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与诊断

合集下载

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PPT课件

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PPT课件

遗传因素:家 族中有高血压 病史的人,患 高血压性心脏 病的风险更高。
肥胖:肥胖者 患高血压性心 脏病的风险更 高,因为肥胖 会导致心脏负
荷加重。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 缺乏运动等不 良生活习惯, 会增加患高血 压性心脏病的
风险。
糖尿病:糖尿 病患者患高血 压性心脏病的 风险更高,因 为糖尿病会导 致血管损伤, 增加心脏负荷。
重,戒烟限酒等。
4
高血压性心脏病 护理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年 龄、性别、职业等
护理效果:病情改 善、生活质量提高

病情描述:高血压 性心脏病的诊断、
症状、病程等
护理经验总结:针 对不同患者制定个 性化护理方案,提
高护理效果
护理措施:药物治 疗、饮食控制、运
动指导等
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06
效果评价:通过运动 和饮食控制,患者血 压得到有效控制,心 脏功能得到改善,生 活质量得到提高。
05
护理措施:指导患者 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饮 食控制,以降低血压、 减轻心脏负担。
04
效果评价:通过健康 教育,患者对高血压 性心脏病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能够更好地 配合治疗,提高治疗 效果。
经验总结与启示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临床表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头晕、头痛等
02
诊断方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
部X线等
03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04
鉴别诊断:与其他心脏病进行鉴别诊
断,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2
高血压性心脏 病的护理要点
生活方式干预
01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姓名:XXXXXX 科别(病区):内床号:20 住院号:2012000223入院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性别:男住址:XXXXXX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

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

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5℃ P60次/分 R 22次/分 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4-5肋间隙,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心音正常,各心瓣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显露,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浊音界存在、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无叩痛,无肌卫,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

心内科鉴别诊断

心内科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一、肥厚型心肌病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肥厚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前者有高血压病史,心肌肥厚为对称性普通性肥厚,与后者非对称性肥厚,并有SAM征及主动脉瓣早关闭现象易区别。

2.冠心病:本病大多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应与肥厚性心肌病相鉴别,前者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存在,心电图有缺血性或梗死图形,冠状动脉造影有动脉狭窄,而后者胸痛大多为非典型劳力性心绞痛,临床听诊杂音和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改变。

3.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前者有风湿病史,联合瓣膜病一般伴有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瓣膜有炎性改变,肥厚粘连,而后者瓣膜无炎症改变,有心肌肥厚所致特征性超声心动图改变。

4.主动脉瓣狭窄:本病可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及收缩期震颤,但此杂音常伴有收缩早期喀喇音并向颈部传导,杂音强度不变,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X线有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瓣膜有钙化等特点。

而肥厚性心肌病的杂音听诊位置较低,在胸骨左缘第四肋或靠心尖部,主动脉瓣区不清楚,用药物或物理学方法能使杂音强弱改变,超声心动图更有特征性改变易与主动脉瓣狭窄鉴别。

5.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本病杂音特点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本病病程长,发展慢,主动脉瓣区杂音不仅向心尖而且向颈部传导,与后者不同,另外本病超声心动图二维五室图上主动脉瓣为大小两个瓣组成,M型超声见主动脉关闭线有偏移现象,此可与后者鉴别。

6.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本病在胸骨左缘3、4肋间有收缩期杂音,粗糙伴有震颤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但前者杂音传播范围广,有时整个胸前区均能听到。

超声心动图见有室间隔缺损,有左向右分流,易与肥厚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点区分之。

二、扩张型心肌病1.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多有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与心脏大小不相平行,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偏年轻,无典型心绞痛,病情发展慢,心脏比较大时才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②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ST-T 改变与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与冠状动脉供血部位相一致,而扩张型心肌病的ST-T 改变比较广泛,异常Q波也不典型,且与冠状动脉供血无相应关系;③超声心动图:缺血性心肌病多以左室受累为主,缺血心肌可有局限性运动减弱,坏死心肌可有不运动或运动减弱或矛盾运动(室壁瘤),以节段性分布为特征,而扩张型心肌病则以左室左房扩大为多见,心肌运动以普遍降低为特征;④选择性冠脉造影则能肯定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而扩张型心肌病冠脉通常是正常的;⑤核素检查:冠心病有节段心肌缺血改变,扩张型心肌病呈多节段心肌花斑样改变。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文章目录一、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1.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2. 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3. 高血压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二、高血压冠心病吃什么好三、高血压会导致冠心病吗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1、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鉴别。

通常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是询问其是否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其次,查看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左心衰竭以及其他症状。

在判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查体时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心电图检查有单侧或双侧心室肥大及(或)劳损,明确左右心室是否出现不对称肥厚,这些都是判断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高血压对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反映在室间隔增厚上,后者是心脏大小循环所共有的部分,左室肥厚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最主要症状表现。

高血压病早期心脏结构功能改变,舒张功能出现减退,高血压性心脏病越严重,心脏舒张功能衰退越厉害。

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引起血管壁厚度及心脏向心性肥厚及舒张期松弛性受损,导致心脏的收缩能力下降。

2、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在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当心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久病患者可发生右心衰竭最终导致全心衰竭。

3、高血压冠心病的检查方法 3.1、体格检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呈金属调,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因肺动脉高压而出现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或(和)主动脉瓣。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高血压性心肌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高血压性心肌病_课件模板
3.肾素-血
内科学疾病部分:高血压性心肌病>>>
病因:
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肌肥厚的发生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血管紧张素Ⅱ不仅可以通过 fos癌基因的表达,促进心肌细胞的肥大 和蛋白质的合成,而且可以促进间质中成 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给正常大鼠持续静脉注射血管紧张素 Ⅱ(每分钟200ng),可
谢谢!
内科学疾病部分:高血压性心肌病>>>
治疗:
哌唑嗪、特拉唑嗪等。 (二)预后 Framingham研究表明45岁以上男性高
血压患者心电图出现左心室肥厚表现后, 6年病死率达40%。另有报道,高血压左心 室肥厚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及猝死危险性增 高。此外,心肌肥厚、冠状动脉储备功能 降低,冠状动脉发生脂质斑块,可增加心 肌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
内科学疾病部分:高血压性心肌病>>>
检查项目:
血管紧张素Ⅰ、心音图检查、胸部平片、 血管紧张素Ⅰ、心音图检查、胸部平片、 心电图、M型超声心动图(ME)、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心肌灌注显像。
内科学疾病部分:高血压性心肌病>>>
相关疾病: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征的心血管损害、心血管和血栓栓塞综合 征、结节病性心肌病、老年人高血压危象。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高血压性心肌病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高血压性心肌病>>>
身体部位: 全身 胸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高血压性心肌病>>>
科室: 心血管内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高血压性心肌病>>>
简介:
高血压性心肌病(hypertensive cardiomyopathy)是指高血压病引起的左 心室壁或左心室腔异常变化。严重者引起 左心室肥厚、左心腔扩大伴舒张性、收缩 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肌病。高血 压性心肌病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在临床诊断中,正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要。

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 血压测量。

高血压的诊断首先需要进行血压测量。

通常情况下,应该在患者安静状态下连续测量至少两次血压,每次测量间隔至少1-2分钟。

如果两次测量结果不一致,可以再进行第三次测量。

在测量时,应该选择正确的袖带尺寸,确保袖带包裹肱动脉的位置正确,避免因此产生的误差。

2.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定义,成人静息状态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在糖尿病患者中,SBP≥130mmHg和/或DBP≥80m mHg也可诊断为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次测量结果不一致,应该选择较高的一次作为诊断依据。

3.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或者需要明确血压变异性的患者,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这种监测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4. 相关检查。

在诊断高血压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血清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高血压是否伴随有器质性病变,以及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二、高血压的诊断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长期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高血压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保护患者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对高血压的准确诊断,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风险。

三、结语。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应该熟练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同时患者也应该重视自身血压的监测和控制,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促进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④.酚妥拉明抑制试验:适用于血压在170/110mmHg以上的患 者。注射酚妥拉明2min后血压下降大于35/25mmHg并持续35min为阳性。这种试验特异性较差,其他高血压也会出现假 阳性,结果只能提示嗜铬细胞瘤的可能。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侵
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版!
17
(一)嗜铬细胞瘤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侵
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版!
15
(一)嗜铬细胞瘤
2.诊断
⑴.激素及代谢产物的测定
①血浆儿茶酚胺测定:NE、E ②尿儿茶酚胺测定:24小时尿儿茶酚胺总排量明显增高( ≥100-200μg)具有肯定的诊断意义。 ③尿VMA、HVA测定 ④尿甲氧基肾上腺素(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 测定。近年来认为测定血或尿中的MN、NMN可提高嗜铬细胞 瘤的诊断符合率,特别是对儿茶酚胺水平正常的病人可减少假 阴性。
2
高血压诊断
• 非药物状态下、2-3 周内非同日两次或两 次以上重复测量上臂 肱动脉部位的血压所 得的平均值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 张压≥90mmHg。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侵
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版!
3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WHO1999)

SBP(mmHg) DBP(mmHg)
增多,细胞外液增加,导致高血压,抑制肾素、醛固酮。排钠同时常排出H+,导致碱 中毒。
临床特点:高血压、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低血浆肾素、血浆醛固酮降低。
诊断:
1、低钾血症表现
2、高血压
3、低钾性碱中毒,常有酸性尿
4、血浆肾素、醛固酮降低
5、安体舒通治疗无效
6、氨苯蝶啶治疗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与诊断
导语: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因为长期没有控制好血压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早期的时候只会有舒张压功能减退,但是如果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心力衰竭。

经过研究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因为长期没有控制好血压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早期的时候只会有舒张压功能减退,但是如果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心力衰竭。

经过研究表明,有许多心力衰竭的患者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高血压而导致的,同时还有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包括冠心病等疾病,下面我们就讲述一下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与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与遗传等有关。

临床同样表现为左心衰症状,查体可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心电图有左室劳损表现,但心超检查可明确其不对称肥厚,且起病年龄一般较早,无高血压史等可鉴别。

诊断
1.病史:有高血压病史。

2.临床表现:在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当心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久病患者可发生右心衰竭最终导致全心衰竭。

3.体格检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呈金属调,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因肺动脉高压而出现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或(和)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心衰竭时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