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理与价值
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推荐文档)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是从相对性不断走向绝对性、无 限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
①人的识能力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②人的思维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 ③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3、真理的绝对性和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 从内容和认
从广度和
理 识能力上看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真理
近似性、 有条件性
绝对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相对性
反对绝对主义
反对相对主义
这一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 •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 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在实际 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其次,价值的社会性表现为人的实践具有 社会性。
其三,价值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主体需要的 满足形式具有社会性。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求(實 現夢想)
自尊/尊重 需求(受 肯定、尊
重) 社会/归属需求(被
他人接納)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生活保障)
生理需求(吃飽、保暖)
三 、价值与真理的辩证统一
• (2)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马克思主义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真理性认识,
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必须采取坚持和发展相统一的正 确态度。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这也是真理的发展规律。
正确反映
真理
主体
客体
歪曲反映
马克思主义-2章 第2节 真理与价值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 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 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的。
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 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 的导向因素,它引导实践活 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 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价值观:84
是人们关于价值的认识以 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 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 的体系。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84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
真理的相对性:75
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 性。
真理相对性的表现75
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 的、有限的。
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 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75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 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 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 识。
价值评价的功能84
1、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 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 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 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2、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 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性因素, 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 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 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 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1、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2、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 也具有客观性。
3、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 果也具有客观性。
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82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ppt课件
庄子出山后,到一个老朋友家里去。老朋友 很高兴,叫童仆杀鹅招待他。童仆问主人:“一 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杀哪一只呢?”
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它已经没什么 用了。”
25
价值的涵义
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他:“昨天山中的那棵树 ,因为没有什么用,就活得那么久;而主人的那只鹅 ,因为没有用,却被杀死了。请问先生,有用和无用 ,你将处于哪一边呢?”
第二 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 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 ,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7
“日心说”与“地心说”
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 行论》。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 明确指出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 ,还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 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 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这就是著名的“日心说”。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深度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 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 物一定程度、一定层 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如:人们在几何学认识的 深化,从欧几里得的欧式 几何到非欧几何学 ; 右图:经典非欧几何图片
15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从内容和认识 能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深 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
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
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
39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 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 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 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马克思论文--真理与价值
真理与价值摘要:价值同真理一样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内容,但是价值又和真理不同,它有着特殊的性质和意义。
创造价值是人类实践的目的和任务。
价值作为人类对象性活动的普遍的基本内容,是同真理一样重要的基本范畴。
人类在一切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只有服从真理才能成功,所以必须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但是,达到真理并不是人类活动唯一的最终的目的,追求真理本身也是为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包括真理的价值在内。
关键字:真理;价值;评价一、真理及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因此,要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在主观的领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仅仅在客观世界的范围内也是不行的,要证明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惟一能够充当真理性标准的只能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结起来的“桥梁”即实践。
(一)、真理客观性的两重性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重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是以不把人的意志为转移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而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和真理的本性所决定的。
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实践一方面同主观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客观世界相联系。
人们带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去实践,由此而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把原来的理论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的真理性。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并且只有实践才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所以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唯物主义之说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既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2)--第二章第4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第2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
”1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
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人们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够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90页。
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
第一部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问题导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
从广义上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可以叫做认识论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唯物辩证法,它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而且,也揭示了认识的规律,也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所以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但是如果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识论则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它是揭示人类认识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发展的普遍规律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什么?人类认识的目的是什么?等等。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科学答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本讲和下一讲的内容。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是: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动反映。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前者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两种路线的根本分歧和对立就在于承认反映论,还是否认反映论。
1.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又分为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
比如,古哲学家柏拉图,他就宣扬有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存在,人的知识就来源于理念”的认识和回忆。
他说,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灵魂在未进入人体投生之前,是暂时居住在理界之中的,是和许许多多理念在一起的。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
事物的表面特征
实践 认识
感性认识
人类
形式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错误的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不相一致
内容
内容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确的认识理性认识 Nhomakorabea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真理
11/20/2018
谬误
4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相斗争而发展,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1/20/2018
“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 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 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 对的。” ——恩格斯
11/20/2018 13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 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 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
B
a
C
c a
b
A C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 之
真理与价值的 辩证统一关系
概述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3、真理的检验标准; 4、什么是价值? 5、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1/20/2018
2
一、什么是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 莱辛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 拉美特利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 达·芬奇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 权威之前拜倒。 —— 郭沫若 11/20/2018 3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它强调真理和价值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即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从而达到真理与价值共同发展的目的。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
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的前提,实践是实现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从一个基本的角度来看,实践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实践是实现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实践是最终实现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实践中,真理和价值之间的辩证统一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真理和价值之间的辩证统一是一种发展、转化、超越的过程,它是一种发展、变化、提高的过程,它是一种辩证统一的过程,它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进步的过程,它是一种真理与价值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
实践是实现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前提,实践是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实践是实现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过程,实践是实现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目标。
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够实现真理与价值辩证统
一,使真理与价值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对立统一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 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相互联系: 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 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 实现的。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 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 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 程永远不会完结。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 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 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 质的真理。——真理所涉及的是物的尺度
在这种情况下,波义耳定律几乎要被推翻了,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波义耳定律?它到底是真理 还是谬误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做了这样的 回答:‚雷尼奥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合于某些情况。 雷尼奥是科学家,没有玩弄这样的儿戏,而是继续 研究,并发现波义耳定律只是近似地正确,特别是 对于可以因压力而液化的气体,当压力接近液化开 始的那一点时,波义耳定律就失去了效力。所以波 义耳定律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但是在这 个范围内,它是不是绝对地最终地正确的呢?没有 一个物理学家会断定说是。他将说:这一定律在一 定的压力和温度的范围内,对一定的气体是有效的; 而且即使在这种更加狭窄的范围内,他也不会排除 这样的可能性,即通过未来的研究对它作更加严格 的限制,或者改变它的表述方式。
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 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 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 人类的内容?真理就是与客观 事物相符合的认识。一个认识 是不是真理,唯一地取决于它 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人大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版)课件第7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5 版)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3.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个人价值是个人对自身的意义,是对个人主体地位的肯定,而个人主体地 位的确立意味着个人自身成为目的,同时,每个人都应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人的存在依赖于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从根本上说, 是人的劳动创造人的社会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劳动贡献、创造成果的 大小标志着其社会价值的大小。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其能力,在 “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人的社会 价值难以实现,但人的社会价值又不是简单地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重要的是, 取决于这种能力发挥的程度。根据人的能力的发挥程度,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是 否具有能力来判断人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所讲的自尊心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个人价值的判断。个人对 自己价值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别人价值的否定,尊重自己不应以贬低别人为 前提。
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有潜在的和现实的两种形态。人的潜在价值是主体所具有的创造 价值的潜能。人在实践中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变成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 量,人因此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实践是 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 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考察人的价 值的实现必须注重考察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必须注意人的社会价值与个 人价值的关系。
1 人的社会价值
7-3
2 人的个人价值
3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5 版)
1. 人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2真理与价值-文档资料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 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 无所谓谬误。
认识
互相依赖 互为条件
真理
谬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
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
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 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 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应正确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 证转化的。 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错误。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实践标准是无可替代的 任何认识成果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知其是 否是真理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 实践检验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须经多次检验 • 每次的实践检验总是有限的,只能部分地检验真理 • 任何时候都有暂时无法检验的认识成果 既要坚信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权威性;又不能将 实践标准绝对化、凝固化。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 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 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 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 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 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 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 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
⼀、选择题Ⅰ1.【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上的根本观点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论是所有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共同的观点,⽽形⽽上学唯物主义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
本题中“建构论”、“内省论”、“选择论”作为认识的本质均是唯⼼主义的。
在这⾥,承认认识有建构、内省和选择的能动作⽤,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建构、内省、选择,就变成了唯⼼主义的观点了。
2.【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的具体理解。
陆游的诗句反映了正确的认识要来⾃于实践即“躬⾏”。
选项A本⾝表述是错误的。
C、D是正确的,但与本题题⼲内容⽆关。
3.【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是不确定的,它的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标准是客观的,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
依据对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所以本题选A。
4.【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客观真理指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的正确认识中的客观内容,所以本题选A。
5.【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真理具有三个特性,即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所以我们⼜说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客观真理,这样的表述不能理解为有三个真理,真理只有⼀个。
就真理的绝对性我们说有绝对真理,就真理的相对性我们说有相对真理,就真理的客观性我们说有客观真理。
所以本题选择命题C,即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6.【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对认识的主体特征的把握。
认识的主体是指⼀定社会中从事认识和实践的⼈,它具有社会物质性、⾃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其中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7.【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是对认识和实践统⼀的特点的认定。
认识和实践的统⼀的过程中,当然有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归结为这些问题,符合题意的应该是命题D。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理与价值练习题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答案:C
知识点:第十三讲
பைடு நூலகம்难度:3
解析: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 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 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答案:D
知识点:第十三讲
难度: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观上错误观点的辨析。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在于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惟怀疑主义和诡辩论。一般说来,无论是绝对主义真理观还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们都是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题干中这句话是庄子典型的相对主义命题,其含义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样,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是非之间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是主观主义的真理观同时也是相对主义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二章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 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应。
“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 界、他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 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 地接近于这一点。”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 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恩格斯
“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
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
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
理。”
——列宁
2、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不能自己 判断对错
主观 认识
实践
本身没有 对错
客观 实际
真理
相符
不符
谬误
◎ 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 的补充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这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 作用。
逻辑证明:根据已知条件推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
• (《列宁选集》第2卷第42页)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 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 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门捷列夫预言了类硼、类铝、类硅、类锆4个新 元素的存在,预言经过实践得到证实。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 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3、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
2、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主体的需要、客体、满足需要的过程和 结果。
2、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 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 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它对人的行为 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 辨证统一
1、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 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 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 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每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 性。因为主体的需要是复杂的、多维的。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价值评价: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这种认识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它具有客观 性。 2、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 象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 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 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 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 断。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 中相互促进。 • 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着认识活动的 目标; • 真理的发展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 新的价值追求;而且真理的发展水 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3、如何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辨证统一: 只有在实践中坚持与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 精神,才能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辨证 统一 (1)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 事求是的精神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的利益和 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 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凡有真理的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不应与真理相悖;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1、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生活动的两大目标;
2、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道就是一致的,凡存有真理的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
不该与真理背道而驰;
3、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
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
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
4、只有通过恰当充分反映对象并无声地改建对象以满足用户人的须要才就是真正有
价值的,甚至就是最低价值,就可以同时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关系:
1、人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融合出来,通过一定
得自我调节去化解真理和价值的冲突;
2、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
性的统一,坚持真理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统一上,也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一要发展生产力,二要共同富裕的基本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真理及其特性 3、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
(3)真理绝对性与真理相对性的关系
❖从静态来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 互渗透、相互包含。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 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 理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一,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任何真理都只 是对无限宇宙的某一领域的某一过程或方面的正确 认识,而不是无限宇宙的全体的认识,因而任何真 理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二,相对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说,任何真理都 只是对对象的一定方面的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 确认识,其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另一方面是要确立和自觉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坚持检验真理的手段和标准的客观性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圣人标准
孔
亚
子
里
斯
多
德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坚持检验真理的手段和标准的客观性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众人意见标准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真理及其特性 3、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
(3)真理绝对性与真理相对性的关系 ❖从动态来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 辩证转化的。
真理也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过渡 到并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谬误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错误反映。
上帝造人?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2、真理与谬误又是对立的统一 ❖(2)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一方面,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真理。
二、真理与谬误
3、谬误的难免与可免 谬误的难免:
首先,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是 产生谬误的客观性原因。
日食
土星二、真理与谬误来自3、谬误的难免与可免谬误的难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呼伦贝尔学院政史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课件制作教师:毛欣欣
1、真理的特性、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及其具 体化;
2、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3、价值及其特性与价值观在认识和改造世界 过程中的作用;
4、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关系及重要意义。
第一节 真 理 第二节 价 值 第三节 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
其次,认识是由主体进行的,产生 谬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主体自身的特 征。
二、真理与谬误
3、谬误的难免与可免 谬误的难免:
再者,人类认识过程本身是复杂曲折的, 在认识的各个环节上以及各环节的联结上都 有导致谬误的可能。
二、真理与谬误 3、谬误的难免与可免 谬误的可免:不断提高主体能力。
一方面是要勇于实践,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打好背景知识基础以解决认识对象的技术工艺方 面的问题。
(1)真理的绝对性
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是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伽 利 略 的 胜 利
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
➢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而不是主观自生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毕达哥拉斯
B
c
a
C
b
A
a2+b2=c
2
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二,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正确 认识,而不是不相符合的认识,这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第一节 真 理
一、真理及其特性 二、真理与谬误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正确反映
主体
客体
歪曲反映
真理 谬误
一、真理及其特性
2、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1)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是指真理是主体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想 或观念的反映形式,尽管它有其客观的内容, 但却不是客观实际本身,它属于认识领域;
第三,真理性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本身也是客观的, 符合与否并不以任何人的意愿和认可为转移;
第四,判定或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的。
一、真理及其特性
2、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3)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
第一,真理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的,即只有主 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
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三,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获得无 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一点是绝 对的、无条件的。
一、真理及其特性
3、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 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复杂性的正确认 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的属性。
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分子
原子
?
基本粒 子!
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三,相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本性 来说,虽然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 世界,但每次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相 对的。
伽利略受审
花的构成
一、真理及其特性 3、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
(3)真理绝对性与真理相对性的关系
❖从静态来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 互渗透、相互包含。
其二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统 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断定来表达的。只有关 于客观事物的命题和断定才有真与假、正确与 错误之分。
一、真理及其特性
2、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2)真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
第一,凡真理性认识所反映或描述的对象,必须 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
第二,真理性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的如 实反映,而不能附加任何主观臆想的成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 相对立。
二、真理与谬误
2、真理与谬误又是对立的统一
❖(1)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 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 谓谬误。
认识
真理
互相依赖 互为条件
谬误
二、真理与谬误
第二,符合的指向是唯一的,即主观认识符 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相反;
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对于一个具有确定的具体范围的认识 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必然坚持: ❖真理本身无阶级性 ❖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
地心体系
一、真理及其特性
3、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