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酚和醌

合集下载

第十章 酚和醌

第十章     酚和醌

O H + H2O
O- + H3+O 苯氧基负离子
O H + H2O
O- + H3+O 环已基氧负离子
O H + H2O
O- + H3+O 苯氧基负离子
O H + H2O
O- + H3+O
环已基氧负离子
存在p-π共轭,氧原子上 的负电荷可以分散到苯环上 而稳定,平衡偏向负离子一 边,故其酸性较强(与环己醇 相比)。
酚Ar-OH R-COOH 其它有机物
NaOH 溶液
酚类 水溶液:
CO2
酸类
酚 溶液
H+ 不溶物: 其它有机物
R-COOH
比较醇和酚的酸性强弱,应主要比较它们各自离 解后所形成的相应共轭碱(烷氧基负离子和苯氧基负离 子)的稳定性大小,稳定性大,则酸性强;反之,则酸 性弱。
作为弱酸,苯酚和环己醇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OH + BrCH2 CH CH2
O CH2 CH CH2 苯基烯丙基醚
苯基烯丙基醚在高温下会发生重排,烯 丙基重排到酚羟基邻位,这一重排反应称克 莱森(C1aisen)重排。
α OH + BrCH2
200℃ 克莱森重排
βγ CH CH2
OH γ CH2
βα CH CH2
α βγ O CH2 CH CH2 苯基烯丙基醚
第十章 酚和醌
羟基直接与芳香环相连的化合物叫酚。通式:Ar-OH。
OH
OH
CH2-OH
苯酚
2-萘酚
苯甲醇
醌 :酚氧化后得到的环状不饱和二酮。
O
O
O
O
第一节 酚

酚醌PPT课件

酚醌PPT课件
第十章 酚 醌
第一节 酚 第二节 醌
第一节 酚
一、 酚的结构和命名
* 结构 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称为酚。酚羟基和芳
环上SP2杂化的碳原子相连。如果醇中羟基与 CSP2相连,就是烯醇。烯醇一般不稳定,很易 互变为醛或酮,而酚则很稳定。这是由于酚羟 基氧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和苯环π电子云形成 P-π共轭的缘故。
在空气中就能慢慢被氧化而变成微红色。
● 苯酚用重铬酸钾和硫酸氧 化,得到黄色的对苯醌。
● 多元酚更溶易被氧化。 此反应可做为照相的显影剂。
(1)
*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不同的酚与三氯化铁作用,产生的颜色各
异,通常是水红、蓝紫或绿色,酚的显色反应 常用于酚类的定性检验。
醇与FeC13不发生反应,但烯醇的结构与酚很 相似,也能显色,通常显褐色,红色或红紫色。
而醇却可以,如:
* 酚羟基的反应 ● 酸性
p,π- 共轭效应和氧原子的 – I 效应共
同影响的结果,必然导致O―H键之间的电子更 偏向于氧,这就有利于氢原子的解离,而表现 出一定的酸性。
酚的酸性(Pka =10)比醇(Pka=17)强, 除可与金属钠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 起中和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酚钠。
● 命名举例:
二、 酚的制备
* 从异丙苯制备 这是日前工业上大量生产苯酚的方法。
* 从芳卤衍生物制备
连在苯环上的卤原子很不活泼, 很难水解,需要高温、高压。但当 卤原子的邻位或对位有强的吸电子 基时,水解反应才比较容易进行。 因此,由芳卤衍生物水解制酚的方 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 从芳磺酸制备 将芳磺酸钠盐与氢氧化钠共熔(称为碱
醌是环状的共轭 二烯二酮。无芳香性, 苯醌只有两个异构 体—邻苯醌和对苯醌。 即:

《酚和醌食品》课件

《酚和醌食品》课件
薄层色谱法
通过将样品在薄层板上展开,与 标准品进行比较,确定酚和醌的 种类。
酚和醌的定量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
利用酚和醌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值计 算其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酚和醌,通过检测器测定其浓度。
酚和醌的分析仪器与试剂
分析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薄层 色谱仪等。
酚和醌的安全摄入量与限量标准
安全摄入量
基于酚和醌的毒性研究结果,制定出安全摄入量标准,以降低其对人体的潜在 风险。
限量标准
针对不同食品中的酚和醌含量制定限量标准,确保食品中酚和醌的含量不超过 安全范围。
酚和醌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与程序
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毒理学评价方法,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突变性等方面的研究,全面 评估酚和醌的安全性。
酚和醌可以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 发,满足特定人群的健康需求。
03
酚和醌的生物合成与提取
酚和醌的生物合成途径
酚和醌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苯丙 烷途径、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苯 环氧化途径等。
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涉及多个酶促 反应,将甲羟戊酸等物质转化为黄酮 类化合物,再进一步转化为多种酚和 醌。
苯丙烷途径是酚和醌生物合成的主要 途径,涉及多个酶促反应,将苯丙氨 酸等物质转化为多种酚和醌。
安全性评价程序
建立酚和醌安全性评价程序,明确评价步骤和流程,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6
酚和醌食品的开发与利用
酚和醌的功能性食品开发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
功能性食品是指除具有基本营养价值 外,还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功能的食 品,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预 防疾病。
酚和醌的功能性食品

第十章酚、醌

第十章酚、醌

三、化学性质
在苯酚分子中,羟基氧原子的-I
<+C,故C―O键结合较为牢固,所 以苯酚不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如: 由于酚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故多数反应与苯环有
OH
关。即酚的反应可以发生在羟基上,也可以发生在芳环
上,但多数反应则是两者相互影响的结果。
(一)、 酚羟基的反应
1. 酸性
p,π- 共轭效应和氧原子的 – I 效应共同影响的结 果,必然导致O―H键之间的电子更偏向于氧,这 就有利于氢原子的解离,而表现出一定的酸性。
故酸性的增加并不明显。
2. 成醚反应
制备烷基芳基醚可通过Willamson法得以实现。一 般是通过芳氧负离子与卤代烃及其衍生物或硫酸酯经 SN2反应完成的。如:
OH + CH3Br
O
OH
O CH3 +
OH
H2O
+
Br
= =
OH +
CH3O S OCH3 O
O
CH3 +
CH3OSO2O
苯基烯丙基醚及其类似物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 分子内重排,生成邻烯丙基苯酚(或其它取代苯酚), 该反应称为Ciaisen重排。
OCH2CH =CH2
200℃
OH CH2CH =CH2
该反应与Diels – Alder反应类似,也是一个周环反 应,反应中不形成活性中间体,是一步完成的协同反
应。反应过程中,通过电子迁移形成环状过渡态,烯
丙基不仅发生了重排,同时也进行了异构化。
* O O
*
O H *
OH
* CH2CH =CH2
OH
O
_ _
OH CHO H+
_

第10章 酚、醌

第10章 酚、醌

OH CH3
邻甲基苯酚 o-methylphenol
OH OH
OH
OH
邻苯二酚 o-benzenediol 对苯二酚 p-benzenediol
OH OCH3 CH2CH CH2
4-烯丙基 甲氧基苯酚 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 烯丙基 4-allyl-2-methoxyphenol
OH
OH
α-萘酚 萘酚 α-naphthol
磺化法: 磺化法:
SO3H
浓HSO4 2 170℃
SO3Na + SO2 + H2O
Na2SO3
SO3Na
( NaOH s) 350℃
ONa
SO2,H2O
OH + Na2SO3
异丙苯法: 异丙苯法:
H
COOH CH3
120 CH3 100~ ℃
CH3 COOH H2O,H2SO4 CH3
OH O2N NO2
pKa 0.71
OH
NO2
CH3
10.29
的显色反应: 与FeCl3的显色反应:
6C6H5OH+ FeCl3
H3[Fe(OC6H)6]+3HCl 5
紫色
不同的酚所产生的颜色不相同, 不同的酚所产生的颜色不相同,这个反应常用于各 种酚的定性检验。 种酚的定性检验。 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都可发生这样的显色反应, 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都可发生这样的显色反应, 苯酚也可看作是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 苯酚也可看作是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 O—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在3700~3200cm键的伸缩振动吸收: 键的伸缩振动吸收 1 未形成氢键的羟基伸缩振动:3700-3500cm-1形成氢键的 形成氢键的 未形成氢键的羟基伸缩振动 羟基伸缩振动:3500-3200 羟基伸缩振动:3500-3200cm-1。 :3500 。 邻苯二酚的羟基有两个吸收峰: 邻苯二酚的羟基有两个吸收峰: 3470 cm-1是羟基 做氢键受体的峰,3320 cm-1是羟基 是羟基O做氢键受体的峰 做氢键受体的峰, H作氢键予体的吸收峰。 作氢键予体的吸收峰。 作氢键予体的吸收峰

第十章酚和醌

第十章酚和醌

OH
OH
OH
Cl2 , H2O Cl-
-Cl Cl2 , FeCl3 Cl-
-Cl
PH=10
Cl- -Cl
Cl
Cl
杀菌剂
控制反应条件,也可得到一氯代产物,二氯代物。
OH
40~150ºC
OH
Cl2
Cl
OH
Cl2
Cl
OH
150~180ºC
Cl
Cl
2、硝化
20%. HNO3 OH
OH
-NO2 +
30-40%
OCH3 O
+ CH3OSO-Na+ O
Claisen重排: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温下,烯丙基重排生成邻 烯丙基酚。
OC* H2CH=CH2 200oC
OH
CH2CH=C* H2
反应历程:
* O
* O
O
OH
H CH2CH=C*H2 互变异构
CH2CH=C* H2
若邻位已被占领,烯丙基经两次连续重排迁移到对位。
CH3
OCH2CH=C* H2 CH3
CH3
OH CH3
CH2CH=C* H2
(二)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卤化 2、硝化 3、磺化 4、付-克反应 5、Kolb-Schmitt(柯尔伯-施密特)反应 6、与羰基化合物缩合
1、卤化
OH Br2 CS2
Br
OH Br
Br2
H2O
OH Br
白色沉淀 Br
ONa
+ H2O
OH
+ NaHCO3
苯氧负离子的负电荷通过离域体系而得到更好地分散,如 图所示:
_
O

胡勇-有机化学教学 第十章 酚 和 醌

胡勇-有机化学教学 第十章  酚  和  醌

OH
如:
称为对羟基苯磺酸
SO3H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8
酚的物理性质
•酚大多数为结晶固体。 • 酚的沸点和溶点高于质量相近的烃——氢键。 • 酚微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 酚的氢键
酚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
酚与酚分子之间的氢键
有特殊气味,毒整理性课很件大。
9
酚的红外吸收光谱
• 酚同醇一样,由于O—H的伸缩振动,在3520 — 3100 cm-1 有一个强而宽的吸收带(缔和羟基)。但酚与醇的 C—O伸缩振动不同:
OCOCH 3
+ CH3COOH
酸:H2SO4 H3PO4 碱: NaOH Na2CO3 K2CO3
弗里斯重排
定义:酚酯与路易斯酸一起加热,可发生酰基重排生 成邻羟基和对羟基芳酮的衍生物。该重排反应 称为弗里斯重排
(酚的芳环上带有间位定位基的酯不能发生此重排)
(2)
(3)
(4)
(5)
(1)和(2)最稳定,对共振杂化体的贡 献最大,(3)、(4)和(5)式中有电荷的 分离,虽不稳定,但对共振杂化体亦有较少的贡 献。
整理课件
3
酚和命名
• 酚 —羟基(-OH)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化合物称为酚。
• 酚的分类 —按照酚类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多少,分 为一元酚和多元酚。
整理课件
16
多 硝 基 芳 卤
• 硝基活化氯原子的原因——分散中间体的负电荷:
整理课件
17
从芳磺酸制备
碱 熔 法
• 成本高;当环上已有-COOH、-Cl、-NO2等基团时,
则副反应多。
整理课件
18
重氮盐的水解
N+2HSO-4 H2O

有机化学:第十章 酚和醌

有机化学:第十章 酚和醌

(二)卤代苯的水解
卤代苯中的卤原子很不活泼,须在高温、高压和催化 剂存在下才能水解。
由于设备要求高,条件苛刻,也使推广应用受到限 制。但当卤原子的邻位或对位有吸电子基(如—NO2)时, 氯就变得较活泼,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可不需要高 温、高压。
(三)异丙苯氧化法
CH(CH3)2
CH3
O2
110-120℃,0.4MPa
OH
OH OH FeCl3
HO
紫色 绿色 兰色
2. 氧化:酚比醇易氧化。多元酚更易被氧化。
OH K2CrO4+H2SO4 30℃(86~92%)
O 对-苯醌
O
OH OH
Ag2O/Et2O
O O + 2Ag + H2O
邻-苯醌
OH + 2AgBr* + 2HO-
OH
O + 2Ag + H2O + 2Br-
OH O
AlCl3 250 ℃
C CH3
CH3
若酚的芳环上带有间位定位基就不能发 生此重排。
(二)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从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知道,羟基连 在苯环上,使苯环活化,可以预测酚类化合物的亲电 性取代反应比苯容易。
1.卤代反应
OH + 3 Br2 H2O Br
OH
Br 白色
+ 3 HBr
OH
OH
OH
NaNO2 ,H2SO4 7 8℃
稀HNO3
NO
NO2
对亚硝基酚 80%
4.傅—克反应
苯酚若以三氯化铝作催化剂进行傅—克反 应,则因酚羟基能与三氯化铝生成配合物,使 催化剂失去活性,需要用过量的催化剂,且收 率不高。因此,酚类化合物的傅—克反应,可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第十章酚和醌

第十章酚和醌
分为苯醌、 萘醌与蒽醌
苯醌
邻苯醌
2,5-二甲基-1,4-苯醌
1,4-萘醌
1,2-萘醌
2-甲基-1,4-萘醌
2-羟基-1,4-萘醌
5-羟基-1,4-萘醌
结核萘醌
维生素K1
蒽醌 蒽醌是芳香酮,不是醌
很多有机染料具有蒽醌结构
2. 醌的制备
由苯酚氧化 OH
O
K2CrO7/H2SO4
由芳胺氧化
OH Ag2O,醚 Na2SO4
[Fe(OPh)6]3- + 6H+ + 3Cl-
O苯二酚:深绿色 对甲苯酚:兰色
(2)酚的氧化还原反应
(A)酚的氧化
OH
O
CrO3/CH3COOH
H2O, 0 0C
O
OH
O
H3C
CH3 CrO3/CH3COOH H3C
CH3
H3C
H2O, 0 0C
H3C O
酚在空气中可慢慢被氧化,颜色逐渐变深。
CH3CH2OH
H2CO3
pKa
10.00
15.5
17
6.18
成盐:
OH
NaO H
O Na +
H2O
O Na
+ H2CO3 ( CO2 + H2O )
OH + NaHCO 3
利用苯酚的这种能溶于碱,而又可用酸从从它的碱溶液中解离出来 的性质,可用于分离提纯。
如何除去环己醇中含有的少量苯酚?
OH
NaO H
OH + CH3Br
O CH3 + H2O + Br
==
O
OH
OH + CH3O S OCH3

第十章:酚醌

第十章:酚醌

OHH 3CCH 3第十章 酚、醌羟基直接连接在芳环上的化合物称为酚(phenols )(Ar-OH), 该羟基称为酚羟基,以区别于醇羟基。

如下面两个化合物互为构造异构体,第一个化合物(羟基不是直接连在苯环上)属醇类化合物,第二个化合物属酚类化合物。

CH 2OHCH 3p -甲基苯甲醇 2,6-二甲基苯酚酚很容易被氧化成环状的不饱和二酮,我们把这种特殊的酮叫做醌(quinones )。

这两类化合物均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许多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有的甚至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 酚一、结构和命名苯酚是平面分子,C -O键的键长比甲醇中的C -O键短。

偶极方向与甲醇的相反。

136pmH 3142pmH 3Cμ = 1.6D 1.7D苯酚和甲醇碳氧键长的差别是由于前面章节已提及过的其成键轨道的s 成分越多,键长越短;另外是由于苯酚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所占有p 轨道和苯酚π轨道共轭,氧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离域到苯环上,它的真实结构可用共振式表示:(1) (2) (3) (4)(1)最稳定,对共轭杂化体的贡献最大,(2)(3)和(4)式中有电荷的分离,虽不稳定,但对共振杂化体亦有较少的贡献。

因此碳氧间亦有部分双键的特征,使键长缩短,C-O键不易断裂,羟基不易被取代。

在甲醇中,羟基是吸电子基,偶极方向指向羟基。

但在苯酚中,由于羟基通过共轭对苯环所起的给电子作用超过了它对苯环的吸电子诱导作用,所以偶极方向指向苯环。

根据芳环上所连羟基的数目,可把酚类分为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但常把含有一个以上羟基的酚称为多元酚。

命名时,都以苯酚(萘酚,蒽酚等)作为母体,它们的英文名都是以-ol结尾,如苯环上连接有其它取代基则可看作是苯酚的衍生物。

对于多元酚只须在“酚”字前面用二、三……等表示羟基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明羟基和其它基团所在的位次。

例如:OH OHCH3苯酚4-甲(基)苯酚4-methyl phenolphenol 或对-甲基苯酚p-methyl phenolOHOH2-萘酚2-naphthalenol 9-蒽酚9-anthrol或β-萘酚β-naphthol 或γ-蒽酚γ- anthrol 多元酚类似于多元醇的系统命名。

有机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有机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醌的反应机理
加成反应
醌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 的醇或卤代醇。
取代反应
醌环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基团取代,生成取代 醌。
ABCD
还原反应
醌可以被还原剂(如钠汞齐、氢化铝锂等)还原 成相应的酚。
Diels-Alder反应
某些醌可以与烯烃或炔烃发生Diels-Alder反应 ,生成环加成产物。
有机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CONTENTS 目录
• 酚的概述和性质 • 醌的概述和性质 • 酚和醌的合成方法 • 酚和醌的反应机理 • 酚和醌的应用领域 • 实验部分:酚和醌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CHAPTER 01
酚的概述和性质
酚的定义和分类
酚的定义
羟基直接连在芳香环上的化合物。
酚的分类
根据羟基所连芳香环的不同,可分为苯酚、萘酚等。
农药和兽药
一些醌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生物活 性,可用于合成农药和兽药,如敌草快、百草枯 等。
高分子材料
一些醌类化合物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苯 醌、聚酰亚胺等,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 热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等特点,可用于航空 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CHAPTER 06
实验部分:酚和醌的制备与性质实 验
04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特殊现象或意外结果 ,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假设。
THANKS
[ 感谢观看 ]
酚和醌的反应机理
酚的反应机理
酸性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缩合反应
酚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其酸性比醇强,但比羧酸 弱。
酚容易被氧化,如苯酚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成粉红色。此外 ,酚还可以被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
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硝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卤代 酚或硝基酚。

最新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最新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OH
OH
NO2
1)
NO2 NO2
OH
OH
OH
2)
NO2
NO2 O2N
NO2
NO2
NO2
2. 与FeCl3的显色反应
6 C 6 H 5 O H + F e C l3
F e ( O C 6 H 5 ) 63 -+ 6 H + + 3 C l紫蓝色
不同的酚与FeCl3的显不同的颜色,可用于定性分析。
凡具有烯醇结构的化合物,也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C = C-OH
COCH3 COCH3
OH
O
H 分子内氢键
O C CH3
4. 酚醚的形成与Claisen重排
酚与卤代烃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酚醚,如:
OH
NaOH +CH3CH2Br H2O
OCH2CH3 + NaBr
OH Cl 30% NaOH +ClCH2COOHreflux4~5h.
OCH2COONa Cl H3O+
ONa
150oC
+CO2 atm
OH COO-H+
OH COOH
salicylic acid 水杨酸
OH COOH + (CH3CO)2O
COOH O-C-CH3 O (Asprine)
OH + CO2
KHCO3 3Mpa
NH2
COOK
OH H+
COOH OH
NH2
NH2 para-amono-salicylic acid
-Cl
PH=10
Cl- -Cl
Cl
Cl
杀菌剂

第11章 forIC 酚、醌mainly chinese

第11章 forIC   酚、醌mainly chinese
第十章 酚、醌
概 述Summary
羟基直接连接在芳环上的化合物称为酚 (phenols)(-OH),该羟基称为酚羟基,以区别 于醇羟基。
如下面两个化合物互为构造异构体,第 一个化合物(羟基不是直接连在苯环上)属醇类 化合物,第二个化合物属酚类化合物。
酚很容易被氧化成环状的不饱和二酮,我 们把这种特殊的酮叫做醌(quinones)。
O
O
O

O
Cl
O
H3C O
1,4—苯醌 1,2—苯醌
这两类化合物均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许
多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有的甚至是生物体 内不可缺少的。
第一节 Phenol 酚
一、结构和命名Structure and Nomenclature (一)结构
苯酚是平面分子,C—O键的键长比甲醇中 的C—O键短。由于苯酚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 所占有p轨道和苯酚π轨道共轭,氧上的未共用 电子对可离域到苯环上。
(1) 苯酚可溶于5%的NaOH水溶液中,说 明其具有酸性。
(酚的酸性比碳酸弱)weaker than H2CO3
C6H5OH + NaHCO3
RCOOH + NaHCO3
RCOONa+ 2OH + CO2
(用于分离酚和羧酸的混合物)
(2) 取代酚substituted phenols 的酸性
酸性与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及其在环上的位 置有关。
(4)
(3) > (2) > (1) > (4)
2. 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 reaction
C6H5 O H + CH3COCl OH - C6H5OCOCH3 + HCl
COOH

10酚和醌 有机化学

10酚和醌 有机化学

Cl,-NO2等基团时,副反应更多
SO3H
ONa
OH
应用范围受到限Na制OH(固)
H+
融熔 ,300℃
三、制备
(二)卤代苯的水解 卤代苯中的卤原子很不活泼,须在高温、高压和催化 剂存在下才能水解。
设备要求高,条件苛刻,也使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但当卤原子的邻或对位有吸电子基(如-NO2)时,氯就变得较活 泼,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可不需要高温、高压。
柯尔柏-施密特反应的条件是:干燥的苯酚钠 盐与二氧化碳在高温和压力下反应,生成邻羟基 苯甲酸
ONa
+
CO2
125-150℃ 0.5MPa
OH COONa H+
OH COOH
5.柯尔柏-施密特反应
若把苯酚的钠盐换成钾盐,加入碳酸钠和一氧 化碳,在200-250℃反应,则生成对羟基苯甲酸。
OK + K2CO3 + CO
(2) 1,6-共轭加成反应 对苯醌在亚硫酸水溶液中,经1,6—加氢被还原成对 苯二酚(又称氢醌),这是氢醌氧化成对苯醌的逆反应。
醌类化合物不是芳香族化合物,但根据其骨架可 分为苯醌,萘醌,蒽醌,菲醌等。
一、概述
醌是作为相应芳烃的衍生物来命名的。例如:苯 得到的醌称为苯醌,萘得到的醌称为萘醌等。
O
O
1,4-苯醌 (对苯醌)
O O
1,2-苯醌 (邻苯醌)
O CH3
CH3 O
2,5-二甲基-1,4-苯醌
一、概述
O
H
OH OH
OH
OH OH FeCl3
CH3
紫色 绿色 兰色
2. 氧化 酚比醇易氧化,多元酚更易被氧化。
2. 氧化

第十章 酚与醌习题答案-申东升(1)

第十章 酚与醌习题答案-申东升(1)

第十章酚与醌参考答案(一)教材练习题10.1 苯酚解离形成苯氧负离子,氧原子上的负电荷可通过与苯环的p- 共轭而得以有效分散,使苯氧负离子趋于稳定。

环己基氧负离子中氧原子与sp3杂化碳原子相连,无共轭作用,稳定性较小。

10.2 当硝基与酚羟基处于邻位或对位时,硝基除了表现出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外,还能够通过强的吸电子共轭效应使得苯氧负离子的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原子上,因此使得其酸性大大增强。

在间硝基苯氧负离子中,氧原子上的负电荷不能通过共轭效应得到分散,只有硝基的强吸电子诱导效应发挥分散电荷的作用,因此间硝基苯氧负离子虽然比苯氧负离子稳定,但不如邻、对位异构体稳定。

10.3 用(3)最佳。

由教材表10-1查知对甲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的p K a值分别为10.17和3.96,故最佳条件应在两者之间。

此时对甲基苯酚溶于有机相而2,4-二硝基苯酚呈负离子状态溶于水相中。

10.4 间位取代苯酚。

因为邻对位取代基除诱导效应外,还可能有共轭效应。

10.5OO O10.6O HCHCHCH2CH310.7 酚羟基能与三氯化铝形成配合物,所以三氯化铝需要大过量。

10.8 不能。

因为苯酚结构单元容易被氧化成醌。

10.9 因为苯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对苯醌而显粉红色。

可采取重结晶法提纯。

10.10H3C O2H3COSO2-N O2H3210.11 苯和萘的芳香性较强,比较稳定。

而蒽和菲的芳香性较差,9,10位比较活泼,容易被氧化。

10.12O O O H O H(二)教材习题 1.O HCH 3(H 3C )2H CCH 2CHH OC H 2H 3C OCO O HO HO HH O(1)(2)(3)(4)3-乙基-4-硝基苯酚 (5)4-苄基-2-氯苯酚 2.O C H 2CHO C H 3C H 2O CH 2C H CH 2O HO H(1)(2)OO OO(3)O HO CH 2C H 3N O 2B r(4)(6)C O O H O CCH 3OCH 3O HCH (CH 3)2H 3CC(5)H 3CC H 3OOO HO HN HH N+O HO H(7)(8)3.(1)(B ) > (C ) > (A ) (2)(C ) > (B ) > (E ) > (F ) > (D ) > (A )4.氟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强于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因此三种氟苯酚的酸性均比苯酚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酚的衍生物的命名一般是以酚作为母体,芳环上连接的其他基团
作为取代基。但当取代基的官能团序列优先于酚羟基时,则按取代基 官能团排列顺序的先后来选择母体。羟基直接连在其他芳环上的化合
物,其命名与苯酚相似。
对羟基苯甲醇
4,4'-联苯二酚
CH3
C
O OH
一元酚: 苯 酚 phenol (1)a-萘酚 a-naphthol
o
OH
80 - 100 oC SO3H
4–羟基苯–1, 3–二磺酸
SO3H
热力学控制
OH SO3H HNO3 O2N
制备苦味酸的原料
OH
OH SO3H 2 HNO3 O2N
NO2
SO3H
SO3H
NO2
发生了什么反应?
苦味酸 ( 2, 4, 6-三羟基苯酚)
• 硝基取代磺酸基的机理
OH O2N SO3H + SO3H OH O2 N SO3 NO2 SO3H OH HNO3 O2N NO2 + NO2 SO3 SO3H O2 N HNO3 SO3H OH NO2 + SO3 O2 N OH SO3 + NO2 + H2O
增多,多元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对称的多元酚因分子极性较小,其
水溶性小于一元酚。 大多数酚具有难闻的气味,但有些具有香味,酚类化合物均具有杀菌 作用,苯酚(石炭酸)可用作外用消毒剂和防腐剂,3%~5%苯酚水溶
液可用来作外科手术器械消毒液。2%的煤酚肥皂水溶液(俗称“来苏
儿”)常用作医院环境消毒液。
第十章
第一节 酚 (Phenols)
OH H2N H3C OH N CH 2OCONH 2 CH3 NH CH3
Mitomycin-C
丝裂霉素-C
一、分类和命名
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化合物称为酚,通式为 Ar一OH 。
按芳环上所连接的羟基数目,酚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 按芳环的不同,可分为苯酚、萘酚、蒽酚和菲酚等。
Cl Cl OK + Cl NO2 Cl Cl O 除草剂 NO2
酚羟基易氧化,常用生成酚醚保护酚羟基
烯丙基芳基醚的Claisen(克莱森)重排
苯基烯丙醚在加热至190-200℃时发生烯丙基由O迁移至芳环C上的分 子内重排生成2-烯丙基苯酚的反应称为Claisen重排
O 190~200oC
OH +
酚类是否有 类似反应?

(一)酚的O—H键断裂的反应
1. 酸 性
p-π共轭效应(+C)和氧原子的 – I 效应共同影响的结果,导致
O-H键之间的电子更偏向于氧,这就有利于氢原子的解离,而表现出 一定的酸性。
OH
P7
8
O
+
H+
负电荷分散,故酸性较强
R
O
H
R
O
+ H+
负电荷集中,故酸性较弱
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取代酚酸性的影响: 酚羟基的芳环上有供电子基时,酸性↓;供电子基数目越

1 1' O 2'
重排过程(协同机理, 六员环过渡态)
1 2
1
2 1' 3
O CH3 CH3
3'
3
第一次 重排
1'
O
2' 3'
互变异构
CH3
OH
2' 3'
2 3
H
CH3
[3, 3] s 迁移
六员环过渡态 OH
1' 2' 3' 3
邻位产物
CH3
1 2
O
H
CH3
第二次 重排
O
1' 3' 2'
互变异构
O
3. 由于p-π共轭的缘故。 Williamson合成法不适用于二 芳基醚和芳基烯基醚的制备,一般需要特殊条件
Ar OH + HO Ar H+ Ar O Ar 困难!
直接醚化难
困难!
Ar OH + HO R
H+
Ar O R
Ar + R X COOH CH CHR Ar ONa OH +
H+H+
R
Ar O R
Ar O O CH CH3 Ar 3 Ar O CH3
Ar OH OH Ar Ar OH
B B B
Ar B OH B B
B
B (CH OH Ar' 3O) X 2SO2 O NaH Ar OH Ar' CuO, X 185oC OH Ar'CHX or. NaH o 2N 2 CuO, 185 C NaH OH Ar' 185 X oC 离子化合物 CuO, NaH CuO, 185oC
R
ArNo O Reaction CH CHR 困难! X 或 Ar O R OTs
B + Ar OH Ar OH Ar O Ar OH B OH NaH
ThO2
o
(CH3O)2SO2 Ar
O
450 C
Ar' X
Ar
Ar
O
二芳基醚 CH 3
Ar'
ArONa
Ar
O
CuO, 185oC
• 二芳基醚的生成比较困难,通常需在铜催化下加热才能得到。
Ar OH OH + Ar OH OH Ar O Ar OH
OH
例:
R' Ar OH + R'
O C O C Cl Et3N O O C R' R O C OAr
or. Py
通过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制备酚酯
OH + C H3
OH CO O H
O CO CH 3 C H3C O C l
吡 啶
+ C H3 C H3
其它有机物
水相 NaOH (RCOONa + ArONa)
NaHCO3
水相 (RCOONa)
有机相 (ArOH) 有机相 (其它有机物)
思考题: 1、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的强弱:
2、用化学的方法将环己烷、环己醇、苯酚和苯甲酸的混合物分离成 单一的物质。 3、比较苯酚、对硝基苯酚、对甲苯酚的酸性强弱。
2. 酚醚的形成和Claisen重排
OH + 3Br2 H2O 室温 Br OH + 2Br2 H2O HBr Br (87%) OH Br + 2HBr (白色) Br OH Br + 3HBr
用于定量分析
极性溶剂
酸性条件
OH + Br2 CS2或CCl4 0℃ HO Br + HBr
低温 非极性溶剂
多卤代产物原因:苯酚在水溶液中能部分解离成很强的邻对位定位
OH Cl + Cl ClCH 2C O O H
NaOH(20%) 回 流
O CH 2C O O Na Cl +
H
O CH 2C O O H Cl
Cl
Cl 2 , 4 - 二氯苯氧乙酸
2 , 4 – 二氯苯氧乙酸既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又是一种除草剂,又称 2 , 4 – D(2 , 4 – 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若芳环上卤原子的邻位或对位连有一个或多个强吸电子基团时,反应比 较易进行。
O
R
AlCl3
OH

C O R
酚 酮
例:
OH O C AlCl3 CH3 25o℃ C 165 O AlCl3 165 C 250℃
o
—CH3
O
CH3 C O H3C C CH3 OH
—CH3
—CH3
CH3
CH3
Fries重排特点
• 产率较高。
• 环上有间位定位基时不发生。 • 低温对位产物多,高温邻位产物多。
复习:醇类羟基的典型的化学性质
B R OH R R
+ OH / H
•羟基H有酸性 •羟基O有亲核性
•与强碱反应
O
R
O R'
R X
(对称醚)
•醚化反应
R OH B R O R' C OH / H+ O
R
O
R'
Williamson 醚合成法
O R' C OR
•酯化反应
R OH
O
O O
R' CCl or R' COCR' Et3N
Ar Ar Ar
O O O
Ar O O Ar' CH3 Ar O Ar' Ar O Ar' Ar
Ar
芳脂醚
O
Ar'
两相反应
1. 由于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烷基化试剂中的 R要尽
量使用伯烷基 2. 反应一般为两相反应,常需加入相转移催化剂(PTC)
OH + CH2 CHCH2Cl
NaOH/H2O/CH2Cl2 PTC
1, 3, 5-苯三酚 均苯三酚
二、结构和物理性质
136pm 142pm
sp3 杂化
O H
μ=1.6×10-30C· m
H3C
O H
μ=1.7×10-30C· m
sp2 杂化
在室温下大多数酚为固体,少数烷基酚为高沸点液体。纯净的酚是无色 的,但酚羟基容易被空气中的氧缓慢氧化成醌类物质而具有粉红色。 由于酚分子间、酚与水分子间可以氢键缔合,因此酚的沸点和熔点都 比分子量相近的烃要高; 酚微溶或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随着羟基数目
O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