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希腊女性地位的沦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古希腊女性地位的沦丧

作者:伊艺飞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6期

摘要:索福克勒斯的著作《俄狄浦斯王》是具有丰富意义的悲剧性作品,对人的反思和对命运的研究是该部悲剧性作品的主题。但本文尝试另辟新径,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的俄狄浦斯王的母亲兼妻子——伊俄卡斯忒的形象,从而探讨古希腊女性地位的沦丧和女性话语权的湮灭,同时从“恋子情结”的新角度思考其悲剧原因,从而拓宽这部悲剧性作品的审美视野,其对我们当下女性的生存状态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伊俄卡斯忒;俄狄浦斯王;悲剧;女性地位的沦丧;恋子情结

1.引言

在各个民族的神话和宗教传说中,女性都是一个独特而又神秘的存在。世界上大多数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都经历过一种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转移的两性权力转换过程,女性地位由占主导逐渐沦丧为男权社会的附庸。古希腊也并不例外。文学是对人类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诞生于人类文明早期的古希腊神话就全面真实地反应了这时期古希腊的真实思想。

《俄狄浦斯王》中的伊俄卡斯忒这一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该剧作主要讲述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他无法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悲剧的发生无可避免。在这样的悲剧里,身兼俄狄浦斯的母亲和妻子的矛盾又冲突的双重身份的伊俄卡斯忒戏份并不多,甚至是处于几乎被忽略的状态,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女性地位的沦丧和不被重视。

此外在剧作中,伊俄卡斯忒的形象因作为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原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但是在古希腊神话中,她因代表了当时处于沦丧地位和话语权慢慢消失的女性形象而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和象征性。恩格斯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性的失败。”这样的观点在《俄狄浦斯王》中展露无遗。古希腊女性的悲剧命运因其地位的逐渐下降而成为男性悲剧命运的一种提升和衬托,隐性女性命运结局成为显性男性命运悲剧的对照和附庸。人人都在探讨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感叹人的有限性和命运观的意义时,却忽视了以伊俄卡斯忒为代表的女性在当时所处的困境和遭受的悲剧性结局,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女性地位的沦丧和母权社会的崩塌[1]。

2.伊俄卡斯特形象分析及对古希腊女性地位沦丧现象的映射

2.1 从情节方面分析

2.1.1 模糊性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伊俄卡斯忒的形象是非常模糊的,非常不鲜明的。

原因有以下两点:

1.作者对其着墨太少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伊俄卡斯忒这一形象在剧作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多,作者对她着墨的低程度与《俄狄浦斯王》本身的主题和情节安排有关,除此之外,这也体现出了当时女性在古希腊中主导地位的沦丧。她并不同于先前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美丽动人、活泼可爱、灵动丰满等等,伊俄卡斯忒作为一个女性形象出现在该剧中,未免显得过于苍白单调。

2.作品存在情节缺失

仔细阅读这部作品,不难发现有些人之常情的道理说不通,诸如以下这些问题:丈夫拉伊俄斯死了20多年,伊俄卡斯忒为什么不去调查他的死因?伊俄卡斯忒为什么那么顺从地接受了一个陌生人来当自己的丈夫?在与俄狄浦斯朝朝暮暮的相处中难道没发现他的脚踝有问题吗?难道不会对俄狄浦斯的脚踝起疑吗?既然是亲生母亲,那么在外貌方面应该与俄狄浦斯很相像吧,没有人觉得奇怪吗?既然二人是夫妻难道不会聊到自己的曾经不会发现事情的吻合度很高吗?年龄差距那么大难道不会奇怪吗?……这些情节的缺失,若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大可以说是次要情节暂可不提,但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索福克勒斯对于这些情节的处理可以说并不是故意的忽略,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古希腊当时女性地位的沦丧和话语权的消亡,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2]。

2.1.2 被动性

首先,无论是拉伊俄斯抛弃自己的儿子,还是自己的丈夫在外身亡,又或是一个陌生人——俄狄浦斯来成为她新的丈夫和新的权利主宰者,她都表现出了极度的被动性和顺从,没有任何的反抗,也没有任何的好奇心,这对于一个发展健全的独立个体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探索其原因的话可归咎于情节的缺失,也可归咎于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与卑微,使她“不能好奇”。

其次,在后来俄狄浦斯调查凶手即将水落石出的时候,伊俄卡斯忒开始极力阻止俄狄浦斯继续调查下去:“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地生活。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地生活。”这是她颇为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一次,但是实质上却是更深层的被动。她不像俄狄浦斯一样拥有极高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她在宏大的命运面前选择的是逆来顺受,不想改变,接受被给予的一切,善于盲目的自我安慰,这同样也反映出了古希腊当时女性地位的沦丧。

2.1.3 男权社会的附庸

首先,当拉伊俄斯得知自己的儿子将会犯下“杀父娶母”的逆伦大罪的时候,他选择杀掉自己的孩子,把他的左右脚踝钉起来,避免这样的灾难发生。然而对于作为母亲的伊俄卡斯忒而言,她面对襁褓中的俄狄浦斯,柔肠寸断,恋恋不舍,母爱使得她难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正如

后来她自己所说:“……我可怜的儿子,他毫无防备之力,他永远不会有机会去杀他的父亲,因为他们先把他毁灭了。”即使再不舍,她最终还是选择臣服于男性的权力之下,做一个忠贞的妻子,同意了丈夫抛弃儿子的做法,帮助他维护国王的地位和父亲的尊严。

其次,当拉伊俄斯在外身亡,忒拜城深陷灾难的时候,她的亲弟弟克瑞翁提出了谁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谁就可以获得忒拜城,王后也可以下嫁于他的建议。在文学作品中,用权力和女人来激发智者或者勇者超常发挥的套数由来已久,《俄狄浦斯王》也未能免俗。但是不同的是,在这部作品中提出这个要求的是伊俄卡斯忒的亲弟弟克瑞翁。在男权社会里,即使是地位高贵的王后,也难逃男权社会附庸的命运。

最后,当伊俄卡斯忒成为俄狄浦斯的妻子的时候,她依然未能摆脱“附庸”的命运。她不过是俄狄浦斯的战利品、王权的附带品,带着委屈和隐忍。但是这份委屈和隐忍在当时却未能被任何人所理解,即使是对她说过很多甜言蜜语的俄狄浦斯也不能。在调查真相时她曾苦苦哀求俄狄浦斯不要继续调查下去,但是俄狄浦斯却置若罔闻,甚至说出“让这个女人去赏玩她的高贵门第吧!”这样极具羞辱性的话。由此可见,伊俄卡斯忒在俄狄浦斯的心中也不过是一个女人,他并没有把她当作与他同等地位的爱人和妻子来看待,而只是把她当作王权的附带品。

伊俄卡斯忒在与拉伊俄斯、克瑞翁、俄狄浦斯的相处模式中,无一例外地沦为了男权社会的附庸,她以一个沉默的被压抑的女性形象贯穿始终,在父权制社会的重围中,伊俄卡斯忒只能选择隐忍和沉默的生活。同时,那三个男人对待她的态度也如出一辙——女人不过是男人的玩物和权力的附带品。这也非常鲜明地揭示了当时女性的命运。

2.2 从结局方面分析

伊俄卡斯特最终自缢身亡,可以看出,她的内心是恪守这样的道德底线的,她的思想保守,不允许自己发生乱伦的事情。当得知真相后,她选择了自杀,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避这样违背世俗道德的事情,这说明伊俄卡斯忒是顺从人类所默认的道德规范的,她既保守又勇敢,同时也冲动,她的行为代表了当时大部分女性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悲剧性。

在叙述中,作者把重点放在了俄狄浦斯身上,伊俄卡斯忒的自杀实则为男权殉道。没有过多的悲痛和遗憾,作者对她自杀的情节一笔带过,这对于伊俄卡斯忒自身的悲剧意味显然减少太多。

此外,作者给伊俄卡斯忒安排的结局是自杀身亡,直接剥夺了她的任何话语权,没有解释,没有喧闹,只有沉默的吊死的背影。而对于俄狄浦斯王,作者安排他刺瞎双眼,流放异地,虽然眼睛没有了,但是思想和嘴巴还有,俄狄浦斯依然可以向观众传达他的愤怒和悲痛,进而引起共鸣的效果,使他自身的悲剧意味更加浓厚。由此可以看出,以伊俄卡斯忒为代表的当时古希腊女性的地位是沦丧的,话语权是几乎被剥夺的。

3. 悲剧命运分析新角度——“恋子情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