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间隔旁道。
第一个刺激同时激动his束和局部心肌。激动经旁道逆传同时经his束前传,因此qrs不宽。
第二个刺激只激动局部心室肌,激动经旁道逆传故SA间期不变,激动同时经旁道前传,故qrs 宽,his束为逆行激动,故晚于A波。
图2是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动过速,红色箭头指出高位右房(HRA)通道是心房的最晚激动点,这基本上排除了典型右侧kent氏束纤维参与的大折返。
从心房的激动顺序看,逆行心房激动蓝色箭头所指最早激动点在冠状窦近端(CS78)通道,但
绿色箭头所指仿佛又在希氏束通道近端最早激动,大体心房激动顺序是:冠状窦近端或希氏束处最早激动,冠状窦中段再次激动,冠状窦远端第三激动,高位右房最后激动,从这种激动顺序基本可以除外典型左侧和右侧游离壁旁道的可能。
问题可能就集中在冠状窦区和希氏束区,鉴别还是以上提到的一些内容,但基本排除了典型游离壁旁道。
第三个图是在心室早搏刺激时的图,基础刺激标记S1,早搏刺激标记S2。
在基础心室刺激时,V A融合,提示逆行传导快速,但S2发放时,V A间期骤然拉开,提示传导经过了缓慢传导区,如果是旁道,经典的应该是全或无传导,要么传,要么不传,不会发生类似房室结的递减传导,所以这里基本排除间隔部或希氏束部的典型旁道。
再观察S2是(标记B),希氏束通道V波呈M型。
再看标记A处,明显的希氏束近端通道最早除极,提示是向心型逆传。
再看标记B处,冠状窦近端和希氏束部几乎同步除极,但所有心房激动都延迟了,说明经过了慢通路传导,这种激动顺序与心动过速发作时激动顺序一致,如果是房速,心室逆传和心室正传,心房激动顺序居然一致很难解释,所以可以排除低位房速。
因此,似乎这种心动过速主要集中鉴别是:慢旁道、不典型A VNRT,另外还有慢径路和慢旁道组成的折返。
看过的资料介绍,加发RS2刺激可以鉴别不典型A VNRT和慢旁道。
这里个人认为不典型A VNRT可能性大,心动过速是慢-慢型A VNRT。心内电图俺不行,才学,没有多少实际经验,都是书本上的东西,望指正。
另老板告诉我:现在间隔部慢旁道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中径没有前传功能,只有逆传功能,慢径出口可在冠状窦口,中径出口可在冠状窦口和His束之间。有人认为慢旁道可能就是中径。另外,箭头标记的希氏束通道上那些低振幅波是心房波还是慢电位呢?
这是一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为室-房双径路,发作时是由于心室通过慢通道逆传(心室S1S2刺激时S2后V A分离,这相当于我们常见室上速房室结双径路时的"跳跃现象"),形成心室向心房的慢径传导,心房激动又通过快径传到心室------折返环形成.一般是由室早诱发.
RS2刺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鉴别手段。
一般是在心动过速的情况下行刺激,设定好程序后,刺激器会根据心室波的感知来发放刺激,然后逐渐递减,直到到达希氏束的不应期。
因此在体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经希氏束下传和心室起搏相融合的R波,并且随着刺激信号的提前,R波幅度逐渐增高,冠状窦心内电图则显示为V波逐渐提前。在未达希氏束不应期之前,两种心动过速都会出现V-V间距逐渐缩短,而A-A间距也同时逐渐缩短(有时不太明显),V-A 间期不变。但达到希氏束不应期后,(希氏束电位后30ms之内)之后,A VNRT则会出现V-V 缩短,A-A不变,V-A相应延长,而A VRT则会出现V-V缩短,A-A缩短,V-A不变。此时可以鉴别诊断。
此外并不是RS2刺激能够终止心动过速就一定是AvRT,还有一条就是虽然终止心动过速但心室刺激不能逆传到心房,说明在希氏束不应期内,假如逆传到心房心动过速终止,并不能作为鉴别的依据。
RS2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希氏束看作一扇门,我们提前刺激到它的不应期,门就关闭了,这个时候假如还能逆传上去,说明存在其他的门,这就是旁道,A VNRT只要一扇门就够了,而A VRT需要两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