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小实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神秘的大自然快乐科学小实验 PPT课件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 探索因参与更精彩, 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 探索因参与更精彩, 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 探索因参与更精彩, 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01 科学实验室
02 科学实验室
课堂检测
上进行多种问答巩固知识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 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我们并不 遥远。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 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我们并不遥远。
(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 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 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 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 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知识点讲解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 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 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课堂检测
ABCD
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
科学因探索更无
科学因探索更无
科学因探索更无
限,探索因参与
限,探索因参与
限,探索因参与
限,探索因参与
科学实验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 探索因参与更精彩, 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 探索因参与更精彩, 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01 科学实验室
02 科学实验室
课堂检测
上进行多种问答巩固知识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 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我们并不 遥远。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 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我们并不遥远。
(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 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 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 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 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知识点讲解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 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 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 离我们并不遥远。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限,探索因参与更精彩,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科学离
课堂检测
ABCD
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
科学因探索更无
科学因探索更无
科学因探索更无
科学因探索更无
限,探索因参与
限,探索因参与
限,探索因参与
限,探索因参与
小学生科学实验课-导体与绝缘体

五年二班科学实验课
知识链接
工人在检修电路时,为什么要戴上橡胶手 套、穿上橡胶鞋、戴上塑料头盔?
导体与绝缘体
五年二班科学实验课
导体与绝缘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后思考
图中正在施救的小 朋友做法对吗? 为什么?
五年二班科学实验课
导体与绝缘体
五年二班科学实验课
课后作业
除了导体和绝缘体外,生活中 还有超导体,半导体。请你课外 上网查找超导体和半导体的相关 知识并相互交流。
五年二班科学实验课
像铜芯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
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
金属、人体、盐水、大地……
铜芯
像导线外包着的橡胶塑料那样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
们称它为绝缘体
木头、塑料、橡胶、棉线、陶瓷、 玻璃……
橡胶塑料
导体与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
五年二班科学实验课
1、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例如铝、铁、铜、银等,大部分金属 都是导体。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 成为自由电子,留下的正离子(原子实)形成规则的点阵。
《导体与绝缘体》PPT课件
小学生 科学实验课
《导体与绝缘体》PPT课件
学习小目标
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 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理解导体与绝缘 体的基本概念。
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 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
与同学探讨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形成 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导体与绝缘体
生活中的玻璃棒、玻璃杯、塑料尺、橡皮、木块、尖 刀柄、食用油等都是常见的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的定义:
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 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 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 子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 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 形成明显的电流。
科学小实验一-水的过滤和净化(共6张PPT)

1、准备好塑料瓶当作过滤器, 同时准备好装水杯。
每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时,看到的是清清的水。 今天我们做的水过滤小实验和水厂的工作很像:
2、把滴水盖安装在滤水器上,
然后把滤水器倒悬xuán在水杯上 而江河里的水,却是混浊zhuó的,大家知道自来水厂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变干净的呢?
2、把滴水盖安装在滤水器上,然后把滤水器倒悬xuán在水杯上方;
4、把混水倒入滤水器。
第3页,共6页。
科学小实验(一):
最后出来的水真的很干净!
最后出来的水真的很干净! 而江河里的水,却是混浊zhuó的,大家知道自来水厂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变干净的呢? 原来水厂用过滤净化的办法:经过取水、沉淀diàn、过滤、吸附fù 、消毒杀菌、最后达到净化的效果。 1、准备好塑料瓶当作过滤器,同时准备好装水杯。 最后出来的水真的很干净!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有了许多新发明,江河湖水通过它可以直接喝,在户外探险、野外生存等方面都非常有用。 今天我们做的水过滤小实验和水厂的工作很像: 原来水厂用过滤净化的办法:经过取水、沉淀diàn、过滤、吸附fù 、消毒杀菌、最后达到净化的效果。 今天我们做的水过滤小实验和水厂的工作很像: 每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时,看到的是清清的水。 原来水厂用过滤净化的办法:经过取水、沉淀diàn、过滤、吸附fù 、消毒杀菌、最后达到净化的效果。 今天我们做的水过滤小实验和水厂的工作很像: 3、按小石粒、滤布、砂、炭粒、小石粒、大滤布的顺序依次从下往上放材料入滤水器中;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有了许多新发明,江河湖水通过它可以直接喝,在户外探险、野外生存等方面都非常有用。 最后出来的水真的很干净!
、小石粒、大滤布的顺序依次从 而江河里的水,却是混浊zhuó的,大家知道自来水厂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变干净的呢?
科学趣味小实验 (2)ppt课件

6
漂浮的针
•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
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 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9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2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
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 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漂浮的针
•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
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 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9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2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
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 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33个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pptx

•提示幼儿将废旧电池回收到指定位置。
拓展与替代:
♦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找寻家里须要运用电池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钟表等,并尝试拆装电池 。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给幼儿供应谷种充电电池,让幼儿了解充电电池和一般电池的区分.
附:科学小学何
电池是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我们通常运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原电池与蓄电池两种.原 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潦,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乂被称为二次电池,充电后可放电运用,放电完毕后 还可以充电再用。目前,我们通用的一次性电池主要有碳性电池和碱性电池,一般每节1.5V,呈圆柱形,型号常见的 有1号、5号和7号,数字越大,型号越小。当我们把电池正确安装到电动玩具里后,打开开关,电池就能给
11、好玩的不倒翁
材料打豌: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水彩笔、沙子、绿豆。
制作方法: (D将塑料乒乓球剪开一个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内底部中间的位置上,作为不倒翁的身体. (2)用彩纸做一个圆锌体,画上五官,作为不倒翁的头。 (3)用粘合剂将圆锥体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试验操作: (1)让幼儿用手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状态,看是否会倒下。 2)给幼儿分发乒乓球,让幼儿变更橡皮泥的重坡和在乒乓球内的位理,视察不倒笳是否会倒下,让他们明白不倒 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稳定,越平衡。 3)让幼儿在乒乓球内填充沙子、豆粒等各种材料,再推勖不倒翁,视察其变更,让他们明白只有物体固定/,才有 可能使不倒翁不倒.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的状况. 引导幼儿视察不倒笳的形态和内部构造,了解不倒翁上轻下至、底部圆形的特点。 激励幼儿想方法使乒乓球内的沙子和豆粒固定在乒乓球底部。 拓展与替代:
试验操作:
拓展与替代:
♦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找寻家里须要运用电池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钟表等,并尝试拆装电池 。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给幼儿供应谷种充电电池,让幼儿了解充电电池和一般电池的区分.
附:科学小学何
电池是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我们通常运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原电池与蓄电池两种.原 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潦,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乂被称为二次电池,充电后可放电运用,放电完毕后 还可以充电再用。目前,我们通用的一次性电池主要有碳性电池和碱性电池,一般每节1.5V,呈圆柱形,型号常见的 有1号、5号和7号,数字越大,型号越小。当我们把电池正确安装到电动玩具里后,打开开关,电池就能给
11、好玩的不倒翁
材料打豌: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水彩笔、沙子、绿豆。
制作方法: (D将塑料乒乓球剪开一个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内底部中间的位置上,作为不倒翁的身体. (2)用彩纸做一个圆锌体,画上五官,作为不倒翁的头。 (3)用粘合剂将圆锥体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试验操作: (1)让幼儿用手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状态,看是否会倒下。 2)给幼儿分发乒乓球,让幼儿变更橡皮泥的重坡和在乒乓球内的位理,视察不倒笳是否会倒下,让他们明白不倒 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稳定,越平衡。 3)让幼儿在乒乓球内填充沙子、豆粒等各种材料,再推勖不倒翁,视察其变更,让他们明白只有物体固定/,才有 可能使不倒翁不倒.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的状况. 引导幼儿视察不倒笳的形态和内部构造,了解不倒翁上轻下至、底部圆形的特点。 激励幼儿想方法使乒乓球内的沙子和豆粒固定在乒乓球底部。 拓展与替代:
试验操作: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ppt课件

自然现象
彩虹形成实验
光的折射实验
热胀冷缩实验
......
......
理思路 学写法
思路导图
思路点播
1 交代清楚要写的小实验是什么。
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实验过程。 抓住实验过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
3 心理活动写。
4 揭示科学原理时要注意简洁准确。 5 结尾要写出自己的实验心情、感受或收获。
写法指导
பைடு நூலகம்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
去探寻。
——英·牛顿
人的天职在用于探索真理。
——波兰·哥白尼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
实。
——俄·巴甫洛夫
先后步骤要写清,特殊句式来表明。 实验心情要表白,实验原理要交代。
03
有趣的“鸡蛋浮水” 今天,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称叫 “鸡蛋浮水”。① 这个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个生鸡蛋、一 双筷子、一个玻璃杯、一罐盐、一把勺子。②
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
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
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
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③是全文的重点,描述做 实验的具体步骤,展现鸡 蛋是如何一步步浮出水面 的。中间穿插描写了自己 实验时的思考。整个过程 生动有趣,让人如亲眼所 见。
雾。再看看鸡蛋,奇迹发生了——它正慢悠悠地往上漂,
摇摇晃晃的,跌跌撞撞的,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不一会儿,它就浮到水面上了。“鸡蛋浮上来啦!鸡蛋浮
小学科学小实验电动滑翔机精品课件

•
经过数年的反复摸索,莱特兄弟终于制造了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
•
1903年12月17日上午30分,奥佛驾驶该机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海滩成功
地进行了一次动力飞行,飞行距离为36米,在空中逗留了12秒;随后,又由哥哥韦
伯做了一次飞行,结果在5 9秒内飞行了3200米。第一架飞机就这样诞生了。
3
奥佛·莱特
小学科学小实验
电动滑翔机
1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
2
第一架飞机的诞生
•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 在美国北卡莱纳
州试飞成功。
• 奥佛-莱特和韦伯-莱特两兄弟本来经营自行车,对机械制造技术十分在行,是当时 众多的飞行爱好者之一。他们从1896年开始研究飞行,并立志制造出一架用引擎驱 动的飞机来。与其他飞行设计爱好者不同,他们很重视理论,并阅读了空气动力学方 面的有关文献。为了读李塔尔的著作,他们还顽强地学会了德文。
10
制作方法参考
5.将电池盒用双面胶固定,观察电池盒特点。
11
制作方法参考
6. 安装马达,马达用双面胶固定,并用捆扎带加固。 装上螺旋桨。
12
制作方法参考
7.作品完成,装上电池。
13
让我们一起来 试试它能滑翔吗 ?
怎样让滑翔机滑得更远? 怎样让滑翔机滑得更直?
飞机: 民用飞机是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
民用飞机也称民航飞机。
5
制作电动滑翔机
制作材料
6
制作方法参考
1.机翼组装:先涂一点白胶,再黏合更牢固 。
7
制作方法参考
2. 三块小木块,两块有孔的装一面,一块 没孔的装另一面。
8
26个经典科学小实验ppt课件

• 步骤: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 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 掉进玻璃杯。
12/3/2019
4
原来如此
• 硬纸片被突然弹出时,鸡蛋由于惯性还会保留在原位,但 由于下面没有硬纸片的支持而掉到杯子中。
12/3/2019
5
3.鸡蛋,我主沉浮!
• 材料:生鸡蛋一个,大玻璃杯两个,食盐若干, 小勺一个,玻璃棒或筷子一根
原来如此
•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 球吸起来的。
•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 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 气球吸起来。
13
7.吹不灭的蜡烛
•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 步骤:
•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
16
原来如此
•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
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
17
9.带电的气球
•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
汁在水面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12/3/2019
4
原来如此
• 硬纸片被突然弹出时,鸡蛋由于惯性还会保留在原位,但 由于下面没有硬纸片的支持而掉到杯子中。
12/3/2019
5
3.鸡蛋,我主沉浮!
• 材料:生鸡蛋一个,大玻璃杯两个,食盐若干, 小勺一个,玻璃棒或筷子一根
原来如此
•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 球吸起来的。
•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 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 气球吸起来。
13
7.吹不灭的蜡烛
•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 步骤:
•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
16
原来如此
•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
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
17
9.带电的气球
•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
汁在水面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26个经典科学小实验(课堂PPT)

就会悬浮在水中,水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会漂浮在水 中。
7
4. 带电的报纸
•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或塑料薄膜)。
• 步骤:
•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
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
会被墙壁吸回去。
28
原来如此
•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
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
试一试?
29
15.手绢的秘密
•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
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 步骤: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 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 掉进玻璃杯。
5/31/2020
4
原来如此
• 硬纸片被突然弹出时,鸡蛋由于惯性还会保留在原位,但 由于下面没有硬纸片的支持而掉到杯子中。
5/31/2020
5
3.鸡蛋,我主沉浮!
• 材料:生鸡蛋一个,大玻璃杯两个,食盐若干, 小勺一个,玻璃棒或筷子一根
5/31/2020
2
原来如此
• 温度高的水分子的移动速度比温度低的水分子快,使水发 生膨胀,密度变小,所以。热水的密度比冷水小,所以热 水在冷水中会上浮。
• 钢笔水瓶中的红色的水是热水,广口瓶中的水是冷水,所 以红色的水会上浮到广口瓶水面上。
7
4. 带电的报纸
•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或塑料薄膜)。
• 步骤:
•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
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
会被墙壁吸回去。
28
原来如此
•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
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
试一试?
29
15.手绢的秘密
•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
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 步骤: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 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 掉进玻璃杯。
5/31/2020
4
原来如此
• 硬纸片被突然弹出时,鸡蛋由于惯性还会保留在原位,但 由于下面没有硬纸片的支持而掉到杯子中。
5/31/2020
5
3.鸡蛋,我主沉浮!
• 材料:生鸡蛋一个,大玻璃杯两个,食盐若干, 小勺一个,玻璃棒或筷子一根
5/31/2020
2
原来如此
• 温度高的水分子的移动速度比温度低的水分子快,使水发 生膨胀,密度变小,所以。热水的密度比冷水小,所以热 水在冷水中会上浮。
• 钢笔水瓶中的红色的水是热水,广口瓶中的水是冷水,所 以红色的水会上浮到广口瓶水面上。
小学科学四年级趣味小实验课件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也可以用铁丝和棉 签,注意不能让铁 丝对着眼睛哦!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神奇的方泡泡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水、洗洁精、洗手液、胶水、糖 =
4:2:2:1:1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1.将制作好的正方体放进泡泡水中,六个面都沾上水。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2. 用吸管对着中心吹气,我们吹起了一个方形泡泡!
趣味小实验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缝衣针等较小的物体浮在水面原理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刺破铁环上的薄膜后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棉线因液膜收缩而绷紧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为什么能吹出方泡泡
小学名师课程
THANKS
小水珠呈现球形的科学道理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水珠呈现球形的科学道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 像一张绷紧的弹性膜,水滴分子总 是尽量靠拢,如果没有其它影响会 一直收缩到表面积最小。在体积相 同的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呈现椭球形是因为 水珠受重力影响。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我国的太空教师王亚平2013年在太空中直播授课,在太空中 由于没有受到重力的影响,水滴呈显出了接近完美的球形。
趣味小实验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缝衣针等较小的物体浮在水面原理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Fra bibliotek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刺破铁环上的薄膜后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凹陷的保鲜膜课件(共16张)

第三单元 冷与热
01
猜想假设
02
事实证据
03
实验
04
得出结论
碗从冰箱刚拿出来,上面的保 鲜膜怎么凹陷下去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保鲜膜凹陷呢?
姓名 探探 妙妙
69%
我们的假设
假设 可能是冷藏后碗里的空气体积变小了
可能是保鲜膜被冻变形了
91%
空气遇冷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针筒、橡胶塞、冰水 实验步骤:1.在针筒吸入一些空气(10ml)。
2.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视察活塞的位置。 3.将针筒放入冰水中,视察活塞的位置。
关键词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冰水后,活塞开始向内移动,移
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活塞为什么会向内移动呢?
1.放入冷水后才移动的,说明跟冷水有关 2.针筒内只有空气,说明空气缩小了!
所以,我们发现空气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液体或金属(固体)遇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否也会出现体积缩小的现象?处
体积变( 小 )
水遇冷实验
液柱高( 10 )cm
液柱高( 5 )cm
液柱( 降落 ),水遇冷体 积变( 小 )
铜环遇冷实验 ( 无法 )通过铜 ( 可以 )通过铜环 铜环遇冷体积变(小) 环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一般来说,物体遇冷时体积会收缩
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一
将玻璃管插入烧瓶中,烧瓶放 入冷水中,视察玻璃管上的液 面高度变化。
实验二
铜球一开始不能顺利通过铁环, 铜球放入冰箱后,是否能通过 铁环呢?
实验一:液体遇热实验
液体遇冷体积会缩小
实验名称
空气遇冷实验
实验前
活塞位置在 ( 10 )cm处
01
猜想假设
02
事实证据
03
实验
04
得出结论
碗从冰箱刚拿出来,上面的保 鲜膜怎么凹陷下去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保鲜膜凹陷呢?
姓名 探探 妙妙
69%
我们的假设
假设 可能是冷藏后碗里的空气体积变小了
可能是保鲜膜被冻变形了
91%
空气遇冷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针筒、橡胶塞、冰水 实验步骤:1.在针筒吸入一些空气(10ml)。
2.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视察活塞的位置。 3.将针筒放入冰水中,视察活塞的位置。
关键词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冰水后,活塞开始向内移动,移
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活塞为什么会向内移动呢?
1.放入冷水后才移动的,说明跟冷水有关 2.针筒内只有空气,说明空气缩小了!
所以,我们发现空气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液体或金属(固体)遇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否也会出现体积缩小的现象?处
体积变( 小 )
水遇冷实验
液柱高( 10 )cm
液柱高( 5 )cm
液柱( 降落 ),水遇冷体 积变( 小 )
铜环遇冷实验 ( 无法 )通过铜 ( 可以 )通过铜环 铜环遇冷体积变(小) 环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一般来说,物体遇冷时体积会收缩
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一
将玻璃管插入烧瓶中,烧瓶放 入冷水中,视察玻璃管上的液 面高度变化。
实验二
铜球一开始不能顺利通过铁环, 铜球放入冰箱后,是否能通过 铁环呢?
实验一:液体遇热实验
液体遇冷体积会缩小
实验名称
空气遇冷实验
实验前
活塞位置在 ( 10 )cm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小实验
带电的气球
• 考思: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
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
小学科学小实验
手绢的秘密
•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
小学科学小实验
带电的报纸
•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
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 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小学科学小实验
有孔纸片托水
•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
小学科学小实验
分合的水流
•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小学科学小实验
漂浮的针
•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
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 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பைடு நூலகம்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小学科学小实验
神奇的牙签
•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
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小学科学小实验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
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 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小学科学小实验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小学科学小实验
可爱的浮水印
•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
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带电的气球
• 考思: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
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
小学科学小实验
手绢的秘密
•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
小学科学小实验
带电的报纸
•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
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 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小学科学小实验
有孔纸片托水
•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
小学科学小实验
分合的水流
•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小学科学小实验
漂浮的针
•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
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 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பைடு நூலகம்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小学科学小实验
神奇的牙签
•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
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小学科学小实验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
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 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小学科学小实验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小学科学小实验
可爱的浮水印
•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
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