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
作者:缘来如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371 更新时间:2004-8-2
佐临
戏剧工作者运用戏剧手段来反映生活、影响生活,就跟其他艺术工作者运用其他艺术手段来反映生活、影响生活一样。人们的世界观和艺术现在每个历史时期、每个阶级社会里,都是限定的,因此戏剧手段也因时代不同而异。总的说来,一般都受时代和阶级的支配,尽管并非总是那样一成不变。不断寻求新的戏剧真理
人类的戏剧史是一部不断寻求戏剧手段和新的戏剧真理的经验总结。好的经
验必被保留,坏的经验必被淘汰。二千五百年的戏剧史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的戏剧
手段,那就是说,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戏剧工作者在舞台实践中寻求那个尽可能
完美的形式,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政治内容。古希腊人有表现“命运”论的戏剧
手段,当人们的意志和命运发生冲突时,戏剧家只得发明象“降神机‟之类的舞
台设备,使神灵从天而降,来解决当时没有其他方法解决的矛盾。有天使、魔鬼
出现的中世纪宗教剧需要另外一套戏剧手段,而莎士比亚得使用那种“舞台空间
多型运用法”,才能淋漓尽致地倾泻出文艺复兴时代人们的充沛的思想感情。十
七世纪的巴罗克学派,使用一种华而不实的形式来宣传君主专制的反动思想,并
迎合贵族趣味。十八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戏剧只沉醉于个人灵魂的伟大,严重地
脱离实际生活,堕落为公式主义和形式主义。因此,各个时代有各个不同的戏剧
手段,而经过长期演变过程之后,好的经验被保留下来,成为珍贵遗产,流传后
代。这份遗产,当它系统化了,变成体系了,就形成一种戏剧学派,具有独特而
完整的特征。
为了便于讨论,我想围绕着三个截然不同的戏剧观来谈一谈,那就是:梅兰
芳戏剧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观和布莱希特戏剧观——目的是想寻出他们的
共同点和根本差别。我想探索一下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看一看是否起了推陈出
新的作用。
中国传统戏剧显著的特征
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是三位现实主义大师,运用的戏剧手
段却各有巧妙不同。梅兰芳是中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最成熟的代表,这种传
统戏剧向西方戏剧区别甚大——确实根本不同。依我的看法,我国的戏曲传统有
着下列四大特征:
(1)流畅性:它不象话剧那样换幕换景,而是连续不断的,有速度、节奏和
蒙太奇。
(2)伸缩性:非常灵活,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可作任何表现。
(3)雕塑性:话剧是把人摆在镜框里呈平面感,我国传统戏曲却突出人,呈
立体感。
(4)规范性(通常称“程式化”):意思是约定俗成,大家公认,这是戏曲传
统最根本的特征。我认为把生活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如若不是可厌也是不可能的
。坦白告诉观众,演戏便是演戏。为此我们创造了一整套规范,打破了时间空间
的限制,使生活可以更崇高、更驰骋自由地呈现在舞台上。
梅兰芳艺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这四种特征发挥到臻于完美的地步。布莱
希特看过梅兰芳的一次演出后,热情赞扬道:
“这种演技比较健康,而且(依我们的看法)它和人这个有理智的动物更为相称。它要求演员具有更高的修养,更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更敏锐地对社会价值的理解力。当然,这里仍然要求创造性的工作,但它的质量比迷信幻觉的技巧要提高许多,因为它的创作已被提到理性的高度。”
布莱希持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戏剧理论上的区别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最基本特征是:他主张演员和角色之间、观众和演员之间、观众和角色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换言之,他不要演员和角色合而为一,也不要观众和演员合而为一,更不要观众和角色合而为一。演员、角色、观众的相互关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布莱希特曾这样写道,“要演员完全变成他所表演的人物,这是一秒种也不容许的事。”这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应该“进入角色”的理论迥然不同。斯氏的学生萨多夫斯基就曾说过“演员和角色之间要连一根针也放不下”。布莱希特则不然。他主张保持“距离”的目的是要防止
把剧场和舞台神秘化,成为一个变魔术的场所,起“如醉如痴,催眠作用‟的活
动阵地;防止演员用倾盆大雨的感情来刺激观众的感情,使观众以着了迷的状态进入剧中人物的规定情景。布莱希特之所以要防止这些,他之所以要运用一切艺术手段来破除幻觉,就是生怕演员和观众都过于感情用事,从而失去理智,不能以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去领会剧作家所要说的话,不能抱着一个批判的态度去感受剧本的思想性、哲理性,去探索事物的本质。换言之,如果演员或观众过于沉醉在剧情、人物感情之中,他们就不能够理智地以冷静、科学的头脑,去认识剧中的生活和现实,更谈不上改造生活、改造现实。
有人曾经指责布莱希特反对演员运用感情,而只主张让他们作干巴巴、枯燥无味的说教。应该指出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所反对的是以感情来迷人心窍,而主张以理智去开人心窍。布莱希特的朋友、著名的评论家艾雷克·班特雷有一次说布莱希特希望人人“以心去想,以脑子去感觉‟。布莱希特自己也曾这样写道:“几句术语去阐述一下什么是史诗剧是不可能的。最根本的也许是史诗剧不激动观众的感情,而激动他们的理智。”他又说过:“在感情和理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真正的感情,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他的意思就是指:理智、思想激动到一定程度,则变成感情。按我的理解,艺术的感染力应该就在这个地方。表演艺术家不要受情感所支配,而要支配情感。布莱希特强调应该寻求一种理智和感情相结合的辩证的戏剧。
三位现实主义大师的共同点
布莱希特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否对立呢?可以说又对立又一致。因为他们
在艺术观上大体是一致的,但在戏剧观上却是完全对立的。布和斯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是现实主义者,坚决反对自然主义。斯氏常被人误认为自然主义者,但事实上他并不是。斯氏在《我的艺术生活》中这样写道:“特写记者为了博取哄笑,肯定地说我们培养蚊虫、苍蝇、蟋蟀和其他昆虫……说我们强迫受过训练的蟋蟀鸣叫,好在舞台上创造忠实于生活的气氛。”由此可见斯氏虽然主张将真实生活搬上舞台,但绝不是不经加工,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斯氏和布莱希持另—相同之处就是两人都强调舞台上的形体动作。布莱希特说:“演员必须为他的角色的感情找到一个外部的……动作,以便尽可能地随时展露内心的状态。有感情就必须流露出来,必须得到发泄,这样才能赋与形状和意义。”斯氏也说:“人的形象——这就是他的行动的形象。在舞台上需要行动。行动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