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20年代诗歌创作:新月诗派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的“单纯信仰”的内涵,胡适曾这样说: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 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 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 (胡适《追悼志摩》)。 后期诗歌则因理想的破灭转向深沉而忧郁,这 是“在实际生活的重要压迫下透出一些声响来” 的结果(徐志摩《猛虎集· 序文》)。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 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924年12月30日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 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 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 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 被灵 魂穿着的雪花。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 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 由、热爱的快乐。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 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 心胸 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 期永恒的幻像。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1928年 3月
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 相同,辗转反复,余音 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 旋律组合, 渲染了诗中 “梦”的氛围,也给吟 唱者更添上几分“梦” 态。全诗的意境在一开 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 却铺衍了六个小节。
李金发接受了叔本华的悲剧哲学观念:“意志” 乃是宇宙的本质,宇宙不过是“意志”这个 “自在之物”的表象,而有意志即有欲望,在 现实生活中,人的欲望永无满足,人因此而与 痛苦长相随。 在《有感》中,诗人透过幸福的表象,清楚地看 到生命与死神原来挨得如此亲近。不论是月下 的载饮载歌,还是抚慰爱人的喉音,可爱的眼 神,都无法掩饰死神的微笑。
胡适《关不住了》
我说“我把心收起, 像人家把门关了, 叫‘爱情’生生的饿死, 也许不再和我为难了。” 但是五月的湿风, 时时从屋顶上吹来。 还有那街心的琴调 一阵阵的飞来。 一屋里都是太阳光, 这时候“爱情”有点醉了, 他说,“我是关不住的, 我要把你的心打碎了!”
2、湖畔诗人与小诗:
1922年春天,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和冯雪 峰四人,在杭州结成中国新诗的第一个团体— —湖畔诗社。同年4月,他们自费出版了四人 的诗合集《湖畔》,被称为湖畔诗人, 。5月 汪静之出版个人诗集《蕙的风》。湖畔诗人的 爱情诗,写于反封建反礼教、提倡科学与民主 的“五四”时代,显示了新的道德观念和个性 解放精神,其诗活泼自然,如水出芙蓉,备受 读者喜爱,因而也就有它的时代价值和在新文 学史上的地位。
二、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一)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浙江 海宁人。出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因其是独子, 自小养成任性而为的性格。他日后放弃了父亲 要他成为金融实业家、走实业救国的人生之路, 而成为他们家族中自永乐年间以降,唯一的一 个浪漫抒情诗人。
林徽因(1904-1955)
陆小曼(1903-1965)
徐志摩偏爱着飘云的自在、流泉的欢欣,爱恋 的温馨,随风而逝的梦境。就诗歌语言来说, 徐诗偏爱的是素净、天然、流动。就诗人气质 而言,徐志摩偏向于超尘拔俗、倜傥风流的特 征。“偏”在这里就是艺术个性。
梁启超评价徐诗说:“此意平生飞动”; 朱自清说:“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 水”。 徐志摩自己说 “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 王国维评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李后主为人 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 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 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深,李后 主是也。”
1922年3月,在他赴美留学之前,他完成了中 国诗歌传统问题的研究长文《律诗底研究》和 代表他对早期新诗系统看法的新诗评论《冬夜 评论》,开始了构筑他富有传统色彩的“东方 诗学”之梦的系统工程。 1925年自美回国, 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 的《晨报副刊· 诗镌》的主要撰稿人。
1926年5月发表的《诗的格律》强调了诗歌自 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特别是格律在诗歌创作 中的重要性,是他多年研究的总结性文章。闻 一多这时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诗的节奏或音 节,而是诗的整个形式。他特别强调了新格律 诗与旧体律诗的区别:第一,“律诗永远只有 一个格式,但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第 二,“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 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的”;
一个日本女郎道别时的神态口吻,对诗人而言,仅是一 刹那的感受。诗歌只有5句48字,就构想出一幅淡雅 秀美的清水芙蓉图,把这刹那的感受,永远的定格下 来。诗歌的音韵与意境契合,回旋往复,抑扬顿挫, 错落有致。 “最是那——温柔”,“不胜——娇羞”,“珍重、蜜 甜——忧愁”: 仄起平收,关联呼应,读起来声高声低,从容舒缓。 表达出忧愁中渗入了蜜甜的细腻微妙的情感。最后一 句“沙扬娜拉”四个平声字,回味无穷。
朱湘(1904-1933)有 诗集《夏天》、《草 莽集》、 《石门集》 等。
4、象征诗派:
起点是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的出版。 代表人物李金发、冯乃超、王独清等。
李金发(1900-1976), 广东梅县人。
李金发《有感》
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半死的月下,载饮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 吁! 抚慰你所爱的去。 开你户牖使其羞怯,征尘蒙其可爱之眼了。 此是生命之羞怯与愤怒么? 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选自诗集《为幸福而歌》
初读下来,一个沉迷于爱情中,甜蜜而忧伤、 沉醉而彷徨的青年形象跃然纸上,心理描绘细 腻温存,音调轻柔,余韵悠扬,充分体现出诗 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然而爱情的外衣下,表现 的是诗人当时面对中国的复杂现实所产生的彷 徨和苦闷情绪,记录了诗人人生探索的心理历 程。
“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 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 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 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一天。……生命 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 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 痛苦中不绝望。生命是一 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 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 感。它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造的、生 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 我们最 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 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 徐志摩《“新月”的态度》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三讲
20年代诗歌创作
一、早期白话诗的创作: 1、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白 话诗八首》,但尚未完全摆脱旧诗词体式的束 缚。 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沈尹默、 刘半农三人的9首白话诗歌,显示了白话诗的 新体式。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小诗:
受到周作人译介的日本的短歌、俳句和郑振铎 所译介的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一到四 行的新诗形式。 主要诗人:朱自清、刘半农、冰心等。
3、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开始于1926年4月1日的《晨报副 刊· 诗刊》,早期的创作者有徐志摩、闻一多、 饶孟侃、孙大雨等。新月诗派主张节制和理性, 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追求诗歌的格律, 被朱自清称为格律诗派。 朱湘是前期比较重要的诗人。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 香!
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 “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 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 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 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 执著。
2、回旋婉转的音韵
徐志摩说:“正如一个人身的秘密是它的血脉 的流通,一首诗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 匀称和流动……一首诗的字句是本身的外形, 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的诗意是心脏的跳 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诗刊放假》) 诗歌节奏的产生,主要来自内在的诗情律动; 以及节奏的变化和流动,诗才具有音乐美,押 韵与否,尚在其次。
ຫໍສະໝຸດ Baidu
1、清澈秀逸的意境
轻俏飘逸是徐志摩大部分诗歌的艺术境界,由 此又构成了他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正如诗人 所评说的康桥的自然风光:“康桥的Backs自 然有它的特长,……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 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生化了音 乐的神味”。(《我所知道的康桥》)
意境,一般来说是指诗中情与景契合交融而产 生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中的情显然是属于诗人 主观方面的。诗中的景,即使是客观的景,因 主观的情的作用也带有诗人主观的色彩。唐人 诗话有云:“夫诗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 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举体便逸”。(皎 然《诗式》)说明了意境、风格、艺术个性之 间的关系。徐志摩诗歌清澈秀逸的意境,是他 “取境偏逸”的结果。
《教我如何不想她 》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甜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游,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第一,价值观念(真善美)的还原和比较; 第二,艺术感觉和科学实用感觉的还原和比较; 第三,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的还原和比较; 第四,历史的还原和比较; 第五,文体的还原和比较; 第六,流派的还原和比较; 第七,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二)闻一多的诗歌
左:留美时期 右:1946年的闻一多
闻一多之子闻立鹏油画《红烛颂》
闻一多(1899~1946),生于湖北浠水,原名叫 家骅。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 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 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 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 1922年去美 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 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 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晚年陆小曼
梁思成与林徽因
(二)徐志摩的诗歌: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四部诗集:《志摩 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云游集》。这四部诗集比较完整地反映出他 由早期(1921-1927)追求“单纯信仰”而至 于后期(1928-1931)“流入怀疑的颓废”的 心灵历程。 徐志摩的一生可以这样概括:追求光明与自由 的理想;他的诗歌则抒唱这种对爱与美的追求。
第三,“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 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图来随时构造”。 在中国古典诗词基础上,提出新诗要具有“音 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 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 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