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材拉伸应力松弛实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精品】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1)

【精品】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1)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1)
南京浦镇高铁轨道
车辆锻压有限公司
拉伸试验
作业指导书
产品名称
零(部)件名称
零(部)件图号
文件编号
Q/GT/GC-026-04
1.总则
1.1本工艺适用于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1.2试验标准依据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1.2从事拉伸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力学性能检测证书。
日期
南京浦镇高铁轨道
车辆锻压有限公司
拉伸试验
作业指导书
产品名称
零(部)件名称
零(部)件图号
文件编号
Q/GT/GC-026-04
2.2试样尺寸:
如有其它要求的,按照试验人员给出的试样图纸进行加工。
2.3原始横截面积(S0)的测定
根据测量的原始试样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测量每个尺寸应准确到士0.5%,量具分辨力不大于0.01mm。
如需其他检测项点可从试验曲线和报告中直接读取。
共3页
第3页
标记
处数
修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修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3.2试验设备:WDW-300KN电子万能试验机
试验设备必须按照GB/T16825进行检验,达到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方能使用。
3.3试验操作:
① 连接风管和电源,打开万能试验机和电脑,检查试验机动作是否正常。
② 输入试样信息:试验类型、试样名称、试样编号、试样类型、尺寸说明、尺寸数值、原始标距、试验日期、试验人员、试验温度等。
3.试验
3.1试验条件: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士5℃。

钢筋拉伸实验指导书

钢筋拉伸实验指导书

钢筋拉伸实验指导书知识储备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公益性能。

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强度、弹性、塑性和耐疲劳性等。

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冷弯和可焊性等。

一.实验名称钢筋拉伸实验二.采用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10)o三.目的与要求试验是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测定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等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依据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进行。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Q0-35)°C范围内进行。

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Co四.主要仪器设备①拉力实验机示值差小于1%,实验时所有荷载的范围应在最大荷载的20%~80%范围内。

②钢筋划线机。

③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

④天平等。

五.试件制作准备拉伸试验用具有恒定横截面的钢筋试件不进行车削加工。

原始标距1O与横截面S。

有aT关系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

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的值为5.65。

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

当试样横截面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的值为5.65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要求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k优先采用11.3)或采用非比例试样。

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1。

与横截面S。

无关。

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六.实验步骤①设定试验力零点:在试验加载链装配完成后,试样两端被夹持之前,应设定力测量系统的零点,在试验期间力测量系统不能再发生变化。

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夹持系统的重量在测力时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夹持过程中产生的力不影响力值的测量。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目录基本要求 (3)预应力一般要求 (3)原材料基本要求 (3)钢绞线制束 (4)张拉 (5)孔道压浆 (5)安全操作规程 (6)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6)保证措施 (8)1、基本要求1.1张拉人员张拉作业人员,应有相关专业技术的作业人员,且必须持证上岗,张拉前并进行岗前培训。

1.2原材料钢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4-2003)标准的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直径为φs15.2mm,面积为A=140mm2,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a,1000h 后应力松驰率不大于2.5%,钢铰线的弹性模量Ep=1.95×105MPa。

预应力锚具:采用成品锚具及其配套设备,并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公路桥梁预应力钢铰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格》(JT329.2-97)等技术要求。

本工地张拉端锚具有OVM15-3、OVM15-4、OVM15-5、BM15-4 、BM15-5五种。

1.3张拉设备千斤顶、锚具、夹片等配套齐全,且千斤顶、高压油泵和油表配套标定。

1.4、张拉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工作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应力工程一般规定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应定期维护,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

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在设备检修后,应重新标定。

预应力材料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机械损伤和锈蚀,制作和安装时避免污染和电火花损伤。

预留孔道安装时应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清除孔道内的杂物和积水;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在48h内进行孔道压浆。

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制梁张拉完成后应对梁体弹性上拱值进行实测。

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交接缝、封端新老混凝土之间的交接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封端前,封端处的梁端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

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

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第二合同段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作业指导书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重要工序,控制好预应筋的加工和张拉质量是提高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内在品质最重要的环节。

预应力筋的种类较多,本项目预应力筋为低松弛钢绞线,本指导书未注明预应力筋时即是指低松弛钢绞线。

1、预应力筋的加工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质量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要求。

1.2预应力筋表面不得有油渍、润滑剂等影响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的有害物质,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锈蚀。

如进场需较长时间存放时,必须安排定期检查。

1.3预应力筋存放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采取垫以枕木并用苫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物质的侵害。

1.4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张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1.5预应力钢绞线的切断应采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2、预应力筋的张拉2.1一般要求2.1.1在张拉开始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伸长量的计算,并予以审核。

2.1.2选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预应力张拉作业,所有操作预应力设备的人员,应通过设备使用的正式培训。

2.1.3张拉设备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

长期未使用的张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

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应视设备的情况确定,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

所有张拉设备应至少每间隔2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和保养。

2.1.4预应力张拉中,如果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张拉设备应重新校验:张拉过程预应力钢绞线经常出现断丝时;千斤顶漏油严重时;油压表指针不归零时;调换千斤顶油压表时。

预应力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作业指导书1.0编制目的明确预应力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钢预应力作业施工。

2.0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3.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路桥梁预应力作业施工。

4.0原材料及张拉设备4.1预应力材料简支梁采用纵向预应力体系,采用钢绞线,波纹管成孔。

连续梁普遍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纵、横向预应力筋一般均采用钢绞线,施工时采用金属或塑料波纹管成孔,预制梁施工可以采用橡胶抽拔管成孔;竖向预应力筋一般采用精扎螺纹粗钢筋,穿铁皮管成孔。

纵向预应力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两端张拉(个别纵向腹板钢筋为单端张拉),一次拉完一个孔道内几束钢绞线,管道采用圆形波纹管。

横向预应力一般采用BM及BMP锚具,一端固定一端张拉,每次张拉一个孔道内几束钢绞线的一束,采用扁形波纹管。

竖向预应力一般采用JLM型锚具,每次张拉一根,下端固定在梁内,管道形成采用铁皮管成孔。

波纹管采用现场卷制,也可购买成品。

金属波纹管采用镀锌材料,有良好的柔软性;塑料波纹管应具有一定强度和环向刚度。

所有材料进场时必须由供货商提供该批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并应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钢绞线进场后先经外观检查,并进行力学性能及弹性模量试验.预应力施工时需采取覆盖等措施避免锚具、预应力筋等材料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出现锈蚀。

进场后存放于干燥处,并高出地面20cm,上面及时盖好。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需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每一挤压锚具厂家的挤压元件和其出厂的挤压机是配套的,不同厂家的通常没有配套的技术文件,故不能共同使用。

4.2原材料检验试验钢绞线每批不大于60吨,每批抽取3盘,截取试样。

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secret

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secret

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XX分离式立交桥和XX中桥桥面结构为三孔16m和20m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各60片,梁体砼强度等级为C40.16m和20m空心梁均采用XM锚具各160套,16m梁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6φj15.24,钢绞线重9042Kg,20m梁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7φj15。

24张拉钢绞线重13000Kg,抗拉强度R y b=1570Mpa,控制应力δcon 1125Mpa.二、劳动力组织及施工机具安排由于本桥空心板梁跨度〈25m,但考虑预应力筋由曲线和直线组合而成,为保证施工质量,采用两端张拉。

配备YCD-250千斤顶两台,ZB4/500电动油泵两台,压浆机一台。

张拉施工时安排具有预应力施工知识及操作熟练技术工人五名,同时项目部配备全程旁站技术员一名,负责施工中数据记录、现场指挥及处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保障张拉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计划安排张拉工作适应预制梁工期,计划XX分离立交桥预制张拉2002年11月30日开始,2002年12月30日结束;XX中桥2002年12月1日开始,2003年1月结束。

由于预制场地的限制,需移梁以便重复利用底座,故每10~20片梁张拉一次,保证梁预制按计划施工,不影响梁预制工期目标。

四、施工方案(一)、钢绞线的下料及安装1、钢绞线在进场时检查其质量保证书并按施工规范抽检频率检验其力学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2、钢绞线、锚具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和有害的锈蚀,仓库内应通风、防潮、无腐蚀性气体和介质.3、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预制梁孔道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外露长度等因素考虑,下料时采用砂轮锯截断,杜绝用电弧切割。

4、钢绞线在编束时,应逐根理顺,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绕。

高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将切到端绑牢.钢绞线编束时每隔1~1。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

目录1. 编制依据及目的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目的12. 适用围13.预应力筋预制13.1准备工作13.2 工艺流程14. 预应力钢筋入模及锚固25. 预施应力设备26.校正47.预施应力程序及工艺47.1 准备工作47.2 拉台试验47.3 预施应力程序57.4 设计拉力57.5 应力伸长值57.6 预应力拉67.7 预应力钢筋放77.8预应力钢筋切断78. 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79.预应力拉注意事项81.编制依据及目的1.1 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2、《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结构设计图》(石武客专石施轨—01—01—01~19)3、《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6、《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7、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规程和验标等。

1.2 编制目的预应力工程作为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预制过程中一道关键工序,预施应力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轨道板结构受力状况。

因此,为更好控制好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规作业程序,现根据目前规、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并结合我场实际工艺水平,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预制CRTS II型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工程施工。

3.预应力筋预制3.1准备工作预应力钢绞线进场后应对每批号取样,在弹性模量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实测弹性模量要在施工记录上标明。

预应力锚具进场后,应按批次和数量抽样检验外形外观和锚具组装件静力检验,并符合GB/T14370-2007要求。

3.2 工艺流程备料→放盘→下料截断1.备料:领取经复验合格的钢丝,放至在通用托盘上,运至轨道板施工场地,立放在地上。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20221011200153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20221011200153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253.pdf 范本一:1. 张拉前的准备工作1.1 安全措施1.2 材料准备1.3 设备准备2. 预应力张拉步骤2.1 准备张拉设备2.2 张拉钢束2.3 控制张拉力2.4 张拉完成后的控制3. 数字化监测系统使用说明3.1 系统软件安装3.2 系统参数设置3.3 数据采集和监测过程3.4 数据处理和分析4. 预应力张拉后的工作4.1 系统维护4.2 数据备份和存储4.3 报告5. 安全注意事项5.1 工作环境安全5.2 设备使用安全5.3 操作规范6. 常见问题解答6.1 张拉力不稳定6.2 钢束损坏6.3 数据异常7. 附录7.1 相关图纸7.2 设备清单7.3 参考文献附件:1. 张拉作业流程示意图2. 数字化监测系统软件安装包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通过预先施加轴向拉力,使构件内部达到预先压应力状态的一种施工技术。

2. 张拉设备:用于施加预应力的设备,包括张拉机、液压试验机等。

3. 钢束:用于传递预应力的钢丝或钢筋。

4. 数字化监测系统:采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对结构物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存储分析的系统。

范本二:1. 张拉作业前的准备1.1 施工准备1.2 材料准备1.3 设备准备2. 预应力张拉操作步骤2.1 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2.2 张拉钢束2.3 调整张拉力3. 数字化监测系统的配置和使用3.1 软件安装和系统设置3.2 数据采集和监测过程3.3 数据处理和分析4. 预应力张拉后的工作4.1 设备维护和保养4.2 数据备份和存储4.3 报告和提交5. 安全注意事项5.1 工作场所安全5.2 设备使用安全5.3 操作规范6. 常见问题解答6.1 张拉力不稳定的原因和解决办法6.2 钢束损坏的处理方式6.3 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7. 附录7.1 相关图纸和文件7.2 设备清单和参数表7.3 参考文献和资料附件:1. 张拉作业流程示意图2. 数字化监测系统软件安装包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通过施加轴向拉力,使构件内部产生预压应力的一种施工技术。

钢筋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钢筋拉伸试验执行标准:GB228.1-2010试验室温度:10-35℃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热轧直条光圆和带肋钢筋的级别、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

二、仪器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2、游标卡尺(0-20mm),精度0.02mm3、钢筋打点标距仪,或手锉刀三、试验操作1、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截面积和重量,见下表:混凝土用钢筋截面积和重量公称直径(mm)公称截面积(mm2)公称重量(kg/m)公称直径(mm)公称截面积(mm2)公称重量(kg/m)850.270.39520314.2 2.47 1078.540.61722380.1 2.98 12113.10.88825490.9 3.85 14153.9 1.2128615.8 4.83 16201.1 1.5832804.2 6.31 18254.5 2.00///钢筋力学及工艺性能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Qs(Mpa)抗拉强度Qb(Mpa)伸长率g(%)冷弯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光圆I R235 8-20 235 370 25 180°d=a 月牙肋II RL335 8-25 335 510 16 180°d=3a月牙肋II RL335 28-40 335 490 16 180°d=4a月牙肋III RL400 8-25 400 570 14 90°d=3a月牙肋III RL400 28-40 400 570 14 90°d=4a等高肋IV RL540 10-25 540 835 10 90°d=5a等高肋IV RL540 28-32 540 835 10 90°d=6a2、试样标距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不冲点或细划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也可以用手锉刀刻画标记,标距可按5d或10d。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

目录1、编制说明〃〃〃〃〃〃〃〃〃〃〃〃〃〃〃〃〃〃〃〃〃〃〃〃〃〃〃〃〃〃〃〃〃〃〃〃〃〃〃〃〃〃〃〃〃〃〃〃〃〃〃〃〃〃〃〃〃〃〃〃〃〃〃〃〃〃〃〃〃〃〃〃〃〃〃〃〃〃〃〃〃〃〃〃〃〃〃〃〃〃〃〃〃〃〃〃〃〃〃〃〃〃〃〃〃〃〃〃〃〃〃〃〃〃〃〃〃〃〃〃〃〃〃〃〃〃〃〃〃〃〃〃〃〃〃〃〃〃〃〃〃〃〃〃〃〃〃〃〃〃〃〃〃〃〃〃〃32、钢绞线的使用〃〃〃〃〃〃〃〃〃〃〃〃〃〃〃〃〃〃〃〃〃〃〃〃〃〃〃〃〃〃〃〃〃〃〃〃〃〃〃〃〃〃〃〃〃〃〃〃〃〃〃〃〃〃〃〃〃〃〃〃〃〃〃〃〃〃〃〃〃〃〃〃〃〃〃〃〃〃〃〃〃〃〃〃〃〃〃〃〃〃〃〃〃〃〃〃〃〃〃〃〃〃〃〃〃〃〃〃〃〃〃〃〃〃〃〃〃〃〃〃〃〃〃〃〃〃〃〃〃〃〃〃〃〃〃〃〃〃〃〃〃〃〃〃〃33、精扎螺纹钢筋的使用〃〃〃〃〃〃〃〃〃〃〃〃〃〃〃〃〃〃〃〃〃〃〃〃〃〃〃〃〃〃〃〃〃〃〃〃〃〃〃〃〃〃〃〃〃〃〃〃〃〃〃〃〃〃〃〃〃〃〃〃〃〃〃〃〃〃〃〃〃〃〃〃〃〃〃〃〃〃〃〃〃〃〃〃〃〃〃〃〃〃〃〃〃〃〃〃〃〃〃〃〃〃〃〃〃〃〃〃〃〃〃〃〃〃〃〃〃〃〃〃〃〃〃〃〃54、塑料波形管〃〃〃〃〃〃〃〃〃〃〃〃〃〃〃〃〃〃〃〃〃〃〃〃〃〃〃〃〃〃〃〃〃〃〃〃〃〃〃〃〃〃〃〃〃〃〃〃〃〃〃〃〃〃〃〃〃〃〃〃〃〃〃〃〃〃〃〃〃〃〃〃〃〃〃〃〃〃〃〃〃〃〃〃〃〃〃〃〃〃〃〃〃〃〃〃〃〃〃〃〃〃〃〃〃〃〃〃〃〃〃〃〃〃〃〃〃〃〃〃〃〃〃〃〃〃〃〃〃〃〃〃〃〃〃〃〃〃〃〃〃〃〃〃〃〃〃〃〃〃〃75、锚具、夹具和连接器〃〃〃〃〃〃〃〃〃〃〃〃〃〃〃〃〃〃〃〃〃〃〃〃〃〃〃〃〃〃〃〃〃〃〃〃〃〃〃〃〃〃〃〃〃〃〃〃〃〃〃〃〃〃〃〃〃〃〃〃〃〃〃〃〃〃〃〃〃〃〃〃〃〃〃〃〃〃〃〃〃〃〃〃〃〃〃〃〃〃〃〃〃〃〃〃〃〃〃〃〃〃〃〃〃〃〃〃〃〃〃〃〃〃〃〃〃〃〃〃〃〃〃〃〃86、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与保护〃〃〃〃〃〃〃〃〃〃〃〃〃〃〃〃〃〃〃〃〃〃〃〃〃〃〃〃〃〃〃〃〃〃〃〃〃〃〃〃〃〃〃〃〃〃〃〃〃〃〃〃〃〃〃〃〃〃〃〃〃〃〃〃〃〃〃〃〃〃〃〃〃〃〃〃〃〃〃〃〃〃〃〃〃〃〃〃〃〃〃〃〃〃〃〃〃〃〃〃〃〃117、张拉工艺〃〃〃〃〃〃〃〃〃〃〃〃〃〃〃〃〃〃〃〃〃〃〃〃〃〃〃〃〃〃〃〃〃〃〃〃〃〃〃〃〃〃〃〃〃〃〃〃〃〃〃〃〃〃〃〃〃〃〃〃〃〃〃〃〃〃〃〃〃〃〃〃〃〃〃〃〃〃〃〃〃〃〃〃〃〃〃〃〃〃〃〃〃〃〃〃〃〃〃〃〃〃〃〃〃〃〃〃〃〃〃〃〃〃〃〃〃〃〃〃〃〃〃〃〃〃〃〃〃〃〃〃〃〃〃〃〃〃〃〃〃〃〃〃〃〃〃〃〃〃〃〃〃11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说明在宁杭客运专线连续梁的生产过程中,预应力工程是其中的一道关键工序,为控制好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规范作业程序,现根据目前规范、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并结合我部实际工艺水平,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和要求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构件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目的是通过对张拉钢束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支撑荷载作用下获得一定的轴向预应力,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作业的目的是掌握预应力张拉的过程和方法,要求掌握以下内容:1. 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基本原理及方法;2. 熟练掌握张拉钢束的安装、拉力传递和张拉过程中的控制方法;3. 能够实现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操作,确保张拉质量和进度。

二、作业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1. 具备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构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2. 熟悉钢材及其加工技术;3. 熟悉常见的预应力钢束规格和型号以及其特点和使用范围;4. 熟练掌握钢束张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5. 具备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三、作业步骤1. 钢束安装(1)根据构件设计要求和预应力布置图,确定钢束的数量、位置和间距,并布置预埋套管或安装套筒;(2)在套管或套筒内安装预应力钢束,并在末端加装止口;(3)将钢束两端的接头连接起来,并安装中央套筒;(4)安装定位架和矫正器,并确定其位置和角度。

2. 拉力传递(1)确定张拉起始力和张拉终止力,并根据预应力计算书计算出相应的张拉长度;(2)将张拉机或张拉泵的张拉钳固定在钢束末端,并将张拉机或张拉泵的顶杆固定在中央套筒上;(3)调整张拉机或张拉泵的工作压力,并根据压力值调节张拉压力,使钢束受到合适的张拉力;(4)进行拉力传递,将张拉力转移到混凝土结构上,并使张拉长度符合预定要求。

3. 张拉控制(1)控制张拉速度和张拉力,使其符合设计和技术要求,避免钢束和结构受到损伤;(2)实时检测和记录钢束张拉力和变形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张拉力和张拉长度;(3)根据预应力布置图和预应力计算书要求,确定锚固点位置并进行锚固操作;(4)进行张拉后的钢束预应力检测和调整,确保所得预应力值符合设计要求。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和钢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2. 在进行张拉时,必须保证张拉速度和张拉力的控制,避免钢束和结构受到损伤;3. 在进行张拉控制时,必须实时检测和记录钢束张拉力和变形情况,避免因误差和失控导致张拉质量不达标;4. 在进行锚固点的锚固操作时,必须确保锚固点的稳固和可靠,避免因锚固不牢导致预应力锁失效;5. 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遵守作业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标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预应力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预应力作业是指在建造工程中,通过施加预先计算好的张力或者压力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施工技术。

为了确保预应力作业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明确作业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作业流程1. 设计和计算: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设计和计算,确定预应力锚固点、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和张拉力大小。

2. 材料准备:准备好预应力钢束、锚具、张拉设备等所需材料和设备,并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其质量和完好性。

3. 钢束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中布置预应力钢束,并进行固定和锚固。

4. 张拉过程: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张拉设备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并进行锚固。

5. 后张拉处理:对已完成张拉的预应力钢束进行后张拉处理,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6. 检测和验收:对预应力作业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作业要求1. 设计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设计和计算,确保预应力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施工要求: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材料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的预应力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4. 设备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的预应力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5. 操作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熟悉预应力作业的流程和要求,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6. 安全要求: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四、注意事项1. 钢束布置:钢束布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随意改变布置位置和数量。

2. 锚固点:锚固点必须坚固可靠,严禁使用有损坏或者质量问题的锚具。

3. 张拉力控制:张拉力必须准确控制,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4. 后张拉处理:后张拉处理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严禁随意改变后张拉力大小。

5.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有序,严禁乱堆乱放材料和设备。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1、在钢筋绑扎的同时应预埋好波纹管及预应力筋,波纹管采用定位筋定位,预应力筋定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模型施工完毕,调好各种预应力管道或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检查有无被烧伤和是否有孔,并及时采用补救措施。

2、在砼强度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即进行预应力施加,张拉要求左右对称均匀张拉,逐根张拉到位。

由中间向两端逐次推进。

张拉前对千斤顶、油泵、压力表进行配套标定,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线性关系。

3、张拉程序按设计图规定的程序进行,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复核。

对伸长量不符合设计的,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张拉作业。

4、封锚前对多余钢绞线或钢筋的切割,采用砂轮锯,切割剩余长度3cm~5cm,严禁用电弧焊氧焊切割。

封锚砼标号同梁体砼标号。

5、当管道长度超过40m时在管道最高处设置排气管,压浆采用柱式活塞式压浆机,最大压力可达到1.2Mpa。

压浆时对纵向预应力管道压力一般为0.5~0.7Mpa,对竖向预应力管道最大压力一般为0.3~0.4Mpa,静压时间不得小于2min,压浆在张拉完后12小时内进行,压浆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进行。

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X项目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作业指导书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重要工序,控制好预应筋的加工和张拉质量是提高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内在品质最重要的环节。

预应力筋的种类较多,本项目预应力筋为低松弛钢绞线,本指导书未注明预应力筋时即是指低松弛钢绞线。

1、预应力筋的加工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质量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要求。

1.2预应力筋表面不得有油渍、润滑剂等影响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的有害物质,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锈蚀。

如进场需较长时间存放时,必须安排定期检查。

1.3预应力筋存放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采取垫以枕木并用苫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物质的侵害。

1.4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张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1.5预应力钢绞线的切断应采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2、预应力筋的张拉2.1一般要求2.1.1在张拉开始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伸长量的计算,并予以审核。

2.1.2选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预应力张拉作业,所有操作预应力设备的人员,应通过设备使用的正式培训。

2.1.3张拉设备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

长期未使用的张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

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应视设备的情况确定,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

所有张拉设备应至少每间隔2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和保养。

2.1.4预应力张拉中,如果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张拉设备应重新校验:张拉过程预应力钢绞线经常出现断丝时;千斤顶漏油严重时;油压表指针不归零时;调换千斤顶油压表时。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1. 张拉完毕后,对张拉施锚两端,应妥善保护,不得压重物,严禁撞击锚具、钢束及钢筋。

管道尚未灌浆前,梁端应设围栏和挡板,管道压浆时,应严格按规定压力进行,施压前应调整好安全阀,关闭阀门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侧面。

1. 先张法张拉施工时,除按本作业指导书有关规定施工外,还应做到:
2.1 张拉前对台座、横梁等进行检查;
2.2 张拉中和未浇砼之前,周围不得站人和进行其他作业;浇筑砼时,振捣器不得撞击钢束。

3. 在已拼装或悬浇的箱梁上进行张拉作业,其张拉作业平台、拉伸机支架要搭设牢固,平台周围应加设护栏。

高处作业(如盖梁张拉)时,应设上下扶梯及安全网。

张拉时千斤顶的对面和后面严禁站人,作业人员应站在千斤顶的两侧。

4. 精扎螺纹钢筋张拉前,除对张拉台座检查外,还应对锚具、连接器进行检查、试验。

预应力钢筋冷拉时,在千斤顶的端部及非张拉端部,均不得站人。

5. 钢筋张拉或冷拉时,螺丝端杆、套筒螺丝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夹具应有足够的夹紧能力,防止锚夹不牢而滑出。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应力松弛试验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应力松弛试验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应力松弛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范围
测定钢绞线松弛率。

2、仪具与材料
2.1钢绞线应力松弛机。

2.2温度计。

3、试验准备
3.1准备好一根长度为2 .2m 左右的钢绞线,并事先应知道钢绞线的抗拉强度。

3.2将钢绞线放在环境温度为20±2℃试验室不少于2个小时。

4、试验步骤
4.1按要求选定试验初始荷载:公称最大力的60%,公称最大力的70%,公称最大力的80%。

4.2设置好加载速率,要保证初始荷载在3min~5min内均匀加载完毕,并设置持荷时间为1min ,松弛时间为100 h 。

4.3装持好试件。

4.4按先前设置好的参数给试件加载,持荷,松弛。

试验
室保证试验室温度为20±2℃。

4.5推算出1000h的松弛率。

5、报告
松弛试验只需要单独做一次,试验报告应包括1000h的松弛率。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预应力张拉作业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项施工工艺。

本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

二、工作准备2.1 施工计划: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工序和时间安排。

2.2 人员配备:确定各岗位人员,包括预应力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等。

2.3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张拉机、缓冲器、夹持器等。

2.4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预应力钢材、钢束、套管等。

2.5 施工现场准备:将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安全。

三、预作业3.1 安全措施:在进行任何预应力张拉作业之前,必须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

3.2 张拉基点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梁柱和底板上设置好张拉基点,并进行固定。

3.3 张拉设备准备:检查预应力张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张拉机、缓冲器等。

3.4 预应力钢材准备:将预应力钢材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好,清理干净并涂上防锈剂。

四、张拉作业4.1 钢束卷筒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钢束卷筒安装到张拉机上。

4.2 钢束锚固:将钢束引入套管,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和固定。

4.3 张拉过程:按照设计要求,逐渐增加张拉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

4.4 张拉控制:在张拉过程中,必须对张拉力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张拉作业的准确性。

4.5 张拉完毕: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后,进行张拉锁定和剪断。

五、验收和记录5.1 张拉力检测:使用张拉力测定仪器对张拉后的预应力进行检测和记录。

5.2 质量验收:按照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对预应力张拉作业进行验收。

5.3 记录和档案:将预应力张拉作业的相关数据和记录整理并存档。

六、安全注意事项6.1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范,佩戴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2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过度张拉引起的安全事故。

6.3 定期检查和维护预应力张拉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6.4 严格培训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松弛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明确预应力钢绞线松弛试验程序、操作流程、工艺要点以及控制标准,检测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松弛性能,指导检测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绞线松弛性能任务。

三预应力钢绞线选用
a、预应力钢绞线符合1×7-15.2-1860-GB/T5224-2003的要求。

供应商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质量保证单。

b、每批钢绞线附有出厂合格证,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等级的钢绞线组成。

实验前,外观检查合格后,再按GB/T228-2002的要求做钢绞线应力松弛性能试验和最大应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c、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①见钢绞线尺寸及力学性能指标表。

表4-1 钢绞线尺寸及力学性能指标表
钢绞线结构钢绞线公
称直径mm
抗拉强
度MPa
整根钢绞
线的最大
力KN
规定非比
例延伸力
KN
最大力
总伸长
率%
应力松弛性能
初始负荷相
当于公称最
大力的百分
数(%)
1000h后应力松
弛率,(%)
不大于
1×7 标


15.20
不小于
1860 260 234 3.5 80 4.5
注:①规定非比例延伸力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的90%。

②每一交货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200MPa。

③钢绞线弹性模量为(195±10)GPa。

④采用推算法确定1000h松弛率。

d、表面质量: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
得有目视可见的锈蚀麻坑,表面允许存在回火的颜色。

f、取样数量
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检验方法要求
1 表面逐盘卷目视见表面质量要求
2 应力松弛性能不小于1根/
每合同批
[注] 2.5m
在每
(任)盘
卷中任意
一端截取
按TB10120执行
注:合同批为一个订货合同的总量。

在特殊情况下,松弛试验可以由工厂连续检验提供同一原料、同
一生产工艺的数据所代替。

四预应力试验设备及工具配置
试验设备、工具配置及性能指标
序号设备及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性能指标要求
1 微机控制拉伸应力松弛
试验机
WSC-300 台 1
2 卷尺把 1
3 砂轮切割机台 1
五检测步骤
1、将钢绞线套上夹具,放在试验机上(试验温度20±2℃,试样置于此环境中足够时间,确保
达到温度平衡后施加初始力试验)
2、打开软件,依照委托信息设定好钢绞线直径和强度等信息。

3、启动试验(除非相关标准或协议另作规定,应在3—5分钟内均与施加全部初始应力)
4、达到100小时后,试验结束,记录推算的1000小时应力松弛率
5、打印试验记录,关闭计算机和电源
6、取出试验机上的钢绞线,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六判定结果
依据GB/T 5224-2003和厂家提供的质保单进行评定做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