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卡介苗所致不良反应
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

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近年来,卫生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医疗风险和安全的关注。
疫苗的使用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其他原因,少数人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异常反应。
为了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安全,相关部门和机构逐渐制定了卡介苗异常反应的赔偿标准。
本文将介绍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的概况和相关政策。
一、卡介苗异常反应的定义与分类卡介苗异常反应是指在接种卡介苗后,接种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健康问题。
根据不同症状和严重程度,卡介苗异常反应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1. 轻度反应:包括局部红肿、接种部位疼痛、低热等不适症状,一般在数天内自行消失,无长期健康影响;2. 中度反应:包括局部反应持续时间延长、腺体肿大、轻度发热等,需要医生观察和处理,多数患者能够自行康复;3. 严重反应:包括高热、严重组织损伤、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异常等,需要紧急处理和治疗干预。
二、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的制定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协商,包括卫生健康部门、法律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等。
1. 确定赔偿范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险制度,确定赔偿的范围和内容。
通常情况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误工费用、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等。
2. 制定赔偿标准:依据大量数据和医学专家的评估,制定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的具体标准。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考虑不同病种、不同病例和疫苗使用情况的差异,并遵循科学、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3. 赔偿实施机构: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托相关部门负责赔偿事务的处理和执行。
此机构应具备专业、高效和公正的能力,确保赔偿的及时和有效。
三、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具体的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可能因地区、国家和相关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被包含的赔偿内容:1. 医疗费用的赔偿:卡介苗异常反应所需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手术费用等。
2. 康复费用的赔偿:卡介苗异常反应导致的功能缺失或残疾所需的康复费用,包括康复训练、辅助器具等。
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

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的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那么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与一般的预防注射不同。
通常在接种后3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后,脓汁排出,经过1-2 周才结痂,愈合后可留有圆形瘢痕。
上述过程一般要持续2个月左右。
接种卡介苗后还会常引起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这是正常反映,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肿大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
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其消退,如果有脓疡形成,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促进愈合,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
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轻轻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两至三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把它抠去。
反应1,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上略有红肿,为非特异性反应,会很快消失.大约2个星期后.局部有产生红肿的丘疹样硬块,有时软化为白色小脓包,以后自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历时2-3个月,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反应2,接种卡介苗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皮疹,紫癜,休克等异常反应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另外,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⑴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⑵ 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⑶ 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育儿知识:卡介苗抗体能维持多久

卡介苗抗体能维持多久宝宝出生后都是会去安排接受疫苗的,比如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而其中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非常有必要接种,因此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给孩子打疫苗,但是卡介苗抗体能维持多久?接下来随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卡介苗抗体能维持多久卡介苗的有效期尚不明确,但通常认为保护水平会逐年下降,经10~20年后降至不显著的水平。
卡介苗接种后有什么不良反应1、常见反应在接种后2~3周局部发生红肿,出现丘疹状硬块,平均直径10 mm左右,逐渐软化为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可在局部形成一稍凹陷的瘢痕(即卡疤),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
一般无全身反应,少数人在接种1~3个月内,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等处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但不超过10 mm,有时出现破溃化脓。
[卡介苗多久开始化脓,化脓后怎么护理呢]2、少数反应接种卡介苗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皮疹,紫癜,休克等异常反应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3、另外,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1)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看了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卡介苗抗体能维持多久,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是一般都会逐年下降,但总归还是有点效果的,所以家长要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配合打卡介苗疫苗,另外接完疫苗之后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有异常,请及时就医。
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有时候一些人会突然发生胃痛的现象,其实胃痛疾病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当出现胃痛的时候,也一定要掌握他的一些快速缓解方法,因为这样的话才能给自己减轻病痛。
卡介苗接种后反应及其处理结果

卡介苗接种后反应及其处理结果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常规措施之一。
虽然这种疫苗被广泛使用,但是它可能会引起某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重点介绍卡介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其处理结果。
卡介苗接种后的常见反应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和红斑,这些反应通常出现在接种部位。
这些反应的出现是正常的,应该在接种1到2天内消失。
如果反应太严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则需要立即求助医生。
接种卡介苗还可能引起全身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这些反应通常在接种后1到3周内出现,并在数天到数周内消失。
通常情况下,这些反应并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要让接种的人休息好,并多喝水。
一些非处方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也可以缓解这些反应。
虽然卡介苗接种带来的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疾病,如全身性结核病和败血症。
这些疾病的发生率非常低,但是在发生这些疾病的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接种卡介苗之前,接种者应通过医学评估确定其是否有高风险接种卡介苗。
当然,除了医学评估,接种者还要提供自己的相关健康信息并告知医生。
除了从医学角度评估接种人的身体状况,此外医生们还应该从社会、家庭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考虑接种人是否适合接种卡介苗。
例如,如果接种人居住在高发结核病的地区或与有结核病的人有密切接触,那么他们应该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在接种卡介苗后,接种者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并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如果反应较轻,那么接种者可以自行缓解反应;如果反应严重,则需要立即就医。
重要的是,接种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并遵守接种卡介苗后的注意事项。
在这样做的同时,他们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

卡介苗异常反应赔偿标准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定义,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非疫苗生产方、接种机构存在过错,而是因受种者自身特异体质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类似于医院规范使用某种药物,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疫苗生产、运输、储存、接种环节出现的问题导致疫苗质量问题或接种机构发生的诊疗过错引起受种者不良后果的不在该定义及本文讨论之列。
二、法律法规。
1.《预防接种工作规范》(1)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①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③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④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⑤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⑥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2)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应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做出。
2.《疫苗管理法》第五十六条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
实施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接种后出现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器官组织损伤等损害,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不能排除的,应当给予补偿。
补偿范围实行目录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所需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经费中安排;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所需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承担。
国家鼓励通过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应当及时、便民、合理。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范围、标准、程序由国务院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卡介苗

卡介苗:接种时间:出生24小时内;接种剂量:0.5ml;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接种途径:皮内注射;预防病种:结核病;不良反应: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克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溶液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包,就及时诊治。
禁忌症:1、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2、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者;3、患免疫缺陷症者;注意事项:1、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2、疫苗瓶有裂纹者不得使用;3、注射器要专用,不得用作其它注射,以防止产生化脓反应;4、使用时就注意避光;做好接种对象的详细登记。
脊灰:接种时间:出生后2足月、3足月、4足月为基础免疫;4岁时加强;接种剂量:1粒/次;接种途径:口服;预防病种: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不良反应: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低热、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禁忌症: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者;2、对疫苗的任何成分(如辅料、抗生素等)过敏者,刚接种过人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以上再服用本疫苗。
4、不同的减毒活疫苗的使用间隔至少一个月。
5、本品为减毒活疫苗,不推荐在该病流行期间使用。
注意事项:1、忌用热开水送服。
2、腹泻患儿暂缓服用。
服用前后30分钟内暂不喂奶。
无细胞百白破:接种时间:出生后3足月、4足月、5足月为基础免疫,1.5~2岁加强一针;接种剂量:0.5ml;接种部位:臂部或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途径:肌肉注射;预防病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接种部位有轻度红肿、疼痛、痒感、小硬结、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如有严重反应时应及时诊治。
禁忌症: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史者。
2、患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3、有过敏者。
注意事项:1、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凝块、有异物、疫苗经冻结、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卡介苗接种及不良

部分儿童在接种后可能 出现皮疹,多为轻度,
可自行消退。
食欲不振
部分儿童可能出现食欲 不振、腹泻等消化系统
症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影响
发生率
卡介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常见症状多为轻度,且大多在接种后几天 内自行缓解。
影响
对于个别儿童,不良反应可能较严重,如高热、严重的局部红肿等,但这种情 况较为罕见。
卡介苗接种的历史和发展
随着卡介苗的广泛应用,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逐渐下降。然而,随着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和艾滋病 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流行,结核病又重新成为全球关注 的公共卫生问题。
卡介苗的研发始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 ,终于在1921年由法国科学家卡迈尔和介林研制成 功。
目前,全球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卡介苗接种纳 入国家免疫规划,为新生儿和儿童提供预防结核病的 保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疫苗的研究也在 不断推进,以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卡介苗接种及不良反应
• 卡介苗接种概述 • 卡介苗接种程序 • 卡介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 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和特殊情况 • 卡介苗接种的宣传和教育
01
卡介苗接种概述
卡介苗的定义和作用
01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由减毒的结核杆菌制成,通过 注射接种到人体内,刺激机体产 生免疫力,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禁忌症及不宜接种人群
已知对卡介苗过敏
对卡介苗或其任何成分过敏的人群应避免接 种。
急性疾病
在急性疾病期间,特别是发热、腹泻等,应 延迟接种。
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
患有严重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不 宜接种卡介苗。
神经系统疾病
患有癫痫、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应谨 慎接种。
卡介苗打完注意事项

卡介苗打完注意事项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以下是打完卡介苗后需要注意的事项:1. 注意局部反应:打完卡介苗后,注射部位可能会有局部反应,如红肿、发痒、疼痛等,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不要用手乱抓挠,避免感染,一般会在1-2周内自行缓解。
2. 避免运动剧烈:打完卡介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注射部位附近的运动,以免加重局部反应或引发其他不适。
3. 避免受凉:打完卡介苗后,身体免疫力可能会稍有下降,容易感冒或受凉,因此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 不要过度消耗体力:注射卡介苗后一般会伴随一段时间的疲劳感,体力消耗过度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应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饮食调理:注射卡介苗后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增强身体免疫力。
6. 注意卫生习惯:打完卡介苗后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避免接触病原体。
7. 注意卡介苗的保护期:卡介苗一般能提供多年的免疫保护,但在保护期内也要注意预防,尽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
8. 定期体检和问诊:定期体检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的可能。
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进行问诊和治疗。
9. 关注卡介苗注射的目的:卡介苗主要是用于预防结核病,但并不能100%预防,因此注射卡介苗后仍需要注意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如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
10. 在特殊环境中注意个人防护:如果在结核病高发区或结核病患者密集的环境中工作,应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降低感染风险。
打完卡介苗后需要注意上述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结合注射卡介苗的免疫保护,可以更好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药】
接种卡介苗所致不良反应
许元1,王凯红2,刘霞1,贾玉叶1,王燕3,纪敏芳1
作者单位:1.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66100;2.青岛市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北海舰队第一门诊部
【主题词】 卡介苗 投药和剂量;接种 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 R 75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6647(2008)2526293201 对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接种卡介苗所致不良反应摘要如下。
1 过敏性皮疹
例1:男,1月龄。
于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接种卡介苗
0.1m l ,5m in 后面部逐渐出现针尖大小的皮下出血点,呈鲜红
色,逐渐成为紫红色,诊断为过敏性皮疹。
2d 后皮疹逐渐消退[1]。
例2:男,11月龄。
给予本品接种后,次日出现左侧手臂、胸、背部小米粒大小的皮疹,较密集,疹色淡,经抗过敏治疗,2d 后皮疹消退[2]。
2 皮肤感染
男,7月龄。
常规皮内接种卡介苗0.1m l ,接种后左臂三角肌局部发红、肿胀,继而流脓,2周后逐渐结痂。
5个月后发现接种部位有2.5c m ×3.5c m 大小的皮肤溃疡损害,表面有痂囊形成,轻压时有黄白色脓液流出,涂片镜检查到抗酸性杆菌。
给予对症治疗,3周后损害开始消退。
笔者提示医务人员尽快认识并及时处理本品所致的并发症[3]。
3 寒性脓肿
男,20日龄。
将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1支一次性全部注入新生儿左上臂三角肌内。
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直径2c m )伴有白色脓液渗出,T 38.6℃,腋下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
诊断为注射卡介苗超剂量所致寒性脓肿,并以抗炎和手术治疗。
笔者提示:使用本品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熟知使用剂量,避免造成严重后果[4]。
4 瘢痕瘤
女,17岁。
为预防结核病接种卡介苗,4周后接种部位出现脓疮、溃疡,继而形成脓痂,8周后痂皮脱落,形成花生米般大的
瘢痕瘤,高出皮肤表面,有痒感。
给予对症治疗后,瘢痕变扁平、变薄。
提示对结核病高危人群接种卡介苗,应严格掌握禁忌证,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禁止接种卡介苗[5]。
5 淋巴结炎
男,2月龄。
给予卡介苗0.1m l 皮内接种,2周后接种部位出现一脓疱,迁延不愈,未作处理,3个月后发现患儿左腋下前部有一包块(2.5c m ×3.0c m ),质扁明显,质硬,诊断为左侧腋下淋巴结炎,给予对症治疗,半个月后左腋下淋巴结缩小至基本正常[6]。
6 骨髓炎
男,1日龄。
次日给予皮内注射卡介苗0.1m l ,3个月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破溃未作处理。
4个月后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左足水肿,随后左足第四趾骨变形,发展成趾骨骨髓炎,伤口不能愈合,后经对症治疗,1a 后左足第四趾骨伤口逐渐愈合,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破溃后留下瘢痕[7]。
【参考文献】
[1] 成素霞,余春兰.接种卡介苗致过敏性皮疹1例[J ].中国计划免
疫,2006,12(2):93.
[2] 汤小琼,林珠叶,刘瑜,等.接种卡介苗引起过敏性皮疹2例报告
[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1):77.
[3] 沐兴桂,付定远,牛丽华.接种BCG 所致的皮肤移行感染1例[J ].
罕少疾病杂志,2007,14(6):57.
[4] 贾跃清,武佳玺,杨巧燕.卡介苗超量接种引起寒性脓肿1例[J ].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0):2034.
[5] 朱新东,马少莉.接种卡介苗引起瘢痕瘤1例[J ].工企医刊,2003,
16(3):45.
[6] 廖海芙,王学斌.接种卡介苗致淋巴结炎1例报告[J ].公共卫生与
预防医学,2007,18(6):50.
[7] 张作芙.接种卡介苗引起骨髓炎1例报告[J ].中国计划免疫,
2006,12(3):179.
收稿日期:2008202211;修回日期:2008206211 责任编辑:郭怀勇
老年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之我见
马晓光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药剂科066000
【主题词】 抗菌药 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 R 9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6647(2008)252629320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发展较快,为临床提供了有效治疗手段,但滥用现象亦比较严重。
因此,有必要重提合理使用抗生
素,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其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均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也产生相应的影响[1]。
因而更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3
926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9月第8卷第25期 Ch in J M isdiagn ,Sep 2008V o l 8N o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