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现象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文化现象记录——

江苏昆山

姓名:吳晶堯

学号:保密

所在分院:保密

专业班级:保密

目录

一、服饰、民居与语言

二、饮食文化

三、地方节日习俗

四、婚丧习俗

五、昆曲与昆石雕刻

六、总结

一、服饰、民居与语言

昆山市位于江苏省南端隶属苏州管辖,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特色渐渐消失,但是我们仍能从一些乡村以及人们的行为中发现它独有的江南文化。

首先是服饰,在昆山有几座保持较好的古镇如周庄、锦溪。这些地方保留的着许多传统的衣饰,在那些古镇里的老人们,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婆婆总是会在头上扎一条丝巾,身上穿着花式布衣,可能是因为一般只有中老年妇女才会保留这种穿着习惯,所以衣服的色彩大多以深色为主。在布衣下会扎一条小围裙,下面就衬着条青布裤,脚上一般都是自制的绣花鞋。其中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服饰上的图案都是她们自己绣成(苏绣),其中又以牡丹为主。

至于民居方面,在水乡特色的古镇,民居都是坐北朝南一面沿街、一面沿河。在过去镇上少有公路出行大多靠船,所以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简易的小码头。这些码头除了停靠小船,古镇的居民还常常坐在码头边洗衣物边与邻居聊家常里短。房屋的结构一般是两层结构,下层是砖石结构,上层则多为木结构,粉墙黛瓦。采用这种结构的原因是用于防潮。房屋的规模一般都较小,即使是富有人家房屋也不会太大,这可能是因为自古江南水乡人口稠密,土地较为稀少的缘故。

说到语言昆山话处于吴语太湖片区,吴语和普通话相比,他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吴语的语音和北方的官话有很大不同,它的词汇和语法也是自成一派的,昆山话自然也就属于吴侬细语一类。但是它没有苏州话那么的糯,也没有上海话那么的铿锵。听起来有着独特的

味道。在昆山话中人们喜欢将小一辈的人叫做弟弟或妹妹。而且上了年纪的昆山人也总是爱谈论自己的下一代而且永远的乐此不疲。

二、饮食文化

说到饮食昆山的食物大多属于苏菜系,口味基本都是微辣偏甜,以清淡为主。早餐许多人喜欢吃“大饼夹油条”,这里的“大饼”最正宗的做法,是用在面饼中夹糖然后放在“美孚汽油桶”中烘烤。食用时将咸的油条夹在其中,一同食用。在家时昆山的人们都喜欢将剩饭中加入开水加热,再配上一两块豆腐乳,这就是一顿早餐。当然也有不少人喜欢在早上去吃一碗“奥灶面”。这是昆山独有的一种面,面汤分红白两种,红为甜,白为咸。再加上浇头即成为一种美味的食物。

正餐的主食以米饭为主,菜式是典型的苏菜,做菜时一般都少油清淡。特别要说的是昆山人喜欢吃糕,逢年过节的昆山人都会买各式各样的糕,当然都是甜食。

昆山的阳澄湖大闸蟹十分出名,它的背后同样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首先大闸蟹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据说在当时苏州、昆山一带的人们捕蟹方法比较独特,他们先是在港湾的地方设置闸门然后利用了螃蟹趋光的特点,在闸门中点火照亮,当螃蟹爬入闸门后在关上闸门,久而久之就有了大闸蟹的名字。在昆山吃蟹是有讲究的一般在9月吃雌蟹,10月吃雄蟹。为了吃蟹人们还发明了一套工具称之为“蟹八件”,据说吃蟹的高手可以用蟹八件把螃蟹肉吃完后,把蟹壳完整的

拼回去。

每个地方都会有特色的小吃点心,昆山也不例外,每一种小吃都有着它们的文化渊源。像千灯特产袜底酥,这是一种又咸又甜的糕点,十分脆薄,由于外形似鞋底因此得名。周庄的万三食品系列也富有盛名,据说这些食品都是由明朝首富沈万三发明创造,因此得名。此外还有青团子、大花糕等。

三、地方节日习俗

说到地方节日习俗昆山有不少独特之处。首先,大年夜时,举家团圆吃年夜饭,人们会在饭里放一些黄豆,吃了黄豆就意味着大家又长了一岁,与北方不同这里没有吃饺子的习惯,但是在大年夜必须有一样东西就是鸡蛋,吃了鸡蛋就代表在这一年就顺溜的滚过去了。而且在这一天我们留一些瓜果的壳在地上,要大年初一以后再扫,据说这样是为了留住财气。到了正月初五的时候,家家户户会守夜放鞭炮,因为传说这一天是财神爷降临的日子,大家要争着把财神请回家。到了正月十五除了要吃元宵,还要吃一种地方特有的东西叫羊粉粥,在羊粉粥中要把过年中吃剩的食物全部加进去,这样就代表年过完了。同时还有一个说法是在正月十五那一天灶神下凡为了迎接他,大家要吃羊粉粥。

到了立夏每家每户都得吃咸鸭蛋,并且称一下体重,据说吃咸蛋是为了补充盐分,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夏日。到七月十五时小孩子要吃童子鸡据说只有吃了童子鸡的孩子才不会生病。到了八月十五中秋

节的时候我们家乡除了要吃月饼外,还要吃芋头其寓意自然也是团团圆圆。时至冬至全家都要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在苏州地区有种说法叫冬至大如年,可见我们家乡对于冬至日的重视。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在我们家乡就要过小年,那时我们都要吃羊粉粥,因为传说中那一天是灶君回天庭的日子,人们要用羊粉粥糊住灶君的嘴,不让他在天庭里说人间的坏话。

四、婚丧习俗

首先我们看一下昆山人的传统婚姻方式,昆山人的结婚过程分为三天,分别是开市、正日、搬家。开市就是将喜讯告知所有亲朋好友,正日是最为热闹,正日即使正式结婚的那一天,在那一天一大清早新郎要带着甘蔗、糕、口袋中带着红包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甘蔗预示着结婚以后的生活会节节高,糕就像西方的蛋糕一样每逢重要的日子必有的一样东西,至于红包吗,在新郎到达女方家时会有几个伴娘挡住新郎的去路,新郎必须掏出红包给伴娘们,这样她们才会让路。把新娘接回家后要吃汤圆、喝甜汤,预示着以后的家庭永远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到了晚上就是大办宴席亲朋好友齐聚一堂,闹新房。

说完婚事,再说丧事。在我的家乡丧事的办理也有不少讲究,首先人去世以后尸体必须领回家中,尸体要在家中摆放三天,如果是夏日则用冰块保存尸体。尸体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必须头朝北脚朝南。在尸体的嘴里要放菜叶,头旁放鸡蛋。据说这是为了让灵魂最后在看一眼自己的肉身的时候,不会饿着肚子来去。在尸体停放家中

的三天要请师娘念经超度亡灵。三天期满送至火葬场,在运输途中要一路撒白花,及放炮。但是由于城市化的推进这些习俗已经越来越少了。尸体在火葬场焚烧以后,装入骨灰盒。一路上要用黑伞遮住阳光,一直到送回家中,丧事一直要持续七七四十九天,在段日子中家中的子女们都要在挂着一个黑臂章,到第一个七天,我们称为“头七”。要烧一些逝世者生前的东西,以及一些冥币,纸房子等。至于骨灰盒要等到第二年的清明节才会正式下葬。

五、昆曲与昆石雕刻

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自然在昆山昆曲是少不了的,但是由于昆曲深奥难懂,其中语言又是比较古老的吴语所以推广有一定的困难,在昆山,一般在古镇中都会有搭有戏台子,在这些戏台子上昆曲不断地被演绎着。但是在古代昆曲曾经一度的风靡全国,据考证它起源于元朝的末年兴盛与明代,其中我们昆山的几位作曲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像顾坚、梁辰鱼、魏良辅就是十分著名的昆曲家。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融和了唱、念、做、表、舞以及武术,内容丰富多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先勇先生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为昆曲在现代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至于昆石是昆山三宝之一(昆石、琼花、并蒂莲)。它产于昆山境内唯一的一座山——玉峰山。昆石的外形呈网脉状,中间镂空,晶莹洁白,但是其个头大多偏小,也许这是由于它的产出地玉峰山也不过海拔70余米的缘故吧。正是由于昆石外观精美,富有灵气,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