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移面 (密排面
(1) 滑移的晶体学
滑移系
(1)几何要素
滑移方向(密排 方向)
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密排面)和其 上密度最大的晶向(密排方向)进行,这是由于密排面之 间的间距最大,结合力最弱。因此滑移面为该晶体的密 排面,滑移方向为该面上的密排方向,密排方向上柏氏 矢量b最小。一个滑移面与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 个滑移系。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 塑性就越好。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 所以面心立方晶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更好。
2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征
①塑性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
在多晶体中,各个晶粒内原子排列的位向却不一致,这样不同 晶粒的滑移系的取向就会不同。当对多晶体施以拉伸时,作用在不 同晶粒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会有差别,分切应力最大的那些晶粒最 先开始滑移,有些晶粒所受到的分切应力最小,最难发生滑移。 由此可见,多晶体金 属的塑性变形将会在不 同晶粒中逐批发生,是 个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过 程。 材料表面优先 与切应力取向最佳的滑移系优先
第一章
材料的拉伸性能
1.1 前言
• 1、拉伸性能: • 单向静拉伸试验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力学性 能试验方法之一,通过拉伸试验可测材料的屈服强度、抗 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等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是材料在其它载荷和环境条件下力学响应分析的 基础。 • 2、拉伸性能的作用、用途: • a.在工程应用中,拉伸性能是结构静强度设计的主要 依据之一。 • b.提供预测材料的其它力学性能的参量,如抗疲劳、 断裂性能。
②各晶粒塑性变形的相互制约与协调
原因:各晶粒之间变形具有非同时性。
要求:各晶粒之间变形相互协调。(独立变形会导 致晶体分裂) 条件:独立滑移系5个。(保证晶粒形状的自由变 化)
3 形变织构和各向异性
(1)形变织构:多晶体材料由塑性变形导致的各晶粒呈 择优取向的组织。 丝织构:某一晶向趋于与拔丝方向平行。(拉 拔时形成) (2)类型 板织构:某晶面趋于平行于轧制面,某晶向趋 于平行于主变形方向。(轧制时形成)
改变,形成镜面对称关系
位移量
不 同 点
小于孪生方向上的原子间距, 较小。 有限,总变形量小。 所需临界分切应力远高于 滑移 滑移困难时发生
对塑变的贡献 变形应力 变形条件
变形机制
全位错运动的结果
分位错运动的结果
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 )晶粒之间变形的传播
位错在晶界塞积 应力集中 相邻晶粒位错源开动 相邻 晶粒变形 塑变
拉丝方向 轧制方向
3 形变织构和各向异性
形变 晶面转动
形变织构
各向异性 (轧制方向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
无织构
有织构
二 屈服点屈服强度
1、物理屈服现象(非连续形变强化)
P A C F D
应变时效
0
B E
L
1)屈服现象 这类材料—低碳钢、低合金钢等 从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过渡明显, 表现在试验过程中,外力不增加(保持恒 定),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或外力增加到一 定数值时突然下降、随后,在外力不增加或 上下被动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变形(图1-9 曲线1),这即是屈服现象。
• 本章内容
• 实验条件: • 光滑试件 载荷
室温大气介质
单向单调拉伸
• 研究内容: • 测定不同变形和硬化特性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拉伸性能参数。了解不同材料的性 质
3.拉伸试验
• 1) 拉伸试件的形状和尺寸
• 常用的拉伸试件:为了比较不同尺寸试样所 测得的延性,要求试样的几何相似,L0/ A01/2要为一常数。其中A0为试件的初始横截 面积。 • 具体标准:GB 6397-86
2)不同材料弹性模量
Al2O3 3.99×105MPa
3)刚度
• 工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 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 机器零件或构件的刚度 AE
与材料刚度及截面形状和尺寸以及载荷作用的方式有关
• 刚度是金属相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3)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
b
均匀变形阶段
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s= 0.2 淬火高碳钢、 玻璃、陶 瓷 正火、调质 退火的碳 素结构钢、 低合金结 构钢
有色金属、经 冷变形的钢、 经低中温回 火的结构钢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s
( a)

e
( b)
e
(c)
e
高锰钢、铝青铜、 锰青铜
冷拔钢丝、 受强烈硬 化的材料
b 纯铜、纯铝
( d)
2)屈服点 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 在外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 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记为σs; 3)上屈服点
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 力称为上屈服点,记为 4)下屈服点 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指在屈服过程中试验 力第一次发生下降)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 称为下屈服点,记为σsl
(1)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弹性模数高 金属键 原子半径↑ E↓ 原子半径
(2) 晶体结构 单晶
多晶
过渡族小 E高
不同方向呈各项异性 伪各向同性
(3)化学成分
材料化学成分变化,将引起原子间距或键合 方式的变化可影响E
溶质 质量分数变化 晶体结构变化
固溶体材料如钢 合金元素对晶格影响不大, E变化不大 相差<5%
(4)发生了滑移的金属试样表面状态如 下图所示
2) 孪生
( 1 )定义: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 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均 匀切变并形成晶体取向的镜面对称关系。
(2)孪生的表面形貌
(3)孪生变形的特点
滑移
孪生
相同点
晶体位向
1 切变;2 沿一定的晶面、晶向进行;3 不改变结构。 不改变。 滑移方向上原子间距的整 数倍,较大。 很大,总变形量大。 有一定的临界分切应力 一般先发生滑移
(a)圆截面标准试件:
l0=10d0 , l0=5d0
标距l0
d0
(b)矩形截面标准试件(截面积为A0): l0=5.65A01/2或11.3A0 1/2 ;
标距l0
l0=10d0
l0= 5d0
4.单向静拉伸的特点
• 特点 :温度 • 应力 • 加载速率
第一节 力伸长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
• 退火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
r
4
A Ar 合力 F 2 r r
2 0 4
1)当原子处于平衡位置
F =0
2)受外力:原子偏离平衡位置
外力去除位移消失
3)原子间的力与原子间距r为抛物线关系 4)合力最大值为Fmax,当F≥ Fmax断裂
此时相应的弹性变形量为rm-r0 可以计算弹性变形最大23% 实际:材料中有缺陷不可能达到Fmax,就已产生塑变
二、弹性模量
1.胡克定律 1)单向拉伸
2)剪切扭转 τ=Gγ
2.广义虎克定律
x = [ x - ( y + z ) ] / E y = [ y - ( z + x ) ] / E z = [ z - ( x + y ) ] / E
x y = x y / G
y z = y z / G z x = z x / G
3.弹性模量
1)弹性模量的意义 • 由σ=Eε • 当ε=1 σ= E ? • 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量即等于弹性应 力 • 即弹性模量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 这个定义对合同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 金属材料所能产生的弹性变形量是很小的
e
e ( e) 图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 f)
e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b e s
K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图1-4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弹性变形
一、弹性变形的物理本质
1.弹性变形的特点:

弹塑性变形 断裂
可逆性
单值性 变形量小 不超过0.5~1%
弹性变形
ε
2.变形实质
双原子模型 引力
A
r
2
斥力
Ar
2 0
制造弹簧的材料要求高的弹性比功:( e 大 ,E 小)含碳量为0.5%~0.7%的硅锰钢在退火后有一定 塑性,使弹簧的加工成型不至过于困难,经淬火 加中温回火可得到回火屈氏体组织,使钢弹性极 限大大提高。(仪表中弹簧件常用磷青铜和铍青 铜制造)
0
ee
ε
§3 弹性不完善性
1、弹性后效
瞬间加载---正弹性后效
瞬间卸载---弹性后效
弹性不完善性
• ⑴ 定义 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 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 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 ⑵ 危害:长期承载的传感器, 影响精度。
弹性后效影响因素及消除办法
• • • • • 1.材料的成分与组织 2.晶格类型 3.热处理与加工工艺 4. 温度 5.应力状态
减小弹性后效的方法
(2)滑移系
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滑移系的个数:(滑移面个数)×(每个面上所具有的滑移方 向的个数)
(3)滑移的同时必然伴随有晶体的转动, 这是因为平行于滑移面的最大切应力往往 与滑移方向不一致,于是形成二力合成一 个转动分力(如图)。
转动的结果,使滑 移面趋向与拉伸轴 平行。

应力与应变保持 正比关系的最大应力。
2、弹性极限 e :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材料不产生 塑性变形时的最大应力,用符 号σe表示

0.005

0.01

0.05
四、弹性比功 (弹性应变能密度)
材料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 积所能吸收的弹性变形功。

e
ae = e ε e / 2 = e2 / (2E)
图1-7为显示20号钢包 申格效应的拉伸、压缩 应力-应变曲线,压缩应 力-应变曲线和拉伸曲线 画在同一象限内。由图 可见,室温下预先拉伸 (应变2%),屈服强度 约为300MPa;再反向 压缩加载,压缩屈服强 度仅为100MPa左右
2)、微观本质 预塑性变形,位错增殖、运动、缠结; 同向加载,位错运动受阻,弹性极限与 屈服强度增加; 反向加载,位错被迫作反向运动,运动 容易,弹性极限与屈服强度降低。
3)包申格应变
度量包申格效应的基本 定量指标是包申格应变, 它是指在给定应力下。正 向加载与反向加载两应力 应变曲线之间的应变差(图 1-8)。在图1-8中,b点为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给定 的流变应力,β=bc为包申 格应变。
4)包申格效应的危害及防止方法 交变载荷情况下,显示循环软 化(强度极限下降)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可 不产生包申格效应。 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 材料回复或再结晶退火。
§4
.塑性变形
1、 塑性变形的定义
金属或合金在外力作用下,都能或多或 少地发生变形,去除外力后,永远残留的 那部分变形叫塑性变形。
各种加工方法
2、单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 滑移和孪生
1)滑移
滑移: 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 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 (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产 生相对位移,且不破坏晶体内部 原子排列规律性的塑变方式。
(4)微观组织
组织影响较小 晶粒大小无影响
金属材料合(金成分不变)
淬火后E↓回火后恢复
第二相分布影响小
最近研究表明:当E较高时,第二相可使基体E升高
5)温 度:
温度升高影响原子间距
温度升高100℃,E下降3~5%
-50~50 ℃变化不明显
6)冷变形:
E 值略降低。
三 弹性极限
1、比例极限 p
长时间回火处理: 钢: 300~450℃, 铜合金:150~200 ℃
2、弹性滞后
---- 非瞬间加载条件下的弹性后效。 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 形成一封闭回线 ------ 弹性滞后 环

0
e
物理意义
• 加载时消耗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时释放的变形功。 或,回线面积为一个循环所消耗的不可逆功。 • • 这部分被金属吸收的功,称为内耗。 ⑵循环韧性 若交变载荷中的最大应力超过 金属的弹性极限,则可得到塑性滞后环。

• •
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 能力,叫循环韧性。 循环韧性又称为消振性。
循环韧性不好测量,常用振动振幅衰减的自 然对数来表示循环韧性的大小。 ⑶循环韧性的应用 减振材料(机床床身、 缸体等);乐器要求循环韧性小。
内耗 Q-1
--- 弹性滞后使加载 时材料吸收的弹性变形 能大于卸载时所释放的 弹性变形能,即部分能 量被材料吸收。 (弹 性滞后环的面积)
Q-1=
1 W 2 W
工程上对材料内耗应加以考虑
4、包申格效应

24.0
1

30.1
8.5
4 ε
0 2
17.8
3
28.7
金属材料经过顶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 应变约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 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下同)增加; 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特别是弹件 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降低到零)的现象,称为 包申格效应。 (退火或高温回火的低碳低合金钢 表现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