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口诀
2021中考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中考文言文怎样断句和划分句子朗读节奏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文言文怎样断句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方法节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古典诗文的节奏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诗文适当的地方所作的短暂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划分朗读节奏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诗词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故人具鸡黍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谁家新燕啄春泥。
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句意如血肉,结构似骨骼。
划分则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及六大规律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及六大规律
以下是满足需求的 9 条内容:
1. “主谓宾呀要分清,就像走路找路径。
”例子:“吾爱汝”,这里“吾”是主语,“爱”是谓语,“汝”是宾语,断句自然清。
2. “名词常是断句点,好比登山有停歇。
”例子:“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赵”都是名词,断句一目了然。
3. “虚词就像信号灯,提示断句在哪里。
”例子:“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焉”这个虚词就是个关键点。
4. “对话之词要留意,如同耳边话语起。
”例子:“曰:‘吾能为之。
’”一个“曰”字就该断开啦。
5. “排比句式有规律,仿若队列整齐立。
”例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显的排比,断句轻松呀。
6. “对称结构左右看,恰似镜子照两边。
”例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结构对称很容易断句呀。
7. “修辞手法藏玄机,好似宝藏等你觅。
”例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的手法能帮助断句呢。
8. “特殊句式要记牢,就像钥匙开宝箱。
”例子:“何陋之有”,这是个特殊句式,断句可不能错。
9. “古代文化常关联,犹如绳索串珠链。
”例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里面包含着传统文化内涵,断句也得考虑到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文言文断句虽然有点难,但掌握了这些技巧顺口溜和六大规律,就像有了秘密武器,大家加油学呀!。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⑵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文停顿的规律口诀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如下:
1.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2.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3.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4.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5.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6.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7.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断包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1.是否需要“断句”,决定于句子的语气。
2.主语较长时,其后要断句。
3.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4.即使主语较短,但当出现表示提顿的词语(如“者”)时,其后要断句。
5.句中出现标示语气延长的词语(如“也”)时,其后要断句。
6.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7.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8.独立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文言文断句口诀
中学语文:文言文断句口诀一、什么叫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
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2005年复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
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高考试题回放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卷)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参考答案: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据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数据,文言文断句题的得分统计如下:难度0.61,区分度0.57。
2020初中中考文言文断句口诀
2020初中中考文言文断句口诀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句号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逗号断开,叫“读”(dòu)。
所以文言文的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熟读精思是关键大多数同学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断句结束后,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先易后难细分辨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紧紧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固定搭配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
文言断句的七个口诀如下:
1.“曰”后冒(:),“哉”问叹(?!)。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文言文中,
如果遇到“曰”字,其后通常会有冒号;如果遇到“哉”字,通常表示
疑问或感叹,其后可能会有问号或感叹号。
2.“于”、“而”一般在中间。
这句话说明,“于”和“而”这两个词在
文言文中通常位于句子的中间。
3.“耶”、“乎”经常表疑问(?)。
这句话表示,“耶”和“乎”这两个
字在文言文中常常用来表示疑问,其后可能会跟问号。
4.“则”前断句常加逗(,)。
“则”字在文言文中的出现,常常表示一种
条件或转折,其前可能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时需要在“则”字前断
句,并在断句处加上逗号。
5.“矣”、“耳”、“焉”后常加句(。
)。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文言文中
出现“矣”、“耳”、“焉”这些词时,它们后面通常会是一个完整的
句子,需要在这些词后断句,并加上句号。
6.“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
)或逗(,)酌情看。
这句话表示,
“者”和“也”在文言文中可以用来表示停顿,其后可能是句号,也可
能是逗号,需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酌情判断。
7.仔细琢磨只等闲。
这是断句的总口诀,意思是在做文言文的断句时,需
要仔细琢磨句子的意思和结构,不能马虎从事。
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
能准确地进行断句。
请注意,以上口诀只能作为断句的辅助工具,实际断句时还需要结合语境和文意进行理解。
文言文断句
写在最后 ———————————————————————
断— 句标志只是用来帮助我们做题的一个技巧,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加上我们
对文意的理解,综合运用,切不可死板套入,
毕竟所有的考试,都是对人的测试。
谢谢
《三国志∙董遇传》
三
例3总结: 1、主人公舍姓留名 2、对称结构
例4: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 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 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 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 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 报子封人怨之
四
例4总结: 1、对称结构 2、关注特殊句式,划断句子要完整。 (1)宾语前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定语后置句
文言断句方法
张晓玲
例1: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
例1总结: 1、在对话中,曰、谓、言、云、说、道等,后面断开; 2、注意修辞顶真; 3、注意对称句式; 4、注意人名、代词。
例2: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 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 不肯竟学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且、斯等, 一般从前面断开;
疑问语气词:孰、奚、胡、安、曷、盍、何如等, 一般从前面断开;
复句关联词:虽、假使、是故、至若、于是(遂) 一般———————————————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必须常实践
当堂检测1: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 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 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 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⑵句末语气词: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诀窍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诀窍文言文断句就是对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上的停顿。
常见标志如下:1.名词、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器物名等。
也可以找出代词,如:吾、余、予,而(尔)、汝(女)、公、卿、君,其、彼、此、之等。
这些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它们的后面就可能断句。
例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断句题(部分)“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句段中名词有“郡、楼、材、侯、阁、门”,首先判断这些词是作主语还是宾语,结合上下文在这些词前或后初步划分,根据一个完整的文言文句一般是主谓句的原则确定最终划分。
正确的断句为: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
2.动词、形容词文言文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到了谓语,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从而正确断句。
例如2015年高考湖北卷断句题(部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先大概确定“王慎中”为人名,下文围绕他而来。
再找句中谓语动词,如“高谈、谓、取、悟、焚”,据此断句为: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
3.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句首虚词夫、盖、惟、凡、苟、纵、若、至若、若夫、虽、且、且夫、于是、已而、是故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前面一般要断开;句末虚词也、乎、哉、矣、耶、焉、与(欤)等,常用于句尾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断句题(部分)“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借助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虚词“且”,断句为: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可断可不断)4.排偶句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讲究修辞,所以行文中常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对偶句,除此之外,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个特点,确定句读就容易多了。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资料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资料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口诀:常用虚词是标志抓住“曰”“云”“言”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借助修辞与骈句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根据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断句规律:一、常用虚词是标志(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其后不能断句。
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XXX”等。
(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
(五)常用句首联系关系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纵、向使、但是、不管、至若、是以、继而、纵使、但是、固然、至于”等。
二、捉住“曰”“云”“言”白话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云”“言”为标记,一般情况下遇到它们都要平息,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假如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当前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三、气句式把握住(一)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如: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2、一/壹XXX……(译为“多么……啊”)3、(其)……之谓也/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以下是 6 条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及例子:
口诀一:“主谓动宾要分清,句子结构看得明。
”例如:“吾爱读书”,“吾”是主语,“爱读”是谓语,“书”是宾语,一下子就能断清楚啦!
口诀二:“名词代词常为首,找准它们不会愁。
”像“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就是这里的名词呀,从这开始断句,没错的!
口诀三:“曰云言后常断开,对话自然现出来。
”比如“孔子曰”“公曰”这里肯定得断开呀,这句话不就清晰了!
口诀四:“关联词前多留意,前后意思有关联。
”像“虽然”“然则”之类的前面,就是一个断句点嘛,就像“虽然吾今日疲惫,然则仍坚持读书”。
口诀五:“排比句式看整齐,节奏韵律藏玄机。
”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有规律的,断句不是轻松加愉快嘛!
口诀六:“修辞之处细思量,特殊句式有方向。
”比如“何陋之有”这样的倒装句,就得特别注意断句啦!
总之,掌握了这些口诀,文言文断句就不再那么头疼啦,多练习肯定能熟练起来的!。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第7节 文言断句(原卷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7节文言断句文言断句(一)断句原则及方法1.遵循三原则(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主题(2)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3)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是根本方法。
切忌边看边断。
2.方法(1)词性断句法。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2)语序、句式断句法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对话标志:“曰”“云”“言”等。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
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
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界限和引文的起止。
(5)文言虚词断句法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断句口诀
文言文断句口诀断句,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文法现象,是人们在口语与书写中逐渐形成的语言规范。
通过断句,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古代文学。
因此,掌握文言文的断句口诀是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文断句口诀,希望能对广大读者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一、句型结构句子的主要结构包括主语和谓语,有时还会加上宾语、补语、状语等成分。
在断句时,要根据句子的成分、自然停顿和意义分界等原则来进行。
1.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句中,“天地玄黄”是主语,“宇宙洪荒”是谓语。
2. 主谓分离。
如:“人而无恒,不亦悲乎!”句中,“人而无恒”是主语,“不亦悲乎”是谓语。
3. 句首为状语,可以断一断。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句中,“昔我往矣”是状语,可以断在“矣”字处。
4. 句首为省略式,可以断一断。
如:“不然,亦不足以为法家。
”句中,“不然”是省略式,可以断在“亦不足以为”处。
5. 名词充当宾语、定语时,可以断一断。
如:“夫人之相与也,游于宇宙之间。
”句中,“游于宇宙之间”是定语,可以断在“间”字处。
二、连接词连接词(如:“之”、“者”、“乎”等)在文言文中是十分常见的。
它们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根据连接词的作用,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 “之”字连接时,可以断开。
如:“贺兰之山在其北,阴山之险在其南。
”句中,“之”字连接了两个地名,可以在“南”字断开。
2. “者”字连接时,不能断开。
如:“君子之交淡如水。
”句中,“之”字连接了两个名词,“者”字是不可分割的。
3. “乎”字连接时,可以断开。
如:“孔子曰:‘君子之学也,必有正名乎。
’”句中,“乎”字连接了动词和名词,可以在“名”字处断开。
三、修辞手法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借代”、“对仗”、“排比”等)也会影响到文言文的断句。
因此,在断句时既要考虑到句子结构,也要考虑到修辞手法的要求。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古汉语,文法深,断句难。
欲求解,口诀传,遵循规,无遗言。
一、看标点,易断句。
凡有标点,皆可断处,句读之间,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常作,句中停顿,若遇助词,必断无疑。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若断此处,意义难全。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为句,两句为一,六字为句,三句为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序,先主后宾,断句于此,不失其义。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韵脚为据,韵脚对应,断句无误。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之句,断法相同,若断此处,对仗不合。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之句,句末问号,断句于此,疑问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之句,句末感叹,断句于此,感叹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之句,意犹未尽,断句巧妙,意蕴深远。
翻译如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法深奥,断句困难。
想要解开其中的奥秘,这里有口诀传授,遵循这些规则,不会有遗漏。
一、看标点,易断句。
只要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地方,句读之间的分隔,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经常作为句中的停顿,如果遇到助词,必定要在这里断句。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如果在这里断句,会导致意义不完整。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一句,两句一组,六字一句,三句一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的语序,主语在前,宾语在后,断句于此,意思不会出错。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以韵脚为依据,韵脚对应的地方,断句不会有错。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的句子,断句的方法相同,如果在这里断句,对仗就会不协调。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句的句子,句末有问号,断句于此,疑问就会显得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句的句子,句末有感叹号,断句于此,感叹就会显得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的句子,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断句要巧妙,才能表达出深远的含义。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_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_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摘要: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易被发现言叙述人物对话常用曰云言等这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我们学习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用法尤其是它们句常处位置有助断句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句首相对独立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面可断句、什么叫断句韩愈《师说》说彼童子师授而习其句者习其句就是教学生断句国古代没有标甚至都是汉挨着汉地写下所以前人都要己断句常常句话末了用断开叫句;句语气停顿地方用、断开叫()给古断句也可以叫断句二、考析00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考试说明》作项能力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古代诗3项是容理(包括翻译、断句等)005年复旦主招生试题也出现了给言加标题目断句是考言传统方式是学习言基功明辨句要综合运用古汉语词句及古代历史化等方面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言能力高低重要标志古人所以重视断句是因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理断句失误必然误古原古就有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错误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故事鲁哀公问孔子曰吾闻夔足(足只脚笔者)信乎?曰夔人也何故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声尧曰夔而足矣使乐正故君子曰夔有足非足也这故事对人们认识断句重要性其义是不言而喻三、高考试题回放0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试卷(北京卷).将下面言画线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近塞上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其父曰何遽不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其父曰何遽不能祸乎富良马其子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其父曰何遽不福乎居年胡人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人死者十九独以跛故父子相保故福祸祸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参考答案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③ 富良马其子骑堕而折其髀④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人死者十九⑤ 故福祸祸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据00年北京高考语试卷分析数据言断句题得分统计如下难06区分057全市853名考生平得分30分;满分56人,占8%;0分0人占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做这道5分题对我们语总分得分是很重要从试卷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言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言语感缺乏语感原因无疑是平只做题不诵太少而没有必要积累语学习很程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言学习更应如四、方法指津不少考生畏惧言断句题那么给言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言断句有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我们遵循了定方法抓住了些关键就会给言断句带方便笔者言断句教学量不断摸总结出了套较实用断句方法请先记住下面口诀古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段休问长与短熟精思是关键法容全理始可动手把句断系全前看先易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条件;相词语紧相连般要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培养语感;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段休问长与短熟精思是关键容全理始可动手把句断学生给言断句常犯毛病是边看边断看完了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又觉得有许多不妥处其实这种步到位方法是行不通理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熟精思理是正确断句前提因不懂就不断不理就不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遍两遍、晃而也不行我们拿到没有标古首先要通全反复钻研俗话说遍其义见遍数多了其义然就理了然根据容先断出几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地方断开比如北京卷试题我们通就能了及层次该段讲述了近塞上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事与坏事福与祸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化基上了断句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发展程抓住人们看法和塞翁态逐层、逐句断系全前看先易难细分辨给段加标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致掌握了思凭语感将能断开先断开逐步缩围然再集分析难断句子这是种先易难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可以断开这就我们理段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些明显标志(如下面讲到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识对不易断开地方要系上下思认真推敲确定适当地方断句比如学生做北京卷言断句题①②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干扰其实只要系下富良马其子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该断所以人皆吊应该断起再看①②句人皆吊人皆贺形式与相而且都是写人们看法所以断句就不会出错了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易被发现言叙述人物对话常用曰云言等这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容如北京卷多次出现其父曰何遽不乎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言乎者也类虚词特别多欧阳修《醉翁亭记》通用了二十七也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传美谈言虚词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重要标志我们学习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用法尤其是它们句常处位置有助断句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句首相对独立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句首关词如苟纵是故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多可以断句;④常句首词如顷向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助断句例如清人彭端淑《学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则难者亦易矣;不则易者亦难矣吾昏不逮人也吾材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聪倍人也吾材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用岂有常哉?这段相当型全段共有十七句子用了十七标其成断句标志句末语气词共十(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则而然则)代词两()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情态副词)当然我们抓虚词标志断句也要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乎用句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句舒缓语气可断也可不断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言习惯句式如何有 (宋何罪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秦则无礼何施?);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助断句记住言习惯上较固定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何所孰若至足以得无无乃何以是然则等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语感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言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则容易现代汉语样言主语和宾语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北京卷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两题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处所胡断胡人将将而归误断归人另外主语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主语应断句)谓语如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作谓语要和它宾语断开宾语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心词般不断句言语序和现代语序基相即主语前谓语、宾语修饰语般心词前如掌握了言语序规律就会准确标言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助准确断句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条件;相词语紧相连般要断古人写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相照应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效比如北京卷其父曰何遽不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容和断开句都有很助古两相词语连用如不属形容词、名词重叠形式般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断开例如北京卷故福祸祸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细检验题目做完通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言断句基要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言断句基要即应该做到断句都能讲得通如有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地方;做到断每句话容都合情理、合逻辑如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虽然每句话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兵士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了活命而不是杀因正确标应争投水加上逗9打牢基础看课培养语感;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方法只是登堂入室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殿堂因进入身是要行动也就是要身能力能力从何而?以课掌握实词、虚词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言功底;熟些言培养语感;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声多做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能力就会形成实践成熟运用提高四、巩固练习用斜线给下面两段言断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不至太丘舍乃至元方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元方曰君与君期日日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五》983年高考语言标题))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者胜客曰何以知谢公曰吉人辞寡躁人辞多推知(《世说新语品藻九》)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宝故敢献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璧与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金矣以和氏璧与道德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所宝者至矣(《刘向新序节士七》)参考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不至太丘舍乃至元方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元方曰君与君期日日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元方入门不顾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者胜客曰何以知谢公曰吉人辞寡躁人辞多推知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宝故敢献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璧与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金矣以和氏璧与道德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所宝者至矣。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文言文写作多句式,巧妙运用可得大招;宾语、状语、各种修饰,别忘了提在断句前。
一、主谓宾结构断句主谓宾一定激动人,断句时须分开来行;主要名词成或宾语成,断句时点着要当心。
例句1: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主谓)。
例句2:宾主句颠倒过来念(宾主)。
注意:* 主谓宾分三个部分,断句时要仔细琢磨;* 宾主结构要搞明白,断句不能弄错了调。
二、主系表断句主系表最重要,断句要依顺序分;主语名词是关键,连系动词紧相随。
例句1:人生自古谁无死(主系)。
例句2:陋室铭(序文)。
注意:* 主语连系动词要结合,断句且需一起区分;* 主谓提到先别马虎,主系表要时刻小心。
三、主谓状断句主谓状结合巧安排,断句时状语也重要;状语成分要随意放,断句时需带过来。
例句1:握奇计的方式置之度外(主谓状)。
例句2:去吾社拜黎王(主谓状)。
注意:* 断句时状语要考虑,后面带着别掉包;* 主谓提到状语句,断句需一并分发。
四、假设条件断句假设条件难拗口,断句要将其分解;如果与若非要记心,断句时用不要疑。
例句1:友邦与本朝通,若非友邦可(主谓宾条件)。
例句2:若非聚集惟贫贱,而与宾客是何伦(假设条件)。
注意:* 假设条件要小心呀,断句时需提前划;* 如果与若非需明确,否则文意掌握不够。
五、动宾状断句动宾状合在一起,断句时多个一并看;动词宾语要分清楚,状语位置别搞糊涂。
例句1:尔阳虽亡,后友其来(主动宾状)。
例句2:传为名句,耳熟能详(被动宾状)。
注意:* 动宾状在句中写,断句时考虑周到;* 宾语前后别扭曲,状语顺序分得到。
六、主谓宾补断句主谓宾补难遣散,断句时需一起喊;补语出现要引起,标点符号别忘在前。
例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主谓宾补)。
例句2:道由白首,诗由倒屣(主谓宾补)。
注意:* 主谓宾补断句时,须连在一起谨记心;* 补语出现不容忽,标点符号别落后。
七、偏正状断句偏正状句写一串,断句时要做切断;偏正句要分清楚,状语需带在前面。
文言断句方法解读 教案-高三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方法-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文言文断句技巧1.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大多数同学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当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反复钻研,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层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断开。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口诀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书断句也能够叫断句读。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水平来考查。
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2005年复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使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水平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
作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理解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高考试题回放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卷)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参考答案: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据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数据,文言文断句题的得分统计如下:难度0.61,区分度0.57。
全市84531名考生,平均得分3.04分;满分15216人,占18%;0分的4044人,占5%。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做好这道5分的题,对我们语文总分的得分是很重要的。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能够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水平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的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
语文学习在很大水准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四、方法指津很多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
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相关键可抓的。
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
作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持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
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协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很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准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持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能够互相转化的。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个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能够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能够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协助。
我们也能够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比如学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断句题时,①②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的干扰,其实只要联系下文的“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后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该点断,所以“人皆吊之”应该断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贺之”,形式与之相同,而且都是写人们的看法,所以断句时就不会出错了。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准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不过”“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能够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能够协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这段文字相当典型。
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
“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能够协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能够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协助判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仅仅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
我们能够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实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
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使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绝绝大部分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实行推断,就能提升断句准确率。
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另外,主语之后一般持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
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持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
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持续句。
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
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
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协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准确断句提供了条件。
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实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北京卷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解内容和断开文句都有很大的协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理应从中间断开。
例如北京卷中的“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准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