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研组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教研组文化的构建
绵阳市石塘小学廖霞
摘要: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它能使学校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教研组是学校工作中的重点,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部门。一个优秀的教研团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学校教育品质。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育人与文化知识传承等多重职责,语文教研组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本校学生所受教育质量。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教研组效能,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教研组文化,让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文化内涵,本文将结合本校教研组文化建设方面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建设教研组儒雅、合作、探究、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正文: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主导着学校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和行为。如果一所学校不能形成适合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就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来“儒雅”文化滋润着每一个石塘小学师生的心灵,“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已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在儒雅之风浸润下的语文教研组,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基层职责部门之一,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担负着重要职责。但是教研组文化不等同于学校文化,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渗透于教研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之中的,是教学实践的共同体,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如本校的校训是“尚礼、好学、尚美、快乐”,我们语文教研组的组训则是“建儒雅、合作、探究、发展的语文教师队伍”,这是我们教研组精神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理想的核心体现,并以此形成了我们的文化愿景“创建一个充满儒雅气息,洋溢自主合作精神和体现务实作风的探究型组织和实践共同体”。
由于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就地理位置来说处在一个较尴尬的位置上,生源大多为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家庭构成较本地居民为主的城市小学更为复杂。多数家长忙于生计,无力顾及子女学习,无较好的教育方法。曾经,教育教学质量是很大的难题,抓质量首先抓教师业务技能,教研组在初期主要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开展各项校本研修活动,形成了扎实、务实的教研风气。随着领导对师培工作的重视,上级部门各项培训力度的覆盖更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育人品质不断提升。教研组工作也随着转型,加强了适合本校的教研组文化建设,“建儒雅、合作、探究、发展型的语文教师队伍”成了教研组长带领下的全体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一、儒雅之师必有儒雅之气
1、儒雅教师的培养
所谓“儒雅”,是指学识渊博、知书达理、气度温文尔雅。通过学校营造的儒雅环境文化,学生要做儒雅学生,教师要做儒雅教师。语文教研组的24位教师,在学校制定的《绵阳市石塘小学儒雅教师行为规范》指导下,在行为上做学生的表率,在修养上做学生的模范,做到:仪表端庄,笑溢脸上;平等尊重,表扬为上;自强自信,乐观为上;言传身教,发展为上;由语文老师承担教学的校本教材《雅诵》,每周一节进入课程表,师生相携于古诗词长廊,浸润于古文化经典之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语文老师轮流以“弘扬儒雅文化”为主题进行国旗下演讲,浓郁的文化氛围正影响着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氛围。
2、文化修养、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为语文教师,文学修养、文化积淀影响学科教学的高度与广度。为积淀教师文化底蕴,使教师能将儒雅教育体现在教书育人上,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教研组在教师中开展了“做有书香味的教师”读书分享,“我与书”征文,给教师推荐了“教师必读100本推荐书目”,并定期向老师推赠专业丛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吴非的《致青年教师》、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肖川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纲要》、《窗边的小豆豆》、《第56号教室的故事》、《新课程标准2011版》……并充分利用教研组会组织老师们谈体会、谈所得,把教育实践与读书相结合,提高文化积淀与品位,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反思自己的教育细节和习惯,从而立德、立言、立行。
二、民主合作,共研共进
1、消除顾虑,端正认识
考虑到部分中老年教师对教研工作的不正确认识,作为校本教研的组织者的教研组长,就要凭借着交流和共享的团队精神以及为群众服务的精神,让一线老师明白教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专家学者,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教研是为了平时的教学能更加轻松有效,为了让我们在一节课下来有更多的成就感。希望老师们不要把教研当成是额外的工作,它恰恰是推进教学的必经之路。教研组的意义就在于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使势单力薄的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发挥团队精神,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让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教研组长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校本研修活动,教研计划、活动安排等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后综合考虑制定,使得老师有一种主人翁意识愿意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对于校本研修时的议课,我们多采用先分年段评议,再派代表汇报小组意见的形式,用“先提两个优点,再提一个缺点”的模式进行评课,老师们上课没有负担,并乐于积极准备。
2、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试验的先锋,能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本校现已有市级语文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优秀教师4名,是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对于这一部分学科钻研能力较强、课堂教学技艺高的教师应向他们提出高于普通教师的要求。采用“结对子”定向听课的方法
使得教育教学水平逐渐均衡。
外出学习教师回校必须作学习汇报交流,在发挥青年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校本教研工作中骨干带头和专业引领作用的同时,精诚合作,共同进步。
3、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为了更好的发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作用,我们采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模式,由每个年级备课组长负责,即组内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先自行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解读,然后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向其他几位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语文书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每位老师再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在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教研组长定期督促检查实施情况。这样的备课很受老师们欢迎,既不让集体备课成了走过场,流于形式,在合作的过程中亦加强了交流,增进了情感。
4、外出联谊活动,增强凝聚力
在学校经费保证的情况下,组织一些外出联谊活动。如踏青、爬山、赏菊、趣味体育、观摩名校、参观画展等活动,既是短暂的休整,也是教师之间,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的好机会。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能让老师们形成一种归宿感,便于开展教学研讨工作。
三、课题引领,探究促教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将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带领学生去合作,去探究,那么教师自身也必须具备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在进行科研了。
林崇德语: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认识,本校教研组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以开展小课题研究为主,让课题研究引领校本研修。教研组一学期一个科研主题,如2012年春的《小学语文整课教学策略研究》、2012年秋的《新课标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确立研究》,各年段还有通过问题搜集正在行进的小课题如《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初探》《低段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还有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
为了让科研落到实处,每一学期在开学两周内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组会,教研组长组织老师们从问题入手,查找资料,问卷调查,信息反馈,公开课研讨,收集整理资料,形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