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布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土壤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种类繁多,性态各异,分布组合不同,土壤的利用与管理十分复杂。各种土壤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土壤分布规律,是指土壤类型随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在空间上作有规律变化的特征。我国土壤分布规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尚书·禹贡篇》和《管子·地员篇》是最早介绍土壤地理分布的文献。在土壤分布规律研究史中比较有影响的文献是马溶之(1957年)的《中国土壤地理分布》和马溶之(1965年)的《中国山地土壤的地理分布》,熊毅、李庆逵(1987年)《中国土壤》以及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1998年)《中国土壤》都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土壤分布的规律。由于土壤分布规律,与土壤分类体系密切相连。随着土壤分类的发展,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的研究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探讨。

一、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体系的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体系遵循地带性学说的观点,认为在不同的大气候带和生物带分布着相对应的土壤带。我国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明显水平地带分布和垂直地带分布的特点。土壤的水平地带分布是由湿润海洋性逐步向干旱内陆性两个带谱演化而成的。我国东南沿海属湿润海洋性地带谱(又称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其水平地带的分布大致是,随热量的递减由南向北分布着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黄褐土、棕壤、暗棕壤及棕色针叶林土。

表11-5 中国湿润海洋性地带谱

气候带植被类型土壤类型

热带

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寒温带季雨林或雨林

亚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砖红壤

赤红攘

红壤、黄壤

黄棕壤、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棕色针叶林土

另一水平地带谱是干旱内陆性谱(又称土壤经度地带性)。其排列顺序是从湿润温带森林下的暗棕壤开始,向西到松嫩平原大面积分布的黑土,再向西到大兴安岭一带的灰色森林土,再依次向西分布的土壤类型为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棕漠土。在上述两个地带谱之间为多种类型的过渡性土壤带谱。(见图11-1)

图11—1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谱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我国土壤水平分布并非简单地仅按经线与纬线作东西或南北向排列,而是有一定的偏转,这与我国大地形的存在和季风特征有明显的关系。

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由于地形的高起,气候和植被类型也发生明显的垂直地带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发生垂直带谱变化。河北雾灵山属半湿润地区,分布的土壤垂直带谱为 600米以下为褐土;600米—900米为山地淋

溶褐土;900米—1600米为山地棕壤;1600米—2000米为山地暗棕壤;2000米——2050米为山地草甸土。著名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南坡具有明显的土壤垂直差异:其基带土壤为黄色砖红壤,分布在500—1100m间;1100—2100m的山地丘陵区分布黄壤;至海拔2600m分布着黄棕壤;2600—3100m之间分布着棕壤;3100—3600m之间分布典型暗棕壤和灰化暗棕壤;3600—4200m之间分布着棕毡土和棕黑毡土;到4500m以下为草毡土;其上即进入冰雪线,在冰缘可见到寒冻土(高山寒漠土)。(见图11—2)

图11—2 喜马拉雅山南坡土壤垂直带示意图

(西藏墨脱县多维拉南侧山地)

秦岭山系为我国自然地带的重大分界线,南侧属北亚热带地区,北侧属暖温带地区,山体两侧的基带土壤有明显的差异。土壤的垂直带谱见图(11—3)。

图11—3 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土壤垂直分布

土壤水平地带的分布是在土壤发生类型、性状与生物气候条件相协调的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但在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条件,土壤类型则呈地域性土壤分布规律,如盐碱土、水稻土、风沙土可出现在任何气候带内,并且可与地带性的土壤交叉分布。

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的土壤分布规律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的分布与地理发生分类的分布有所不同,认为土壤分布具有规则性连续分布、地域性间断分布和垂直分布等不同形式。

土壤的规则性连续分布及我国大陆的水平分布规律可概括为3大土壤系列。(见图11—3)一系列为东南湿润土壤系列:该系列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临近海洋,气候湿润,干燥度<1,但温度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在这一区域由南向北出现的土壤组合是热带湿润铁铝土—湿润富铁土、南亚热带湿润富铁土—湿润铁铝土、中亚热带湿润富铁土—常湿雏形土、北亚热带湿润淋溶土—水耕人为土、暖温带湿润淋溶土—潮湿雏形土、中温带冷凉淋溶土—湿润均腐土、寒温带寒冻雏形土—正常灰土。另一系列为西北干旱土壤系列:该系列位于内蒙古西部—贺兰山—念青唐古拉山一线西北的地区,气候干旱,干燥度>11,由南向北出现的土壤系列是寒性干旱土—永冻寒冻雏形土和正常干旱土—干旱正常盐成土。第三系列为中部干润土壤系列:该系列属东南湿润土壤系列和西北干旱土壤系列之间的过渡系列,气候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干燥度为1—11,大部分为草原植被。自西南向西北依次出现的土壤系列是干润淋溶土—干润雏形土、黄土或干润正常新成土—干润淋溶土、干润均腐土—冷凉淋溶土。

土壤地域性间断分布是指在土壤规则性连续分布的基础上,由于在地形、母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下,有些土壤被分割成若干个不同格局的分布区。其空间格局的形式可分为条带状、星点状、棋盘状和斑块状4种空间。

土壤垂直分布是因地形高耸,生物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垂直带谱。珠穆朗玛峰似的南侧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湿润富铁土—常湿淋溶土—正常灰土—常湿雏形土—寒冻雏形土—正常新成土。(见图11—5)

图11—4 珠穆朗玛峰和庐山的土壤垂直带谱

(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根据土壤分类的原则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资料,将各土壤类型系统整理划分与命名,汇总为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表11-1),表中列出了分类系统的高级分类单元。土壤的基层分类单元详见《中国土种志》。

表11-1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