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定稿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心理因素
自我意识增强
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 关注自己的形象、地位和价值,并希 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当他们的期望得 不到满足时,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独立性需求
初中生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束 缚,自己做决定。当他们的独立性需 求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产生逆反心 理。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有 很大影响。家庭氛围紧张、父母 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导致孩子
3
逆反心理影响广泛
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 系,还可能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
针对性建议提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 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己和 他人,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改进学校教育方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普遍性
调查数据
根据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初中生逆反心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多数初中 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逆反心理,其中以初二、初三学生最为明显。
原因分析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对外 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然而,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对一些问题 产生片面或偏激的认识,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对初中生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面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对学习 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他们可能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甚至逃课、作弊等。
人际关系方面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与家长 、老师或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 他们可能对长辈的教诲产生抵触 情绪,与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近年来,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深入
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和表现,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内容。
调查对象,我校100名初中生。
调查时间,2022年5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1.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家庭因素,家庭纷争、家长过分严厉等。
学业压力,学习成绩不理想、升学压力等。
社交问题,与同学关系紧张、被排斥等。
心理问题,情绪波动大、自尊心脆弱等。
2.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情绪化,容易发脾气、情绪波动大。
拒绝合作,不愿意配合老师和家长的要求。
反社会行为,违反校纪、逃课等。
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沉默寡言。
3. 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看法:
6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对外界压力的一种表现。
3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行为,需要及时纠正。
1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病态心理,需要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原因多种多样,表现也各不相同。
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为初中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
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现状调查与疏导对策研究
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现状调查与疏导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暂时无法提供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但我可以为您生成一段包含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给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困扰。
逆反心理表现在学生自尊心脆弱,情绪波动大,对学校规章制度不遵守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容易引发其他教育问题。
有必要对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疏导对策,帮助学困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的现状及其表现特点,分析影响逆反心理形成的因素,探讨有效的疏导对策,以及评估疏导的实际效果。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增进对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的认识,为学生、家长和教育机构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 正文2.1 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现状调查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困生的逆反心理现状,本研究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包括了多所初中学校的学困生,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表现主要包括情绪波动大、不服从教师管理、对学习缺乏兴趣等特点。
这些逆反心理表现给学生本人、家庭和学校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困扰。
进一步分析发现,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对于这些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疏导对策,包括个体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
通过对疏导对策的探讨和实施,初中学困生的逆反心理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基于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期末论文).doc
基于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郑亚周(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106030028)摘要: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
因此,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进行有效思想品德教育, 营造健全的集体典论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特性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具体调查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逆反心理; 中学生;心理特点;逆反成因.引言: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具有对立性质或者否定性质的心理倾向。
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逆反心理非常普遍。
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生本身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显著时期,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
因此,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 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人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特点,特别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能使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少走弯路,并“不失时机”地发展和成熟起来。
一般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
当婴儿刚出生时.基本不具备有人的意识,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在后来的生活条件、经历以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随着身体,特别是大脑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形成的。
浅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疏导策略
浅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疏导策略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反抗最初权威的行为。
初中时期是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许多学生都会出现逆反心理。
这篇论文将分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疏导策略。
成因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年龄特点初中生正处于中学阶段的转换期,年龄在11~14岁之间,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旺盛期。
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兴趣广泛。
然而,这个阶段的个性往往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同学关系、学业压力等都可能引发初中生逆反心理。
2.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在教育方式上,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
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开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3.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逆反心理成因之一。
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包括老师和同学的言行。
对于那些在学习方面缺少信心和自信的学生,老师的指导和激励非常重要。
老师应该在呼唤学生责任心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学生的感受,对于学生的挫败感要及时疏导。
疏导策略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理解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初中生逆反心理进行理解。
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顺从,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 沟通为了避免和学生的关系破裂,家长和老师应该适当沟通。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找出问题的所在,避免一味地斥责,让学生感觉到被关心和支持。
3. 关注在发现初中生出现逆反心理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关注,给予关心和支持。
在学习中,对于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鼓励和激励的策略,使孩子更加自信,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4. 坚定在疏导初中生逆反心理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坚定立场,不能容忍过度的不良行为。
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及时制止,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给予适当的惩罚。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疏导策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初中生们在学业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标题: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出于自我保护、表达个性、追求独立等多种原因,对他人的意见、规则、权威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和反抗。
在初中生阶段,他们正处于个性和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逆反心理表现较为普遍。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对策。
3.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一所城市初中学校的500名学生为样本,调查内容包括个体信息、逆反心理表现等方面的问题。
4. 调研结果4.1 逆反表现形式:- 反抗言行:拒绝服从教师、家长的要求,发泄情绪。
- 逆反社交:拒绝与同学交往,排斥他人,形成小团体。
- 违规行为:故意违反学校纪律,敷衍作业等。
4.2 逆反原因:- 渴望独立:渴望摆脱他人的控制,表达自我。
- 团体影响:受同伴或社交网络的影响,追求被接受。
- 家庭因素:家庭关系问题、家长过严等。
4.3 影响因素:- 学业影响:逆反行为可能导致学业下降。
- 社交影响:逆反行为可能导致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
- 心理影响:逆反行为可能引发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4.4 教育对策:- 建立互信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互信,提供支持与引导。
- 提供合理选择:让学生参与决策,注重个体需求。
- 激发兴趣:通过多样有效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与学校加强沟通,协力解决问题。
5. 结论初中生逆反心理是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其产生与个体探索自我认同、追求独立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6. 局限性本次调研以一所城市初中学校为样本,样本量较小,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整体情况。
调研结果仅供参考。
7. 参考文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策略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策略论文摘要: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表现突出,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许多的负面效应和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应给予关注和重视,并能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地疏导,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中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发生冲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备强烈的抵触情绪。
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学生自身、家庭、社会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社会各界应及时地、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而采取有效地疏导策略,帮助中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l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1.1超限逆反心理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一般这样认为,机械地无时间间隔的反复某种刺激容易导致逆反现象;同样的刺激物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时也容易引起逆反现象。
比如说某位家长总是在自己孩子面前反复唠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指责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从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学习成绩日益下降,不良习惯越来越多;而老师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性质和缘由。
就主观臆断、严厉地批评学生,给学生“贴标签”。
小题大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和校纪校规。
以上两种现象都是中学生故意表现的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举止。
1.2自主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是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
为了维护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当外界的压力使中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
因而,我们可以把这种放弃对于荣誉的争取行为和其背后的心理动机看作为是一种“自主逆反”现象。
就像中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和参与集体活动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自暴自弃,不屑一顾,这些都是自主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其原因是他们不敢面对现实和挑战,逃避责任,避免失败和挫折,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1).一般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抗现实的心理倾向。如“唯上是反”、“唯制度是 反”、“唯先进是反”等等。作为社会心理现象,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抗性、偏 激性、自发性、盲从性等特点。它往往与社会腐败、不正之风、经济利益分配不公、 政治民主不落实、教育方法不当、个人思想认知偏差等诸多因素有关。应从净化社会 氛围,建立良好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入手,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 来加以解决。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对官僚主义、不正之风所产生的逆反心 理,实际上是对社会腐败的一种反对、抵制,但也有些是消极的。它不仅成为教育工 作的阻力,而且对社会安定、和谐的发展具有负面作用。对此应勇于引导,敢于进行 有力度的教育,纠正错误认知,树立健康心态。
五、总结
Summarize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先生 的话,这番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青少年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 性。而在现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 题愈发突出,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要正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同时也是要求我 们多方结合,齐心协力,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心态。如你让他向 东,他偏向西;你让他做,他偏不做;你不让他做,他偏要做。作为发展心理现象,它 具有鲜明的年龄的阶段性、半成熟和半幼稚的特征,青少年较为突出。对此既要正视 和尊重他们的要求独立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处于幼稚无知的一面。消除青少年 逆反心理的关键在教育者的正确对待和教育机制。
三、课题研究过程
研究于2022年新入学初中班级部分学生为对象,以其余学生为对比组, 通过多方参与问卷调查观察思考,面对面交流及研究总结等多环节多 渠道操作,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和成因,探寻抑制和消除逆反心 理的有效途径,完成课题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
高中生逆反心理.doc
《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1 课题的提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我国中学生中由于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往往会导致他们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工作消极,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
王有鹏(2002) 曾对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逆反心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学生很少和家长进行交谈,有23%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事迹觉得虚假,有45%的学生没有打算向模范学习,这说明在中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逆反心理。
生活缺少了目标的指引,没有了追求,缺乏应有的激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醒,此外,还应该引起全社会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高度重视。
如何对逆反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将逆反心理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对中学生实施有效保护,为他们的成长创设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健康成长。
由此,课题组从2010年11月起进行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1)编制具有较好信、效度的中学生逆反心理问卷,调查他们的逆反心理现状。
(2)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1.3.1 理论意义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和对高中生逆反心理状况的现状调查,能够促进对中中生逆反心理的研究,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把青少年逆反心理理论建立的更合理、更完善。
1.3.2 实践意义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能引起家庭、学校及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及时对高中生进行引导,与他们沟通,尽可能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2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2标题: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面对权威的制约、家长的约束或社会规范时产生反叛、抗拒、排斥的情绪和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变化,逆反心理在初中生群体中日益普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100名初中生。
2. 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构化问卷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3.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认知程度、表现形式、原因探究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对象对逆反心理的认知程度:超过9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逆反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10%的调查对象对逆反心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存在认知偏差。
2. 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抗拒家庭约束、不服从学校规章制度、不合作的态度、故意违反社会规范等。
3. 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教育环境不完善以及个体心理问题。
4. 应对策略:为了应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应注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改变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并提供合理的规章制度;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四、结论和建议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支持。
建议:1. 家长和教师应加强沟通,关注和理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2. 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并提供适宜的心理教育课程。
3. 社会组织和社区应提供支持,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满足初中生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初中生逆反心理,将能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和表现形式,为解决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有助于其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
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
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成因及对策在中学生阶段,学生往往处在青春期的变革中,身心发展迅速,对自我和外界的认识产生重大变化。
同时,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等因素也会对中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中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权威和规则的抗拒,以及一些反社会行为。
了解逆反心理的成因,找到针对性的对策,有助于改善中学生的逆反现象,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一、逆反心理的成因1. 生理因素青春期是中学生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和逐渐产生激素的变化对中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产生了显著影响。
他们常常由于内分泌失调而出现情绪波动,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 学业压力学校教育以升学率为导向,对学生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中学生需要应对大量的作业、考试,面对升学竞争的压力,这些压力容易导致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触学校教育,产生反抗情绪。
3.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言行、教育方式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家庭沟通不畅、家长过于严厉或溺爱,容易使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4. 自我意识成熟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权威和规则的质疑和抗拒,产生逆反心理。
二、逆反心理的对策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注重平等和尊重,理解学生的困难和挑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同时,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设置适当的课外辅导活动,增加学习的乐趣,缓解学业压力。
2. 加强家校沟通家长应关注中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孩子进行深入的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烦恼和困惑。
家长可以适度支持孩子,为他们提供鼓励和建议,避免过度管制或溺爱。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及时给予中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
积极的反馈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4.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中学生需要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中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调查报告(终审稿)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进一步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江西省瑞昌市肇陈中学中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初步分析
1、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五、主要疏导措施与初步效果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改善来处教师的使学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条件
2、开放聊天室,开放聊天信箱,以心理咨询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努力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改善形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部条件
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综述
中学生叛逆心理研究综述陈铭五矿中学摘要: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
这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教育难题,因此,什么是逆反心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哪些表现,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怎样应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引导其健康成长,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个性,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近年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初中生逆反心理特点表现形成原因对策一、前言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其实质在于突出主题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同时逆反心理也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不是一种异常现象,而是由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知识、经验增长、个性和独立性发展的必然表现,每个青少年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得表现出逆反心理,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不成熟、不稳定性;反抗性与依赖性、情感的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懦弱;不喜欢按别人说的去做;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烦;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喜欢与众不同;违反某些规定会感到很快乐;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反感和愤怒;不管别人怎么阻止也不会改变主意;会对课堂上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的情况感到很开心;对伤害自己自尊心的人,想要给他添些麻烦,让他感到自己是不好惹的;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要想办法得到。
因此,认清逆反心理的实质,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对教师、家长、社会各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学生心理特点(一)自我意识的高涨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这一阶段初中生自觉不自觉的将一部分精力放到自己身上,内心情感丰富起来,经常会考虑“我为什么是我?”“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倾向在他们的作文和日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然最好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课题结题报告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指导教师:课题成员:一、研究背景:“叛逆心理”是当下许多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如果是轻微的叛逆,我们可以视其为正常,但是如果是严重的、不适当的叛逆问题,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严重的叛逆心理可能会导致犯罪等严重后果。
本课题旨在找到引起学生叛逆的原因,尤其是学生叛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并寻找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叛逆期的对策。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初中生安全度过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1.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强现象的调查研究。
2.结合课堂内外,在分析学生逆反心理强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预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梳理,寻找相应的对策,并对制定的对策进行论证,最终形成有效措施,纠正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通过此方法探讨学生逆反心理发生的原因,找准针对这种心理反响的有效解决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形成原始材料。
五、课题研究历程:1、课题准备①制定研究方案,完成课题方案的开题论证。
②通过调查、访问、问卷等手段,了解学生逆反心理强的原因,找一些典型事例,制定出逆反心理强的对策。
③准备一些前期研究的相关数据,每天坚持搜集相关资料。
2、课题研究①确定调查的对象范围,探究学生逆反心理强的原因,制定出学生逆反心理强对策,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初中生安全度过中学阶段。
②及时积累整理并上传资料。
③中期调查问卷,研究了解研究的情况并进行适当调整。
对经常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④撰写研究阶段小结。
3、课题总结①整理各个阶段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问题的提出:中学生逆反心理面面观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好为不利的。
⒈盲目性。
中学生阶段是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
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
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性之,凡事无论可行与否,只要想干,随心所欲,不想后果,缺乏冷静的思考。
⒉社会性。
现在是中学生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
⒊感应性。
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
把自己的要求说成没必要,我行我素。
学生极易相互感应。
⒋要变性。
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强烈,但观点.信念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多种多样。
所以,想独立并不易做到,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学生的能否心理实行有效控制的。
调查的资料: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德育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心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在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尤其突出的反映于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中。
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关,一是与德育工作中的“假.大.空“有关。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影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A survey report on the rebellious psychology of junior h igh school students编订:JinTai College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2、篇章2: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篇章1: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文档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了100名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学校规定的抗拒:大部分初中生对学校规定感到不满和抵触,认为这些规定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他们可能拒绝穿校服、不参加晨读或自习等学校组织的活动。
2. 对教师的不合作:有一部分初中生表现出对教师的不合作,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或指示,并表现出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3. 对家长的反抗:一些初中生在家庭中也表现出逆反心理,拒绝执行父母的要求,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
调查还发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自我认同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产生了困惑和不安。
他们试图通过对现有规则和权威的抵触来寻找自我认同。
2. 独立性的追求:初中生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而学校和家庭的规定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和自由,引发了逆反心理。
3. 心理压力的累积:一些初中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
在无法有效应对压力的情况下,逆反心理可能会成为他们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结论: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对学校规定、教师要求和家长的抗拒和反抗。
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初中生身份认同的困惑、自主权的追求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调适应对十分重要,学校和家长应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认同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的初步探究摘要当前,中学生存在逆反心理的现象相当普遍,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平衡所导致;客观方面是由于不太恰当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导致。
正确认识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不仅有利于我们中学生的学习,而且更有利于我们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如何从学生个体以及家庭和学校等方面进行更好的应对。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健康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的初步探究一、选题目的我今年十四岁了,上初三。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和妈妈之间经常会发生不愉快。
比如妈妈批评我时,我会感到很不服气;妈妈因为某件事情对我唠叨时,我会感到很生气。
有些时候内心也清楚妈妈是为我好,但还是克制不住地会和她发生争吵,甚至干脆和她对着干。
妈妈越让我干什么,我越不干什么。
事后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也知道当时的自己做的不对,心想下次一定注意,但一遇到实际情形,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会和她大喊大叫,甚至发脾气,这让家长很生气,我自己也很苦恼。
我和我的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也大多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和苦恼,这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吧。
老师说这些现象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于是我想弄清楚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克服?为此我在2010年6月至10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一)在校学生逆反心理现状1 、学生问卷调查(见附件1)我在我校心理教师马立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我校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访问咨询我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进行访谈,并走访了相关医学专家、法学专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及一些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典型事例。
此外,我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探寻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预防和消除的方法与策略。
3、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我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98%,全部为有效问卷。
(统计及评分规则见附件2)0—9分 32份占16%10—20分126份占63%21—30分38份占19%据上述调查的结果及得分说明(见附件2得分说明)表明我们中学生逆反心理较弱的只占很少比例,而绝大部分有逆反的倾向,甚至有一部分逆反心理很严重。
再结合我上网查阅的各种资料,及多方面的访谈结果,我可以大胆地跟老师和家长们说:“逆反心理几乎是中学生群体中的普遍心理现象。
严重的逆反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疏导和解决,将会影响到孩子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甚至会成为孩子逃学、离家出走或走上犯罪道路的罪魁祸首。
”(二)、探索逆反心理形成原因1、来自于自身主观方面的原因: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心理产生急剧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我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中学生生理状况的随机问卷调查(见附件3)。
调查时我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了95份问卷。
统计结果表明,约有72%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再结合附件1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逆反心理是中学生身体发育较快,但心理却不很成熟而导致的一种矛盾心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快速发育,独立意识急剧发展。
中学生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再愿意接受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
但是不少家长和老师仍把我们当孩子,一味生硬的要求我们听话和绝对服从。
作为正在快速成长过程中的我们,因为独立意识的急剧发展,往往不愿完完全全地听从他人的安排,这就常常使得家长老师认为我们不听话,我们则认为家长、老师不尊重我们。
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2)强烈好奇心的驱动。
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使得我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那些受到家长和老师反对,明确不让接触的事物,向往之心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3)思维逐渐趋于成熟,批判意识正在发展。
由于我们的思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这就使得我们开始喜欢争论,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问题总愿意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我们常用另类的眼光来审视,同时对书本上的一些结论也会提出怀疑。
因此,我们很容易把老师家长的劝说,看成是对我们的束缚和压制,是对我们的不满,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所以产生逆反心理。
2、来自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我于2010年9月对我校同学发放学生对教师教育方式认可态度调查问卷(见附件4) 100份,收回10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问卷分析结果:五道题都选择“是”的占了95%。
我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有些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不能充分尊重学生。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尊重我们,不考虑我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
当我们出现问题时,老师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对于问题的考虑不够全面。
有时老师还会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言语与措施。
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我们产生逆反心理。
(2)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成绩,这也使得中学生产生逆反。
老师过分注重成绩,对于一些成绩不佳学生的小错常常挂在嘴边,使这些学生产生“老师不喜欢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得他们产生与老师对着干,不听老师劝阻的逆反心理。
3、来自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我于2010年7-8月对我所居住的府前西街50户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见(附件5)回收调查问卷50份,均为有效问卷。
统计结果大致如下:70%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考上名牌大学;60%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选择“包办一切”的体制; 85%的父母与孩子沟通困难……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变化掌握比较少或教育方式欠恰当。
有些家长没有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始终把中学生当小孩子看待,使他们产生不满;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使得这些孩子经历不起挫折;有些家长过分放任、专制,或采用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他们无法适应,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2)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期望值过高。
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培养,不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和行为。
当孩子们发现,无论自己多么的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大人的要求时,干脆放纵自己,甚至采取一些不理智的方法,以反抗的态度对待一切要求。
三、结论与讨论:1、逆反心理是中学生当中存在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中存在严重逆反心理的达19%,存在逆反心理倾向的达63%。
可以说逆反心理现象,是每个人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2、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特征。
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轻微一些的是家长或老师的话听不进去,产生抵触情绪,严重一些的则是与家长、老师对着干,后一种情形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通常有这样一些特点,如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等。
3、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主客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社会信息的多元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普遍存在。
4、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来看逆反心理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研究表明,逆反心理确实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细细想来,它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与成年人相比,学生更少有传统的习惯思维与保守思想,不会固步自封,因此比较容易发现成年人思想中习以为常的问题;相反,对新鲜事物与新鲜思想的吸收能力又比成年人强,就这点来说,逆反心理也有积极的方面,如勇于创新等。
四、收获与建议(一)、收获通过参与这次课题研究,我受益匪浅。
1、从知识方面来说,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了解到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明白了心理健康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还学到了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问卷结果统计、分析方面的知识。
2、从能力方面来说,我觉得自己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提高了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明白了在与人交流和沟通时不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还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比如去家里进行调查时,要考虑到什么时间比较合适,向家长进行提问时,要注意礼貌用语与礼节等。
3、这次课题研究让我更加明白了心理健康的重要,也让我明白了自身心理调节的重要。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同学的教育与帮助,但成长的根本力量还是来自于自己。
4、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开展课题研究的不容易。
同时,我也认识到课题研究必须要认真、严谨。
(二)、建议中学生要想拥有健康的心理需要发挥以下几方面的合力:1、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
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步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家长、教师的帮助与批评,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心,体谅他们的苦衷,要学着和他们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共同进步和发展。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老师和家长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创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法,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如:家长和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给学生一些时间,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自己改正;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行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
参考文献1李荐中、肖启《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团体家庭治疗》2谢科《别做让孩子感到失望的家长》3徐应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附件1:中学生心理现状调查问卷同学,你好!我是平谷三中的学生,我正在做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旨在了解当前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现状及成因,想问你一些相关问题,问卷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能真正反映你的想法就达到了我们这次调查目的,我们将对你的回答完全保密。
调查会耽误你一些时间,谢谢你的配合和支持。
学校:年龄: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回答如下问题,符合回答“是”,不符合回答“否”。
1.你生活中不喜欢按照老师、家长说的去做吗?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3.如果父母再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厌烦吗?4.你欣赏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画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吗?8.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一种快乐吗?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13.对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14.你喜欢搞一些使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15.你是否觉得父母和老师不应为一些小事大惊小怪小题大做?16.你蔑视权威吗?17.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恼恨吗?18.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19.你习惯上总是按照大多数人说的去做吗?20.对你感到没有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好好去干吗?21.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22.你觉得老师和家长没有像对待成人那样尊重你吗?23.一旦决定了干一件事,不管别人指出这件事多么的成问题,你也不会改变主意吗?24.你总是对老师表扬的同学感到反感,不想理那个同学吗?25.你喜欢干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学注意的事吗?26.当你被别人说得火冒三丈时,你就会偏不照他说的去做吗?27.你讨厌那些当班干部的同学吗?28.你认为上课时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令人开心吗?29.对伤了你的自尊心的人,你是否要给他添一些麻烦,让他感到你是不好惹的?30.越是禁止的东西,你越想设法得到吗?附件2:调查问卷评分规则及得分说明1、评分规则:19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