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诊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4• 临床研究 •
20例,占28.6%;良22例,占31.4%;差18例,占25.7%。观察组宫颈松弛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佳,差异性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宫颈松弛情况对比例(%)
组别例数优良差总优良率(%)观察组7230(41.7)36(50.0)6(8.3)91.7
对照组7020(28.6)22(31.4)18(25.7)74.3
2.3 两组术中疼痛程度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0.3%,0级13例,占18.1%;Ⅰ级52例,占72.2%;Ⅱ级6例,占8.3%;Ⅲ级1例,占1.4%。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70.0%,0级6例,占8.6%;Ⅰ级43例,占61.4%;Ⅱ级11例,占15.7%;Ⅲ级10例,占14。3%。观察组用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例(%)组别例数0级Ⅰ级Ⅱ级Ⅲ级总有效率(%)观察组7213(18.1)52(72.2)6(8.3)1(1.4)90.3
对照组706(8.6)43(61.4)11(15.7)10(14.3)70.0
3 讨 论
人流手术在妇科临床比较常见,理想的手术效果具有迅速、安全、疼痛小等特点。随着未婚女性行人流术的增多,增加了人流的手术难度,由于未经阴道分娩的未婚女性的宫颈松弛度较差,使术中宫颈扩张困难,易增加手术疼痛和创伤。术前使用有效的药物促进宫颈松弛并减轻手术疼痛,对手术效果的改善具有关键作用[3]。
间苯三酚是当前临床验证效果理想的一种解痉止痛药物,采用肌内注射方式使用。它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平滑肌,是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与其他平滑肌解痉药相比,间苯三酚的特点是不具有抗胆碱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不良反应。间苯三酚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药理试验显示,它只作用于痉挛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极小。毒理研究,亚急性毒性和慢性长期毒性试验间苯三酚对动物生长,重要器官的宏观和微观组织学,血流和生化指数没有不良影响。特殊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间苯三酚没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间苯三酚的药物动力学,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半衰期约为15min,给药的4h内血药浓度很快降低,之后缓慢降低[4-5]。给药15min后,在肝、肾和小肠组织分布浓度最高,脑组织内极低,48h后体内仅有少量的药物残留。该药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的葡萄糖偶合作用,经尿路和粪便排泄,药物经尿路排泄全部以葡萄等等偶合物的形式排出,间苯三酚适用于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及急性痉挛性尿道,膀胱、肾绞痛,妇科痉挛性疼痛。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的痉挛,起到镇痛作用,并利于宫颈松弛,同时对兴奋迷走神经的刺激小,能有效避免发生手术综合征。另外,间苯三酚药效起效快,且血药浓度降低快,能在用药后迅速发挥作用,并在术后快速解除药性,对患者身体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后整体效果佳,利于手术时间的缩短和术中出血量的减少,安全可靠,价格合理,是患者认可的一种有效药物[6,7]。
本文统计资料即显示,人流术前使用间苯三酚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相对更少,发生手术综合征的概率更低;另外,观察组宫颈松弛优良率为91.7%,对照组组为74.3%;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0.0%。综合比较知,间苯三酚在人流术中整体应用效果显著,利于宫颈松弛,且镇痛效果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崔淑萍.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实用药,2012,
7(23):167-168.
[2] 戴顺.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中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29):162-163.
[3] 史蓓蓓.间苯三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温州:温
州医学院,2011.
[4] 尹敏,何莆,彭娟,等.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方法效果比较[J].实用
妇产科杂志,1999,15(5):268.
[5] 孙茜芬,曹蓉,黄德芳,等.几种不同方法人工流产术镇痛中应用的
探讨[J].华西医学,2000,15(2):159.
[6] 余风和,杨晓菊,王世端.清醒镇痛/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2):113.
[7] 张亚男,李金平,陶青.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妇女心理状态的影
响实[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99.
2型糖尿病多在40岁之后发病,故临床上也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主要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型疾病,主要是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伴有其他症状,如面无表情、意志减退、行动迟缓及各种躯体症状等[1]。最近有研究表明[2,3],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抑郁症状,且抑郁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血糖控制和预后发展等。现将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3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符合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无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糖尿病前无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史,患糖尿病后出现了抑郁症状。符合此类标准的35例患者入组,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诊治分析
王振华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桓台256400)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抑郁症;发病机制;诊治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10-05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