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土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土壤

一、预习导航

【预习题】

通过预习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土壤?它有什么重要性?

2、读课本图3.47找出四大圈层、土壤在图中的位置;找出三种颜色的箭头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3、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什么是土壤肥力?

土壤是有哪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与土壤肥力有何关系?它们的物质状态和物质组成分别是怎样的?

4、试解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分哪几个阶段?是什么因素在起主导作用?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表现在哪些方

面?

6、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有什么影响?

7、土壤有那几个层次?耕作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资料卡片】

巴比伦王国的衰落

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古代巴比伦王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数学、天文学、医学、文学和建筑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对人类文明做过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使得居住在那里的苏美尔人不得不纷纷逃离这个地区,使很多城市和乡村变成废墟,终于导致巴比伦文明的衰落。据考古学家研究,公元前2500年时,该地区大麦、小麦的种植面积比例大致是相等的。1000年后,小麦只占作物的1/6。又过了800年,因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完全停止了小麦生产。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使原来一个土壤肥沃的巴比伦古国,变成不毛之地。

中国蜣螂的功劳

蜣螂俗称屎克螂,嗅觉灵敏,能在3千米内闻到尿便、脏物的气味,便循臭爬去,用脚趾扒松粪土,搓成圆球,有的雌虫便在球上产卵,然后埋入半米深的土里,小蜣螂便以粪球为食,蜣螂多的地方,地上脏物不过夜,所以蜣螂有“义务清洁工”之称。澳大利亚牧业发达,牲畜粪便到处覆盖,竟使草原荒芜。后来从中国引进蜣螂,经过几年繁殖,改善了牧区环境,使牧区生态系统得到新的平衡。这说明在已经形成的生态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二、课堂释疑

【本节重点、难点】。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土壤的肥力特征。

3、生物对土壤肥力形成的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要点预览】

1、什么是土壤?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有什么作用?

土壤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读“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图,据图可知,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

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联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

土壤的四个组成部分正好与四个圈层一一对应,矿物质

来自岩石圈的风化,有机质来自生物圈中生物体的积累

和转化,水分与空气分别属于水圈和大气圈的组成部分。

可见,土壤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二,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土壤中生长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矿物质转化为有机质;微生物又通过分解作用,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把有机质转化为无机质。这种能量与物质的连续转化过程,使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统一系统。

第三,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并且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使地表由裸露岩石变为草木生长,从而导致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可见,没有土壤,就没有我们周边的地理环境。

2、什么是土壤肥力?影响土壤肥力特性的因素是什么?

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一般将水、肥、气、热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其中水分和养分为营养因素,空气和热量是环境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这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土壤的肥力特征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的特殊的物质组成形成了土壤的肥力特性。

3、理想土壤的物质组成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对土壤肥力有什么影响?

从下面的“土壤的物质组成”图中可以看出,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它们当中既有无机物,又有机物,并且固相、液相、气相三相俱全。其中矿物质和有机质属于固体部分,矿物质所占比重最大,是土壤的物质基础。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具有很大流动性,其组成比例常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土壤中的每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系,共同形成土壤肥力特征(见下表)。

其中,矿物质和有机质都能提供植物养分,但二者提供的养分是不同的。矿物质释放钾、磷、钙、镁等养分元素,是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而有机质则是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释放以氮素为主的养分。

土壤水分不是“纯水”(H2O),而是含有各种“溶质”的“土壤溶液”。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的比例变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很大。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受排挤,造成土壤缺氧

和土温下降;而空气过多则水分减少,造成养分、水分供应不足。

4、土壤与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关系?

(1)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因为农业生产首先是绿色植物的生产,而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必须在土壤中扎根立足,并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和水分。

(2)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5、土壤的形成过程有哪些阶段?

土壤的形成受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其中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土壤形成阶段如下表所列: 6、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是什么?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观察下图不难看出,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有机质的积即植物有选择地吸收营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机质又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成更复杂的有机胶体—腐殖质,在母质中不断积累,形成土

壤的肥力。

的形式分散在土壤中,很容易被淋失,但植物根系能有选择地吸收营养元素,使这些营养元素通过生物循环保存在土壤表层,并不断富集起来,不会淋失。所以说,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有机质,就没有相对富集的营养元素。因此,土壤的形成过程可以用下表来总结:

7、人类活动对成土过程有什么影响?

人类活动也有意无意参与成土过程。自然土壤形成后,经过人类的开垦,不断翻耕、施肥、灌溉,使土壤不断熟化,由生土变熟土,熟土变为肥土。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也称农业土),如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等。可见,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地改良,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