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洞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叙述柏拉图洞穴比喻(“洞喻”)理论之教育观念(15分)。

参考以下文章:

本文发表于2009年《江苏教育研究》,第4期

灵魂的转向

——教育理念

毕世响

(福建师范大学学院)

摘要: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中国教育当下应该建立的这样的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关键词:理念;至善;可见世界;可知世界;教育;灵魂转向

理念:一个魅影

如果我们看到一朵美艳的花,花的烂漫清越使我们心中起了涟漪,乃至波浪,这时,我们感觉到灵魂要出窍了,灵魂的翅膀正在生长,并且急欲展翅高飞。灵魂要飞出世俗世界,把世俗世界的一切都置之度外,全然不顾。灵魂要冲到至善至美的世界里去,因为,灵魂就是从那个至善至美的世界里来的。这样的人,可能会被世人认作疯狂。

这是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对“理念”的一个描述。中国思想家也有类似的思

想。明朝心学家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在《传习录》中,有这样一个典故:

先生(指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的明艳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我们的精神升华了,获得了“至乐”。花的明艳唤醒了我们灵魂中的善与美,花的善与美与灵魂的善与美一气流通。王阳明的“至乐”与柏拉图的“至善”大致是一样的道理。人从世俗世界到了另外一个境界,另外一个意境。中国哲学用“天人合一”描述这样的境界,柏拉图则用“灵魂转向”描述这样的境界。只是,人和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庸常之人看到一朵花很美,不会有如此的妙曼旖旎,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去糟蹋花。柏拉图和王阳明所钟情的人,应该是能够与花的精神相遇的人。

“理念”是当下一个使用得有些泛滥的词语,它是一个艰涩而高尚的哲学术语,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理念”的本意却是和某一个特殊的“世界”相表里,那就是柏拉图说的“理念世界”。当下社会上一般讲的“理念”是一个孤零零的光杆子,或者说是一个光棍儿,哪里有什么“世界”支撑呢?跟灵魂有什么关系?“理念”是一个理性思维,理性是一个认识,一个批判,一个智慧,深刻的理性是用灵魂的眼睛看透历史和人类,是对人类、对历史、对世界的“洞见”,正是因为人类有这样的理性,才能够进入理念世界。当下一般人使用“理念”,大率属于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的“跟风”,本身就是没有理性的行为。这也正映射出当下教育多不在理性的意义上说话,换句话说,当下的教育是没有多少智慧可谈的。“理念”是一个比“思想”还要高尚的名词,当下的教育跟思想没有关系。那么,如果一个人说他(她)具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那无疑是自欺欺人,痴人说梦。

理念世界里:永远不凋零的花

人是感性的存在,有限的存在,人的灵魂是永恒的存在,教育在于追求永恒。人有眼睛等感觉器官,用眼睛看世界,“看”到的是感觉世界,柏拉图把这个世界叫做“可见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东西都处于生灭变化中:今天瑰丽的花朵,昨天还是花骨朵,前天还没有长出来,明天却凋谢了,后天落地了,大后天草上树上没有了花。那么,这朵化存在不存在呢?这朵化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介于有和无之间,这就是“现象”。我们多么希望有一朵永远不凋谢的花,花是美的,善的,有灵性的,我们爱花是对美的神往,对善的神往,是灵性的灿烂,每个人的灵魂中都有一朵永远艳丽的花,从不凋零。实际上,确实有这样永远艳丽,永远不凋零的花,我们可以把这朵花叫做“绝对的花”,它是永恒的,不死的,这朵花的属性是“绝对善”和“绝对美”。这朵花不在我们能够用肉眼看的这个“可见世界”里,而在我们用灵魂的眼睛看的“理念世界”里(也叫“可知世界”)。人的灵

魂最终进入理念世界,教育就是把人带到理念世界,或者,人回忆理念。因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灵魂在人世间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灵魂里面保留着知识,教育就是回忆这个知识罢了。

“可见世界”和“理念世界”并不像生死那么隔阂,人的灵魂时时刻刻穿梭于这两个世界之间。王阳明游南镇的典故,正是这个道理;我们看到一朵奇丽的花,我们的精神应该升华,神入到“善”、神入到“美”,神入到善与美的世界,灵魂就从这个有善有恶、生灭变化的此岸世界(可见世界),进入了那个至善至美、永恒绝对的彼岸世界(理念世界)。看到花时灵魂生长翅膀往上飞的意境,正是这个道理。

理念世界:用灵魂的眼睛看

柏拉图继承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寻求定义的方法与思路,从众多的同类事物中寻找一般和共相,寻求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根源。那个本质,即共相,即根源。人先在可见世界用肉眼看事物,看到的是事物的生灭变化。再穿过那个事物,用灵魂的眼睛看事物,灵魂就进入理念世界,看到的是那个事物的根源。根据柏拉图的理论,存在着一个感觉个别事物所组成的世界,即可见世界,在可见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相”(也译为“理念”、“理式”、“型”或“理型”等)的世界,即可知世界,才是真实的存在,可见世界通过分有可知世界而存在。或者说,可见世界是可知世界的摹写。可见世界里的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可知世界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它们的类是知识的对象。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理念”,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也用ideas表示,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我们使用理念这个语词,本身就是“灵魂的转向”的境界,即灵魂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柏拉图讲的教育就是实现“灵魂的转向”。

世俗所谓的“看”,无非是用眼睛(肉眼)“看见的东西”,这是idea (eidos)这个词的本来意思。在可见世界里,我们用眼睛(肉眼)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者根源,形成不了知识。譬如,我们说一朵花美丽,这只是对这朵花的“意见”(oipion),这个意见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并不是关于这朵花的“知识”(knowledge),教育要形成正确的知识。知识既应该是绝对正确的,也应该是至善的。一朵花本身是至善的,至美的,关于这朵花的知识才会是至善的,至美的。在可见世界里,没有这样的花,当然也就没有这样至善至美的知识。因为可见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会死亡,而且变化不定,美的会成变丑的,丑的会变成美的,善的会变成恶的,恶的会变成善的。柏拉图要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善,这个善是一切善的根源,这个善,就是他所说的“理念”。也只有在可知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