for children’shealthy life and building children-friendly parks.Key words _ urban, public green land,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它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然而在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这六个宜居城市的主要标准方面。
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中心区域,城市的荷载已经达到极限。
近年来,上海对于城市公共绿地的投入也非常巨大,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经达到11m2,绿化整体覆盖率超过37%,市区居民出门500m型公共绿地的愿望得到了基本实现。
然而,这些公共绿地在强调绿化生态、游园休憩、公众健身等功能的同时,需要进行更深层面的功能转型。
1.完善城市防灾避难应急体系,建立避灾公园汶川大地震时,在仅有震感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几乎所有人逃离建筑物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往空地跑”。
这是人们最本能也是最正确的避难选择。
灾难过后,各界人士呼吁要建立城市防灾避难应急体系,使各项救灾工作能及时、有效地展开。
而如何在灾难来临时为人们提供最直接、最安全、足够容量的避难场所和救灾平台,是整个防灾避难应急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
以目前情况来说,建设以城市公共绿地为基础的避灾公园是最快捷可行的选择。
1.1 “平灾结合”是防灾避难应急体系的重要原则,也是景观设计中“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性价比最高的应用。
因此,城市公共绿地是建立避灾公园的理想载体。
(1)可行性。
城市防灾避难应急体系在国内屡有提及,但其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比起日、美等国还很薄弱。
面对大量避难场所的建设需要以下前提:①政府重视,投入专项资金,单独立项; ②专门立法,在法律层面给予关注和指导; ③土地保证,平衡公益与发展,纳入规划系统; ④群众支持,在社会上产生重视、引导的舆论; ⑤技术成熟,有指导性的依据和发展方向。
以上前提中,如单独立项、专门立法、土地保证等都需要时间来完成。
那么目前,将现有城市公共绿地改建成避灾公园,或在已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中加入避灾公园的设计,这样最具有可行性:①在原有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资金里加入避灾建设资金,就可以完成避灾公园的建设。
避免单独立项的专项资金紧张; ②在现有景观绿化规范基础上加入防灾避难的相应内容,就可以作为避灾公园设计、建设的临时指导。
避免了设计、建设无章可循的尴尬; ③以现有城市公共绿地或待建绿地为建设基础,避免了避灾公园在土地使用方面的难题。
在现阶段,以现有绿地或待建绿地为基础建设避灾公园,是最快捷、最便利、最可行的实施方向。
(2)成熟性。
避难场所最重要的就是具有明确、显著的特点,要让人在灾难来临时能迅速找到。
城市公共绿地是男女老幼都熟悉的地方,人们可以在最慌乱的情况下找到这一避难场所。
(3)经济性。
灾难的可怕不完全在它本身的威力,而在于它的罕见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避难场所也要兼顾平时和灾时。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人口密集区,要想预留出大面积的防灾、疏散、避难场地,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都不现实。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公共场所,本身就配备有公共的基础设施,紧急情况下转变为避难场所后,这些设施能够同时转化为救灾使用。
这样的转变所需要的经济、社会成本比较低,符合平灾结合的原则。
我国对公园的避难功能有强制要求:地震烈度6度(含6度)的地区,城市开放绿地必须结合绿地布局设置专用防灾、救灾设施和避难场所。
地震发生后,包括北京、上海在内很多城市都开始重视避难场所的建设。
北京提出的防灾目标是:保证居民在10分钟内到达避灾公园,在已建成的面积为38万平方米元大都遗址公园——国内首个应急避灾公园的基础上,再建设26个大型避灾公园。
上海市政府也表示将开始利用绿地、大型体育场、停车场等规划避难场所,作为试点的上海首个大型应急避难场所——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大连路绿地也已经开始建设。
1.2 作为避灾公园的城市公园绿地需要满足的条件(1)应急控制。
避灾公园要设立包括应急指挥、应急监控和广播在内的控制系统。
应急指挥是避灾公园的“大脑”,而应急监控和广播则是受“大脑”控制的“眼睛和嘴巴”。
应急指挥可以和城市公共绿地的平时监控管理系统相结合,又要具备避灾公园独立指挥控制的能力。
当灾害发生时,应急指挥在内起到控制局面、指挥调配的作用;在外可以联系有关部门,与整个城市的应急体系联网。
使每个独立的避灾公园都成为整个城市或区域救灾系统中的环节,有助于控制整个局面,为物资调配、救灾引导、布控全局提供最直接的信息。
应急监控作为避灾公园的整体控制手段,一般的城市公园绿地内的安全监控布置要密集,这样可以将园内每个重要部位的情况都即时地反馈,使得应急指挥可以及时了解每个重要部位的情况,以此为依据,避灾公园的各项工作也可以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的开展。
应急广播负责将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避灾公园内的每个角落。
灾难发生后,无助和恐惧中的人们判断能力会大大降低。
及时、直接的公告可以避免传言四散,安抚人们普遍的盲目和恐慌,并且可以发动各种力量,有效提高抗灾救灾的效率。
(2)应急设备。
避灾公园需要包含应急设备系统,包括独立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
供水、供电、消防是平时和灾时都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可靠安全的水源是灾害发生后重要的生存保障。
现有城市公共绿地大都建有景观水系,在灾害来临时,如果城市供水系统遭到破坏,避灾公园内的独立水源及水循环系统可以被利用作为补充水源,满足需求。
如果没有景观水系,那么应该建造独立的应急水井,以备救灾之需。
电力供应是救灾的关键保障,作为避灾公园的城市公共绿地必须有独立的应急供电网络,以保障灾后救援的顺利开展。
照明用电尽量采用不依赖供电网络的太阳能灯具,以保证灾后照明安全。
近年来,国内城市公共绿地对太阳能灯具的使用不普及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贵,如果在公园建设或改建时加入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投入,资金问题将得到解决。
消防设施是城市公共绿地的必要配备,但是为了保证应急救灾时的消防安全,有必要建立更为独立、安全的消防系统,并按照平时和灾时不同的情况来复核设计和施工,保证消防设施在两种情况下都得到合理使用。
(3)应急土建。
作为避灾公园不可或缺的是应急场地和建筑,包括应急直升机坪、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物资仓库、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和医疗用房、应急厕所。
城市公共绿地的场地比较开阔,可容纳的人数众多,是建立避灾公园的有利条件。
在应急疏散场地中,应急直升机坪则是比较特殊的要求。
在发生灾害时,城市道路系统基本瘫痪,救援直升机的使用很重要。
根据相关要求,机坪均布荷载不小应于5.0kN/m2,可以将城市公共绿地内的广场硬地建成符合承载力要求的应急直升机坪。
应急避难疏散场地是避灾公园中疏散、安置受灾人员的重要部分,它可以直接利用城市公共绿地中的开阔草坪、广场、平台等,作为搭建帐篷和板房的场所。
在作为避灾公园建设的城市公共绿地,场地应该考虑大量人流的集中、滞留和疏散功能,按照人均疏散面积1~2m2来计算可安置的人员数量,保证灾后安置的基本安全。
应急物资仓库和应急卫生防疫、医疗用房是保证城市公共绿地作为避灾公园运作的后勤保障,应急物资仓库必须储存有帐篷、床垫等生活必需品。
其建筑可以单独建设,也可以与城市公共绿地内的管理处、小卖部、茶室等建筑相结合,提高建筑的利用率。
作为避灾公园,应设计独立的应急厕所,因为城市公共绿地原有公共厕所在灾害发生时,会有安全隐患,一旦原有公共厕所不能使用,可以临时搭起帐篷,使用应急厕所。
这样可以保证避灾公园内的公共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4)应急标示。
有各项设备和措施的保证,城市公共绿地作为避灾公园将正常使用和运作。
但还有一种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应急导向标示。
首先,为了更快、更多、更安全地引导人群向避灾公园疏散,在公园外围的1km范围内的道路都应该设立避灾公园的指向标示,使得附近居民可以对避灾公园的方位有高度的认知感,在灾害来临时可以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
其次,在避灾公园内部应该将应急直升机坪、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物资仓库、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应急厕所等重要部位明确标示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将疏散人流引导到指定位置,同时也为救灾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向,使得救灾活动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
避灾公园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在大灾之后将被人们所熟悉,而以城市公共绿地为基础的避灾公园建设可以将平时的休闲场所和灾时的救灾场所相结合,使得有限的空间更有效地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同时也为全社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生命保护。
2.关注儿童的健康生活、建设儿童友好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