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合体概念,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综合体

中文名称:文化综合体

英文名称:cultural complex

定义:一个包含多种文化的和谐的人类群体或社会实体。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二级学科)

文化综合体(cultural complex)是以文化生产为基础、文化体验为特色、文化休闲与文化商业为重点、创意产业为延伸、会展商务相配合,以及行政办公、综合商业、其它服务业、总部基地、居住等互补的泛文化产业的整合。文化综合体,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多产业聚集的文化产业为主导,以泛文化产业为发展思路,多角度审视文化资源,开发大文化视野下的文化产品。

概念介绍

中文名称:文化综合体

英文名称:cultural complex

定义:一个包含多种文化的和谐的人类群体或社会实体。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二级学科)

从规划咨询角度看,文化综合体是以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是指基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文化体验、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文化综合体、文化消费聚落、文化创意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地产开发区为核心功能构架的,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文化产业聚集区。作为聚集综合文化产业功能的特定空间,该类区域综合开发项目是一个泛文化产业聚集区,也是一个区域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体验目的地。其完整的开发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层次:(一)重点层面:土地利用的优化。土地利用,实际上是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指导项目地的功能布局与落地实施,形成合理、科学、优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而在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的价值。

(二)核心层面:商业模式的突破。从综合开发的角度,处理好人气、地气、财气之间的关系,设计具备优良盈利性的商业模式,能够承担起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让政府满意、企业盈利,百姓获利。

(三)延伸层面:项目设计的创新。从产品策划到具体的景观布局、建筑设计与游憩设计都体现创新的思想,形成独一无二的创新效果。强调精致化,品质化与主题化。

(四)关键层面:主题意境的塑造。主题意境,是一种统领全局的要素,是引导市场的关键,是项目设计的总纲,是土地利用的前提,是商业模式的抽象表达。对于文化综合体,则要体现出文化主题意境化的打造,也即是构筑特定的以文化氛围为基础的度假生活方式。

从规划实践的角度来看,以上四个层次存在一定的递进与深入,旅游规划从土地的优化利用,过渡到商业模式的突破,再深入到项目产品的设计创新上。总体上,当前及以后的旅游规划逐渐向“土地价值的优化利用、商业模式的综合创新,项目产品的创新设计,主题意境的构筑营造”的方向发展,但更加注重的则是以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意境塑造。

开发背景

1、文化产业的角色之变:从“文化搭台”到“为文化搭台”[1]

在2008—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较大幅度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速。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1052亿元。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逐渐成为过去式,让文化来唱大戏,全国已有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口号,各类文化产业园区遍及全国。各种文化产业博览会论坛、书籍也层出不穷,这得益于以下四点:

一是文化需求越发强烈: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强劲的文化市场需求;

二是文化市场供给得以释放:过去文化单位一直是事业单位,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

三是各级政府越发重视:进入“十二五”时期,许多地方将发展文化产业写入了“十二五”规划;

四是科技与文化相结合,民间资本进入。

2、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来临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文化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国家文化部部长蔡武预测,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结构关系

1、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新城建设三者互生共融

打破文化、旅游、新城建设三者之间的界限,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呈现出园区旅游化、景区新城化,新城产业化的产业互融状态,实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新城建设三者之间的共融互生。

2、以文化产业打造与文化体验为核心

深入理解地域文化资源,以核心文化元素与脉络的打造为核心,以文化产业、文化延伸产品与文化旅游体验为主体,进行全方位打造,同时也可以架构区域文化体验与活力之心。

3、以旅游提升为先导与人气聚集

文化旅游是聚人气、集财气、树形象、传口碑的重要渠道,以之为先导,拓展和提升新热点更易于首期启动引爆。

运营模式

在运营模式上,根据文化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的特点和国内外成功先例,采取“政府+区域运营商+次级开发商+创意创业者”即(G+1+X+Y)的开发模式,走“政府扶持、企业主体、文化创意者参与”的科学发展道路。

关于(G+1+X+Y)的说明——G:指地方政府;1:指区域运营商;X:次级开发商;Y:文化创意创业者。

其中,区域运营商,对本项目而言,其开发内容超越一般项目开发的层面,必须要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操作经验,推广平台优势。同时也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产业运作能内容,必须是文化产业运作能力强、实力雄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如天柱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才能担当本项目的区域运营商。

国际著名城市文化综合体案例——日本难波花园

⏹开发商:Nankai Electric Railway Co., Ltd(南海電鉄株式会社),Obayashi Corporation 南海都市創造株式会社

⏹概念设计:美国Jon Jerde设计公司

⏹项目管理公司:Wasa Sakamoto

⏹一期开发总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4万平方米,办公楼8万平方米。

⏹二期76,600平米,合计243,800平米。

⏹占地37232平方米,高达8层

项目简介: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场所

难波公园是位于大阪传统热闹商业区的现代建筑,并非传统意义的公园,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从远处看去,难波公园(Namba 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难波公园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位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一站之遥,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结合,是日本开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

开发商NK电气铁道公司邀请捷得公司为其设计一座对大坂产生形象具提升意义的建筑作品。捷得因此把难波定义为公园,为拥挤喧嚣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洲。沿着一坐30层的高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