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类抗过敏药复习过程
抗过敏药课件
3)扩张血管 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H1.H2受体,使小动 脉、小静脉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引起 血压下降。激动H1受体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引起局部水肿和全身血液浓缩。
【作用】
苯海拉明与氨茶碱的复合物为茶苯拉明。
能对抗或减弱组胺扩张血管、收缩胃肠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 用,还有镇静、抗胆碱、止吐和轻度局麻作用。
特点: 显效快,持续时间短。对中枢抑制作用较强。
【应用】
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清病、湿疹、 接触性皮炎所致的皮肤瘙痒、水肿、神经性皮炎;
小动物运输晕动、止吐。 组织损伤伴有组胺释放的疾病, 如烧伤、冻伤、湿疹、
其平喘作用机制原来认为是抑制了肺组织肥大细胞中磷酸二 酯酶活性,致使肥大细胞中cAMP水平增高,减少Ca2+向细胞 内转运,从而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裂解、脱颗粒, 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目前认为其平喘作用尚有以下几种可能: 1)直接抑制由于兴奋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抑制 反射性支气管痉挛;2)抑制非特异性支气管高反应性;3) 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
荨麻疹、哮喘、呼吸困难、腹 泻、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
也称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性型。 致敏原可是细胞的成分,也可 是吸附在细胞上的细菌产物或 药物。参与抗体主要是IgG。
属于本型的过敏反应包括: 药 物(如氨基比林)过敏性白细 胞减少症(如马传贫、边虫病、 沙门氏菌感染)、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释放 组织胺使血压降低、红细胞凝 集成血栓阻塞)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8章: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 常用药物—异丙嗪、赛庚定、氯雷他定、
酮替芬
Cl
Cl N
O S
N CH3
N COOC2H5
N CH3
赛庚定
氯雷他定
酮替芬
19:46
四、三环类
• 代表药:盐酸异丙嗪 Promethazine 代表药:
Hydrochloride 结构与性质
吩噻嗪结构具有还原性 遇光和空气易 自动氧化失效 被氧化剂氧化变色 加硝酸,红色沉淀 加硫酸,显樱桃红色
19:46
一、H2受体拮抗剂 受体拮抗剂
• H2受体拮抗剂的发展史: H2受体拮抗剂的发展史 受体拮抗剂的发展史:
从组胺的结构改造出发 不变部分
保 留 咪 环 唑 引入硫醚四原子链和取代的胍基 呋喃环替代咪唑环 噻 唑 环
HN N NH2
可变部分
西咪替丁 法莫替丁
雷尼替丁 罗沙替丁
引
入
引入哌啶环
19:46
又名:甲硝呋胍
19:46
• 案例8-1 案例8
近日,张女士由于胃溃疡复发,到附近诊所买了一瓶 甲硝呋胍胶囊,回去之后打开服用,发现胶囊与以前在医 院购买的有异,胶囊壳很软,拧开胶囊壳后发现内部呈深 黄色糊状,由于当时张女士匆忙,未仔细察看药品有效期, 此时观察发现为过期药品。同时张女士发现药品包装密封 性不好。 • 问题: 1.甲硝呋胍的通用药名是什么? 2.为何药品会变成深黄色糊状?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3.药品包装密封性不好,该药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19:46
19:46
•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芳杂环 四原子链 脒脲基团 S
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19:46
• 常见脒脲基团名称: 常见脒脲基团名称:
第32篇-组胺及抗组胺药教学文稿
(3)抗胆碱作用 抗晕动症及止吐
(4)第二代无抗胆碱作用且不能穿透血
脑屏障而无镇静和嗜睡和 抗晕动症及 止吐作用。
第二代
特非那定(terfenadine) 阿斯咪唑 (astemizol)
应用 1.2.3.
不良反应 镇静和嗜睡(第一代)心肌 毒性(第二代,药物相互作用)。
(2)H2受体拮抗剂 西 咪 替 丁 ( cimetidine) 雷 尼 替 丁
第32篇-组胺及抗组胺药
二、抗组胺药
(1)H1受体拮抗剂
第一代
苯 海 拉 明 ( diphenhydramine) 异 丙 嗪 (promethazine)氯笨那敏(chlorphenamine)
作用 (1)抗组胺H1效应 阻止组胺引起的血管 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中枢作用 镇静和嗜睡
(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 作用 :与组胺竞争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 应用 :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过多 及引起
的胃出血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Fra bibliotek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药学考试资料归纳-组胺受体阻断剂
药学考试资料归纳-组胺受体阻断剂组胺是人体组织中的一种自身活性物质,组织中的组胺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中。
当发生变态反应时,肥大细胞脱颗粒,可以释放出组胺。
组胺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一、H1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第一代: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扑尔敏)第二代: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阿伐斯汀(新敏乐)、氯雷他定。
【药理作用】1.H1受体阻断效应:H1受体阻断药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气管、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
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肿仅有部分拮抗作用,因H2受体也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2.中枢作用: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可血脑屏障阻断中枢的H1受体,表现出镇静、催眠和嗜唾作用。
(1)中枢镇静作用强度因药而异,药物作用强度各不相同。
(2)不同人用同一种药物后中枢镇静作用的反应各不相同。
3抗胆碱作用:镇静,镇吐。
【临床应用】过敏性疾病: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药疹、湿疹;对人类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无效;晕动病及呕吐;镇静、催眠作用。
【不良反应】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抗过敏时出现的镇静、催眠、嗜唾、乏力。
2.消化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与食物同服可使之减轻。
3.其他:偶见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畸胎、皮炎。
二、H2受体阻断剂选择性的阻断H2受体,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对H1受体无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代表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药理作用】1.竞争性拮抗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2.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M胆碱受体激动剂所引起的胃酸分泌【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良好,但存在首关消除作用。
2.大部分药物以原形经肾排出。
3.肝功能不良者雷尼替丁半衰期明显延长。
【临床应用】1.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用药6-8周,愈合率高,延长用药可减少复发。
第八章抗组胺药
〔2〕定性反响: ① 本品与枸橼酸-醋酐试液在水浴上加热,即显
红紫色。叔胺类化合物均有此反响。 ②本品在稀硫酸中,加高锰酸钾试液,白色消逝。
此系马来酸的不饱和双键被氧化所致。 〔三〕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本品具有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 炎、皮肤粘膜的过敏、荨麻疹及枯草热等。还 可与解热镇痛配伍用于缓解感冒症状。本品用 量小、反作用小,适宜小儿运用。
过敏性鼻炎较典型 的症状为鼻痒、鼻 塞,随同少量水样 清涕,并有延续喷 嚏,数量多且不能 控制。
常用的抗过敏药—盐酸苯海拉明
常用的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
常用的抗过敏药—盐酸赛庚啶
第一代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
第二代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
第三代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
组胺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活性物质之 一,在体内由组氨酸脱羧基而成。组织中的组胺 通常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 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 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当机体遭到某种抚慰 引发抗原—抗体反响时,惹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动,招致组胺释放,与组 胺受体结合而发生病理生理效应。
状时,通常运用哪些药物来缓解过敏的症状?
➢ 你见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吗?当病人 出现胃痛、胃酸、胃胀等消化道系统的症状时, 通常运用哪些药物来停止治疗?
➢ 我们明天所讲的药物与这些事情紧紧有关。
荨麻疹,俗称风团 、 风疹团,风疙瘩、风 疹块 ,是一种罕见的 过敏性皮肤病。由各 种要素使皮肤粘膜血 管发作暂时性炎性充 血与少量液体渗出, 形成局部水肿性的损 害,其迅速发作与消 退、有剧痒、有发烧、 腹痛、腹泻或其他症 状
二、呋喃类
进一步改造西咪替丁的咪唑环,用二甲氨 基呋喃环替代甲基咪唑环,并用硝基甲叉基替代 氰基亚氨基,分解了雷尼替丁。此药1979年英 国葛兰素公司开发,1981年上市的第二代H2受 体拮抗剂。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西咪替丁强, 且无西咪替丁的抗雄激素反作用,与其它药物相 互作用小,上市以来不时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 要药品。
抗过敏药组胺H一受体拮抗剂培训课件
体之一( 左旋体) , 对H1 受体的亲和力是西 替利嗪的2 倍, 吸收更为迅速, 每日剂量仅 为西替利嗪的一半, 疗效却相当,能够有效 地治疗荨麻疹,改善常年性与季节性过敏性 鼻炎的症状, 对鼻塞亦有缓解作用, 且作用 时间长, 不良反应小。
抗过敏药组胺H一受体拮抗剂
32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
17
(四)依巴斯汀的合成
抗过敏药组胺H一受体拮抗剂
18
第二代H1 抗组胺类药物—依巴斯汀
该路线以价廉易得的D-丁内酯( 3) 为起始原 料, 经酰化、付克反应等制得依巴斯汀。整条路线 原料易得, 反应条件温和, 不需要特殊设备, 各步反 应收率较高, 总收率达40%以上, 适合工业化生产。
(五)总结
H4受体:是新发现的组胺受体, 主要是参与粒细胞 的分化, 可能介导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
抗过敏药组胺H一受体拮抗剂
7
组胺受体拮抗剂
抗组胺药在结构上与组胺相似,可通过 竞争组胺受体而阻断其对外周组织的效应。 抗组胺药为H1和H2 受体拮抗药。
前者主要用于治疗因组胺释放引起的变态反应性 疾病,用于治疗枯草热,缓解荨麻疹和瘙痒,减 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致的水肿,辅助肾上腺 素对抗过敏性休克。 后者仅选择性对抗菌素胃酸分泌,用于消化性溃 疡。
抗过敏药组胺H一受体拮抗 剂
前言
过敏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近10 年来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人数约占全球人口的 20% ~25 % ,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过敏性 疾病涉及体内多种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其中最 常见的介质之一就是组胺。组胺通过4 种受 体( H1、H2、H3 和H4 ) 产生效应。而抗组 胺药在结构上与组胺相似,可通过竞争组胺 受体而阻断其对外周组织的效应。
组胺受体拮抗剂及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讲课文档
–接触性皮炎
–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副作用为嗜睡,口渴和多尿等。
27
第二十七页,共110页。
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合成
Sandmeyer 反应
NH2 HCl
Cl2 , Na2CO3
N
CH3
CCl4
氯化
N
CH2Cl
H2N
1) NaNO2 , HCl
缩合
2) CuCl2 , HCl
芳烃
29
第二十九页,共110页。
Leuckart 反应
醛或酮在高温下与甲酸铵反应得伯胺,
除甲酸铵外,反应也可以用取代的甲酸铵或甲酰胺。
醛酮的还原胺化
N,N-二甲基甲酰胺
DMF
第三十页,共110页。
30
四、三环类化合物
• 基本结构
• 将双芳烷基类化合物的二个苯环用适当的基团
连接在一起,则可以得到三环类化合物
第六页,共110页。
6
组胺受体
受体
H1
组
织
肠、子宫、支气管、尿道、膀胱平滑肌
收 缩
毛细血管
松 弛
大脑
H2
失眠(唤醒)
胃
酸分泌
导气管和血管平滑肌
松 弛
心脏
正性变时和变力
免疫活性细胞
H3
作 用
抑制细胞功能
脑
抑制组胺的合成与释放
肺
抑制组胺的合成与释放
以及神经元的收缩
7
第七页,共110页。
抗组胺药物分类
代谢:
吸收迅速而完全
排泄缓慢
作用持久
极性代谢物
–N-去一甲基
–N-去二甲基
第8章抗组胺药
第一节 H2受体拮抗剂
盐酸雷尼替丁
1
O
N5
2
2
H N
S
1
2 1
NO2
HN
. HCl
1981年上市,由英国Glaxo公司开发,1986 年销售额登上世界畅销药品的首位,并连续十 年保持世界销售额的第1位。
26
第一节 H2受体拮抗剂
盐酸雷尼替丁作用特点
为竞争性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的强
度约为西咪替丁的5~8倍,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高,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
N
S
N H
取代胍基
HH NN
NN
22
第一节 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理化性质: 1.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具多晶现象,无臭 2、化学性质
(1)弱碱性:咪唑环和胍基结构
23
第一节 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1)鉴别反应: 胍基的鉴别: (硫酸铜+氨水)
三、临床应用(了解)
具有较强的H1受体拮抗活性,中枢抑制作用显著。 有镇静、防晕动和止吐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平滑
肌痉挛。
有嗜睡和中枢抑制副作用。例如:“白十黑”片的
黑片中含有苯海拉明。
10
H1受体拮抗剂:丙胺类 马来酸氯苯那敏
扑尔敏
一、结构特点是: 连接部分含丙胺(叔胺)结构,且芳环中含一个吡啶环 二、性质: 叔胺类显色反应 马来酸不饱和双键
经灼热, 放出H2S气体 使醋酸铅试纸变黑色 (含S)
24
西咪替丁临床应用
• Cimetidine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 溃疡, 预防溃疡复发
• 对胃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应急性溃疡有 效
第十章 抗组胺药 中职药物学基础课件
西咪替丁(胃酸分泌 ✓ 2.免疫调节作用
(二)适应证
✓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卓-艾综合症和反流性食 管炎;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胃黏膜出血和应激性溃疡。对皮 肤瘙痒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 常见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语言不清 和幻觉。长期使用可致肝、肾损坏。忽然停药可引起溃疡 穿孔,可能与其反跳现象有关
第十章 抗组胺药
学习目标
1.掌握苯海拉明的作用、适应证和不良反应及用 药护理。 2.了解其它组胺类药物的适应证。
案例
患者,男性,40岁,司机,因食物过敏患荨麻疹到医院就诊。 思考: 1.可用什么药物治疗荨麻疹? 2.用药后该患者司机能否继续开车工作? 常用的H1受体阻断剂由根据其是否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 又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有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美克洛嗪等又明显的中枢抑制作 用和抗胆碱作用;而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仅有抗组胺作用,有西 替利嗪、阿司咪唑、雷氯他定等。H2受体阻断剂主要抑制胃液分 泌,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H2受体阻断剂有西咪替丁、雷 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等。
抗组胺药物H1心得复习过程
抗组胺药物H1心得1、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目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副作用,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意见建议:在特异性治疗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代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和第一代抗组胺药在治疗咳嗽时并不同等有效.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以及一些非过敏性原因引起的PNDS并非由组胺介导,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很可能无效.与第二代抗组胺药不同,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除阻断组胺外还可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这种神经药理学作用可能是其镇咳的独特原因.一项在健康志愿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对辣椒素诱导的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者的咳嗽均无效,甚至会引发轻微的肺功能损伤.因此,在采用抗组胺药进行治疗时有必要对咳嗽的病因进行甄别2、抗组胺药物分为H1和H2受体拮抗剂两类,而这两类中又都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H1受体阻断剂的第一代药物,主要代表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对皮肤过敏效果不错,对鼻黏膜过敏效果较差,对过敏性哮喘几乎无效.副作用是中枢神精抑制,服后噬睡.有明显的抑制前庭神精作用,可用于晕车及呕吐.H1受体阻断剂的第二代药物,主要代表有:氯雷他定,阿司咪唑,赛庚啶,西替利嗪,甲喹酚嗪,阿伐斯丁等.这一类的主要特点是大多数无中枢抑制作用,除对外皮肤过敏有较好的作用外,对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个别也有中枢抑制作用如美可洛嗪.H2受体阻断剂的第一代药物是甲氰咪胍;H2受体阻断剂的第二代药物是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体阻断剂是胃酸分泌抑制药.以上可以看出,无论第一代或是第二代,都各具特色,有时副作用非常讨厌,但有时却可加以利用,如白加黑的黑片中含有扑尔敏,晚上服,睡的香,而白片中不含扑尔敏,白天服就不噬睡.3、如何评价扑尔敏?第一代抗组胺药为代表的是扑尔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抗过敏药物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二、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三、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四、西替利嗪(Cetirizine)五、氮卓斯丁(Azelastine)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
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
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
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我国目前常用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由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
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
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商品名】太非;Telfast 120;Telfast 180,Allegra,【异名】MDL1645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47-151℃。
【体内过程】非索非那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较为迅速,口服0.5-1小时出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
半衰期为11-15小时,平均为14.4 h,蛋白结合率60%~70%(主要是α1酸性糖蛋白)。
疗效可持续约18-24小时,因此可每日1次给药。
吸收后非索非那丁和血浆蛋白广泛结合, 结合率高达95%。
已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需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CYP酶代谢。
本品不透过血脑屏障。
【用法和剂量】有片剂、胶囊、混悬液三种剂型,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推荐口服剂量为120mg,一日一次,或60mg每日2次;用于皮肤过敏疾病180mg 一日一次;为预防夜间或清晨哮喘发作,睡前可顿服120-180mg/次。
混悬液为5ml,含非索非那丁30mg。
含本品60 mg和盐酸伪麻黄碱120 mg的Allegra D 已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12岁以上伴有鼻塞等鼻部症状的感冒患者。
【副作用】动物放射标记试验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通过血脑屏障,因而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用。
常规临床推荐剂量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头晕,偶有头痛和恶心等,停药后可很快消失。
由于非索非那丁对H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对H2受体影响很小,因此无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通常的影响胃酸分泌作用,也无抗胆碱作用和α1-受体阻滞作用。
【安全性】动物试验没有发现非索非那丁有心脏毒性,分别给狗和兔子高于成人常规口服剂量(60 mg,bid)的28倍和63倍,也没有延长QTc。
临床试验也证实即使大剂量口服非索非那丁也不诱发心率失常,这是非索非那丁区别于其他抗组胺药物的最大特点。
临床试验60 mg/次,bid,疗程6个月,或240 mg/次,qd,疗程12个月,未见QTc明显延长。
对非索非那丁诱致人体的心律失常试验表明,能阻滞心脏钾通道所需的药物浓度是特非那丁的500倍以上,这是非索非那丁心脏毒性很低的主要原因。
【注意事项】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FDA将非索那丁划为孕妇用药中较不安全的C类。
2.对本化合物或活性成分过敏者慎用。
二、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商品名】Xyral、迪皿【体内过程】左旋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左旋体,口服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口服左旋西替利嗪1小时后的作用较明显,持续时间分别达24.4小时,服药后6小时内的药效达峰值。
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由两种等量对映结构体组成的外消旋西替利嗪在体内的代谢无需经过肝脏,口服左旋西替利嗪4小时和8小时后血浆浓度几乎是右旋西替利嗪的两倍,其代谢产物主要从尿液排出,口服32小时后50%-60%的药物经尿液排泄,少量随粪便排出。
【用法和剂量】临床常用剂量成人为5mg,每日一次。
【副作用】无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未发现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特非那定、阿斯咪唑等)所具有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注意事项】适用人群广泛,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美国FDA将之划定为孕妇用药的B类(比较安全),临床用于儿童(包括婴儿)也是安全的。
三、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商品名】恩理思;芙必叮;Calrinex;Neoclarityn ;Aerius 【异名】DescarboethoxyIoratadine ;NEW 2001;脱羧氯雷他定;去氯雷他定;去乙氧基羰基氯雷他定【化学名】8-氯-6,11-二氢-11-(4-哌啶亚基)-5H-苯并-[5,6]环庚烷[1,2-b]吡啶【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口服约3小时达血浆峰值浓度, 消除半衰期约27小时,证据表明连续给药不会在体内产生有临床相关意义的药物蓄积,没有发现食物对地氯雷他定的代谢产生影响。
【用法和剂量】5mg/片,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天5mg,虽然剂量仅为氯雷他定剂量的50%,而抗组胺作用更强。
【副作用】没有发现明显的心脏毒副作用,中枢神经抑制副作用的发生率很低,抗胆碱作用也较轻微,偶有眩晕、头痛、疲劳和口干等。
与现有抗组胺药不同可与细胞色素酶抑制剂联合使用:Schering-Plough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地氯雷他定与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如酮康唑和合用无心血管毒副作用,在该项研究中,24例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地氯雷他定7.5mg qd+酮康唑200mg bid连续10天,结果显示两者合用对受试者最大QTc及平均最大QTc无延长,另外,酮康唑对地氯雷他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地氯雷他定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头痛,合用酮康唑不增加头痛的发生率。
【注意事项】1.由于对12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药效学资料尚无定论,故暂时不推荐用于12岁以下儿童;2. 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3.可从乳汁分泌,故哺乳期妇女禁用,妊娠期妇女也应慎用四、西替利嗪(Cetirizine)【商品名】西可韦(Virlex)、赛特赞(Cetrizet)、斯特林(Ceteine)、仙特明(Zyrtec)、疾立静(Zirlex) 、杰捷(滴剂)、达内、希特瑞、敏达、盐酸西替利嗪【异名】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2-[4-[(4-氯苯基)苯基甲基]-1-哌嗪基]乙酸二盐酸盐【性状】本药的盐酸盐为白色粉末,味微苦,无其他异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熔点为225℃。
【体内过程】西替利嗪口服后吸收迅速,口服10mg可在1小时左右达血浆峰值浓度,成年人的血浆峰值浓度为257微克/L,儿童为980微克/L; 西替利嗪的消除半衰期健康成年人为6.7-10.9小时,儿童为7.0小时,老年人为11.8小时,老年人的半衰期延长可能与肾功能减退有关,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半衰期可延长至21小时。
与其他抗组胺药物不同的是,西替利嗪口服后很少经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出,给药后的5天内,70%的药物从肾脏排出,仅10%的从消化道排出。
【用法和剂量】西替利嗪主要用于轻度持续性哮喘的防治,用于防治哮喘病的常用剂量成人为10-20mg,每日1次。
为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可在睡前一次服用10-20mg。
儿童的口服剂量为2.5-5mg,每日1次,可采用西替利嗪滴剂(杰捷)。
【副作用】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相比,西替利嗪的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广。
许多研究对西替利嗪和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的副作用进行了比较和观察,结果证实即使每日口服60mg西替利嗪也不会对心脏QT间期产生影响。
其副作用主要包括轻微的镇静作用、口干,偶尔出现头痛和眩晕等。
与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似,近年来发现西替利嗪也有轻微的心脏副作用,在世界范围仅有诱发2例心脏猝死的报导,明显少于特非那丁、阿司米唑和氯雷他定,但也应给予一定重视。
【注意事项】1.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适当降低剂量;2.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FDA将西替利嗪划为孕妇用药的B类(较安全);3.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4.治疗剂量下不会加强酒精的效应,但应注意。
五、氮卓斯丁(Azelastine)【商品名】Azeptin ASTELIN 【异名】Azelastine hydrochloride 盐酸氮卓斯丁、卓苄酞嗪【化学名】(±)-4-(4-氯苄基)-2-(六氢-1-甲基-1H-氮杂卓基-4)1(2H)酞嗪酮盐酸盐【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和冰醋酸, 略溶于甲醇,微溶于水或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酮和乙醚。
熔点为225-229℃。
【体内过程】分别口服氮卓斯丁1mg、2mg、3mg和4mg后,在3-4 小时达血浆峰值浓度,峰值浓度分别为0.6ng/ml、1.1ng/ml、2.0ng/ml和l2.7ng/ml。
每日两次,每次3mg连续口服3-4天可使血浆浓度稳定在3-4ng/ml;口服1-3mg 时达血浆峰值浓度时间为4小时,口服4mg时为5小时。
氮卓斯丁的生物半衰期约为16-25小时。
口服后以肝脏代谢为主,生物利用度78%,成年健康人一次口服10mg,72小时内仅有2.5%以原形从尿中排出,1.2%从粪便排出;口服4.4mg时,120小时内经肾脏排泄25%, 经消化道排泄为53.2%。
代谢产物中的去甲基盐酸氮卓斯汀为活性成分,半衰期约为42小时。
【剂型和剂量】盐酸氮卓斯丁片剂,有每片4mg和2mg两种。
成人和12 岁以上青少年的临床推荐剂量为4mg,每日2次;为预防夜间凌晨的哮喘发作,可于睡前顿服8mg。
对于6- 12岁的儿童可给以2mg,每日2次。
此外该药已制成MDI吸入剂型和供儿童使用的0. 2%的颗粒制剂投放市场。
【副作用】氮卓斯丁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且较为轻微,哮喘病人口服本品4mg/天,副作用总发生率为7—14%,而8mg/天为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