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翻译选材动机研究

合集下载

从规范到僭越——以胡适译诗为例

从规范到僭越——以胡适译诗为例

1 .引 言
量 和译 者 的动 机 ( H e r m a n s , 2 0 0 7 : 3 1 ) 。也 就 是 说 , 译 者 在 翻译 过 程 中所 面 临 的种 种 选择 并 不 总 是 消 极地 受规 范 的规约 和外部 因素 的影 响 , 译 者 对 目标
规 范是一 个 社会 学 概念 , 是“ 要 求 人 们 遵 守 的
从 规 范 到 僭 越
— —
以胡 适 译 诗 为 例
骆 萍
4 0 0 0 6 7)
( 重 庆 工 商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重庆

Hale Waihona Puke 要: 胡适作 为 白话译诗 的首创者 , 其诗歌翻译从主题 到诗体 到语言 转型, 揭 示 了胡 适在翻译 活 动 中的主体 性。
胡 适 对 译 入 语 文 化 态 度 的改 变 以及 由此 引 发 的翻 译 策 略 的 改 变 使 其 诗 歌 翻 译 活 动 解 构 了 主 体 文 学 系 统 内 的 诗 学 规范和翻译规 范, 推 动 了 中 国诗 歌 体 裁 范 式和 翻 译 规 范 的更 替 与 演进 , 使 新 的诗 学 规 范和 翻 译 规 范得 以确 立 。
A Ca s e S t ud y o f HU S hi ’ S Po e t r y Tr a ns l a t i o n
LU O P n g Ab s t r a c t :A s a n o r i g i n a t o r o f t h e v e r n a c u l a r p o e t r y, t h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Hu S h i ’ S t r a n s l a t e d p o e t y r i n t h e me s ,g e n r e s a n d

翻译概论第六章

翻译概论第六章


张培基先生,中国著名翻译家,先后在 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任教。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 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不 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 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 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 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也不怕翻译中可能遇见的重重困难而选择翻译这部巨著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部作品有多方面的价值对我国小说的创作有可借鉴的地方但有必要指出一点就译者个人的翻译动机而言他想达到的翻译目的及对作品的选择有可能与翻译的其他因素如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发生冲突其结果可能会造成语内连贯的缺失从而影响译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个方面,来自新洪堡学派的理论观点。在新洪堡 学派看来,语言结构与宇宙的结构及人类思维的普遍 结构不是一种直接对等的关系。
从新洪堡学派代表人物,特里尔,叶姆斯列夫和沃尔 夫等的观点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不同语言 对现实的切分有差异,因此的那个我们用不同的语言 表述同一现实是,结果是我们表达的实际上不是一个 完全同一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看来,从一门语言到 另一门语言的翻译,在理论上就不可能。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 性。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来说,只有明确了 “为什么选择翻译”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翻 译什么”的选择。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家的翻译动机对他们选择 什么文本来译,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进行翻译具有直 接的决定作用。
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的翻译 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老先生的 名片上写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 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 十本,包括《诗经》、《楚辞》、《西厢记 》、《红与黑》、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 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泰斗级专 家。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清末民初来华西方学者民间文学译介中的文学观与民俗观

清末民初来华西方学者民间文学译介中的文学观与民俗观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清代译事奏谕与翻译政策研究 (19BZS053)阶段性成果ꎮ作者简介:朱灵慧(1975-)ꎬ女ꎬ土家族ꎬ湖北利川人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ꎬ研究方向:翻译史ꎮ湖北武汉430073㊀㊀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ꎬ是集体记忆㊁民众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ꎮ我国民间文学历史悠久ꎬ形态多样ꎬ内容广博ꎮ但直至 五四 之后ꎬ才引起学界的集中与广泛关注ꎬ开始展开系统搜集和研究ꎮ而在此之前ꎬ即清末民初ꎬ来华西方学者对我国民间文学表现出浓厚兴趣ꎬ将民间谚语㊁歌谣㊁故事等各种题材收集成书ꎬ译介西传ꎬ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的勃兴ꎮ清末民初中国民间文学的译者群体ꎬ以来华传教士㊁汉学家㊁外交官为主ꎬ为学习汉语之需ꎬ或为方便传教布道ꎬ译介目的不同ꎬ视域各异ꎮ相关著述已然引发学界尤其民俗学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ꎮ洪长泰[1]㊁董晓萍[2]㊁张志娟[3]32-41等在论及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兴起的外来影响和外来思潮时ꎬ对这一时期部分译介有所阐述ꎮ亦有学者从国别的角度ꎬ勾勒美国学者[4]113-122和法国学者[5]43-56的中国民间文学翻译ꎬ将此一阶段相关译介纳入其中ꎮ除此之外ꎬ不乏对韦大列㊁卢公明等代表性译者ꎬ或具体译作展开的大量个案研究ꎮ笔者对清末民初来华西人中国民间文学译介的主要类型㊁选译篇目等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6]278-289ꎮ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ꎬ同样值得关注的是ꎬ大多译作附有前言后语ꎬ阐述材料来源㊁选材动机㊁翻译目的ꎬ或增加注解ꎬ补充阐发背景信息ꎮ换言之ꎬ序跋㊁注释㊁引言㊁图像等各类译作副文本ꎬ呈现了对民间文学传统与样式㊁各地民俗与风貌㊁民tusDoolittle)编撰的«英华萃林韵府»(Vocabula ̄ryandHandbookoftheChineseLanguageꎬ1872)含谚语700余条ꎻ英国传教士沙修道(WilliamScarborough)编译的«谚语丛话»(ACollectionofChineseProverbsꎬ1875)收译谚语2720条ꎻ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rthurHendersonSmith)编译的«汉语谚语俗语集»(ProverbsandCommonSay ̄ingsfromtheChineseꎬ1902)收集约8000多条中国谚语俗语ꎮ不仅收录数量多ꎬ著述中对汉语谚语俗语的形成㊁特性ꎬ价值以及翻译困难也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ꎮ其次是对歌谣的整理和翻译ꎬ对我国五四 歌谣运动 产生了直接且广泛的影响ꎮ司登德(GeorgeCarterStent)搜集并编译了«二十四颗玉珠串»(TheJadeChapletinTwenty-FourBeadsꎬ1874)和«活埋»(EntombedAliveꎬ1878)两部民曲㊁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GuidoAmedeoVitale)收集整理了«北京歌谣»(ChineseFolk ̄lore:PekineseRhymesꎬ1896)㊁荷兰籍美国传教士何德兰(IsaacTaylorHeadland)编译了«孺子歌图»(ChineseMotherGooseRhymesꎬ1900)㊁英国汉民间故事的译介数量更为丰厚ꎮ民间故事 以散文形式叙事ꎬ有人物㊁情节ꎬ有一定的传奇或幻想成分 [9]44ꎬ既充满对现实世界的刻画ꎬ亦饱含对未来生活的憧憬ꎮ美国女传教士斐姑娘(AdeleMarionFielde)的«中国夜谭»(ChineseNights Entertainment:FortyStoriesToldbyAlmond-eyedFolkActorsintheRomanceoftheStrayedArrowꎬ1893)ꎬ被视为 第一本以现代田野作业方式采辑的中国民间故事集 [3]35ꎻ美国学者戴维斯(MaryHayesDavis)与周龙合作编译了«中国寓言和民间故事»(ChineseFablesandFolkSto ̄riesꎬ1908)ꎻ皮特曼(NormanHinsdalePitman)编译了«中国童话故事»(ChineseFairyStoriesꎬ1910)和«中国奇书»(AChineseWonderBookꎬ1919)ꎮ其它还有如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AllenGiles)编撰的«中国童话»(ChineseFairyTalesꎬ1911)㊁意大利汉学家韦大利编写的«中国笑话集»(ChineseMerryTalesꎬ1909)(由我国赴洋留学生吴仰曾译为英语)㊁法国耶稣会士戴遂良(LéonWieger)编译了«近代中国民间故事集»(FolkloreChinoisModerneꎬ1909)ꎬ以及德国汉学方人转述的中国故事已经变味ꎬ但其故事资料中的母题大致没变ꎬ因此 这批资料依然可用 ꎮ[2]99总之ꎬ西方学者译介的民间文学ꎬ类型多样ꎬ涵盖面广ꎬ记录了北京㊁福州㊁汕头㊁上海㊁天津等各地语汇与习俗ꎬ并以英语㊁法语㊁德语等多种语言ꎬ再现出中华民族的群体记忆ꎮ尽管对中国民间文学的关注ꎬ大多是其宗教和社会活动的副产品 ꎬ初衷 仅仅是认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手段 ꎬ[4]114但客观上ꎬ一定程度促进了我国民间文学的整理和传播ꎬ亦促发了近代民俗学的兴起ꎮ相关著述大量使用各种类型副文本ꎬ包括译作序言㊁注释㊁评述㊁插图㊁照片等ꎬ是对中国民间文学㊁民间习俗㊁民众风貌的注解ꎬ也是其时西方学者民间文学观念和民俗文化意识的直接映射ꎮ二㊁民间文学观:生活属性与审美价值来华西方学者以民间文学为媒介ꎬ通过收集整理和翻译介绍ꎬ旨在学习中国语言ꎬ探察民族心理ꎬ洞悉思想观念ꎬ以了解中国境况和国民性格ꎬ为传教等其它活动服务ꎮ在收集整理和结㊁思想的表达㊁习俗信仰的传承ꎬ亦或劳作之余的放松ꎬ西方学者已然认识到民间文学的社会特性ꎬ即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ꎬ融为一体ꎬ故以此切入ꎬ意欲了解和洞察中国社会ꎮ他们同样也认识到中国民间文学独有的审美价值ꎮ如韦大列指出ꎬ歌谣除可以帮助读者掌握部分不常见到的词和短语 ꎬ 了解中国日常生活的景象和细节 之外ꎬ还可 认识到真正的诗蕴藏于中国流行歌谣中 ꎮ部分歌谣短小凝练ꎬ却感人至深ꎬ就是诗句(simpleandtouch ̄ingandmaybe poetry )ꎮ他提醒读者关注歌谣中的韵律ꎬ并称创作歌谣的人目不识丁ꎬ对书面语言一无所知ꎬ却在其中展现出与欧洲ꎬ尤其是意大利诗歌相似的韵律ꎮ这些歌谣和民众的真情实感ꎬ或将催生出一种新的民族诗歌(anewnationalpoetry)ꎬ即 原生态的诗歌 (uncul ̄tivatedpoetry)ꎮ[15]7-10对于古代中国的童话和传说ꎬ马顿斯称ꎬ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一样ꎬ宝石㊁黄金和五彩丝绸都散发着东方特有的光芒ꎬ其中拥有大量东方独有的奇幻和超自然的表现方式(anorientalwealthoffantastic(inimitable)ꎬ并进而指出ꎬ对子㊁联句㊁押韵等方式构成的对句是汉语谚语主要表现方式ꎮ[18]iv明恩溥则尤其强调汉语谚语的谐音(homophony)㊁凝练(compactnessandforce)㊁对句(couplet)等独有形式造成的理解和翻译困难ꎮ[11]11-28显然ꎬ汉语谚语短小精悍ꎬ长短不拘ꎬ上下对偶ꎬ句尾押韵ꎬ与其它语言迥然有异ꎬ具有独特的表述手法和文学价值ꎮ此外ꎬ在论及中国民间文学的社会性和文学性特征之时ꎬ还不时展开中西异同的对比ꎮ既认识到中西方民间文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共性ꎬ同时也指出其中显著的差异性ꎮ如将中国童话与日本童话作为 姊妹篇 呈现ꎬ但二者尽管一样离奇有趣(equallyquaintanddelightful)ꎬ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民族精神ꎮ[19]通过对比ꎬ突显出中国民间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ꎬ伴随着民族历史与民众生活ꎬ承载了民族性格和历史传承ꎬ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特色ꎮ但与此同时ꎬ其中同样蕴含了民间文学的世界性特征ꎬ即人类普遍的思想情感和相似经历ꎬ故内容主题和体裁样式均不乏相通之处ꎮ另一类因直接选自«聊斋志异»«笑林广记»等各种已有文字文本ꎬ故仅为不同语言的文本转换ꎮ其二ꎬ增加注音ꎮ在前文所列谚语俗语收录中ꎬ童文献㊁沙修道㊁卢公明均以威妥玛拼音的方式ꎬ为汉语文本每个字标注了读音ꎬ明恩溥则对部分字词予以标注ꎮ 发音 的呈现方式是民间文学与其它文学的根本区别ꎬ民间文学的魅力和多样性都取决于发音 [7]44ꎬ因此ꎬ读音注音既是对民间文学 口头性 特征的尽力再现ꎬ亦尽可能保留了民俗的地域性表征ꎬ显现出使书面记录接近于口头传统的意识和努力ꎮ其三ꎬ补充注释ꎮ 一个符合当地口头传统的记录文本ꎬ必须要有注释 [7]9ꎬ可见注释对保留口头传统的重要意义ꎮ明恩溥以评注解释谚语含义ꎬ司登德增加注释介绍标题和曲目背景信息ꎬ文仁亭对小调哼唱的地域㊁方式㊁情状阐发说明ꎮ其四ꎬ插入图像ꎮ清末民初中国民间文学译介中ꎬ主要涉及两类图像文本ꎮ一是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的逐渐使用ꎬ西方学者开始运用镜头记录ꎬ如何德兰«孺子歌图»中ꎬ每首歌谣均附与内容相关的黑白照片ꎬ直观再现了北京民俗文其次ꎬ来华西方学者的民俗意识还体现于多样性涵盖ꎬ记录的民俗来源广博ꎬ内容多样ꎮ广义的民俗 不仅指涉如赛会社戏那般乡间风俗活动ꎬ也指涉了在传统观念指引下的日常生活习俗习惯ꎬ后者尤其会带有某种规范性㊁训诫性的价值观念 [24]98ꎮ民间文学作品本身便是语言民俗之一ꎬ承载了民族知行观念ꎬ描述了日常生活景象ꎬ其具体内容则涉及民俗活动㊁礼仪㊁信仰等不同方面ꎬ显现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传承的喜好㊁风尚㊁习俗㊁禁忌等多样性主题ꎮ在译介民间文学的过程中ꎬ涉及到大量类型各异的民间习俗ꎮ以«北京歌谣»为例ꎬ译文注释中含出嫁女儿 回娘家 ㊁初一十五 烧香 等风俗ꎬ婆媳㊁夫妻㊁姑嫂等传统家庭关系ꎬ白塔寺㊁玉兔等共同文化想象ꎬ向西方读者描绘了中国民间传统和惯习ꎮ在歌谣 拉大锯 注释中ꎬ详细介绍了 搭大棚 唱大戏 的文化背景ꎬ即中国传统房屋房间不大ꎬ遇婚丧嫁娶等重要日子宴请客人ꎬ则在院子里 搭大棚 ꎬ有钱人家还请戏班子前来 唱大戏 ꎮ[15]1-2又如 小五儿 的注释中ꎬ介绍了中国家庭为孩子取的 奶名 (亦称小江㊁安徽等各地民间口头传承的小调ꎬ译文后注释多以 该小调流传于 (Thissongiscur ̄rentin...)开头ꎬ介绍其起源和流传地ꎬ凸显出较强的地域意识ꎮ同一母题的故事ꎬ或相似内容的谚语㊁歌谣ꎬ在各地存在表现手法的差异性ꎮ明恩溥在 汉语谚语的异文 (variationsinChineseproverbs)部分ꎬ指出 各地表现形式差异 (theformsinwhichtheyareheardindifferentlocalitiesꎬmayvarywidely)[11]28-32ꎬ并在第六章从地理位置㊁各地历史㊁特殊习俗等角度ꎬ专门讨论了地域性谚语的特点ꎮ我国民俗学者李家瑞曾撰文论述 三宗宝 谚语ꎬ称 中国各地方常常把自己地方上所特有的事件ꎬ或是所特产的物品 联合起来作为本地的 三宗宝 ꎮ[25]4-5而这一 三宝 法在明恩溥的著述中便已有所论及ꎬ称各地常将三样地方特色编为一组(alittlebundleofthree)ꎬ称为宝ꎬ模仿佛教 三宝 法(inimitationoftheThreePreciousOnesoftheBud ̄dhists)ꎬ如 北京城ꎬ三种宝ꎬ马不蹄ꎬ狗不咬ꎬ十七八的闺女满街跑 保定府ꎬ三种宝ꎬ铁球ꎬ列瓜ꎬ春不老 等等ꎮ[11]130-131可以看出ꎬ西方学者识ꎮ而要捕捉东方思维的神秘魅力(thesecretofitsmysteriouscharm)ꎬ必须要有开放的思想和强烈的共鸣(anopenmindandthewisdomofgreatsympathy)ꎮ[28]5-6总之ꎬ以传教士为主的上述西方学者ꎬ选择以译介民间文学为路径ꎬ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等传统习俗ꎬ正是基于对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这一本质特性的认知ꎮ民间文学的译介ꎬ不可避免地关涉民俗文化收录方式㊁多样主题和地域㊁民众性格和心理ꎬ自然呈现出对民俗类别㊁地方特色㊁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的态度与认识ꎮ确如文仁亭所言ꎬ 民俗学已经成为一门科学ꎬ蕴含丰厚信息ꎬ人们正在开始尝试发掘其全部意义 [14]1ꎮ可以说ꎬ清末民初的西方学者掀起了一股关注中国民间文学ꎬ考察中国民俗文化的浪潮ꎮ四㊁结语相关译介呈现出清末民初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学样式ꎬ也映射出西人眼中的中国语言㊁文学与文化ꎮ来华西方学者已经意识到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和审美价值ꎬ而其中承载的民俗文化ꎬ具有收录方式多样ꎬ主题内容广博ꎬ地域追溯国内外民俗学学科滥觞的重要史料ꎬ亦为当今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 走出去 留下启迪ꎬ借此探讨以何种翻译方法ꎬ讲好中国民俗故事ꎮ参考文献:[1][美]洪长泰.到民间去 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ꎬ1918-1937(新译本)[M].董晓萍ꎬ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15.[2]董晓萍.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08.[3]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J].民俗研究ꎬ2017(2).[4]张多.美国学者搜集整理㊁翻译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史和方法论[J].文化遗产ꎬ2019(2).[5]卢梦雅.早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民俗的辑录和研究[J].民俗研究.2014(3).[6]朱灵慧.由民间到海外:清末民初来华西人之中国民间文学译介[J].华中学术ꎬ2021(第36辑).[16]WilhelmꎬR.TheChineseFairyBook[M].TranslatedbyFrederickH.Martens.NewYork:FrederickA.StokesCompanyꎬ1921.[17]PernyꎬP.H.ProverbesChinois[M].Paris:FirminDidotfre?resꎬFilsetCieꎬ1869.[18]ScarboroughꎬW.ACollectionofChineseProverbs[M].Shanghai:AmericanPresbyterianMissionPressꎬ1875.[19]GilesꎬH.A.ChineseFairyTales[M].[29]李娅菲.镜头定格的 真实幻像 跨文化语境下的 中国形象 构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11.[30]杨利慧.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神话 倭纳及其«中国的神话与传说»[J].湖南社会科学ꎬ2004(1).收稿日期:2021-07-10㊀责任编辑:王㊀珏。

文学改良刍议 [从胡适的早期翻译小说看其文学翻译观]

文学改良刍议 [从胡适的早期翻译小说看其文学翻译观]

《文学改良刍议 [从胡适的早期翻译小说看其文学翻译观]》摘要:文学翻译是建构新文学理论的一项最重要内容,胡适:《论译书寄陈独秀》(1916年2月3日),《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74页,苏曼殊(梁启勋):《小说丛话》,《新小说》第11号,1904年摘要:胡适早期对《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两篇小说的翻译,采用直译手法和白话或白话式文言,体现了他对翻译小说文学艺术价值的选取,并彰显其文学翻译观。

他认为要改造中国文学,必先翻译外国名家作品,以西洋的文学方法作为我国文学创作的模范,与他改革中国文学的主张一脉相承。

关键词:胡适翻译小说翻译观探究文学翻译是建构新文学理论的一项最重要内容。

胡适的翻译思想是要改造中国文学,必先翻译西洋文学名著。

他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1)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

(2)全用白话韵文之戏曲,也都译为白话散文。

”①他认为建设新文学的方法“就是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

我这个主张,有两层理由:第一,中国文学的方法实在不完备,不够作我们的模范。

第二,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实在完备得多,高明得多,不可不取例”②。

胡适的翻译理论来源于他的翻译实践,从他早年留美期间对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翻译中可窥见一斑。

《最后一课》最初登在1912年11月5日上海的《大共和日报》,原名《割地》,1915年3月复刊在《留美学生季报》上。

《柏林之围》登在1914年11月10日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月刊第4期。

两篇都收录在191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第一集》中。

本文通过对这两篇译作的剖析,来探究胡适的文学翻译观。

正是早期的个人生命体验和翻译实践,构成他在《新青年》时期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

一翻译价值的选取与爱国情愫的表达。

在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热潮中,以长篇小说最受读者欢迎。

但胡适则选择国外短篇精品进行翻译,表现在对作品的主题、题材、立意布局和创作手法等方面的选取。

胡适英文著述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

胡适英文著述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

胡适英文著述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胡适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思想和著作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具有重要影响。

其英文著述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更是对中西文化对比及其交流的深刻思考,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适在其著作中,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他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形象有着深入的剖析和理解,同时也对中国现代文化进行了比较和思考。

在他的英文著述中,不断地提及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与特点,这些元素和特点既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核心课题。

从胡适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同时也包括对欧美文化的了解和比较。

在对比中,胡适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并认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其“中国性”和“儒家性”。

首先,“中国性”是指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性和开放性。

传统性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的传承和继承,包括对文化经典的重视和依赖等。

而开放性则表现在接受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

胡适指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是因为中国基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国家战略需求,保持着与外部世界的良好联系。

其次,“儒家性”则是指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认为,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问责制和约束力,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特征。

在对中国文化形象的研究中,胡适也不断地从不同层面进行阐述和比较。

他从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如缺乏个人主义、缺少自由主义等。

亦不可忽略的是,胡适的文化形象研究,不仅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中国自身文化的发展和变革。

他认为,中国文化要想与时俱进,必须在传承中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并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

译者动机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译者动机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程 中翻 译 动机 贯 穿始 终 , 直接 影 响 到 译 者 对 翻 译 材料 、 译 策 略 和 翻 译 标 准的 选择 , 会 间 接 影 响 到 译 者 自身 以及 翻 也
译 作 在社 会 读 者 中的认 可度 。 文 章 分 别从 社 会 政 治 动 机 、 艺术 审 美动 机 、 文 化 交流 动 机 和 商 业动 机 等 四个 层 面 对 跨
在社 会 动 荡 或 历 史 大 变 革 时期 ,译 者 的 政治 动 机 对 翻译
过 程 起到 了决 定 性 作 用 。 我 国清 末 时 期 、 四 时期 以及抗 日 如 五 战 争 时期 .翻 译 被 诸 多 爱 国 之士 当作 强 国利 器 和救 亡 图存 的
工 具 , 林纾 、 复 、 启 超 、 如 严 梁 胡适 、 迅 、 鲁 巴金 等译 者 看 到 了 翻
出“ 者 进 行 翻 译 的 动 机 不 是单 一 的 , 译 而是 错 综 复 杂 的 。有 的
是 出于对 作者 的崇 拜 或 同情 , 的是 出于 某 种感 情 寄 托 , 的 有 有
是 出 于 对 作 品 的 喜 爱 , 的 是 纯 粹 为 了金 钱或 沽名 钓 誉 ” 有 。@ 文 章 在 此将 译 者 动 机 分 为 社 会 政 治 动机 、 艺术 审美 动 机 、 文 跨 化 交 流动 机 和 商 业 动 机 四类 。
J n2 1 a .0 1
Vo . . 18 No 1
译者动机对翻译过程的影 响
张 群 星
( 京信息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北 北京 10 9 ) 0 1 2 摘 要 : 译 作 为 一 种创 造性 的 活动 , 翻 离不 开译 者 的 动机 , 者 的一 切 选择 皆 与其 翻 译动 机 紧密 相 关 。 翻译 过 译 在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

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

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

吾所谓“物”,约有二事:(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此吾所谓情感也。

情感者,文学之灵魂。

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

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贵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夐绝千古也。

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

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

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

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

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

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

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

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

以操控理论分析《桃花源记》的国外译介

以操控理论分析《桃花源记》的国外译介

以操控理论分析《桃花源记》的国外译介作者:贾春燕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3期摘要:《桃花源记》在我国的历史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相较于《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其在国外的翻译版本或相关研究少之又少,这将严重阻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通过查阅文献与研究发现,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国外的相关学者未对《桃花源记》有充足的了解与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翻译难度非常人所能驾驭。

故此,本文将以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分析《桃花源记》的国外译介,意在为广大翻译者与相关人员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操控理论;桃花源记;国外译介前言: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为伟大的田园诗人之一,其创作的《桃花源记》深度、优美地描绘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诸多西方国家都将《桃花源记》译介成为了国外的版本,但是诸多国外译介的版本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国外译介版本差异性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翻译者意识形态的不同,故此,本文将从操控理论出发,重点从意识形态方面分析译者翻译的《桃花源记》。

一、意识形态对于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自引入到我国以来,就受到了广大相关学者的应用与研究,进而提高了人们对意识形态影响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积极性。

随着该项理论在我国研究地不断深化,致使大多数相关学者已经将其方向转向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层面,这为相关翻译人员打开思路,进行深层次地翻译创造了优秀的环境。

自此以后,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充分考虑文学作品创造的社会历史背景已经成为了多数相关人员的共识,文学作品自身于其之外的深层次的社会因素、思想内涵因素已然成为了于其并重的重要元素。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其实对于演绎研究而言,其实安德烈·勒菲弗尔自身也没有对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有一个明确、全面与清晰的界定或阐述[1]。

但是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却在很早的时候就引起了诸多翻译家的注意,但是他们也没能对意识形态有专业性地运用与认识,往往只是从语言、概念与作品本身三个方面来指导操控相关翻译事项。

从文学周边到文学本身

从文学周边到文学本身

从文学周边到文学本身摘要:胡适一生共翻译并发表了18篇短篇小说,涉及到近10个国家的12位作家,并发表了相关的小说翻译文论。

本文将胡适短篇小说的翻译活动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胡适翻译短篇小说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胡适短篇小说翻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胡适短篇小说翻译胡适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学术、教育上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那个表面上看历史巨变、文化断裂的时代,胡适在新旧文化、中西碰撞中搭建了一条文化的桥梁。

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振聋发聩的呐喊,是文学革命的鲜明旗帜;同时,他在诗歌、小说等方面的翻译、创作实践,也成为白话文运动的榜样。

学术界对胡适翻译的研究已经很多,也很透彻,但还是更倾向于将研究重心放在胡适翻译诗歌的理论和实践以及胡适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考证与讨论上,而鲜有人关注到胡适对短篇小说的翻译实践。

事实上,胡适是用白话文翻译外国小说的先锋,他的《论短篇小说》亦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坐标。

故本文将研究的对象,定位为胡适研究中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翻译短篇小说。

以下表格罗列了1930年以前胡适短篇小说翻译的情况[1]。

从表中可见,胡适共翻译了18篇短篇小说,译作时间跨度从1909年至1929年共20年,年龄18岁至38岁,期间胡适经历了从国内到留美再到归国。

胡适翻译的短篇小说主要收录于上海亚东图书馆191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第一集》和193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第二集》。

第一集收录《割地》《柏林之围》《百愁门》《梅吕哀》《二渔夫》《杀父母的儿子》《一件美术品》《爱情与面包》《一封未寄的信》《她的情人》,共11篇;第二集收录《米格儿》《扑克坦赶出的人》《戒酒》《洛斯奇尔的提琴》《苦恼》《在楼梯上》,共6篇。

通过比对发现,原集所录顺序与翻译或发表的时序并不完全吻合。

故我们认为,将胡适的翻译的短篇小说简单地划分为第一集和第二集两个部分作为探讨对象,是不科学的,他的翻译活动不是一个静态的固有的不变的存在,而一个变化、有发展的过程。

ItamarEven-Zohar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doc

ItamarEven-Zohar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doc

摘要: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面向译语系统的、功能主义的、系统的、动态的新途径,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

然而,该理论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盲点。

本文从文化地位、意识形态、译者的诗学观与主体性①等角度分析其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文化地位意识形态译者的诗学观与主体性不充分性On the Non-adequacy of Polysystem Theory inExplai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Zhang Qiyan(College of Arts,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China)Abstract: Polysystem Theory, an important bran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which approaches translation phenomena in a systemic, dynamic, descriptive, functional, target language-oriented way and contrasts sharply with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broadens the horiz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peeds up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non-adequacy of this theory in explai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ultural position of a nation and/or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in a given literary polysystem in relation to the sourc e culture, ideology, translator’s poetics and initiative.Keywords: Polysystem Theory; cultural position; ideology; translator’s poetics and initiative; non-adequacy一、引子多元系统理论是Itamar Even-Zohar于七十年代早期在研究以色列希伯来文学一种的模型时,基于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学术视点总第期MangZhongLiterature429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张亚楠(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04)胡适(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文化巨人,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创获性的文化成就。

胡适大力提倡外国文学名著的翻译,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学翻译思想。

梳理这些散见于胡适论著、书信以及译序中的翻译思想,可以管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理论的发端,对于今天的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活动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文学翻译的目的和翻译文学的功能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首举义旗者,胡适非常重视外国文学名著对中国新文学建设的借鉴作用,1916年他在写给陈独秀的信中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3]具体到改造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方法问题,他主张通过翻译西方文学名著引进外国的文学方法,“……怎样预备方才可得着一些高明的文学方法?我仔细想来,只有一条法子:就是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阐明上述主张的理由之后,他再次强调说,“我们如果真要研究文学的方法,不可不赶紧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

在一封有关戏剧翻译的答信里,他明确提出:“我们的宗旨在于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在于输入‘范本’。

”二、翻译选材在翻译的选材问题上,胡适主张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

他痛感当时中国的文学翻译充斥着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外国作品,因此在给曾孟朴的信中说:“中国人能读西洋文学书,已近六十年了;然名著译出的,至今还不满二百种。

其中绝大部分,不出于能直接读西洋书之人,乃出于不通外国文的林琴南,真是绝可怪诧的事……这也是我们英美留学生后辈的一件大耻辱”,并与曾氏共勉“各依性之所近而力所能勉者,努力多译一些世界名著,给国人造点救荒的粮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中文译著活动概述及其翻译动机探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中文译著活动概述及其翻译动机探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第26卷第6期2019年12月Vol. 26 No. 6Dec. 201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中文译著活动概述及其翻译动机探源陈智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摘要:国內学术界长长忽视林语堂“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林语堂的中文译著活动是其汉译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林语堂主要通过编译、独译、辑集翻译、合 译以及英汉对译等方式完成包括回忆性散文、书信、散论、小说、文艺批评理论、戏剧等5部中文译著。

概 述林语堂5部中文译著的初版发行情况,并结合林语堂在进行中文译著活动时的社会状况、国內外政治形势、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详细分析林语堂从事中文译著活动的翻译动机,有助于深入了解林语堂向中国介绍欧美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林语堂;中文译著;翻译动机;初版;外国文化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林语堂曾自诩自己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 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⑴?2",但 国内学术界长期忽视其“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所作的贡献。

万平近曾指出:“在林语堂的创作道路上,《吾国与吾民》是一部重要的著作,从这部著作开始,他把写作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 用中文写作为主转向以英文写作为主。

此后,他 接二连三地发表这类’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 作品可以说,1935年是林语堂进行“对中讲外”和“对外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时至今日国内学术界依旧认同林语堂翻译活动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汉译英活动,如周宁等认为,“林语堂的’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似乎并没有胡适等人那样投入且影响巨大,除了早年所译介 的少量西方文艺论著与文学作品及晚年编订的 *汉英词典’以外,他的主要成就与独特贡献应当显示在*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上。

”如王少娣在介绍林语堂翻译活动的文本选择以及著译分析时同样全部集中于其英译作品,而轻描淡写其汉译作品和汉译活动,“ 1928年到1930年期间,林语堂……将外国文学的不同形式引到了中国,为当时的中国新文学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努文章编号:1009 -0312 (2019) 06 -0068 -09力。

高考语文人物素材之胡适

高考语文人物素材之胡适

高考语文人物素材之胡适⏹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语录1.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2.在中国,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异常艰难的,但并非全无报酬。

历史是一盆黄河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只要人们肯拿出足够的耐心,总归会看到清浊分明的那一天。

3.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1.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2.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3.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4.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时要在有疑处不疑。

5.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6.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7.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

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8.堕落的方式很多,总结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条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

9.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

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

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1.真正的个人主义指:一种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利害。

从社会学视域谈文学翻译

从社会学视域谈文学翻译

从社会学视域谈文学翻译一、引言翻译既是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过程,又是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流过程,也是一个深含译者目的、为译语文化带来变革的过程,其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文化以及其所承载的原文与译文,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主客体因素。

而不管是影响译文的内在语言因素,还是外在的社会文化规范因素,都必须通过译者的中介作用才能具体体现在译文中。

作为翻译活动的核心主体,译者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作品的理解和阐释、翻译策略的选择、语言文化的创新及翻译产品在译语文化环境中的影响等方面对译文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研究译者的主体作用,必须联系到其在三元(原文、译者和译文)、诸“者”(作者、读者、委托者、译评者、译文使用者等与翻译过程有关的其他人员)关系的视角,及三“规范”(原语、译语规范及译者认同的规范)与规范自身的三层次划分(主导规范、主流规范与支流规范)。

只有正确认清译者在诸环节的位置,才能解释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诸种选择。

自系统规范理论被引入翻译研究以来,从佐哈尔、图理、切斯特曼、赫曼斯到勒菲威尔一直在不断拓宽并加深翻译研究,不论是某时期翻译的总体行为,还是译者个体的翻译行为,大部分翻译现象都可以被纳入系统规范的框架中加以解释。

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没有理清文学翻译系统规范理论本身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的理论基点和应用范围,这导致其在解释大量翻译现象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不能用其解释的方面,造成了其在应用上的自相矛盾之处,国内已有学者对此做过具体论述。

由此引发的诸种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在不同历史时期,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否仅仅受制于外在规范的影响?同一文化语境内部的不同译者基于同一原作的译文彼此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同一译者在受制于不同时期规范因素影响的同时,为什么在译文中表现出相同的语言翻译策略与思想倾向?种种翻译现象都清楚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视域中的复杂多变的翻译行为很难在规范的框架中全部加以解决,这要求我们回归译者,看是否能从译者自身的角度来解释其翻译行为,而不能仅仅止步于分析某一时期文化中的主流规范,并进而将译者的行为简单地认为是遵循特定时期主流规范的行为。

论译者身份对典籍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宋贤德译《聊斋志异》为例

论译者身份对典籍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宋贤德译《聊斋志异》为例

论译者身份对典籍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宋贤德译《聊斋志
异》为例
郭亮
【期刊名称】《现代语言学》
【年(卷),期】2024(12)2
【摘要】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蓬勃发展。

中华经典作品被诸多汉学家所青睐,在文化外宣的过程中,汉学家译者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近几年,对汉学家译者作品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方向进行研究,但是鲜有对典籍翻译过程的探讨。

本文以汉学家宋贤德的译作《聊斋志异》为例,从其翻译的动机和目的探讨其翻译的核心思想,同时探讨汉学家译者身份的独特视角,译者对书籍的大量注解等相关内容。

【总页数】8页(P791-798)
【作者】郭亮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典籍外译中译者"把关人"角色研究——以《论语》中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2.后殖民翻译研究视域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以杨宪益译《前赤壁赋》为例
3.“译—作”双重身份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影响——以胡适和茅盾为例
4.汉学家译
者身份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研究5.学者译史与史家译史: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影响举隅——以《资治通鉴》方志彤、张磊夫译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容忍与自由 文言文 翻译

容忍与自由 文言文 翻译

容忍与自由一、作家作品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

青年时代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以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

胡适在我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成果。

著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等等。

二、写作背景《容忍与自由》一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是:国民党退至台湾已经数年,台湾当局对外试图给各国一个岛内是“安定中求进步”的自由乐土的印象;对内则采取高压政策,压制“五四”以来发展的各种思想。

1958年12月,蒋介石第三次连任“总统”,《自由中国》发表题为《欣幸中的疑虑》的文章,暗责蒋介石之任“总统”属于“违宪”,这直接触怒了蒋介石。

1959年3月3日,台北地方法院借口传讯了雷震。

在此种情况下,胡适写了《容忍与自由》,初题为《政治家的风度》,后改做《自由与容忍》,最后改定为《容忍与自由》。

由此可见《容忍与自由》是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胡适对于封建专制统治的一次上谏,但更重要的是他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领袖对同志们发出了一种规劝,指明一条“温和”的道路。

三、主旨本文选自《胡适作品集》,最主要阐述:容忍为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原文: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了母校康耐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 Lincoln Burr)。

我们谈到英国史学大师阿克顿(Lord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完成他就死了。

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

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还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

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

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1908)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 年l 0月
总第 2 9 5 期
教学科 研
胡适翻译选材动机研究
刘 琪
( 厦 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
摘 要: 胡适对 于翻译 西方文 学作 品较为严谨 , 他 选择短
厦门 3 6 3 1 0 5 )
担子 。 与传统割裂是苦痛的。 无论他们 朝前迈一小步 , 还 是一 大 步, 是果决 , 还是犹豫 , 他们都有太多 的言不 由衷 。” 既是 苦痛 ,
手 中。 然而无论德军 采用什 么办法 , 他们二人都不为所动 , 双双 饮弹而亡 , 壮烈牺牲 。 这是一段再普通不过 的生活故事 , 两个再 平凡 不过的人物 , 却强烈地震撼 了读者 的心灵 , 宣扬 了一种崇
关键词 : 胡适 ; 翻译 ; 短篇 小说 ; 选材动机 ; 译 者主体性
引 言


胡适 因首倡文学革命而“ 暴得大名 ” , 他“ 大胆假设 , 小心求 证” 的实验 主义哲学 曾在 我国风靡一 时 , 影 响至深 , 不仅在学术 思想上屡 创巅峰 , 而且在 翻译 领域也硕果 累累 , 其 白话 文创作
也是从翻译活动 中开始 的。作为一代翻译大家 , 胡适挑选素材 颇为挑剔 , 在 1 9 1 7年至 1 9 4 0年 间 , 面多诸多西方文学作 品 , 他
三、 外在诱因 : 应 世 所 需
外 国文学家 的仰慕是胡适 热衷于 向国内读者介绍 西方文 学必 不可少 的先决 条件 。而矛盾 的个性 , 不羁 的心态 以及 留美期 间 思想的转变 , 胡适 在翻译选材方 面更 偏重 于写 实的 , 能传递某 种人 生哲 理 , 达到说教 目的的作品 。 他从 私塾走 出 , 到就读 中国公学 、 接受新 式教育 , 再到远渡
定的兴趣偏好 。在这种兴趣 的鼓舞下 , 胡适 注重选 择那 些富于 哲 理性 , 感 同身受 的作 品 , 这样 , 通过 文本可 以更为接 近原作 者, 相互融合 , 达到一种精神层面 的沟通与交流 , 有助于更为准 确深刻地把握 和理解原作 , 进一步驱动译 者择心之所倾 , 译 心
之所 向, 因此 , 译者主体 的内在要求对翻译选 材有着较强 的决 定性作用 。
文学 和他国语言文化 。1 9 1 4年 6月初《 赖 斯雷 氏插 图杂志》 刊 登 了胡适的照 片 , 标题 为“ 中国学生 的英 文胜过所有 以英文 为
定 的影 响, 进而使其对外 国文学作 品的接受 和译介产 生了一
母语 的学生 ” ,使他受到万人瞩 目,不仅增强 了胡适 翻译 的信
心, 也 充分 说明了他 深厚的英语 功底。对外 国文学 的沉醉 和对
精神 的冲击 。 这三篇 文章短小精悍 , 没有任何煽情 , 没有任何虚 伪, 自然细腻地透过故 事 , 触碰一些常常被人遗忘的角落 , 使 人
警醒 。
胡 适 的经 历 及 其 性 格 对 他 的认 知 需 要 和 审美 ……形成 了他 的知识结构 , 审美倾 向 , 意识形态” 。 胡适早 年便喜爱翻译 , 1 9 1 1 年 留学美 国 , 接 触了大量西洋
既是 言不 由衷 , 他在生活 中到底是难 以释怀 的 , 只有 寄情于文 字, 故而胡适所 翻译 的作 品多半诉 说着某种情殇 , 缓缓 道出令
篇 小说 作 为 翻 译 素材 的 倾 向性 , 即翻 译 选 材 动 机 , 体 现 了译 者
的主体性 。从动机三要素分析 , 胡适译介外 国短篇 小说有 着复 杂 的个人 及社会原 因 , 即 内在起 因和 外在 诱 因, 而正是在 他有 意识地 自我调 节下, 内 ̄ , t - f n 融, 有机 结合 , 共 同构成其翻译 选材
官, 这件杀父母 的案子究竟应该怎么办 呢?” , 散发 出一种浓浓 的无奈和淡淡 的忧伤 , 同时也 暗含 了一种对 中国封建社会愚孝
会实践 中形成 , 具有社会 历史性 , 不 同的个体 会呈现 不同 的动 机。胡适之所 以偏重于翻译短篇小说也有其独特的动机 。
二、 内在 起 因 : 择 己所 倾
动机 。
人 回味深长 的人生 哲理 , 隐藏着浅浅 的悲情 , 他希 望能借此 宣 泄, 借此同旁人聊 以他实不平淡 的人生感悟 。胡适 翻译文集所 收录的短篇小说几乎都具备这种 特点 。 《 两个朋友》 记叙了在普 法战争爆发后 , 两个朋友去 战前他 们经 常垂 钓的小湖边 , 重新 回味钓鱼 的快乐 , 不料却 落入德军
究竟 在什么动力 下 , 出于什么原 因 , 即其 翻译选 材动机是
什么 , 体现了译 者的主体性 。 动机三要素包括 内在起 因, 外在诱
因及 中介 的调节作用 。人类行为 的社会动机 , 必须在广泛 的社
替代 。 《 杀父母 的儿子》 讲述 的是 曾被父母抛弃的乔治路易杀 害 父母 的悲剧 。 乔 治的父母都来 自上流社会 , 有家有室 , 却偷偷相 爱, 生下一个 儿子 , 他们害怕丑事暴露 而名誉 尽毁 , 便悄悄将孩 子送给别人抚养。 由于被父母抛弃 , 生活在底层社会 , 乔治虽天 资聪颖 , 但 只是一个/ j , / J , 的木匠 。 当乔 治得知 自己的身世 , 而此 时父母 却顾及名誉 地位 仍然不肯相认 , 争执 中 , 他 亲手杀害 了 自己的亲生父母 。文章的结尾处说道 : “ 如果我们 自己做 陪审
内在 起因 , 即个体 的内在要求 , 包括在潜 能 的基础 上通过
学 习而形成 的需要 以及 由需要 引起并推动个 体从事 满足这些 需要 的行动 的驱动力 。需要是动机发生 的关键性一 步 , 翻译活 动源于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 译者 由于个性及经历而形成 的偏 好对翻译选材影响很大 , “ … …他所生活 的环境 ,文 化传 统 , 历
高无 比的爱 国主义精神 。《 梅 吕哀》 是 一种 宫廷 舞蹈 , 在 皇族统 治时期 十分盛行 , 然而随着帝 国的瓦解 , 它也逐渐退 出历史舞
台。 表面上 , 这 只是一种舞蹈的兴衰史 , 其实象征着帝国统治 时 期所 赋予整个社会 的特质在其灭亡之 时必定要被新 的事物所
仅审慎翻译 了 1 2 篇短篇小说及一些诗作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