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_危害及脱除技术
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危害及脱除技术
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危害及脱除技术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其中,水中硝酸盐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水中硝酸盐的来源、污染的危害以及一些常用的脱除技术。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水中硝酸盐的来源。
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盐类,主要含有硝酸根离子(NO3-)。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畜禽养殖废水、工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排放物都是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农业活动,如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中的硝酸盐逐渐流入水源。
然而,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危害。
首先,硝酸盐在水中容易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威胁。
其次,硝酸盐污染也可能导致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生长,形成蓝藻水华,并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破坏水生态环境。
此外,硝酸盐还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增加了毒性的危害。
针对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脱除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生物法:利用生物体(如特定微生物)来降解或还原硝酸盐。
例如,利用硝化细菌将硝酸盐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2. 化学法:通过加入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硝酸盐的去除。
例如,可以加入铁盐、铝盐等进行沉淀,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氯气氧化等,一起去除硝酸盐。
3. 膜分离技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水进行过滤和分离,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硝酸盐。
常用的方法包括反渗透、超滤和离子交换等。
4. 光解法:利用紫外光、可见光或其他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水中的硝酸盐,从而使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光解法具有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
综上所述,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对人类和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脱除技术来减少硝酸盐的含量。
生物法、化学法、膜分离技术以及光解法等都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脱盐水的现状分析报告
脱盐水的现状分析报告
脱盐水是指将海水或咸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变为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
目前,脱盐水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脱盐水的主要技术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离交换法等。
其中,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通过反渗透膜将水分子从高浓度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去除盐分。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低能耗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膜污染和膜寿命较短的问题,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洗膜组件。
其次,脱盐水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饮用水供应、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
目前全球每天有数百万人依赖脱盐水供水,尤其是一些沿海地区和水资源紧缺地区。
脱盐水可以提供可靠的补充水源,减轻了淡水资源的压力,但脱盐水的成本较高,通常需要大量耗能,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
另外,脱盐水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保问题。
首先,脱盐水工艺通常需要大量能源供应,尤其是燃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风险。
其次,脱盐水的副产品——高浓度盐水,通常被排放进海洋中,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污染。
这种排放还可能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和迁徙规律,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脱盐水技术在改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脱盐水技术的效率,降低成本和能耗,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的脱盐水方案。
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防止脱盐水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只有在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脱盐水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电渗析法技术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报告内容
• 硝酸盐污染现状
饮用水标准介绍 硝酸盐的危害 硝酸盐污染来源 硝酸盐污染现状
-- 国内 -- 国外
• 电渗析法去除水体中 硝酸盐研究进展
电渗析法介绍
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方法
电渗析法去除水体中硝酸盐 的的研究进展
电渗析法与反渗透能量消耗 对比
毒理指标(无机):21项 毒理指标(有机):53项
微生物指标:6项 消毒项:6项
一般理化指标:20项
修改后的部分指标标准
混浊度:1NTU 砷:0.01mg/L 镉 :0.005mg/L 铅:0.01mg/L 硝酸盐(氮):10mg/L 四氯化碳:2μg/L
分为常规与非常规指标
…….
饮用水标准介绍
中国 WHO
注:红点为硝酸盐超 标的水体样本
摘自:Australia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Report 2001
近年来中国水资源无机盐污染情况
中国部 分地区 硝酸盐 超标情
况
川中丘陵54.5% 地下水超标
吉林市地下水超 标20%
环渤海七省市 34.1%地下水超标
杭州市城区40.5% 井水超标
而操作费用为$0.50/m3,比电渗析过程的费用要稍高
小结
• 水体中硝酸盐的严重污染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特别在农业地 区,由于肥料的过度使用使得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在不断增加。
• 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电场作为驱动力来分离电解质离子的新型分离技 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电渗析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的硝酸根离子, 并且其操作费用相对较低,设备简单,特别适合作为中小型项目的水 处理过程。
三,物理化学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硝酸盐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硝酸盐调控技术水产养殖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满足海鲜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可能会超过合理范围,导致水质污染和养殖生物健康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硝酸盐调控技术,并介绍其应用与示范。
一、硝酸盐对水产生物的影响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对水产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硝酸盐在水中可以迅速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水生生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容易引发细胞内呼吸、免疫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
同时,硝酸盐过高还会导致养殖水体中氮磷比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底栖动物的生态平衡。
二、养殖水体硝酸盐调控技术为了解决养殖水体中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多种调控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生物调控技术利用富氧生物滤池、藻类修复、植物修复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
富氧生物滤池能够通过硝化反应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藻类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硝酸盐,降低其浓度。
2.物理调控技术物理调控技术主要包括水体曝气、水流调节和水体交换等。
曝气可以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减少硝酸盐积累;水流调节和水体交换可以降低硝酸盐的浓度,并保持水体的流动性,有利于养殖水生物的生长发育。
3.化学调控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主要通过添加硝酸盐还原剂或硝酸盐吸附剂等物质来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
硝酸盐还原剂可以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硝酸盐吸附剂则可以吸附水体中的硝酸盐,达到调控硝酸盐浓度的目的。
三、养殖水体硝酸盐调控技术应用与示范为了推广养殖水体硝酸盐调控技术,相关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应用示范。
以虾蟹养殖为例,在养殖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硝酸盐还原剂,可明显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改善养殖环境,提高虾蟹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同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和开展培训,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水产养殖业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原因分析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原因分析1. 引言1.1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定义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是指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达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程度。
硝酸盐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化合物,通常以NO3-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主要来源包括农业活动、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等。
硝酸盐污染严重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威胁。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导致了农田和农村生活污水中硝酸盐的释放增加,从而加剧了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程度。
地下水的污染还会进一步影响周围的土壤和植被,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有效治理农村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污染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硝酸盐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和管理,减少硝酸盐来源,才能有效保护农村地下水资源,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1.2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严重性农村地下水是农民们主要的饮用水源之一。
由于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硝酸盐会与人体内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长期摄入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也对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硝酸盐过量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结构,削弱土壤保肥持水能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农民的收成。
硝酸盐的排放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加剧也与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生活废水直排或渗入地下水体,都是导致硝酸盐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
而由于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这些污染物很难得到有效清除和治理。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护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去除硝酸盐的方法
去除硝酸盐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氮废水,农业上施用的氮肥随雨水冲刷入江河、湖泊,生活污水排入受纳水体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这是因为N O3-危害人类健康。
NO3-进入人体后被还原为NO2-, NO2-有致癌作用。
此外,婴幼儿体内吸入的NO3- 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作用,将Fe(Ⅱ)氧化成Fe(Ⅲ)而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氧发生不可逆结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饮用水质标准规定NO3--N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L,而我国部分省市的地下水中NO3--N含量高达20~50mg/L。
硝酸盐在水中溶解度高,稳定性好,难于形成共沉淀或吸附。
因此,传统的简单的水处理技术,如石灰软化、过滤等工艺难以除去水中的硝酸盐。
目前,从水中去除硝酸盐的方法有:化学脱氮、催化脱氮、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生物脱氮等。
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评述离子交换技术除去水中硝酸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现状,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1 去除硝酸盐的方法1.1 化学脱氮在碱性pH条件下,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氨,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O3- + 8Fe(OH)2+ 6H2O → NH3 +8 Fe(OH)3↓+ OH-该反应在催化剂Cu的作用下进行,Fe/NO3-的比值为15:1, 该工艺会产生大量的铁污泥,并且形成的氨需要用气提法除去。
Sorg[1]研究过用亚铁化合物去除硝酸盐,结果表明,由于成本太高,此工艺难于实际应用。
Murphy[2]等人利用粉末铝去除硝酸盐,反应主要产物为氨,占60~95%,可以通过气提法除去。
反应的最佳pH为10.25,反应方程式为:3NO3- + 2Al + 3H2O → 3NO2- + 2Al(OH)3↓NO2- + 2Al + 5H2O → 3NH3 + 2Al(OH)3↓+ OH-2NO2- + 2Al + 4H2O → N2 + 2Al(OH)3↓+ 2OH-在利用石灰作软化剂的水处理厂可有效地使用该工艺,因为利用石灰通常可使pH值升高到9.1或以上。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原因分析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原因分析【摘要】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是当前农村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方面,主要原因包括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粪便排放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直排。
这些因素导致硝酸盐在地下水中积累超标,影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活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状况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危害性分析、应对措施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将是有效应对农村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关键。
未来研究应该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发展、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为解决农村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化肥、农药、粪便污染、生活污水、危害性、应对措施、研究方向、农村环境保护1. 引言1.1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现状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是当今我国农村地下水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的发展,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
据统计,我国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情况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农村水资源安全和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主要集中在农业用地周围以及畜禽养殖场附近。
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也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下水中,加剧硝酸盐的含量。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不当也是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居民健康。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生产的节水减肥,规范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以减少硝酸盐的排放量,保护农村地下水环境。
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地下水质量,确保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状况及其主要原因,旨在深入分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粪便污染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影响。
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如何去除
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如何去除?硝酸盐去除技术大体上分为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而根据进行去除的场所又可分为原位净化法和处理厂净化法,处理厂净化法根据脱氮技术是否利用有机物又可分为异养型脱氮法和自养型脱氮法。
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脱氮实质是NO-3作为脱氮菌呼吸链末端电子受体而被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反应器生物处理技术。
(1)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原位除硝酸盐氮的主要机制是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还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污水脱氮的主要机制。
原位生物处理方法对于去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来说,费用较低,方法简单。
去除反应为∶若以醋酸盐作有机营养物,化学反应式为∶反应有两步,首先是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反应式为∶第二步是亚硝酸盐转变为氮气,反应式为∶地下水硝酸盐生物修复的营养物有醋酸盐、葡萄糖、甲醇或乙醇。
在原位修复技术中,净化的场所是土壤,为了提高氢供体,营养盐的注入、混合和反应效率,一般需设置注入井和处理水井,促进地下水的移动。
(2)反应器生物处理技术反应器生物脱氮是利用人工的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的方法,它包括异养型生物脱氮法和自养型生物脱氮法。
①异养型生物脱氮法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O-3→NO-2→NO—→N2O—→N2。
异养型生物脱氮法需向水体中投加有机碳源,作为反硝化菌的食料。
在饮用水处理中添加碳源以达到适宜的碳氮比(mg/mg)∶甲醇0.93、乙醇1.05、醋酸1.32,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安全起见都要求基质过量。
异养法虽然去除了硝酸盐,但水体会被残留的有机物污染,需进行复杂的后处理来去除过量的有机物。
在进行地下水硝酸盐去除处理时,多是以饮用水为前提,所以氢供体的选定必须考虑这一点。
从安全性和成本方面考虑使用乙醇和醋酸较多,它们的脱氮反应式可以表示如下∶实际上细胞合成和好氧代谢都消耗氢供体,因此其用量为化学计算量的1.5~2倍。
②自养型生物脱氮法脱氮菌中也有能用氢气、还原态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作为氢供体的自养型细菌,一般情况下自养型细菌增长率低、增长速度慢、菌的增长量少,所以具有剩余污泥的产生量低的优点。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
地下水中的硝酸盐问题是指地下水中存在高浓度的硝酸盐离子(NO3-)。
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氮源污染物,常来源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
农业是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田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中含有大量氮元素,其中的硝酸盐会随着降雨或灌溉水进入土壤,并逐渐渗入地下水。
农业废水中的硝酸盐也经过地面径流或渗透进入地下水。
另外,工业废水中也可能含有大量的硝酸盐。
一些工业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和溶剂中也含有硝酸盐,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工业废水排放进入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高浓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硝酸盐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在人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盐,进而生成亚硝酸胺等致癌物质,对人体造成潜在的风险。
此外,高浓度的硝酸盐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地下水中硝酸盐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倡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控制硝酸盐的排放;改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此外,定期监测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浓度,加强监管和治理,也是必要的措施。
只有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地下水中硝酸盐问题,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2024年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危害(三篇)
2024年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危害硝酸盐(NO3)与亚硝酸盐(NO2)分别是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的酸根,它们作为环境污染物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气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动植物体与食品内。
环境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污染来源很多,如:1.人工化肥:有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钠和尿素等;2.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与人畜粪便,据测试1升生活污水在自然降解过程中,可产生110毫克硝酸盐;1公斤垃圾粪便堆肥在自然条件下经淋滤分解后,可产生492毫克硝酸盐;3.食品、燃料、炼油等工厂排出大量的含氨废弃物,经过生物、化学转换后均形成硝酸盐进入环境中;4.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锅炉、民用炉等燃烧石油类燃料、煤炭、天然气,可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平均燃烧1吨煤、1千升油和1万立方米天然气可分别产生二氧化氮气体9、13与63公斤,这些二氧化氮气体经降水淋溶后可形成硝酸盐降落到地面和水体中;5.食品防腐与保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被广泛用在肉品和鱼的防腐和保存上,以使肉制品呈现红色和香味,在每公斤肉食品中加入亚硝酸盐(一般为亚硝酸钠)5毫克以下,在一定时间内肉色观感良好;加入20毫克以上,可呈现商业上需要的稳定色彩;加入50毫克则有特殊气味。
环境中化肥施用、污水灌溉、垃圾粪便、工业含氮废弃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含氮废气等在自然条件下,经降水淋溶分解后形成硝酸盐,流入河、湖并渗入地下,从而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
如污水下渗、污灌和滥施化肥可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由数毫克/升剧增至400毫克/升以上(国家生活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卫生标准小于88.6毫克/升,以氮计小于20毫克/升);滥施化肥、污灌、用硝酸盐污染的水源灌溉也使农作物吸收了大量的硝酸盐类,如过分施肥所产的菠菜中每公斤干重可含亚硝酸盐达3600毫克。
还有腌制的渍酸菜、经过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的蔬菜以及隔夜的熟蔬菜不仅硝酸盐含量大量增加,而且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污水处理中的高效去除硝酸盐的工艺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高效去除硝酸盐的工艺研究污水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污水中硝酸盐的来源、高效去除硝酸盐的工艺以及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硝酸盐在污水中的来源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等。
农业中的化肥过量使用和农田排水是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和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硝化反应也会导致硝酸盐的增加。
此外,生活废水中的生物降解和人体排泄物中的氮也是硝酸盐的来源之一。
因此,要想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需要详细了解硝酸盐的含量和来源。
二、高效去除硝酸盐的工艺1. 生物法生物法是一种常见的去除硝酸盐的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是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而反硝化作用则是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常用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反应器以及膜生物反应器等。
这些工艺利用生物微生物对硝酸盐进行转化,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
但是,由于生物工艺的操作复杂性和负荷波动的影响,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优化。
2. 物化法除了生物法,物化法也是去除硝酸盐的一种重要工艺。
其中,离子交换和吸附是常用的物化法。
离子交换是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硝酸盐吸附去除,具有去除效果明显的特点。
而吸附则是通过活性炭等材料将硝酸盐吸附在表面,达到去除的目的。
物化法的操作简单,去除效果较好,但是存在着废弃物处理的问题,需要合理处置。
三、工艺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去除硝酸盐的效率和稳定性,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
首先,应根据污水中硝酸盐的浓度和水质特点,选取合适的处理工艺。
不同的工艺适用于不同的硝酸盐浓度范围,因此需要进行工艺的筛选。
其次,参数的控制是关键,包括温度、pH值、炭源浓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控可以提高硝酸盐的去除效率和工艺的稳定性。
另外,采用一些辅助措施,如增加曝气量、提高悬浮固定性等,也能有效提高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总结起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是一项关键且复杂的工作。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原因分析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原因分析1. 引言1.1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现状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现状非常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环境问题。
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活动的频繁进行,导致了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30%的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超标,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种污染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地下水资源的质量,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问题。
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其过量存在会造成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超标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家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大量氮源进入地下水系统,造成了水质的恶化。
一些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导致硝酸盐污染加剧。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超标情况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这一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1.2 硝酸盐污染对农村地下水的影响硝酸盐污染对农村地下水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农村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更为严重。
长期饮用含有高浓度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导致亚硝胺生成,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
硝酸盐还会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高浓度硝酸盐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破坏,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硝酸盐还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在农村地下水中过量的硝酸盐会通过地下水渗漏至地表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硝酸盐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将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对人类健康、土壤质量、农作物生长和水体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复杂,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减轻硝酸盐污染对农村地下水的危害。
2. 正文2.1 硝酸盐在农村地下水中的来源农业活动是农村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肥是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研究综述
动电/铁墙工艺 动电/ 铁墙( electrokinetics/ iron wall) 主要用于土 壤渗透性较差的区域进行原位修复,NO3 通过电渗和 电迁移作用流向阳极, 被位于阳极的铁截留并还原。
离子交换法、 反渗透膜法、 电渗析膜法、 化学还 原法、 蒸馏法以及物理吸附等非生物法脱氮在地 表水深度处理中应用较多, 应用于地下水的脱氮处 理研究均处于研究阶段,并且尚存在很多问题有待 于深入研究。
地下水中大量的硝酸盐氮主要来源于居民生 活污水与垃圾粪便、化肥、工业废水、大气 氮氧化合物干湿沉降以及污水灌溉等
首先要切断污染源,然后对大面积被硝酸盐污染的地 下水进行处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以防为主,加强管理 • 加强对地下水源和污染区的保护和管理 • 合理施肥,控制污灌
原位修复法
生物法 根据 硝酸 盐的 去除 机理
根据 去除 场所 异位修复法 ( 反应器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
原位修复法: 原位处理是指利用被污染的场所作为 脱氮反应体系净化污染场所的方法,是 一种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的方法,但 必须对地下水的水质情况、水动力系统 和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有一定的掌握。 可渗透反应墙
自养法
根据 电子 供体 不同
异养法
吸附法
根据向地 下水中投 加物质形 态
液体注入技术
根据反应 机理不同 (生物法)
化学还原法
气体注入技术
生物法
原位生物脱氮技术: 原位生物修复过程主要依赖于地下水体中的反硝化细 菌和人为创造的促进反硝化反应的条件。目前研究认 为,地下水体中的反硝化作用通常发生在厌氧或半厌 氧,并含足够溶解有机碳的水体环境中。通常水体中 有机碳的补充方式有:双井系统、群井系统及综合系 统,它们利用一个井或多个井把含有营养物质的溶液 注入到含水层中促使其中微生物活性增加 ,达到去 除地下水污染物的目的。
废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汇总
和废水中硝酸盐的去除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氮废水,农业上施用的氮肥随雨水冲刷入江河、湖泊,生活污水排入受纳水体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这是因为NO3-危害人类健康。
NO3-进入人体后被还原为NO2-, NO2-有致癌作用。
此外,婴幼儿体内吸入的NO3- 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作用,将Fe(Ⅱ)氧化成Fe(Ⅲ)而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氧发生不可逆结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饮用水质标准规定NO3--N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L,而我国部分省市的地下水中NO3--N含量高达20~50mg/L。
硝酸盐在水中溶解度高,稳定性好,难于形成共沉淀或吸附。
因此,传统的简单的水处理技术,如石灰软化、过滤等工艺难以除去水中的硝酸盐。
目前,从水中去除硝酸盐的方法有:化学脱氮、催化脱氮、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生物脱氮等。
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评述离子交换技术除去水中硝酸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现状,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1 去除硝酸盐的方法1.1 化学脱氮在碱性pH条件下,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氨,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O3- + 8Fe(OH)2+ 6H2O → NH3 +8 F(OH)3 + OH-该反应在催化剂Cu的作用下进行,Fe/NO3-的比值为15:1, 该工艺会产生大量的铁污泥,并且形成的氨需要用气提法除去。
Sorg[1]研究过用亚铁化合物去除硝酸盐,结果表明,由于成本太高,此工艺难于实际应用。
Murphy[2]等人利用粉末铝去除硝酸盐,反应主要产物为氨,占60~95%,可以通过气提法除去。
反应的最佳pH为10.25,反应方程式为:3NO3- + 2Al + 3H2O → 3NO2- + 2Al(OH)3NO2- + 2Al + 5H2O → 3NH3 + 2Al(OH)3 + OH-2NO2- + 2Al + 4H2O → N2 + 2Al(OH)3 + 2OH-在利用石灰作软化剂的水处理厂可有效地使用该工艺,因为利用石灰通常可使pH值升高到9.1或以上。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各种去除方法概述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各种去除方法概述1前言水资源的组成部分中地下水占据着重要地位,地下水的重要性从种种数据就可以显示出来,比如地下水占了整个地球淡水资源的95%以上。
而我国地下水有三分之一的补给来源于天然补给,高达8837亿立方米/年,虽然地下水补给不少,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生活饮用、灌溉都来自于地下水,用地下水来灌溉农田的面积占整个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随着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不少城市中供给水也都来自于地下水,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是利用地下水来供给,供水量更是高达城市总供水量的三分之一。
随着氮素化肥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生活污染任意排放,含氮的工业废水处理净化未达标排放和泄漏,污水随意排放到农田,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自然界的氮元素失去平衡,等等,这些不利条件的集合促使硝酸盐在水中的日积月累。
从种种数据中可以发现,如果人体饮用的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一定标准,那么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比如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出现就会令人体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
另外食用的亚硝酸盐与仲胺类合成会变成亚硝胺类,这种物质存在于人体内,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形成致癌物质,导致人体患癌,畸形,疾病突变等情况出现,对人体生命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含量的规定标准不同,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标准是?10mg/L,我国则是?20mg/L,但是有些地方的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更是高达400-500mg/L,这个数值是远远高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因此,硝酸盐污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硝酸盐去除方法,来保证人民饮水安全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2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方法及其特点[4,5]想要除去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有不少方法,目前比较常用、也比较有效的主要方法是生物反硝化以及离子交换剂反渗透工艺两种方法。
虽然我们可以将硝酸盐利用一些物化方式来和饮用水中分离,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水中硝酸盐带来的污染,最好的方法还是要令饮用水恢复自然界氮素循环的平衡:①限制人工固氮并且提倡农业清洁生产;②人工动力来将氮素以氮气形式进入到大气中。
硝酸盐去除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硝酸盐去除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摘要:一、硝酸盐去除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我国硝酸盐污染现状2.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硝酸盐去除技术的研究意义二、硝酸盐去除技术的发展历程1.传统方法2.生物脱硝技术3.电化学脱硝技术4.吸附脱硝技术三、硝酸盐去除技术的成果转化1.技术成熟度评估2.产业化推广的挑战与机遇3.政策扶持与产学研合作四、硝酸盐去除产业化的发展前景1.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2.技术不断创新与优化3.跨行业应用的潜力正文:硝酸盐去除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一、硝酸盐去除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硝酸盐不仅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绿色的硝酸盐去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硝酸盐去除技术的发展历程硝酸盐去除技术经历了从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但去除效果有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脱硝、电化学脱硝和吸附脱硝等现代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三、硝酸盐去除技术的成果转化硝酸盐去除技术在实验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实现产业化还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需要对技术成熟度进行评估,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政策扶持和产学研合作对产业化推广至关重要。
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推动硝酸盐去除技术走向市场。
四、硝酸盐去除产业化的发展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硝酸盐去除产业化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的双重驱动下,硝酸盐去除技术将不断完善,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此外,硝酸盐去除技术在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也将逐步显现,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总之,硝酸盐去除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去除硝酸盐的方法
去除硝酸盐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氮废水,农业上施用的氮肥随雨水冲刷入江河、湖泊,生活污水排入受纳水体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这是因为N O3-危害人类健康。
NO3-进入人体后被还原为NO2-, NO2-有致癌作用。
此外,婴幼儿体内吸入的NO3- 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作用,将Fe(Ⅱ)氧化成Fe(Ⅲ)而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氧发生不可逆结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饮用水质标准规定NO3--N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L,而我国部分省市的地下水中NO3--N含量高达20~50mg/L。
硝酸盐在水中溶解度高,稳定性好,难于形成共沉淀或吸附。
因此,传统的简单的水处理技术,如石灰软化、过滤等工艺难以除去水中的硝酸盐。
目前,从水中去除硝酸盐的方法有:化学脱氮、催化脱氮、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生物脱氮等。
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评述离子交换技术除去水中硝酸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现状,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1 去除硝酸盐的方法1.1 化学脱氮在碱性pH条件下,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氨,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O3- + 8Fe(OH)2+ 6H2O → NH3 +8 Fe(OH)3↓+ OH-该反应在催化剂Cu的作用下进行,Fe/NO3-的比值为15:1, 该工艺会产生大量的铁污泥,并且形成的氨需要用气提法除去。
Sorg[1]研究过用亚铁化合物去除硝酸盐,结果表明,由于成本太高,此工艺难于实际应用。
Murphy[2]等人利用粉末铝去除硝酸盐,反应主要产物为氨,占60~95%,可以通过气提法除去。
反应的最佳pH为10.25,反应方程式为:3NO3- + 2Al + 3H2O → 3NO2- + 2Al(OH)3↓NO2- + 2Al + 5H2O → 3NH3 + 2Al(OH)3↓+ OH-2NO2- + 2Al + 4H2O → N2 + 2Al(OH)3↓+ 2OH-在利用石灰作软化剂的水处理厂可有效地使用该工艺,因为利用石灰通常可使pH值升高到9.1或以上。
浅析水体中硝酸盐氮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合肥 202 ) 302
( 东华工程 科技 股份 有 限公 司 ,安徽
摘 要 :在 自 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水体中硝酸盐氮污染正 日 益加剧。人体中摄入过量的硝酸盐氮对健康有严重危害,因
此 水 体 中硝 酸 盐 氮 污 染 已成 为 全 球 性 的环 境 问题 。本 文 综 述 了水 体 中硝 酸 盐 氮 去 除 方 法 的研 究 现 状 ,并 讨 论 了新 型硝 酸 盐 氮 去 除 方 法 的应 用 前 景 和 发 展 趋 势 。
关 键词 :硝酸盐氮;生物脱氮;物理脱氮;化学脱氮
中图分 类号 :X 0 5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 6721 )9 03 — 3 0 1 97 (02 1 — 01 0
Re e r h t t n Ex si o e so h e t e s a c S a usa d itng Pr blm ft e Tr a m nt
Ab t a t s r c :Boh n t a n n h o o e i o r e e d t i ae n to e ol to t aur la d a t r p g n c s u c s la o nt t i g n p lu in,wh c s b c mi g a s ro s r r i h wa e o n e i u e v r n n r b e wo lwi e Hih lv l fn ta e i t rc n p s e o e l ik n io me tp o lm rd d . g e eso ir t n wae a o e a s r ush at rs .Tr ame ttc n lg fn — i h e t n e h o o y o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研究与探讨・70 城镇供水 NO.1 2013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危害及脱除技术延利军(阳城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山西阳城 048100)摘要: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已越来越严重。
受硝酸盐污染后的地下水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危害人们的健康,由于硝酸盐会在水体中沉积并不断地累积,会导致婴儿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随着硝酸盐污染的日益恶化,水体中硝酸盐污染问题不容乐观。
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硝酸盐氮常规去除技术大体分为物理方法、生物脱氮法及化学还原法。
利用一系列方法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是水中硝酸治理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水硝酸盐 污染现象 危害 脱除技术1 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很久以来地球上每年的固氮量远远超过通过反硝化释放的氮素量,从而导致硝酸盐氮在地下水中的积累,使自然界的各种水体硝酸盐大大超标。
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已越来越严重。
例如,意大利的PRIN研究报告表明国家虽然努力从集约型农业方面减少硝酸盐的排放,但硝酸盐仍然是托斯卡纳地区重要污染物之一,约35%的井水硝酸盐浓度都超过50 mg/L 。
美国亚拉巴马州两年的地下水调查报告指出该州中部和东北部大部分地区硝酸盐都超过了63 mg/L,其他地区有的甚至超过了112 mg/L。
德国50%的农用井水硝酸盐浓度已经超过60 mg/L,法国巴黎附近部分地区硝酸盐浓度已经高达180 mg/L。
欧美地区水体硝酸盐超标现象如此严重,亚洲地区也不例外,集约化农业生产地区尤为严重。
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地下水调查中,夏季85%的水样,冬季67%的水样硝酸盐浓度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水质标准(50 mg/L),污染主要来源于氮肥的大量施用。
通过采集孟加拉国中、东部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水水样分析发现, 在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分别为中部最低为0.10 mg /L、最高为75.12mg /L;西部最低为0.10 mg /L、最高40.78mg /L。
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及市郊,由于硝酸盐易溶于水且无色无味,许多农民长期饮用已被严重污染的井水,并不知道其危害。
张维理等通过对我国北方14个县市的69个调查点的水质监测发现,半数以上超过饮用水硝酸盐的最大允许量, 有的甚至高达300 mg/L [1]。
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3年对长春市77个地下水井的检测资料显示,“三氮”的检出率都达到100%。
硝酸盐氮和氨氮的超标率都维持在较高水平。
王正祥等[2]对天津地区的201个水样进行了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蔬菜种植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2 水中硝酸盐污染危害水中硝酸盐是在有氧环境下,各种形态的含氮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氮化合物,亦是含氮有机物经无机化作用最终阶段的分解产物。
硝酸盐本身毒性很低,但是它进入人体之后可以被还原为亚硝酸盐,毒性加大,是硝酸盐毒性的11倍。
亚硝酸盐的主要生物效应就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为不具有输送氧能力的,从而降低血红蛋白给机体输高铁血红蛋白送氧的能力。
当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正常血红蛋白浓度的10%以上时就会成为高铁血红蛋白症(如黄萎症等),出现皮肤紫绀、头晕、恶心、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乏力、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更高浓度会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婴儿体内的血红蛋白更容易被亚硝酸盐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且婴儿体内没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所以更容易受到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影响。
同时,亚硝酸盐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即使在碘含量很高的地区,如饮用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高,同样也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并且会干扰肌体对维生素A的利用,导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研究与探讨・城镇供水 NO.1 2013 71致维生素A 缺乏症,血质下降,抑制中心迷走神经,使心动过速。
与此同时,水环境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各种含氮有机物(胺、酰胺、尿素、胍、氰胺)的作用下,还可形成化学稳定性、致癌和致突变机制不同的N-亚硝基胺和亚硝基酰胺的各种N-亚硝基族化合物。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1个国家的每日硝酸盐摄入量与胃癌死亡率密切相关(r =0.88),哥伦比亚胃癌高发区的饮水、土壤、蔬菜及居民尿中的硝酸盐氮比低发区高,我国胃癌低发区水源中硝酸盐平均为5.6 ppm,明显低于高发区的29.2 ppm(P<0.02)。
福建省长乐县胃癌高发区水源中硝酸盐达150.3 ppm。
由于硝酸盐的污染, “肥水井”现象不断增加, 作物从井灌水吸附过量的硝酸盐后, 在植物体内积累, 引起作物的病、虫、害, 并影响作物质量, 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如降低土豆收获和运输时对机械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水果和蔬菜的等级,减少香味和冬季耐藏力,同时作物的营养价值也下降了。
用含有大量硝酸盐的地下水灌溉菜田,就会使蔬菜如菠菜等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这种蔬菜在长途运输和贮存时,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催化作用,硝酸盐就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人食用后就会引起中毒。
可见,受硝酸盐污染后的地下水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世界各国对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都确定了标准值。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的NO 3--N<10 mg/L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的NO 3--N 浓度不得超过10 mg/L。
由于硝酸盐会在水体中沉积并不断地累积,所以水体中硝酸盐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防治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
3 脱除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技术硝酸盐化学性质稳定,绝大多数硝酸盐均易溶于水,一般的饮用水处理工艺难以将其去除。
我国硝酸盐污染严重,为了使水体中硝酸盐浓度达标,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者对硝酸盐污染的修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硝酸盐氮常规去除技术大体分为物理方法、生物脱氮法及化学还原法。
利用一系列方法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是水中硝酸治理的根本方法。
3.1物理法脱除水中硝酸盐物理方法主要有膜分离法(电渗析、反渗透)和离子交换法等。
电渗析是一种较新的膜处理方法,它以直流电场作为驱动力,可将电解质离子组分从水溶液和其他不带电组分中分离出来。
在去除水体中硝酸盐过程中,相比于离子交换树脂和反渗透而言,电渗析法具有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和高选择性的优点。
电渗析过程膜的替换以及电能消耗占整个操作费用的最大部分。
反渗透是另一种膜法水处理技术,利用压力使原水通过半透膜,只有水分子能穿过半透膜,其它溶质分子则被截留。
反渗透对硝酸根离子无选择性, 但各种离子的脱除率与其价数成正比。
反渗透和电渗析法主要适用于总溶解性固体含量高的水以及海水淡化,而若用这两种方法处理总溶解性固体含量低的水,其处理费太高。
此外,膜分离法对硝酸盐无选择性,能去除所有的无机离子,产生浓缩无机盐废水,存在着废水排放问题。
而且水经膜法处理后,其整个成分发生了变化,因此从人类健康、成本费等方面考虑,膜法的实用性较差。
离子交换法由于稳定、快速及其易于自动控制,是物理方法中最普遍的一种去除硝酸盐的工艺,它不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在小型或中型处理厂有很大的潜力。
离子交换工艺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基本原理就是将被污染的原水通过含有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床,硝酸根离子与树脂中的氯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发生交换而被树脂吸附。
当树脂交换容量耗尽后,可以用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等对交换树脂进行再生。
Samatya 等[3]采用一种强碱基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520E 去除饮用水中的硝酸盐。
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硝酸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
研究还发现当溶液中有浓度很高的竞争离子时,硝酸盐的去除率会降低。
当溶液中氯化物和硫酸盐浓度增加时,硝酸盐的去除率从98%分别降到了85%和88%。
虽然离子交换工艺发展成熟,但是会形成高浓度的再生盐水,在没有合适的排放水体情况下,会对当地的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必须进一步处理。
物理方法所需费用过高,不具有选择性,且只是发生了硝酸盐污染物的转移或浓缩,实际上并没有彻底地去除,所以该方法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3.2 生物法脱除水中硝酸盐众所周知,自然界中水、土壤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研究与探讨・72 城镇供水 NO.1 2013自然界中存在的某些微生物对污染物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是这个降解过程通常较慢,在实际的水处理过程中难以得到运用。
研究表明:在地下水环境中,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着反硝化作用。
实质是在缺氧状态下硝酸盐氮作为脱氮菌呼吸链的末端电子受体而被还原为N2O或N2的过程。
硝酸盐氮的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在人为的作用下,强化自然界水体中的反硝化作用,根据进行去除的场所可以分为原位生物脱氮技术和异位生物脱氮技术。
3.3 化学还原法脱除水中硝酸盐化学方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原理是通过加入还原剂,首先将硝酸盐氮还原为亚硝酸盐氮,继而进一步还原为氮气或氨氮。
3.3.1活泼金属还原法活泼金属还原法是以铁、铝、锌等金属单质为还原剂,在碱性环境中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或氨氮。
铁还原法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技术。
李胜业等[4]用还原铁粉反应柱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结果表明: pH值越低,反应速度越快,初始pH值为2时,硝酸盐氮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董军等[5]利用Fe0为还原剂处理被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结果表明总氮从50 mg/L降到10 mg/L以下。
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纳米铁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与普通铁相比,纳米级铁粉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大的特点,在与其它物质的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
李铁龙等[6]利用微乳液法制备出粒径约80 nm的α-Fe纳米铁粒子去除硝酸盐氮,在无氧环境中,室温、中性条件下,无需调节pH值,振荡反应30 min,即可获得90%以上的脱硝率。
由试验得出纳米铁与硝酸盐氮反应的主要产物为氨氮。
活泼金属还原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反应的产物不是以无害的N2为主,并且会产生金属离子、金属氧化物和水合金属氧化物等二次污染,因而对后处理要求较高。
3.3.2催化还原法由于金属铁或二价铁等还原硝酸盐的条件难以控制,易产生副产物,所以人们设法从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减少副产物的产生,近年来出现了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方法。
催化还原法是指以氢气、甲酸等为还原剂,在反应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反应历程如下:在理论上,只要合理选用催化剂和控制反应条件,通过化学催化还原法完全可以将硝酸盐氮全部还原为氮气。
Horold等[7]用Pd-Cu二元金属作催化剂对水样中的硝酸盐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为6.5、NO3-的初始浓度为100mg/L时,NO3-离子的转化率可达100%,同时对氮气的选择性可达82%,催化剂去除硝酸根的活性为3.13mg/(min・g)比生物反硝化酶的活性高3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