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福州大学研究生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成 果 总 结 报 告

1.引言

福州大学现有“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领域2个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点,是福建省最早开展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获准“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单位之一。截止2014年3月,学院累计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1300多人,年招收工程硕士生达110人,累计已获工程硕士学位780多人,他们分布在福建省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部门,肩负着负责人或者技术骨干的重担。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办和发展,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扩大了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开发、应用和管理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福州大学自2002年开展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始终注重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树立工程教育的理念,积极探索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2010年9月,“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被学校确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0年10月,“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被教育部批准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福建省唯一一个获批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工程领域;2011年4月,被列入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专业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实施具体改革措施,本成果就是自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特别是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

2.精心制定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

邀请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走访了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集团、厦门东南融通系统工程公司、福建星网锐捷通信有限公司、SAP中国公司和ORACLE中国公司等多家企业,就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企业对工程硕士阶段的能力要求以及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等进行交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发挥学院研究生教育特色,制定“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突出专业特色和工程性、实践性、应用性。已在2011级起三届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实施新制定的培养方案。(详见支撑材料《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2.5年,构建与学术型有明显区别的“1+1.5”的新培养模式,其中1学年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授;1.5学年在企业实习或实训,完成学位论文或工程项目的研发。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注重实际应用,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一般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企业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实用背景,实行双导师制。

3.加强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设置网络与智能技术方向、软件开发方向、企业信息化方向、信息安全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等专业方向。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理论、注重实际应用、学科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确立“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侧重方向,发挥“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特色。课

程系统包括:

✧公共必修课程,有自然辩证法、外语、科学与工程计算基础、应用概率统计、

矩阵论等;

✧专业必修课,有算法设计与分析、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软件

工程、高速网络原理;

✧专业选修课,有软件体系结构、程序设计语言原理、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

统、计算机系统集成、中间件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对抗与安全

等;

✧职业素质课程,有信息检索、知识产权、计算机专业素养等。

✧必修专业实践环节,由计算机工程训练和计算机工程实践两个层次组成。培

养方案中40%学科专业课程安排结合课程学习的实训环节和实验环节,鼓励

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

的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系统改革方面,对于基础类课程,主要强调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同时尽量凸现其工程应用价值或潜力。而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中,尤其对专业领域选修课程的设置,立足放眼计算机技术前沿与产业趋势的思路,注重课程的前沿性和国际性,力图展示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方向,力求体现计算机教育的最新变化,强调对原理、方法、思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学习和融会贯通,杜绝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的现象。

加强主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团队的建设。在继续抓好省级优质硕士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新技术》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主干课程,成立若干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吸引学科带头人或学术水平高的教授投入到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来,带动和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开设《计算机专业素养》课程,主要形式有企业家讲座、读书报告、专题讨论、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具备开展团队合作所必需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对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责任感;具备对于未来技术发展灵活应变的能力。专题讨论针对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应用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

包括计算机社区、技术风险、职业伦理、信息经济、知识产权和隐私保护等等。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未来职业的价值和责任感所在。专题讲座专门讲授计算机专业沟通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针对计算机科学领域内不同层面对象的文字和语言沟通能力,包括如何讲解技术定义、系统架构,如何解释过程、摘要,如何记录和写作技术报告。

4.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实践教学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形式包括体验式训练、实务训练、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设计等等。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主要由校内实践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两部分组成,实习实践阶段主要在校内外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完成学习,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校内实践课程学习有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部分,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每门课程都加大了其实践教学部分。但其实践教学目标是为课程服务的,针对每门课程自成体系,相对独立。

二是建立并行于课堂教学的专门的“计算机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即必修的专业实践环节。在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的同时,同步开展“计算机技术”工程实践训练环节。该环节包括两个层次:

1)计算机工程训练: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和网络等核心基础课程进行合理的内容整合,让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有限时间内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培养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编程风格,提高研究生计算机编程能力。开设的实验有:编译系统设计实践、嵌入式系统实践、操作系统设计实践、信息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