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产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茶产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1958年信阳地区茶园面积仅有2.11万亩,茶叶总产量55万公斤,直到1969年茶园面积还不到3.5万亩。进入七十年代,信阳茶叶生产进入第一次高潮,茶园面积迅速发展,至1976年达到21万亩。此后七年间(1976-1982年)茶园面积一直在20万亩上下波动,1982年统计,茶园总面积19.49万亩,茶叶总产量220万公斤。1982年冬季至1983年是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一年内新增茶园面积14.76万亩,总面积达到34.25万亩。此后十年间,我市茶叶生产以“稳定面积,着重提高产量和质量,以科技为支撑,生产名优茶,开发新产品”为指导思想,引导各县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到1992年茶园面积没有多少变化,其中有2年还有小幅度滑落。1992年统计,茶园面积仍为33.15万亩。

1992年信阳茶叶节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信阳茶产业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1993-2005年,茶园面积平均以每年2.46万亩的发展速度递增。2005年统计,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开采面积53万亩,年产干茶1500万公斤,茶叶产值9亿元,加上储藏、包装、销售增值3亿元,拉动物流、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收入2亿元,年社会总收入达到14亿元,茶农年人均收入1285元。全市9个县区,108个乡镇,896个行政村产茶。当时种茶农户有16万户,从业人口约70万人。茶园面积超过

1万亩的乡镇有12个,几乎每个产茶乡镇都有茶叶交易市场,规模较大的有20多个,全国各地营销网点1800多个。由于茶叶在信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提高,茶叶生产在经济作物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成为信阳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外形紧、细、圆、直,内质香高、味浓、回甘蜚声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产品,成为信阳的形象和标志。

从信阳茶园面积的发展,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快速发展之后,就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巩固发展成果。经过几年、十几年,又会进入一个发展高潮。

2006年,信阳茶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信阳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茶产业,把茶产业当作文化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来认识,把茶产业作为一项强市富民工程来抓,提出了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种植规格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营销市场化,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抓龙头、抓产品开发、拉长茶产业链条。

2006年9月1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茶产业发展大会,印发了《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信阳市“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信阳市2006-2007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等文件,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及有关管理区、开发区签定茶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根据全市“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由2005年底的65万亩,发展到150万亩,新增85万亩,前三年每年发展15万亩,后两年每年发

展20万亩。2006-2007年度,全市茶叶生产基地面积由65万亩发展到80万亩,新增15万亩,其中发展无性系优良品种茶叶生产基地5万亩,建设标准化有机生态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

根据茶树生长所需要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按照全国茶树适宜生长区域规划,以原8个产茶县区为重点,扩展到息县、淮滨县以及南湾管理区、鸡公山管理区、羊山新区和上天梯管理区等地,不断扩大信阳茶叶种植区域,逐步实现茶叶种植遍布各县区。全市15万亩新茶园发展任务分别由10个县区和4个管理区、开发区来完成,其中浉河区、光山县、商城县各2.5万亩,新县2万亩,罗山县、固始县、平桥区、潢川县各1万亩,南湾管理区、鸡公山管理区各0.3万亩,息县、淮滨县、羊山新区和上天梯管理区各0.1万亩。截止2007年5月18日,全市共完成153141亩新茶园发展任务,其中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39053亩。

这次发展新茶园,按照“生态信阳”建设的要求,“把信阳的生态优势保护好、发挥好,青山长在,绿水长流”,保持茶叶优异品质的基础条件。不提倡坡度大于25°的山地种茶,不提倡砍伐山林种茶,反对播种混杂劣质种籽,提倡多发展高标准无性系生态茶园。

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信阳有了第一批茶叶专业技术干部,六、七十年代,又从浙江、安徽等农业大学陆续分配来茶叶专业人才,使茶叶生产技术陆续改进和提高。

(一)茶树栽培技术逐渐提高

古代种茶以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为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茶园种植密度小,覆盖率低。七十年代开始推行行株距为1.5米×0.33米的单条行植种植规格。八十年代推行双条行植种植规格,密度达到每亩2000多丛。还采用了抽槽换土、起高垫低、水平梯田、施足基肥等技术。

1988年开始提出了“生态茶园”建设的新理念。从茶树生态、生理两方面入手,模仿自然,创造优化的茶树生态系统,建设多层次、多物种,具有最佳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茶园。主要技术是合理配置生态位。根据茶树喜荫好湿的特点,茶园内实行“乔—灌—草”三层结构,或“乔—灌”两层结构种植。每亩种植高大树木8—10棵,遮荫度30%左右,茶树2000丛左右。茶树幼年期,间作花生、黄豆、蚕豆、百合等经济作物,随着茶园覆盖度的增加,改为间作绿肥。茶园周围种植防护林带,茶园之间种植网格式林带,把茶园分隔成块。林带树种选择蜜源性树木,利于吸引天敌,达到茶叶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始推广有机茶园栽培技术。要求在生态茶园建设的基础上,不使用任何化学产品,并与周边有潜在污染源的环境进行隔离。目前,我市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有3万余亩。

茶园水分、肥料、修剪、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也趋于科学合理。

(二)茶树品种逐步改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信阳茶区主要栽培种植“信阳群体种”。1975年以后,开始引进外地品种,主要有安徽的“槠叶种”,

浙江的“鸠坑”,陕西的“紫阳种”。1980年前后,信阳地区茶叶试验场开始试种国家推荐的无性系良种。通过不断进行区域性试种选择,湖南的“湘波绿”、“白毫早”,浙江的“迎霜”、“劲峰”、“翠峰”、“龙井43”、“乌牛早”,“安徽1号”、“安徽3号”、“安徽7号”、“舒茶早”等都可以引进种植。

“福鼎大白茶”是我市引进种植面积比较大的茶树品种。它有芽叶肥壮、产量高、白毫多等特点,但和传统的信阳种采制的茶叶相比,滋味欠醇厚。

国家农业部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不是良种不发展”等茶园发展指导思想。鉴于信阳良种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又急于发展良种,就提出了“三结合、一同步”的发展方针,即:发展无性系良种与有性系良种相结合;引进与自繁自育相结合;国营茶场与乡村集体茶场及个体大户相结合;试验示范与引进推广同步进行。并且,为了加快进度,提出了“引进为主,自育为辅”,对通过区试表现良好的品种,直接引进推广,走良种化建设的捷径。在2006—2007 年度的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中,有的县区也在走一条“捷径”,即有性系茶园占70%,且品种混杂,采购种子要求标准低。在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发展无性系良种提了十几年后,在机械化采茶需求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再走“捷径”,非常不合时宜。这批茶园的建设质量,尤其是品种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市茶叶生产机械化的进程。

(三)茶叶加工技术逐步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