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去括号说课稿
一、学生状况分析
“去括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5节。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本章第一节《字母表示数》后,对字母表示数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特别是经历了用火柴棒摆正方形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学生天生就有一种追求完整,化繁为简的审美情结,也就是说: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去括号地冲动。因而不必担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教师要组织学生立足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每一个运算步骤都要依据的重要性。相信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去括号”是从已有的知识构建回顾出发,遵从情景引入的理念,灵活地、创设性的处理教材的一节课。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有“观察,分析,比较情景中的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猜测→总结,交流→验证”的情感体验与经历。本节课由于其内容简单,大部分学生也具备独立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能力,鉴于此,本节课除了让学生体验自主求知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本小节教材大量的基本运算、严密的代算推理的特点。从注重双基、揭示知识发生过程着手,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突出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本课时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观察,探讨,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注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索性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突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教学价值理念。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运算律去括号
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
学法引导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与分析:
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回顾导入;②新课讲解;③验证新知;
④应用举例,巩固法则、练习提高;⑤归纳小结。⑥布置作业。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回顾导入
内容:
给出教材上的问题情境,引导全班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不同解法、引导他们讨论各自解法的合理性。
目的:
在于从回顾已有的知识出发,遵从情景引入的理念,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效果:
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的同时,屏幕上辅助显示其形成过程,这样做巧妙地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思考、观察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到尽管观察的角度不同,但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应该是相等的,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们作进一步的比较。”同时板书课题。于是教学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学生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
内容:
师生一道继续上述问题的数学求解活动:运用运算律,化简上述答案,并作比较。目的:
经过师生交流,屏幕显示两道运用运算律化简的例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全面参与教学活动,体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到字母可以表示数,运算律对于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运算也适用的道理。目的在于借助运算律化简,得出几种不同的表示火柴棒根数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为归纳去括号的法则作铺垫。
效果:
本环节从过去所熟悉的运算律入手,师生共同交流较为充分,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有机滲透了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也通过运算律解决了学生心中的悬念(几种不同的表示火柴棒根数的结果是否一致?),让学生体会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得出去括号法则
第三环节、验证新知
内容:
请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合理地解释:a-b-c,也可以表示成:a-(b+c),因此:
a-(b+c)= a-b-c
目的:
在同学们归纳了去括号法则的基础上,再应用生活中的经验加以验证,更进一
步认同去括号前后几种不同的表示火柴棒根数的代数式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从
另一方面为了说明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运用于生活的道理。此时安排同学们联系与
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也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体验着学
习的乐趣.
效果: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留心观察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特例. 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形成有机的结合,课堂气氛因此显得格外轻松.
第四环节、法则运用
内容:
⑴讲解实例,巩固法则;⑵随堂练习,讲练结合。
目的: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即使连续三天用一种教学法,学生照样厌烦。本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和巩固练习,这其中既不乏自主讨论,归纳总结,又强调了学生明晰每一个运算步骤都需要依据的观念,培养了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设置试一试、想一想等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在数学发展方面的需要。
效果:
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随堂练习,再通过互相交流后对课后习题也基本上能解答出来。
第五环节、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内容:
结合课本第108-110页的内容,讨论有关的问题,并说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总结以下内容:
1.今天,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了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 ,括号里各项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 ,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2.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现在,大家再一起跟着我说一遍去括号法则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符号变换最重要,括号前面是正号,里面各项保留好;括号前面是负号,里面各项全变号.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目的:
师生交流、归纳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及时归纳
知识的习惯。
效果:
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
四、教学反思:
1、辩证的看待任何事情,包括教学,是科学的态度,也是课改应坚持的原则,传统的课堂有没有优势?有没有可取之处?回答应是肯定的。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即如何寻求热烈的课堂氛围与扎扎实实地落实“双基”的有机结合,这都要求现代教师要具备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扎实的专业水平作后盾。
2、学生总是从自己已有的想法、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教学中碰到的新事物。学生曲解,甚至修正新知识的含义,以适应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学生们想当然的自己制造一个定理去解决所遇到的题目,以至于错想成自己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应追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即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3、课改、新教材显示了其强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只要在把握新教材的育人理念的前提下,立足双基,巩固提高,再恰当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和手段,那么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