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用药心得(优秀5篇)
经方用药心得(优秀5篇)经方用药心得篇1经方用药心得:探索与实践引言经方,指的是古代经典医籍中所载的经典方剂。
这些方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将介绍经方的发展历程、代表方剂及其代表药物,并通过实践案例来阐述经方用药的心得体会。
经方发展历程经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对药物的认识较为有限,因此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用于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方体系。
代表方剂及其药物经方代表方剂为桂枝汤和麻黄汤,分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和支气管哮喘等病证。
其中,桂枝的主要成分为桂枝皮,具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功效;芍药主要成分为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
心得体会1.重视药物炮制药物炮制是经方用药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例如,芍药经过炒焦后,可以增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生姜经过炮制后,可以增强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2.配伍的巧妙运用经方的配伍非常巧妙,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例如,在桂枝汤中,芍药与桂枝相配,相互制约,防止桂枝过度发散,同时增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
3.关注个体差异经方用药时,需要关注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强调辩证施治经方强调辩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方,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通过对患者症状、病因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实践案例患者张某,男性,25岁,感冒症状持续1周,伴有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选用桂枝汤加减治疗。
具体用药方案为:桂枝20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10g、葛根15g、杏仁10g。
1剂/日,水煎服。
经过3天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3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明智地制定未来的计划,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应用体会《伤寒论》经方只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蜚声一时。
经方之一乌梅丸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主方是乌梅丸。
药方组成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
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
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
浅谈经方临床应用的心得
2021/11/14
1
经方:是指《伤寒论》、《金 匮要略》及《内经》所载的方
特点:药味少、疗效显著。 “ 能起大病者经方也”
2021/11/14
2
一:原原本本,认认真真的 读 仲景书。 要学仲景之高学,仲景 之 高智和仲景之高悟。
2021/11/14
3
二:在“用”字上下功夫。
诊病首先要考虑用经方。 中医临证,必用中医思维 进行辨证论治。
2021/11/14
4
辩证思维六要
1 辨证中之证和证外之证, 注意其杂;
2021/11/14
5
2 辨静态之证和动态之证 ,注意其变;
2021/11/14
6
3 辨有症状之证和无症 状之证,注意其隐;
2021/11/14
7
4 辨宏观之证和微观之 证,注意其因;
2021/11/14
8
5 辨顺易之证和险恶之证 ,注意其逆;
2021/11/14
9
6 辨正治之证和误治之证 ,注意其伤。
2021/11/14
10
三:经方不仅能治缓证慢 证而且能治急证和重 证。
2021/11/14
11
例如:阳明和少阴的三急下证之用大承
气汤;亡阳、亡阴证之用四逆汤、四 逆加人参汤;肠痈之用薏苡附子败酱 散、大黄牡丹汤等等。
十:注意经方方药用量的 大小和比例。
2021/11/14
29
共勉诗 长沙道法叹高坚, 一代宗风代代传。 又有今朝诸学者, 登堂入室敢为先。
2021/11/14
30
2021/11/14
31Βιβλιοθήκη 2021/11/1424
八:切合实际,灵活变通。
经方临床应用心得体会
经方临床应用心得体会作为医学生,经方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方是中医奇宝,具有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适应范围广、应用方便等优点,是传统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经方对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经方的一些体会心得。
一、经方在临床应用中有其独特的优点传统中医药学的定义中,经方是指通过前人对于药物的认识、提炼、总结、归纳、整理和文献记载形成的治疗疾病的方剂。
在临床中,经方应用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高。
经方的组成方剂比较稳定,不易出现副作用。
与单味药相比,经方的治疗效果可能在剂型、剂量等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
2. 治疗意义明确。
经方中的复合方剂,能够起到相互协同、促进药效和改善患者症状等多种作用。
且有神形俱备、以病论治等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的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方剂组合进行治疗。
3. 应用方法多样。
经方可以通过口服、饮片、外敷、减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应用,且操作简便、费用较少,适用范围广,容易推广。
二、经方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1. 湿热邪毒病。
湿热邪毒病在中医中属于湿邪为主、热邪为次的外感病性质,主要以发热、头痛、咽喉不适、肢体酸疼、口干舌燥、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为主。
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祛湿利水、和中培肺等方剂,例如葛根清肺汤、大黄甘草汤等。
2. 脾胃虚弱病。
脾胃虚弱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胀腹泻、口干舌燥等症状,这类疾病适合使用调和脾胃、健脾益胃、温中散寒等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3. 肝肾亏损病。
肝肾亏损病主要表现为腰痛、肢体酸软、头晕失眠、性功能下降等症状,这类疾病适合使用滋补肝肾、益精补血、温补腰膝等方剂进行治疗,例如金匮肾气丸、补骨脂饮等。
三、经方在临床中的注意事项1. 剂量酌情变化。
经方在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以达到药效最佳。
2. 搭配合理。
在经方应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搭配不同的方剂,避免形似而功效不同的副作用。
应用经方治疗痹证的心得体会
应用经方治疗痹证的心得体会痹证,又被称为风湿痹症,是指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于人体,引发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经方在治疗痹证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
本文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探讨应用经方治疗痹证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辨证论治原则在治疗痹证时,首先需要进行准确的辨证。
辨证是中医治疗的基本理论之一,只有正确辨证,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痹证的辨证,主要包括寒痹、湿痹、风痹等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痹证,采用不同的经方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辨证非常重要。
二、风寒湿较盛者宜祛风寒湿在治疗痹证时,如果病程较短、肢体疼痛明显,并伴有寒性症状,那么通常是风寒湿较为盛。
这种情况下,可选用祛风寒湿的经方治疗方法。
例如,可以选择桂枝汤、银翘散等方剂,其能较好地祛风寒湿、温通经络,有效缓解病情。
三、湿热痹者宜清热利湿对于湿热痹的患者,除了出现疼痛以外,还可能有局部发热、红肿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清热利湿的经方治疗方法。
常用的方剂有苦参汤、青黛汤等,这些方剂能有效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从而改善湿热痹的病情。
四、活血化瘀对于慢性痹症有良好效果对于慢性痹症患者,往往伴随有气血运行不畅、痛风结节等情况。
这时,可以选择活血化瘀的经方治疗方法。
例如,可以选用川芎茶、红花酒等方剂,其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情,并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
五、个体差异决定方剂选择每个人的体质和痹症的表现都有所不同,对同样的治疗方剂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经方治疗痹证时,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方剂选择。
每个方剂都有其应用范围和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方剂对于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六、调理全身以根治痹证在治疗痹证时,单一使用经方可能不能根治病情。
因此,除了确保针对性的治疗之外,还需要调理全身,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饮食调理、适量锻炼、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入手,综合调理全身,有效根治痹证。
试述对经方的感悟及临床运用体会
试述对经方的感悟及临床运用体会对于经方的感悟及临床运用体会经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
我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经方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经方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更是中医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
在学习中医药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经方的理论知识,包括经方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分类、配伍规律等。
通过学习经方的基础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药的性味归经、归类、功能主治等特点,从而更好地运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
经方是中医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情和病人,而经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经方中的方剂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临床运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通过运用经方,我们可以有效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运用经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独特之处。
经方的配伍规律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不仅考虑了中药的性味、药理作用、归经等特点,还考虑了方剂中各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关系。
这些配伍规律的运用,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我遇到过很多病人采用了西药治疗后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而经方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也说明了经方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经方还可以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中医药学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经方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也是经方在临床运用中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医药学与其他医学的区别之一。
经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更是中医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024年经方应用体会范文
2024年经方应用体会范文____年以来,随着经方应用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作为一名医学研究者,亲身体会到了经方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在过去几年里,我积极参与并推动着经方应用的研究和实践,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这个领域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经方应用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经方应用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病症的个体化治疗。
与传统西药相比,经方应用更加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经方应用在治疗慢性病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慢性病是当前全球医疗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而经方应用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具有调节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慢性炎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我参与的一项研究中,我们通过经方调理的方法,对一批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经方应用在慢性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经方应用在疑难杂症治疗中也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多患者由于病因复杂或症状复杂多变,传统西医疗法往往难以根治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经方应用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症状等信息,采用多药多方的综合治疗方法,从而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在我参与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应用经方治疗了一位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通过调理气血、活血祛湿等方法,最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经方应用在疑难杂症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
此外,我还注意到,经方应用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复杂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和实践需要不同学科的专家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在过去几年的经方应用实践中,我通过与临床医生、药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师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合作,实现了经方应用的跨学科融合。
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和应用经方治疗的优势和潜力。
在未来,我将继续坚持中医药研究和实践的道路,并致力于推动经方应用的发展和推广。
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应用体会经方是中医药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我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经方的体会如下:一、综合治疗效果明显经方是通过多种药物的组合应用来治疗疾病,其中每一味药物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相比于单一药物的应用,经方的综合作用更加明显。
通过经方的应用,可以调和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达到整体调节的效果。
同时,经方中的药物组合可以相互协同,增强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我曾经应用桂枝汤来治疗感冒,患者服用后症状明显改善,寒热症状减轻,头痛、鼻塞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这说明经方的治疗效果确实明显。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经方的应用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化定制的治疗方案。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所以经方的应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剂。
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曾经遇到一位患者,患有失眠的症状,经过详细询问和辨证分析,我为他开了定方。
他服用后不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而且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这说明经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三、副作用小经方是中药的一种,相比于西药来说,中药的副作用要小很多。
我在临床应用经方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过严重的不良反应。
一方面,中药活性成分含量较低,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中药在配伍时有一定规则,副作用可以相互扬弃。
所以,经方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当然,在应用经方时,仍然需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四、疗效持久经方的治疗效果相对持久。
这是因为经方可以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持久的治疗效果。
我曾经应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等症状,患者服用后,不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长期服用后,可以明显感觉到体质的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基本上消失了。
这说明经方的治疗效果可以持久。
五、预防保健作用明显经方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中医认为,经方中的药物可以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预防和保健的效果。
经方运用的粗浅体会
经方运用的粗浅体会如何学习中医?每一位中医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今天,我从自己临床实践运用经方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下学习体会,具体就从内分泌科常见的汗症说起。
在门诊每天会碰到很多出汗异常的病人,仔细询问病情会发现出汗的症状各不相同。
有一次诊一老太,受出汗困扰已十年,汗后特别怕风吹,我就以“桂枝汤”原方给药,一周后老太很开心地来,说“十年的毛病居然一个礼拜就好得差不多了,早知道我早该来,省得我白出了十年汗。
”此后,对于这种汗后恶风的患者我都会考虑使用“桂枝汤”,屡获良效。
但在使用这张方子时我也有过纠结,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更年期的患者,烘热汗出阵作,但汗后特别怕风。
按以往常规的思路,更年期从肝肾亏虚论治,应是“二仙汤”加“二至丸”化裁以肝肾同补、育阴潜阳,但这位患者汗后实在太怕冷了,舌苔脉象也符合“桂枝汤证”,这种温性药会不会使烘热更重呢?思想斗争到最后决定还是试用桂枝汤原方。
患者一周后没来复诊,我想大概是无效,所以不来找我。
没想到三月后,她因为别的不适主诉来找我,并告诉我吃了一周药,烘热汗出就完全好了。
我惊讶于“桂枝汤”的神奇疗效,感慨组方真的不必拘泥于病种,“有是证便用是药”真是至理名言。
还有一次,我以桂枝汤治疗一位男性出汗患者,来复诊时他说,我把他的鼻炎也给治好了。
我就逐磨,“桂枝汤”怎么能治鼻炎,突然想到伤寒论原文中提到“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原来背条文时对鼻鸣干呕这四个字没什么感觉,当病人的疗效与条文能对得上时,它就不再是条文,而是变成了自己的经验,经方也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经方,而是成为自己的经验方。
有些患者的出汗特点很有意思,只有半身出汗。
我碰到第一个这样的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告诉我只有左半身会出汗,右半身一点都不出汗,分界线清淅。
我想,这不是半表半里的少阳证吗?虽然患者的舌苔、脉象、感觉等都没有特征性的提示,我就用“小柴胡汤”原方和解少阳,来复诊时患者诉第二天对侧也开始正常出汗。
经方应用的感悟和体会
经方应用的感悟和体会(2017-10-16 22:23:04)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 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
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专方。
经方临床运用的体会----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的体会----陈瑞春经方的临床疗效,为历代医家所赞誉。
它的科学内涵、实践运用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兹不揣浅陋,谈点个人拙见。
一、精辨病机拓宽运用范围《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八纲辨证为目,开拓中医认识疾病的辩证思维方法;以八法论治,统辖诸病,形成完备的治疗手段。
然而,要使经方的运用得心应手,关键是精于辩析病机。
所谓“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通过辨证求因,以期明晰病机,因而才有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比如桂枝汤之有汗能收,无汗能发,缘其病机都是“营卫不和”,临床上主症自汗或无汗,其病机是营卫不和者,均可以用桂枝汤治疗,这就是病机与证候的统一性。
临床实践证明,精当的辨析病机,是拓宽经方运用的关键。
笔者喜欢用小柴胡汤,可以说每日临证必用。
在《伤寒论》的条文中,诸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者,主以小柴胡汤。
学者只是从“但见一症”之训,谓只要有上述一症,则予小柴胡汤。
如果仅是但见一症,即用小柴胡汤,那只是对症发药,对号入坐,不能更深层次地品味仲景制方用药的真谛。
所以,要真正拓宽经方运用的思路,做到以一方统百病,至关重要的是洞悉病机,在病机二字上深人细致地辨析,才是灵活运用经方的绝招。
比如说,小柴胡汤证的病机,一般的说是“少阳半表半里,寒热夹杂”,故以小柴胡汤和解之。
这只能说是是从表象上理解,从表里分证,外感三阳病则可。
而从拓宽经方运用的思路,更广泛地运用于内伤杂病则不可。
临床以小柴胡汤为中心,外感可治,内伤可调,虚证可用,实证亦宜。
广泛运用于内伤杂病,诸如心血管病、肺系病、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用小柴胡汤的机会甚多。
扩大小柴胡汤的运用,旨在精细辨识病机。
小柴胡汤证的病机,在论中能够找到的脉络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这是服汤以后药物效应的记载。
若能深思这条原文,综观小柴胡汤证的运用,细审其病机是:表里失和,营卫不谐;脾胃失调,肝胆不利;肺气失宣,胸阳不畅;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等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三焦不畅,枢机不运。
试述对经方的感悟及临床运用体会
试述对经方的感悟及临床运用体会经方,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中医师,我深刻认识到经方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并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经方是中医学的宝库,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经验。
经方包括了古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总结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通过学习和运用经方,我深入了解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药物的性味归经作用,使我对中医学的整体认识更加深入。
经方在临床运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的疗效是以整体为基础的,经方作为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经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调整整体的平衡。
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经方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调理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暂时的缓解。
这种整体化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经方还有一些独特的临床应用体会。
临床实践中,我发现经方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肝胆疾病、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单一的西药治疗效果有限,而经方可以通过调整整体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外,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经方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并能够起到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通过临床实践,我发现经方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经方是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学习和运用经方,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经验,同时也从临床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感悟。
经方作为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还发现经方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效果。
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7篇
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7篇我们没个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必须要保持一个清晰的思路,流于形式的体会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只有认真写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篇1不知不觉已经在附一实习结束,这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书则是为了实践。
1、注重细节在病房里工作,不但要记住病人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而且要记住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全部细节:药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注重细节。
我们得经常去查房,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了解患者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等等。
给血压高的患者量血压,给糖尿病患者制定膳食方案,给有损伤的患者包扎换药等等。
2、培养思维在临床工作,我觉得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这点也是我有所欠缺的,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接触病人后形成初步临床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
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就要求实习医生详细正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尽量掌握病人所有疾病的相关信息是进行正确临床思维的关键,尽管现在先进检查设备很多,但是辅助检查只能取到辅助诊断,印证结果的作用,只有详细的病史和可靠的体征才是对疾病推理性分析的客观依据。
此外,还要建立严密的逻辑思考,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实习生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辨,但切忌不科学,不严谨的联想,应对病人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结合病人主要表现及其相关的背景因素,将各个方面的症状整合起来思考,抓住问题的实质,有限度地寻找相关理论来解释,而最终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悟其实个人觉得,这一点在于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悟。
其实在中医科实习的体会远远不止上述几点,心之所向,即为天堂,我们心中充满世界,充满爱,自然你便能给你的身边带来爱,你的身边都满满的是爱,那你的世界,不就是一个爱的世界吗?世人多疾苦,在医院实习的时间,自己看到了许多病人背后的事,家境,付出,责任,承担,辛勤,汗水,泪水,荣耀,使命。
中医临床经验:经方应用心得体会27条
1、当归四逆汤,他的基本的药性就是会让你的能量都聚集在血分,然后以上下来讲的话,会把你上面的心阳往下面压下去,压到下半身,当然这个方子在少阴病主要就是治疗血分寒,所以那就是身体各种各样的扯痛。
那你记得你得了少阴病,你躺在床上,发现你翻身的时候,哎呦,会痛一下,那就要记得当归四逆汤。
2、少阴病我们用大剂附子还来不及,那你还一直在丢清热的药,结果就是造成那个人的感冒大幅度恶化, 3、有些人的狐臭是体味,就像味道比较像外国人的味道,那个不是防己黄芪汤,但是他那个狐臭或者是汗臭是腐臭味的,就是好像东西坏掉了,就是,如果这个人的狐臭闻起来比较像狐狸或是狗,那个是体质,姑且不论,不是这一路。
但是如果比较像是死掉的狐狸或者狗的话那就防己黄芪汤,就是死猫死老鼠那个味道 4. 水肥的特征是:肉垮垮肉垂垂,天气热的时候非常容易出汗,脸色就算是白皮肤,你会觉得他这个白皮肤有一点泛灰,就是有一点泛灰黑的感觉,就是那个颜色是白,但气色是黑,就是你觉得他脸色有一点灰灰的,然后一到了夏天一流汗,别人闻到他的那个汗味是腐臭味,包括恶性的狐臭,这也是防己黄芪汤的症。
5.『乌梅丸』的辨证点,你如果看到那个人的舌根有一块黄苔,老是不退掉,那就代表他肉体的心脏被一层热痰包住,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同时具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三个证。
」因为厥阴膏肓有病的时候,这里面有痰。
他说:「吃乌梅丸之后,这个人的心脏周围的痰会从大便里面排出来,然后他三个病都好了。
中医临床经验:经方应用心得体会27条 6.吃当归会上火的人,是因为当归会释出肝中所藏之血,平常体质寒而脉管偏窄的人,一下子容不了血量暴增,就会因此而牙龈肿了。
这种人如果在当归剂中加一些芍药(可以比当归多一些,但不要多太多),再拉些血回肝脏,就不会上火,这个道理亦可见于四物汤之中。
7. 柴胡的用量:轻剂量的柴胡,五分以下的,那是升提补气药用的引经药;中剂量的柴胡,是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用的,症状以「胸脇苦满」为主;重剂量的柴胡,是处理少阳区块的少阳病,症状以「往来寒热」为主。
2024年经方应用体会模板
2024年经方应用体会模板____年经方应用体会【引言】在____年,经方应用在医疗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人们保健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有幸参与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体会。
下面我将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分享____字的经方应用体会模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方。
【一、经方应用的背景和意义】在介绍经方应用体会模板之前,先简要回顾一下经方应用的背景和意义,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方。
【二、经方应用体会模板】1. 确定病情和辨证施治:经方应用的第一步是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包括症状、病程、病因等方面。
然后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符合其特点的治疗方案。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2. 选择合适的经方和调剂剂量: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经方。
经方的选择要考虑到经验和理论的结合,尽量选择经过验证并且适用于该病症的方剂。
同时,在选择经方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剂,包括加减药物和调整用量。
这一步骤需要医师具备较高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素养。
3. 严格控制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在使用经方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循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的规定。
不同的方剂和药物有不同的用药规定,包括用药时间、用药量、用药频次等。
医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规定,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4. 观察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经方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选择的方剂和药物,还取决于医师的观察和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反应,及时进行观察和记录。
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医师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更换方剂、增加或减少药物等。
5. 加强中医药理论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经方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师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于年轻的医师来说,要加强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并且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同时,要善于总结和沟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共同提高。
读经方感悟心得体会范文(2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以来,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经方的神奇疗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神奇的世界,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有了全新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读经方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经方的魅力经方,顾名思义,是指中医学中具有悠久历史、广泛流传、疗效显著、经久不衰的方剂。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创立了诸多经方,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等,这些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经方的魅力在于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经济实惠。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许多经方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具有很高的治愈率。
例如,麻黄汤对于感冒、流感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白虎汤对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病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这些方剂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医嘱,很少有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使用。
二、经方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其理论基础是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指将人体病变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并根据六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来辨证论治。
经方的运用,正是基于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在阅读《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六经辨证的奥妙。
张仲景通过对六经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人体病变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治疗疾病的科学依据。
例如,桂枝汤适用于太阳中风证,麻黄汤适用于太阳伤寒证,白虎汤适用于阳明热证,这些方剂的治疗原则正是基于六经辨证。
三、经方的临床实践经方的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经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点至关重要:1. 严谨的辨证:辨证是中医治疗的前提,只有准确辨证,才能选择合适的经方。
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严谨辨证,切勿盲目用药。
2. 灵活的加减:经方虽然疗效显著,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经方应用体会范文
经方应用体会范文近年来,在中医药领域中,经方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推崇。
作为中医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方应用在调理疾病、提升养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了一些常用的经方,并对其应用进行了一些体会。
以下是我对经方应用的体会,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首先,我发现经方应用的养生效果显著。
例如,我曾经配制了一种名为六味地黄丸的经方,该方药是由当归、黄精、山药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
据说,该方药可以滋养肝肾,补血益气,对于一些肾虚所致的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面色无华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我就将这个方子推荐给了一个患有肾虚的中年妇女。
经过一个月的服用后,她告诉我她感觉精神好多了,腰也不疼了。
这件事让我深感经方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对于一些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是非常有效的。
其次,我发现经方应用可以与其他疗法相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比如,我遇到了一个患有胃病的病人,他的主要症状是胃酸过多,导致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我在给他配制了一种名为藿香正气水的经方药后,还结合了一些饮食疗法,并建议他适当锻炼身体,避免过度劳累。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告诉我他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胃痛也减轻了很多。
这让我更加相信了经方与其他疗法结合的重要性,通过综合调理,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此外,我还发现经方应用对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明显。
比如,我碰到了一个患有高血压的老人,他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心悸、失眠等。
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体检,我为他配制了一种名为降压安神汤的经方药,并且建议他注意饮食、控制情绪、适当运动等。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的血压明显下降了,症状也有所缓解。
这让我对于经方在慢性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它可以调理人体的整个系统,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最后,我发现经方应用需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宜。
同样的经方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我曾经为两个患有失眠的人配制了同样的经方药,但一个人效果很好,而另一个人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2023年经方应用体会模板
2023年经方应用体会模板一、背景介绍2023年,在经方应用的发展中,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方应用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草药及其配方的研究,经方应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和病症,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经方应用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经方应用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中草药制剂,还包括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中药微量元素的提取和纳米药物的制备等。
2. 个性化治疗:经方应用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药方调配,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3.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验证:经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经方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验证,使其在医学界获得更高的认可度。
三、经方应用的优势和作用1. 综合治疗作用:经方应用往往采用多种中草药的组合,具有综合治疗的作用,可以同时调理多个病因和病症。
2. 药效温和:经方应用的中草药往往具有温和的药效,不会产生副作用或过度刺激,适用于多种人群和长期服用。
3. 舒缓病症:经方应用中的一些中草药具有舒缓病症的作用,如中草药的镇静、提神、解毒等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4. 强化免疫功能:经方应用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和经络,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四、经方应用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中草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在经方应用的治疗下,患者的鼻炎症状明显减轻,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减少。
经方应用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和经络,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减轻了炎症反应。
2. 案例二:中草药治疗慢性胃炎通过经方应用的治疗,患者的胃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胃烧灼感减轻。
经方应用通过调理患者的脾胃,促进消化道的修复,减轻了患者的炎症症状。
五、经方应用的展望和挑战1. 展望:随着经方应用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中草药和中药制剂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
2. 挑战:经方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等问题需要解决。
经方应用体会范本
经方应用体会范本一、简介经方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基础。
它是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与总结,归纳出的中药方剂和治疗原则。
经方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许多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对几种经典的经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应用经验,以下是我对其中几种经方的应用体会的简述。
二、四物汤四物汤是《金匮要略》中的一方,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四味药组成,是补血养血的良方。
我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将其用于病人虚血不足、气血不和引起的月经不调、脱发等症状。
经过长期观察和回访,我发现四物汤对于改善病人的血液状况和调理内分泌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一些产后妇女中,四物汤也可以促进产后恢复,调理子宫,增强体质。
当然,四物汤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一些具有肝肾不足的人和经期出血过多的人应慎用。
三、消渴汤消渴汤是《伤寒论》中的一方,由知母、黄连、石膏、麦冬等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和高血糖引起的口渴、多尿等症状。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消渴汤常常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配合饮食调理和运动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血糖水平和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消渴汤并非万能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需要结合个体情况,个别调整药物配方和治疗方案。
四、清热解毒汤清热解毒汤是《伤寒论》中的一方,由黄连、黄芩、连翘等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在我临床实践中,清热解毒汤往往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基础方剂,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我还注意到,清热解毒汤对于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结核病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虽然清热解毒汤对于一些急性病毒感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五、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金匮要略》中的一方,由山药、熟地、茯苓、泽泻、牡丹皮、丹皮等药物组成,是一种滋阴强肾的方剂。
我在临床实践中将其用于治疗一些肾阴虚引起的症状,例如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应用体会————————————————————————————————作者:————————————————————————————————日期:ﻩ经方应用体会《伤寒论》经方只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蜚声一时。
经方之一乌梅丸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主方是乌梅丸。
药方组成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
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
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
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
辨肢厥一证,是乌梅丸应用关键。
临床所见,寒热虚实均可引起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气相顺接,则四肢温和;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证时,谆谆告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
脏厥者,乃下焦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之证,亦有肢冷脉微,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上热证和“下之利不止”的下寒证互看,更要注意显而易见的“吐蛔”一症,此为厥阴脏寒吐蛔而厥,与脏厥的独阴无阳相悖,临证当细辨之。
临床应用乌梅丸当以气机的升降失调为依据,其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临证方可用之。
因乌梅丸寒热互用能和其阴阳,苦辛并进能调其升降,补泻兼施能固其虚实。
经方之二真武汤有真武汤,心衰,肾病,也不是不治之症。
真武汤又名玄武。
古有四神,也叫四象,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此乃是我国古代人民喜爱的吉祥物。
真武汤以真武命名,可以想像其在经方中的应用地位。
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伤寒学者,经方临床家冯世纶对其下以,“头晕,心悸,下肝浮肿,或痛,脉沉。
”用方指征即可大胆运用真武汤。
真武汤是少阴虚寒兼有停饮的主方。
其病因病机是虚寒停饮,即可使用此方。
慢性肺病、心脏病、肾病只要有水液停留即考虑使用真武汤。
小小一个真武汤可谓起死回生,功不可没。
此就是经方的力量。
真武汤不但对心肺肾的病使用许多。
而还以下三病以有大有用武之地。
1。
小儿腹泻。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
”当今中医儿科名家董廷瑶亦认为:“脾虚寒泄较为多见。
尤其发病逾月者,每见阳虚寒泄,很少湿热为患。
推究病因,大抵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往往重裘厚被以求温暖,饮食营养唯恐不足,结果适得其反,患儿对外御邪能力下降,易遭风寒暑湿之袭;内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阳受损,水湿不运,泄泻遂作。
更有一部分小儿,恣啖冰饮,一任满足,本来“稚阳未充”、“脾常不足”,再受寒湿所伤,必然殃及脾阳,如此,腹泻尤易发生。
又有治之失宜,或苦寒迭进,或滥用西药,以至泄泻旬时逾月,久延不愈,亦成阳虚寒泄之证。
此时疏以真武汤,有立街秆见影之效。
金·成无己曰:“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治疗阳虚寒泄,确属最佳方剂,用之中的,往往一二剂即可见效。
方中附子温阳散寒,得干姜则守而不走,专事温中,且散寒力增强,原方中生姜,因其走表,故易之;白术健脾燥湿,辅佐附子同除寒湿,茯苓渗利水湿,符合“治湿必利小便”之旨,白芍敛阴和阳,不致附子、干姜温燥太过。
合方总使阳气振奋,阴寒消散,脾胃健运。
水湿得化,泄泻自愈。
总之,本方既可增强脾胃功能,又可消除肠道寒湿之邪,消补兼施,所以奏效迅捷。
2。
老年性疾病。
人老则虚,首当其冲的当数肾阳虚,肾阳虚及脾。
脾阳虚则水湿内聚不去。
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是标,真武汤对老年病有着斧底抽薪之意。
温肾补虚。
健脾蠲饮,此真武汤也。
人老之病有几个脱离到了头晕,心悸,下肢浮肿。
凡见此症组症中一症者,即可放心使用真武汤,或加减用之。
3。
肥胖。
肥者多湿,湿多脾困也,困久必虚。
脾虚及肾,肾为元阳,肾阳一出,湿及阳化。
此乃肥胖治本之法。
湿化脾健。
脾健则湿无聚之理。
真武汤温肾健脾,直捣肥胖病根。
那有无效之理。
经方之三:黄连阿胶汤:一个阴虚内热主打方。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以上二条《伤寒论》高度括出黄连阿胶汤的用药指征。
1.首先是,心肾两虚。
2.阴虚而生内热。
临床上可用于失眠,盗汗,衄血,复发性口疮,糖尿病阴虚热盛型、产后发热、怔忡、心律不齐、胃痛、崩漏等内外妇科疾病。
经方之四:四逆散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本方原意,是阳气郁厥,四肢厥逆为辨症要点。
以少阴阴阳两虚为本,四肢厥逆为标来辨症论治临床上内科病。
或咳嗽,或心悸,或腹痛,或泄泻。
四逆散加干姜五味汤,四逆散加桂枝汤,四逆散加茯苓汤,四逆散加附子汤,四逆散加薤白汤。
今人多用四逆散为肝脾不和的基本方,用于治疗肝胆病,脾胃病,肝经病如颈淋巴结核,下阴疾患,男科妇科疾患,和肝主筋,软组织损伤之类疾病。
经方之五:小柴胡汤:一个包治万病的千古神方。
有人说人为什么会患病,总结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
又为什么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呢,那是气机不畅所致。
何谓气机不畅?答曰肺气不宣则咳。
心气不畅则悸,失眠,健忘。
脾气滞则运化无力。
肝则主疏泄。
疏泄失常则情志失常,消化停滞,不能运行气血。
三焦滞,元气无法运行,水道运行失常,则生万病。
肾主纳气,气机不畅,纳气之功则受阻,则累,呼多吸少。
脏与腑为表里。
脏病及腑,所以大肠小肠胆胃膀胱无一能免气机失调之乱。
小柴胡汤为三焦枢杻之剂,少阳首方,外可治表,内可治脏,中可和半表半里。
其方药有柴胡,黄苓,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散敛并用,非杂乱无法也,正法之妙也”。
戴北山也有大体相同的见解,他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逆谓之和”。
临床应用中可据寒热,虚实,表里,来调阴阳,和气血。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表者解之,里者清之。
总之以三焦疏利为准则。
元气行则万病终。
经云,但见一症即可用之,其症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又有口苦,目眩,咽干。
舌为白腻,脉弦为准。
古有战乱时期,食不裹腹,从内经中分出脾胃论,多用四君,补中益气汤治百病。
今可是小康,温饱则思淫欲,思字当头用气机论,也可加减变通治疗万病。
当今社会,病情多是错综复杂,小柴胡不可谓为一个重点的研究对象。
对肝胆病,脾胃病,心血管,肺部病,肾,神志病,肌肉,筋骨病,每每能取疗效。
经方之六:白通汤何谓白通汤?附子启下焦之阳上呈于心,干姜温中土之阳以通上下,葱白辛滑通利,以宣能上下,以解阴阳格拒,因葱白能通阳气故为白通汤。
白通汤主治少阴病,下利。
也就是说,凡阴盛阳虚之腹泻者,都可考虑使用白通汤。
在临床上多用于久泻,或素体阳虚之体。
此方对许多西药治疗无效的久泻,有显著效果。
经方之七:半夏泻心汤六经有少阳小柴胡枢机之剂,三焦则有泻心类方枢机之剂。
半夏泻心汤则是三焦枢机之剂中的要剂。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二黄(黄连。
黄苓)人参,干姜,灸草,大枣七味药组成。
方中半夏为君,和胃降逆止呕。
二黄苦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佐参草枣补益脾胃,共达到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
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临床上多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在应用其方时重点掌握寒热虚实四点上。
1。
虚。
脾气虚,胃阳弱,见乏力,便溏,泄泻。
2。
实。
气机升降失常见胃脘痞满,腹胀。
3。
寒。
胃阳不足见恶食生冷,脘腹痛冷痛。
4。
热。
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
凡见以上四点即可大胆使用半夏泻心汤。
用药加减情况。
1。
先辨寒热,伤寒论上以规定了剂量,在具体应用时,不必拘泥,加临床病例的寒热多少是不同的。
如果是热多寒少,则苓连用量宜大,而姜夏参草用量要适当减少,反之,则后者加量,前者减量。
2。
关于幽门螺旋菌。
如果不是热过重,则不要因螺杆菌而加重苓连用量。
因为过用苦寒可能损伤脾胃之气,不唯于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
当然,苦寒之物的抑菌作用效显著,在确有此菌的前题下,适当加重苓连,或另外加入公英,银翘,等清热解毒之品也有必要。
但皮时在适当加重姜夏的等用量,温而制之。
3。
关于痞。
半夏泻心汤对胃动力是双相调节作用。
不足者,增强之,张力过高,它又可缓和之。
如腹胀较重者,可适量加一点辛香行气,醒脾胃气的药物,如丁香,木香,厚朴,砂仁。
4。
关于甘草,大枣的作用。
甘草,大枣,一般认为甘味入脾胃,能补虚和胃。
有雍滞之弊,似于心下痞不宜,所以用量偏小,这是错误的。
草枣在半夏泻心汤中除了能发挥补脾和胃的作用,还有另一方面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和诸药”即调和药剂,减弱药汤的苦味,使胃能受药,使患者能受药。
故草枣用量不可太小。
半夏泻心汤是一剂作用于中焦,疏通上下两焦之枢机之剂。
消化系疾病日久,寒热错杂者十之八九,虽药味简单,但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