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pp7.12t
桥梁建筑减震抗震产品介绍
4、阻尼器适合于大位移量的桥梁漂浮体系,如:悬索 桥、斜拉索桥可以选用阻尼器。简支梁、连续梁桥不是漂浮 体系,一般情况应该选用速度锁定器。
Page 18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5、粘滞阻尼器、速度锁定器
粘滞阻尼器与速度锁定器的选型: 5、粘滞阻尼器可以消耗能量,所以安装在桥梁上后经
常处于工作状态,其内部装有硅油,在频繁工作时会发热, 是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一个耗能装置。所以粘滞阻尼器就会 由于过热而产生密封件损坏而漏油;硅油长期过热也会变质, 影响使用。
减少桩基数量,降低墩身配筋,可有效降低工程综合造价。
Page 27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6、粘滞阻尼支座、速度锁定支座
Page 28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6、粘滞阻尼支座、速度锁定支座
Page 29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6、粘滞阻尼支座、速度锁定支座
Page 30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6、粘滞阻尼支座、速度锁定支座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1、C型钢阻尼器
产品功能与特点: C型钢阻尼器属于弹塑性钢阻尼器,由多片C型钢组成,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可靠。C型钢阻尼器具有稳定的 滞回特性、良好的低周疲劳特性、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等优 点,在地震或风振时,通过C型钢发生塑性屈服滞回变形而 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产品适用于 高度地震区的铁路、公路大型桥梁,对地震的冲击有很好的 阻尼效果。
Page 25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6、粘滞阻尼支座、速度锁定支座
产品功能与特点(LUB): 速度锁定支座(LUB)为支座与速度锁定器(LUD)的结
PLASTECH
Classification: General Business Use产品数据表说明PLASTECH TM LX2板材是一种透明的聚碳酸酯板材,两面均提供专利紫外线防护功能,具有出色的耐候性。
其出色的抗冲击性是各种建筑和施工应用的理想选择。
PLASTECH LX2板材具有优异的冷弯成型性,从而形成平缓的曲线,是汽车货建筑天窗、有盖走道、筒形穹顶等结构的理想材料选择。
PLASTECH LX2板材易于热成型,可热成型为所需的几何形状,同时不影响其优异的耐紫外线防护功能。
典型性能值◆性能测试方法单位值吸水率(50%相对湿度、23°C)ISO 62 % 0.15吸水率 (饱和、23 °C) ISO 62 % 0.35机械性能屈服拉伸强度 (50 mm/min) ISO 527 MPa >60拉伸断裂伸长率 (50 mm/min) ISO 527 % >100拉伸模量 (1 mm/min) ISO 527 MPa 2300挠曲强度 (2 mm/min) ISO 178 MPa 90挠曲模量 (2 mm/min) ISO 178 MPa 2300冲击简支梁缺口冲击 (23°C、3.0mm)ISO 179/1eA KJ/m275悬臂梁无缺口冲击 (23°C、3.0mm) ISO 180/1U KJ/m2 无裂纹传播悬臂梁缺口冲击 (23°C、3.0mm) ISO 180/1A KJ/m270热性能维卡软化温度 B/120法ISO 306 °C 145热变形温度(负荷1.8MPa)ISO 75-2 °C 127导热系数ISO 8302 W/m.°C 0.2热膨胀系数(23-55°C)ISO 11359-2 1/°C 7 x 10-5球压测试(125±2°C)IEC 60695-10-2 - 通过相对长期耐热指数 RTI 耐电压UL746B °C 130相对长期耐热指数 RTI 冲击测试UL746B °C 125相对长期耐热指数 RTI 拉伸测试UL746B °C 125电气性能体积电阻率IEC 60093 Ohm.cm >1015介电强度(3.2mm,油浴)IEC 60243-1 kV/mm 18◆以上所有性能数据根据用于生产本板材产品的基础树脂LEXAN™的数据测试得到。
7度标准设防类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引言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一直是我们社会发展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7度标准设防类”的说法,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很多人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和不清楚。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7度标准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结合理论和实践,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的建筑标准。
1. 7度标准设防类的定义7度标准设防类是指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中的一种级别,用于描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抵抗能力。
这一级别通常用于对重要的建筑物,如医院、学校和政府大楼等进行设防标准的评定。
其设防标准相对于其他级别而言更加严格,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和安全性。
2. 7度标准设防类的原理在设计和评定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时,7度标准设防类考虑了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地震振动的影响。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加入特定的抗震结构和材料,以及合理布置建筑物的质量中心和抗震支撑系统,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这一原理在实际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3. 7度标准设防类的实践应用在实际建设中,7度标准设防类通常应用于那些对地震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在地震频发地区,政府大楼、医院和学校等公共建筑通常都需要符合7度标准设防类的要求。
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一些重要的商业和居住建筑也会采用7度标准设防类来加强抗震设防。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7度标准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我个人认为其在建筑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严格的抗震设防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能,减少地震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在未来的建设中,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建筑物符合7度标准设防类的要求,为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通过本文的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对于7度标准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一建筑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未来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04.935-2011-00 汽车用电线束接插件标准
Q/SQR.04.935-2011 5.3.3 端子插入护套力................................................................... 14 5.3.4 端子拔出护套力................................................................... 14 5.3.5 端子推出......................................................................... 15 5.3.6 导体附件的抗拉强度............................................................... 15 5.3.7 端子的裂缝腐蚀................................................................... 16 5.4 插接器机械试验 .................................................................... 17 5.4.1 插接器插拔循环................................................................... 17 5.4.2 插接器配合力..................................................................... 17 5.4.3 插接器拔出力..................................................................... 17 5.5 环境试验 .......................................................................... 18 5.5.1 热老化........................................................................... 18 5.5.2 热冲击........................................................................... 18 5.5.3 温度湿度循环..................................................................... 19 5.5.4 水密性(适用于 S2 等级的产品).................................................... 20 5.5.5 高压水喷射(适用于 S3 等级的产品)................................................ 21 5.5.6 抗腐蚀........................................................................... 22 5.5.7 抗化学液体....................................................................... 23 5.5.8 阻燃性........................................................................... 24 5.5.9 抗振动........................................................................... 24 5.5.10 抗机械冲击...................................................................... 28 5.5.11 跌落试验........................................................................ 29 5.5.12 流动气体腐蚀.................................................................... 30 附录 A................................................................................ 33 (资料性附录)........................................................................ 33 A.1 总则.............................................................................. 33 A.2 试验样品的准备 .................................................................... 33 A.3 试验方法.......................................................................... 33 A.4 试验要求.......................................................................... 33 附录 B................................................................................ 34 (规范性附录)........................................................................ 34 B.1 试验方法.......................................................................... 34 B.2 试验要求 .......................................................................... 34
PP材料实验标准
CCC/QB004 -2010-001 聚丙烯注塑件(PP)技术标准聚丙烯注塑件(PP)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诚公司聚丙烯类材料的技术要求和实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汽车注塑制品用聚丙烯类塑料材料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DIN 53479 非泡沫塑料材料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方法DIN 53456 塑料球压硬度的测定DIN 53455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DIN 53452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DIN 53453 塑料冲击强度的测定DIN 53497 热性能的测定3 分类及标识3.1 聚丙烯及其改性料分类及标识如下表:4、材料性能3表2 PP+填充类表244 试验说明5.1 试验标准环境进行试验前,必须先使试样在DIN 50014-23/50-2标准气候中至少作24小时的预处理。
5.2 试样要求试样为注塑成型。
所制得的试样完整,外观良好,无气泡,缩痕和熔合纹。
5.3 密度按DIN 53479方法A进行。
5.4 熔融温度按DIN 53736方法进行5.5 燃烧灰份按DIN EN 60进行5.6 球压硬度按DIN 53456进行,试样厚度4mm,球压硬度大于60用H358/30,小于60时用H132/305.7 拉伸强度按DIN 53455进行,试样样条按DIN 53504的标准试样S2,(75×4×2)mm,拉伸速度50mm/min5.8 弯曲强度按DIN 53452进行,试样50×10×4,支承半径1.0至1.2mm;试验速度为14±1mm/min5.9 冲击韧性、缺口冲击强度按DIN 53453进行,标准小试棒,尺寸(50×6×4)mm(缺口深度为试样厚1/3),4J摆锤。
PP工程材料
PP 工程材料 PP ——在公司的应用 ——在公司的应用塑料(Plastics):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 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 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 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的弹性模量(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 形,在外力取消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大小的一 种特性叫做弹性.在弹性范围内,金属拉伸试验时, 外力和变形成比例增长,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关 系时,这个比例系数就称为弹性模量,也叫正弹性 模数)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受力能发生一定形 变。
软塑料接近橡胶,硬塑料接近纤维。
塑料的分类—通常以聚合物对热之变化来分成两类 热固性塑料(Thermoset Plastic): 指的是加热后,会使分子构造结合成网状型态。
一旦结合成网 状聚合体,即使再加热也不会软化,显示出所谓的 (非可逆变化),是分子构造发生变化(化学变化) 所致。
热塑性塑料(Thermo Plastic):指加热后会熔化,可流动至模具冷却后成型,再加热后又会熔化的塑 料;即可运用加热及冷却,使其产生(可逆变化) (液态—固态),是所谓的物理变化。
使用广泛的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包括 • 通用塑料(PP 、PE 、PS 、PVC 、ABS 、 PMMA) • 通用工程塑料(PA 、PC 、POM 、PBT 、 PET ) • 高性能工程塑料(PPS 、LCP 、PEEK 、 LF 等)塑料的流动率• 流动率(FR), 通常以MFR 和MET 来表示. • 当受热塑料在指定温度、压力下注入某一尺寸的 孔(模具),十分钟内压出的数量叫MFR ,例如 ) MFR (190,2.16 =2.3,这表示温度为190度,使 用了2.16kg的压力,在这种条件下,十分钟内有 2.3g的塑料压出。
常用热塑性塑料的软化 或熔融温度范围见表材料 名称ABS PP PVC PC 密度 g/cm3 1.06 0.915 1.38 1.2 平均比热 KJ/(kg*K) 1.4 0.84-2.5 0.83-0.92 1.3 加工温度 ℃ 210-275 250-270 170-210 260-340 模具温度 ℃ 50-90 50-75 15-50 70-120 收缩率 % 0.4-0.7 1.0-2.5 0.5 0.8种类 ABS PE PP PVC优点坚硬,易押出,易染色,难耐冲 击,表面性佳 柔软,无毒,易染色,耐冲击,耐 湿性,耐化性 易染色,耐湿性佳,耐化性佳, 高铰链特性,耐冲击性缺点耐溶剂性差,低介电强度 不易押出,热膨胀系数高,不 易贴合,耐温性差 复杂之异形押出不易,易被紫 外线分解,不易接合,易氧化R安定性佳,低成本,耐候性佳, 耐化性差,耐温性差.密度较 加不同比例可塑剂可轻易调 一般塑料类为高,热分解后 整软硬度 会产生氯化氢PC成形收缩率低,R按定性良好, 良好的透明性成形品设计不良易产生内部 应力问题PP ( 聚丙烯) 英文名称: Polypropylene 比重:0.9 0.91 /立方厘米 克 - 成型收缩率:1.02.5% - 成型温度:160- 220 ℃PP的性质• 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它是一种 高密度、无侧链、高结晶度的线性聚合物,具有 比重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抗挠曲性以及 电绝缘性好等优点.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 状。
振动传感器D7S:世界上最小的产品规格,高精度地震传感器说明书
Vibration SensorsD7SThe World's Smallest Class Size,High-precision Seismic Sensor.IoT Friendly.The SI value (or spectral intensity) is equivalent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destructive energy imposed by seismic motion on structures.The SI value, which is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integrated velocity response spectrum, is an index that expresses the destructive force of seismic motion and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damage to structures.SI =Sv (T,h)dT∫1 2.5SI value What Is an SI Value?Vibration Sensors D7S9.8mmD7S10.9mmCompact & High-precision Seismic Sensors- Reducing Secondary Disasters from Earthquakes3EarthquakeEarthquake ends.Emergency ActionsWith their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these Sensors help with measures to prevent secondary damage after earthquakes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PreventingSecondary DamageShutting Off and Stopping Hazardous Devices - Semiconductors - Chemical plants - Distribution panels456D 7SHelps Prevent Fire and Other Second-ary Disasters after an Earthquake.The World’s Smallest Class Size Seismic Sensor.•Using the SI value, which has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that indicates the magnitude of an earthquake, provides higher-precision judgment of seismic intensity scales.•The 3-axis acceleration Sensor and OMRON’s unique SI value calculation algorithm achieve surface-mountable compact modules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Higher degree of freedom for incorporation into devices and prolonged operation on battery power.•Shutoff output terminal (INT1) operates equivalent to a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ibration sensor and ensures compatibility with mechanical vibration sensors.•I 2C interface is able to obtain earthquake-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the Sensor with communications from external devices.Ordering Information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RoHS CompliantRefer to theSafety Precautions on page 9.TypeAppearancePower supply voltageModelSurface-mounting Vibration Sensor2.1 to 5.5 V D7S-A0001ItemModelD7S-A0001Power Supply Voltage 2.1 to 5.5 VCurrent consumption During standby: 90 μA or less Processing (average): 300 μA or less Operating Temperature −30 to 70°C (with no condensation or icing)Storage Temperature −40 to 80°C (with no condensation or icing)Ambient Humidity 25% to 95% (with no condensation or icing)Storage Humidity25% to 95% (with no condensation or icing)Acceleration Detection Range −2,000 to 2,000 galShutoff Output (INT1)Output at seismic intensity level 5 or higher.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I 2C Dimensions 10.9 × 9.8 mmInstallation angle±5°7D7SVibration SensorD 7SConnections●Terminal Arrangement●Block Diagram●Circuit DiagramsNo.Signal FunctionDirection Description1VCC Power supply voltage ---2INT1Shutoff outputOUTAn open-drain output.Goes active (ON) when the shutoff judgment condition and collapse detection condition are met.3INT2Processing notification output OUT An open-drain output.Goes active (ON) during earthquake calculations, offset acquisition, and self-diagnostic processing.4SCL I 2C clock IN Pull up the voltage to VCC even when you do not use I 2C.5SDA I 2C dataIN/OUTPull up the voltage to VCC even when you do not use I 2C.6GND Power supply ground ---7SETTING Initial setting input INChanges the Sensor to Initial Installation Mode for an input from an external device.Normal Mode: High Initial Installation Mode: Low8NC Not connected ---Completely floating and cannot be connected to another line.9VCC Power supply voltage ---10GNDPower supply ground---8D7SVibration SensorD 7SOperation ChartDimensions (Unit: mm)D7S-A0001Recommended Mounting Pattern(TOP VIEW)Recommended Mounting ConditionsPeak mounting temperature: 245°C min. (260°C max.)Reflow time: 64 to 80 s (220°C)Reflow repetitions: Up to 29D7SVibration SensorD 7SSafety PrecautionsThis Sensor is a precision device. Do not drop it or subject it to excessive shock or force. Doing so could break it or change its characteristics. Do not use the Sensor if it has been dropped.●Operating Environment•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with volatile, flammable, or corrosive gas (organic solvent vapor, sulfite gas, chlorine, sul-fide gas, ammonia gas, etc.) or other toxic gases. They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break down.•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subject to fresh water, salt water, water drops, or splattering oil.•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condensation or icing may occur. Moisture freezing on the Sensor may cause output to fluctuate or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break down.•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subject to direct sunlight. Doing so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break down.•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subject to direct radiant heat from heating equipment. Doing so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break down.•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with severe temperature changes. Doing so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break down.•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environments with excess mechani-cal stress. Doing so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malfunction or break down.•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with large vibration or shock. These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break down.•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with strong electrical or magnetic fields. These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break down.●Countermeasures against Noise•The Sensor does not contain any protective circuits. Never allow the electrical load to exceed the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Such loads may damage the circuits. If required, install protective circuits so that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are not exceeded.•Allow as much space as possible between the Sensor and devices that generate surges or high frequencies (such as high-frequency welders and high-frequency sewingmachines). Attach a surge protector or noise filter on nearby noise-generating devices (in particular, motors, transformers, solenoids, magnetic coils, or other devices that have an induc-tance component).•Wire the Sensor away from high-voltage and large-current power lines in order to prevent inductance noise. It is also helpful to separate conduits and ducts and to use shielded cables.•When using a switching regulator, power supply switching noise may cause malfunctions, so check this before use.●Handling•Static electricity can destroy the Sensor. Tak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grounded work benches, floors, and other charged objects and workers.•Do not handl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with excessive vapor, dust, dirt, etc.•Do not hold the Sensor with pliers, tweezers, or similar tools, and do not subject components to damage or excessive shock due to inadequate adjustment of the mounter.•When placing components near the edge of the PCB or near a connector, make sure that stress is not applied to the Sensor when the device is assembled or when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or disconnected.•Do not apply any external force to components after soldering until everything has cooled off and do not allow mechanical stress due to PCB warping or other factors.•Under some usage conditions, ultrasound may cause the Sen-sor to resonate and be destroyed. OMRON cannot specify the detaile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Sensor will be used, so we assume no responsibility if the Sensor is used in environments where ultrasound is used. If the Sensor must be used in an environment with ultrasound, check its performance in the actual environment beforehand.•Stress due to plastic hardening may change Sensor character-istics. Do not mold seal the Sensor after mounting.•When applying a moisture preventing coating or other coating after mounting the Sensor, select a coating with minimal stress and check operation carefully.•Do not attempt to disassemble or modify the Sensor.•Do not use the Sensor in safety devices or for applications in which Sensor operation would directly affect human life.•Carefully read the precaution in the Instruction Manual before using the Sensor.•In addition, if you use the Sensor under conditions other than those in these specifications, check Sensor operation under those conditions beforehand.●Shipping and Storage•Do not stor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with harmful corrosive gas (organic solvent vapor, sulfite gas, sulfide gas, etc.)•The Sensor is not drip proof, so do not store it anywhere that water might get on it.•Store the Sensor within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anges.*Before storing the Sensor in an environment other than the environment recommended by OMRON, evaluate the results in the actual storage environment and judge whether or not storage there is appropriate.•Do not store the Sensor in locations with excessive vapor, dust, dirt, etc.CautionPrecautions for Correct UseMEMO10• Application examples provided in this document are for reference only. In actual applications, confirm equipment functions and safety before using the product.• Consult your OMRON representative before using the product under conditions which are not described in the manual or applying the product to nuclear control systems, railroad systems, aviation systems, vehicles, combustion systems, medical equipment, amusement machines, safety equipment, and other systems or equipment that may have a serious influence on lives and property if used improperly. Make sure that the rating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provide a margin of safety for the system or equipment, and be sure to provide the system or equipment with double safety mechanisms.Note: Do not use this document to operate the Unit. OMRON Corporation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Components Company Contact: /ecb Cat. No. A252-E1-031216(0316)(O)。
中压并网逆变器 SG1100UD-MV SG2200UD-MV SG3300UD-MV SG440
III
5.2.2 检查产品 ........................................................................................... 16 5.3 安装环境要求 .............................................................................................. 17
4 运输和存储 ..................................................................................................... 14
4.1 注意事项..................................................................................................... 14 4.2 运输要求..................................................................................................... 14 4.3 存储要求..................................................................................................... 14
大桥大跨度连续梁竖向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后张法)
目录一、概要 (1)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三、主要工程数量 (2)四、结构及参数 (2)五、施工工艺 (4)六、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 (10)七、安全操作规程 (12)八、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3)九、保证措施 (17)OHM15型竖向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概要OHM15型低回缩量锚具是针对短预应力束锚具张拉放张回缩量过大,导致其有效永久预应力损失大而专门研究开发的一种低回缩高效率的预应力锚具。
OHM15型低回缩量锚具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钢构等桥梁竖向预应力结构,斜拉桥塔身周向、横向预应力结构,边坡锚固预应力结构及其它各种较短预应力筋结构中。
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锚具效率系数:ηA≥0.952、破断总应变:εapu≥2.0%3、锚具二次放张回缩量:λ≤1mm4、满足试验应力上限为0.65f ptk,应力幅度100MPa,循环200万次的疲劳性能要求。
5、满足试验应力上限为0.80f ptk,下限应力为0.40f ptk,循环50次的周期荷载性能要求。
6、锚具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钢绞线的要求。
7、锚具的锚口摩阻损失和喇叭口摩阻损失合计不大于6%。
8、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张拉控制力为σk=585KN。
9、管道摩阻系数u:0.2510、管道偏差系数κ:0.0015/m11、钢筋松弛系数ζ:0.312、钢束回缩和锚具变形:每端6mm三、主要工程数量及张拉设备1、工程数量2、张拉设备张拉机具配置表四、结构及参数1、OHM15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结构及尺寸参数: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由工作夹片、工作锚板、螺母、锚垫板和螺旋筋组成,见图1。
螺母通过内螺纹与工作锚板外螺纹相连。
锚垫板和螺旋筋作为锚下承载件,在预制结构时埋入混凝土中。
低回缩量锚具通过第二次张拉、旋转螺母锚固达到低回缩的目的。
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尺寸参数见表1。
图1 低回缩量锚具结构图(张拉端)竖向张拉时为上端图2 低回缩量锚具结构图(固定端)竖向张拉时为下端注:单孔锚垫板尺寸(长X 宽X 高)=80X80X δ142、OHPM15型低回缩量锚具(固定端)结构及尺寸参数 低回缩量锚具固定端由锚板、挤压头、压板、螺栓、螺母、约束圈和螺旋筋组成,见图2。
CGC004-2011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发布稿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GC/GF004:2011 (CNCA/CTS 0004-2009A)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Grid-connected PV inverter
2011-08-22 发布
2012-03-01 实施 Nhomakorabea北京鉴衡认证中心
发布
CGC/GF004:2011(CNCA/CTS 0004-2009A)
目
次
目次 .......................................................................................................................................................................I 前言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稳定杆的协同开发
迫切需要研发一批完全可替代国外进口管材的高 性价比无缝钢管材料" 应用于空心横向稳定杆的 生产" 选料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因对稳定杆有一定的轻量化需求" 因此从安 全性角度看" 对替换钢种的力学性能要求比较 高& 经过前期行业调研及与主机厂沟通获悉" 原 实心稳定杆采用的是 &&MU$" 这是由于实心杆中 心应力较小" 基本不受力" 因此其实际安全系数 较高& 替换钢材调质后的强韧性还是应确保不低 于现在的 &&MU$& 针对调质钢合金性能" 在组织 方面" 应确保具有尽量高的晶粒度等级" 较高的 抗拉强度和屈服" 以满足翻转轴疲劳强度要求" 保证具有优异的强度性能& 此外" 应保有一定的 延伸率" 以保障材料的韧性水平" 同时" 韧性还 与组织细化程度有关&
H4E:?@AB\7@A" " ME4;9@ABGD@" " HL5/O9@ABS?7" " O4527DBA8@A" " `L5/O7# " Z15/37?BV?@A$ " H4278@B\?@A%
! "0.?Q>@7Q8SM?@R?U" M>?@AC?378@S9@A=\?Q78S=R??SM9(" HRC(" M>?@AC?*')#*"" M>7@8# #0F8R?U78S.?TR7@AM?@R?U" M>7@81DR9X9R7P?L@A7@??U7@AN?T?8UQ> 4@TR7RDR?M9(" HRC(" M>9@A^7@A%*""##" M>7@8#
防微振工程
防微振工程2、防微振工程-设计、施工流程防微振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安装程序1、确认精密设备及仪器的容许振动标准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及地基动力特性测试3、场地环境振动测试及分析4、场地综合评估及场地选址5、防微振工程设计方案论证6、防微振工程设计7、防微振工程施工及安装8、工程主体建筑竣工,各类设备尚未安装时的建筑结构动力测试及分析9、动力设备试运行时的环境振动测试及分析10、试生产时的环境振动测试及分析11、防微振工程验收12、微振动测试和分析微振动验算应分阶段进行1、环境振动2、动力及工艺设备振动防微振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建筑结构的防微振设计;2、动力设备及管道的隔振设计;3、精密设备及仪器的隔振设计。
动力隔振设置要求1、安装于地面及地下室的动力设备,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台板或型钢台板。
2、安装于楼层及屋面的动力设备,宜采用型钢台板,对于集中安装的动力设备,宜采用浮板隔振方式。
3、与声学实验室相关的动力设备,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台板,且台板质量与设备质量之比宜大于3。
管道隔振设置要求1、水平管道宜采用悬挂式,竖向管道宜采用支撑式。
2、管道穿墙宜采用支撑式。
3、管道与动力设备应采用柔性连接4、隔振器应按隔振要求、管道荷载和相关专业的规定布置3、防微振工程-隔振方式3.1、管道防微振措施管道隔振:在不超过3m/s的水管流速下,生产车间内水管隔振应遵从下表A水管隔振:与隔振设备连接的管径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水管应使用弹性支撑、导管或穿透套筒与建筑结构相隔离(建筑结构定义为任何刚性建筑构件,如普通结构)B其他厂房内无需水管隔振,在隔振设备与水管连接处安装柔性连接器。
3.2、风管防微振措施风管隔振:在不超过12m/s的风管速度下,生产车间内风管隔振应遵从下表A风管隔振应遵循为每个区域定制的方针。
这些准则综合考虑了每个区域与敏感区域的间距、建筑结构的布局、以及支撑安装的难易程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小传递到敏感区域的振动。
例题-底部剪力法
n
Geq 0.85 Gk 0.85 (270 270 180) 9.8 k i
5997.6kN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烈度
查表得 max 0.16
地震影响 6
7
8
9
多遇地震 0.04 0.08(0.12) 0.16(0.24) 0.32
罕遇地震 0.28 0.50(0.72) 0.90(1.20) 1.40
3.36
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 G3 =1039. 6
第一组,层高和层重力代表值如图所示。构造
3.36
G2 =1039. 6
旳基本周期为0.56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
3.36
地震剪力原则值。
G1 =1122.7 4.36
解:构造总水平地震作用原则值
max 0.16 Tg 0.35s FEK 1Geq 359.3kN
解:(1)计算构造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 5997.6kN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max 0.16 Tg 0.4s3351.8 0.139
(3)计算构造总旳水平地震作用原则值 FEK 83637.17.6kN
(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n 0
845.8
(5)计算各层旳水平地震作用原则值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T1 1.4 0.35 0.49s
n 0.08T1 0.01 0.0548
Fn n FEK 0.0548 359.3 19.7kN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Tg (s)
T1 1.4Tg T1 1.4Tg
0.35 0.08T1 0.07
0
0.35 ~ 0.55 0.08T1 0.01
GMI60267塑料件抗冲击性的测定1996年11月
更换日期段落替代GME 6026710.96 TDCE公布11.96 GMIO公布1996年11月共9页第2页1 介绍1.1 目的本试验方法的目的是测定塑料件在规定条件下的抗冲击性。
本试验方法是用于使用中可能受到冲击应力的塑料件。
1.2 前言无。
1.3 适用性无。
1.4 定义抗冲击性本试验方法中的抗冲击性的定义为塑料件抗冲击应力性。
1.5 引用1.5.1 优先顺序假如本试验方法的内容与本文中引用的文件发生矛盾,应以本试验方法的内容为准。
然而本试验方法的任何内容都不能超越适用的法律和法规,除非已有先例。
备注:假如英语版本与本国语言版本间发生矛盾,应以英语版本为准。
1.5.2 政府文件无。
1.5.3 通用汽车文件1.5.3.1 GMIOGMI 60300塑料材料、织物、纤维板、木头等调整的试验方法。
1996年11月共9页第3页1.5.3.2 NAOGM 9032 P测定塑料冲击强度的试验1.5.4 工业文件无。
1.5.5 供应商文件无。
1.5.6 其它文件无。
2 资源2.1 设施抗冲击性的测定应使用以下设备:2.1.1 设备A –落球试验设备(见附录3.4.2.1)冲击锤从预定的高度落下以在试件上产生规定的自由落体冲击能量的落球试验设备。
2.1.2 设备B –摆锤式冲击试验设备(见附录3.4.2.2)冲击锤以规定长度的摆动长度从预定的高度落下以在试件上产生规定的冲击能量的摆锤式冲击试验设备。
段落2.1.1与2.1.2中的冲击锤冲击锤的尺寸如下:直径∅(50 ± 1) mm端点半径(25 ± 1) mm质量(510 ± 1) g2.1.3 设备C –钢球一重量为(510 ± 1) g的钢球从预定的高度落下以在试件上产生规定的自由落体冲击能量。
2.1.3.1 仅Isuzu也能够使用重量为(500至550) g的钢球。
1996年11月共9页第4页2.2 设备能保持在-30︒C ± 3 K的低温箱。
第七章配位聚合
第七章配位聚合思考题7.1如何判断乙烯、丙烯在热力学上能否聚合?采用哪一类引发剂和条件,才能聚合成功?答可根据聚合自由能差∆G=∆H—T∆S<0,作出判断。
大部分烯类单体的∆S近于定值,约-100~120J·mol-1,在一般聚合温度下(50~100℃),-T/∆S=30~42kJ·mol-1,因此当-∆H≥30kJ·mol-1时,聚合就有可能。
乙烯和丙烯的-∆H分别为950kJ·mol-1、858kJ·mo1-1,所以在热力学上很有聚合倾向。
在100~350MPa的高压和160-270℃高温下,采用氧气或有机过氧化物作引发剂,乙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聚合,得到低密度的聚乙烯(LDPE);若采用TiCl4—Al(C2H5)3,为催化剂,在汽油溶剂中,进行配位聚合,则得高密度的聚乙烯(HDPE)。
采用。
A-TiCl3-Al(C2H5)3为催化剂,于60~70℃下和常压或稍高于常压的条件下,丙烯进行配位聚合可制得等规聚丙烯。
思考题7.2 解释和区别下列诸名词:配位聚合、络合聚合、插入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
答配位聚合:是指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某些形式的配位络合物。
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碳(C)键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过程,所以也可称作插入聚合。
络合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含义相同,可以互用。
络合聚合着眼于引发剂有络合配位能力,一般认为配位聚合比络合聚合意义更明确。
插入聚合:烯类单体与络合引发剂配位后,插入Mt-R链增长聚合,故称为插入聚合。
定向聚合:也称有规立构聚合,指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配位络合引发剂是重要的条件。
有规立构聚合:是指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的聚合反应。
任何聚合过程或聚合方法,只要是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有规立构聚合。
思考题7.3区别聚合物构型和构象。
简述光学异构和几何异构。
聚丙烯和聚丁二烯有几种立体异构体?答构型:指分子中原子由化学键固定在空间排布的结构,固定不变。
gb50111-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资料
1 总则1.0.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统一铁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满足铁路工程抗震的性能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的线路、路基、挡土墙、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抗震设计。
客运专线铁路的抗震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设防烈度大于9度的地区或有特殊抗震要求的工程及新型结构,其抗震设计应作专门研究。
1.0.3 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附录D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值。
1.0.4一般情况下,抗震设计可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规定的地震动参数执行。
对做过专门地震研究的地区,可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或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
对特别重要的铁路工程,其场地所在位置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1.0.5铁路工程应按多遇地震、设计地震、罕遇地震三个水准进行抗震设计。
1.0.6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抗震设计seismic design抗御地震灾害的工程设计,包括抗震验算及抗震措施。
2.1.2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1.3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1.4多遇地震low-level earthquake地震重现期为50年的地震动。
2.1.5设计地震design earthquake地震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动。
2.1.6 罕遇地震high-level earthquake地震重现期为2450年的地震动。
2.1.7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response spectrum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耐震灯泡简介介绍
发光性能
灯泡应具有稳定的发光性 能,包括亮度、色温、显 色指数等。
寿命
灯泡的使用寿命应满足一 定的要求,能够在规定时 间内正常工作。
测试方法
震动试验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震动情况 ,对灯泡进行震动测试,以评估
其耐震性能。
发光性能测试
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灯泡的亮 度、色温、显色指数等进行测量
,以评估其发光性能。
发光原理
气体放电发光
在气体放电过程中,电子与气体分子 碰撞并释放能量,产生紫外线或可见 光。
荧光粉发光
有些耐震灯泡内部会涂有荧光粉,当 紫外线或可见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射到荧光粉上时, 荧光粉会发出可见光。
03
耐震灯泡的种类与规格
种类划分
卤素耐震灯泡
卤素耐震灯泡具有亮度高、寿命长、耐震性能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场 所。
06
耐震灯泡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 势
市场现状及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耐震灯泡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品质要求提高
客户对耐震灯泡的品质和性能要求越 来越高,需要更稳定、更可靠的灯泡 产品。
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预测
竞争激烈
耐震灯泡市场上存在众多品牌和产品,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 平。
LED耐震灯泡
LED耐震灯泡采用LED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耐震性能好的特点,逐 渐成为市场主流。
规格参数
01
02
03
电压
耐震灯泡的电压通常为 12V或24V,根据不同的 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电压 。
功率
耐震灯泡的功率因种类和 用途而异,常见的有5W 、10W、20W等。
砂石料加工场建设方案设计
7.9设备安装
由公司统一招标,选用合格的厂家制作安装生产设备,施工图由制作安装厂家提供。
砂石料加工场生产设备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给料机
1100×4900
1
2
鄂式破碎机
PE600×900
1
3
反击式破碎机
PP-1214
1
4
振动筛床
2400×6000
2
5
螺旋洗砂机
XS0760
1
6
制砂机
810、74D
(2)防治措施
砌筑挡墙、场地硬化、边坡植草防护
5.施工准备
5.1方案准备
先遣人员到达后,首先对现场进行实际踏勘,了解管段范围,熟悉图纸和招标文件,之后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制定人员和设备配置情况后,根据业主、处指会议精神和相关制度要求。计算得出砂石料加工场需生产工程数量后,据此规划本砂石料加工场建设规模。详见表1:
7.3场地填筑和碾压
对砂石料加工场场地清表后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场地填筑必须分层铺筑,铺筑厚度不大于30cm,每层铺筑完毕后,及时用20t压路机进行碾压夯实。重点硬化区域先要对基础作加强处理,采用土石混碴硬化压实。
7.4场地硬化
砂石料加工场场内要分区硬化,要按重载区、一般重载区、普通区区域来处理。重载区指场内主车道及料场和工作区,该区域需重点硬化,首先对基础作加强处理,采用土石混碴硬化压实,然后采用C20混凝土硬化25cm;一般重载区为基础处理压实后用C20混凝土硬化20cm;普通区为生活区及办公区,一般为基础压实后,采用C20混凝土硬化1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 的原因
四、振动基本理论
v 风冲击力频率 f w K d
f 电线振动频率 c v 垂直于电线的风速,m/s;
d 电线直径, mm; Hz; f 电线的振动频率,
c
f w 风的冲击频率, Hz ; n T
1
2L m
T m
n 档内振动半波数,为正整数; 当 f 为 K 系数,与雷诺数有关, K 200。 c =f w时,可求出导线振动波长
22 -护线条 力的上限及相应的防振措施,应根据当地的运行经验确定,也 防振锤(阻尼线) 25 25 可采用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 或另加护线条
3. 大跨越导、地线的防振措施,宜采用防振锤、阻尼线或阻尼线
注:4分裂以上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500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阻尼间隔棒宜不等距、不对称布置, 导线最大次档距不宜大于70m,端次档距宜控制在28m~35m。
“草根大讲堂”系列学习活动之二
输电线路的防振
主 讲 人 :刘 震 送 电 工 程 部 2012年7月
4
汇 报 大 纲
8
电线振动的种类、损坏及防护 振动基本理论 电线防振措施 防振锤安装数量及安装距离 大跨越防振
5
6 7
舞动 智能电网中的防振应用
9
一、参阅文献
(1)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东北电力设计院编著 (2)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2
L 档内电线长度,m;
=
T T d 电线张力, N;
波长,m。
m400 电线单位质量, kg/m; v m
四、振动基本理论
驻波振动 Y A sin
2 x
sin 2 ft
Y 电线任一点离开其原始平衡位置的位移,mm; A 电线振动波腹点的最大振幅,mm; x 自振动节点沿电线至任一点的距离,m; 波节点最大振动角
五、绝缘与金具
4. 3. 按能量平衡原理估算振动幅值 防振器对振动的阻尼作用 风能的输入应与整档电线自阻尼能量及所有防振锤 绝大多数防振器的消振院里都是将振动能量吸收并转化 校核能量之和相平衡而得到的。 为热能或声能而散发掉,从而降低了导线的振幅,或是 将大部分振动行波反射回到档距中及限制那些严重的振 动传给不耐振的悬挂点。
加防振锤方案,同时分裂导线宜采用阻尼间隔棒,具体设计方 案宜参考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
二、一般规定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5.0.14 线路经过导线易发生舞动地区时应采取或预留防舞措施。 安徽易舞动区详见2010安徽舞区分布图:
(全省舞动分布图,1、2级舞动区域共分成6片,其中2级舞动区2 片,1级舞动区4片。 ) 6.0.9 线路经过易舞动区应适当提高金具和绝缘子串的机械强度
三、电线振动的种类、损坏及防护
项目 振动类别 频率(Hz) 振幅(单峰) 持续时间 风速(m/s) 主要振动方 向 微风振动 3~150 一般小于电线直径 数小时 0.5~10 垂直 舞动 0.1~1.0 12m以下 数小时 5~15 垂直或椭圆 复导线次档距振荡 1~5 电线直径~500mm 数小时 5~15 水平或椭圆 两根子导线较接近且 构成的水平面与风向 相接近时,上风侧导 线的尾流招致下风侧 导线失去平衡,又引 起上风侧导线同时产 生振荡 分裂间距与电线直径 的比值太小,风很少 受干扰的地形,次档 距太长
18
在大截面导线上使用时,还可采用双跳线。上个世纪30年代和40十年 代间,BATE防振器在实际应用中还出现了许多变形,对于很长的跨距,诸 如河流和海峡的跨越,可以使用一种花边防振器,某些长跨距使用多达十 个的花边防振器而使总长达到近50米。见图2.2.3。
BATE防振器的局限性: 在微风振动严重地区,其本身以及线夹连接处的导线也会遭受疲劳磨损 ,特别是在防振器不发生振动的微风振动频率下,线夹处会成为反射点而承 受加在这些点上的应力。此外,尽管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使得此种防振器 在某些方面得以改善,但该防振器对于引起振动的风速范围内的大多数频率 19 仍无反应。
、f 振动波长,N;
m 电线单位质量,m及频率, 1 Hz; M s。 t 计算时间,
a 60tg (
2 A
)
四、振动基本理论
振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送电线路的电线振动,由风力输入给振动体的能量和振 动体系内消耗的能量达到平衡状态时,就确定了导线稳 定振动的振幅。 振动强度是指振动幅值及其振动延续时间的多少。 1. 振动输入能量: 2. 电线振动的自阻尼作用 振动时输入风功率的大小与风速、振幅、电线直径、频率以及 电线引起结构和材料固有的自阻尼作用消耗输入能量,耗能也 随振幅而增加,当输入能与耗能平衡是,电线边维持在该振幅下稳 档距的长度有关。 定振动。 总阻尼耗能量大小与电线张力、振动波长、幅值及频率等因 素有关。(可以采用自阻尼导线)
镀锌钢绞线 1. 铝钢截面比不小于钢芯铝绞线 4.29的钢芯铝绞线或镀锌钢绞线,其导、地 16 12 不需要 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和相应的防振措施,应符合表 5.0.13 的规
定。当有多年运行经验时可不受表 5.0.1318 的限制。 18
不需要 不需要
2. 对本规范第5.0.13条第 1款以外的导、地线,其允许平均运行张 18 18
五、电线防振措施
1.电线平均运行张力与防振措施的关系
情况 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 (拉断力的百分数)(%) 钢芯铝绞线 镀锌钢绞线 防振措施
2. 电线T/m值与防振措施的关系 档距不超过500m
16 12 不需要 的开阔地区 档距不超过 500m 电线的张力越大,单位长度质量越小,其振动越严重。 18 18 不需要 的非开阔地区 以此考虑防振也就照顾到了高强度铝合金导线和特强刚芯 18 18 档距不超过120m 不需要 22 T/m值大);-不论档距大小 护线条 铝绞线的振动严重性( 防振锤(阻尼线) 并充分利用了大铝截面导线的耐振强度( T/m 值小)。 25 25 不论档距大小 或另加护线条 注:4分裂以上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500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 阻尼间隔棒宜不等距、不对称布置,导线最大次档距不宜大于70m,端次档距宜控制在 28m~35m。
振动 状态
主因 产生振 动的原 因 从因
均匀微风作用下,在 电线外形不对称,风对 电线下风侧发生周期 电线产生上扬力和拽力 性的卡门涡流激起电 所至 线上下振动
电线运行应力大(消 耗振动功率小),电 覆冰不对称,绞线表面 线自阻尼性能差,风 线股凹凸大,导线截面 受到扰乱少的地形, 大 档距长
三、电线振动的种类、损坏及防护
(6) ☞电线断面形状及其表面状况的影响 四、 振动基本理论
电线断面形状如果破坏风在电线背风侧卡门漩涡的建立 (三股),就不会建立稳定振动。 5. 影响电线振动强度的因素 光滑型导线其直径与截面比值较小,虽能减少风荷载和减 (1)振动频率对幅值的影响 少覆冰及舞动,单微风振动的幅值及延续时间则变得严重。 (1风输给电线的振能随电线直径增加而增大,振动频率又 ) ☞ 对已运行线路,档距长度及导线张力等都是 ☞ (2)地形及地物对振动的影响 已知数值,假定一个频率值,就可按功率平衡关系确 随直径增加而变低,二低频范围的电线自阻尼又减小。这 ( 2)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气流的均匀性及风向 定一个对应的振幅值。 两种因素使大直径导线振动严重。为此,可采用分裂导线 (3☞ )风速、风向对振动的影响 的恒定性。 来减振。 平坦、开阔地区有利于气流的均匀流动, (3) 维持导线振动的下限风速一般取0.5m/s,风速增 易形成强烈的振动条件,并延长振动的持续时间。 (4☞ )档距及悬挂点高度的影响 导线直径与其单位质量的比值越大则振动越严重,故铝绞 大仍能引起导线振动的最大风速为上限值(一般线路4~6m/s, 线比铜绞线和钢绞线振动严重,铝钢截面比大的比小的振 ( 4) ☞ 在无防振措施的情况下,电线输入风能和自身耗能以 大跨越 8~10m/s[ 因在光滑水面上方])。上限值受地形、地 ( 5 )导线张力对振动的影响 动严重。 及产生振幅的大小与档距长度无关,但若安装了相同数量的防 物及悬点高度等影响,风速越大不均匀气流距地面高度亦增 ( 5) ☞ 提高导线张力不仅会增加振动强度(振幅和振动次 ( 6 )电线规格及结构对振动的影响 振锤后(其阻尼耗能假定相同),则小档距振幅下降多,而大 高,若超过悬挂点高度酒不会引起振动。 数),而且会降低导线的疲劳极限。 档距振幅下降少 (长档距输入风能多)。 ☞ 能否产生稳定振动还与风向有关,一般风向与电线轴线 电线张力提高后,其自阻尼作用下降,振幅增大且波长也 ☞ 当电线悬挂点高度增加时,在平坦开阔地区可能使振动上 的夹角在45~90°时,易产生稳定振动;当在30~45°时,振 增大。 限风速提高,使振动频率的范围扩大,也使振动延续时间增加。 动的稳定性小;在 20°以下时,一般不出现振动。 提高导线张力引起导线疲劳极限(应力)降低。
四、振动基本理论
电线无危险振动的判断 电线悬挂点及各种线夹处事振动疲劳损害最危险的部位。 一般都是测量该处附件的振动弯曲幅值,间接求出振动 角或动弯应变来表振动强弱。 目前国际上以测量线夹出口89mm处电线相对于线夹的振 动弯曲幅值A89,间接计算出线夹出口处的振动角α等 来衡量振动的强度是否免于振动疲劳断股。
振动类别 项目 微风振动 舞动 复导线次档距振荡
危害
相间短路烧伤或烧断电 电线疲劳断股,损坏防 线,引起电线、护线条 振装置、绝缘子和金具, 子导线鞭击磨损导线,损 断股,间隔棒、防振装 坏间隔棒、金具 振松紧固螺栓。磨损电 置、绝缘子、金具及杆 线 塔等损坏
防护措施
安装防振装置,降低电 线运行应力,改善线夹 性能,加强悬点抗弯刚 度,使用自阻尼好的电 线盒分裂导线,采用组 合线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